詩詞一萬首 第334章 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芳樹篇》
鼓吹鐃歌十五首芳樹篇
何承天
芳樹生北庭,豐隆正裴徊。
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
佳人閒幽室,惠心婉以諧。
蘭房掩綺幌,綠草被長階。
日夕遊雲際,歸禽命同棲。
皓月盈素景,涼風拂中閨。
哀弦理虛堂,要妙清且淒。
嘯歌流激楚,傷此碩人懷。
梁塵集丹帷,微飆揚羅袿。
豈怨嘉時莫,徒惜良願乖。
……
賞析:
《芳樹篇》是一首獨具特色的樂府詩,通過描繪芳樹、佳人以及周圍環境,營造出一種幽美且略帶憂傷的氛圍,傳達出佳人內心複雜的情感,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
一、芳樹之景:烘托氛圍
1.
奇崛生長環境:“芳樹生北庭,豐隆正徘徊”,開篇點明芳樹生長在北方庭院,“豐隆”(雲神)徘徊於天空,為芳樹所處環境增添了神秘而宏大的背景。北方氣候相對嚴酷,芳樹在此生長,暗示其堅韌特質,同時雲神徘徊也營造出一種空靈、變幻的氛圍,引發讀者遐想。
2.
鮮明四季特征:“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進一步刻畫芳樹。翠綠的嫩葉淩冬仍顯秀麗,紅色的花朵迎著春天綻放,形成鮮明的季節對比。冬之翠穎凸顯芳樹生命力頑強,春之紅葩則展現其生機與美麗。這不僅描繪了芳樹隨季節變化的風姿,也為下文佳人情感抒發奠定了基調,暗示時光流轉對佳人內心的影響。
二、佳人之態:展現情思
1.
幽居佳人形象:“佳人閒幽室,惠心婉以諧”,刻畫了一位悠然獨處幽室的佳人,她心思聰慧,性情溫婉。“閒”字型現佳人生活狀態的閒適,但結合全詩氛圍,這種閒適背後可能隱藏著孤寂。“惠心婉以諧”則從內在品質上豐富了佳人形象,使其更加立體,讓讀者對佳人產生好奇與憐惜。
2.
閨房環境映襯:“蘭房掩綺幌,綠草被長階”,通過描寫佳人所處的閨房環境,閨房內華麗的帷幔遮掩,閨房外長階被綠草覆蓋,一方麵展現出生活環境的優雅精緻,暗示佳人的身份與品味;另一方麵,掩著的綺幌和無人打理般蔓延的綠草,又營造出一種靜謐、略顯荒蕪之感,襯托出佳人內心的寂寥。
三、暮景之傷:深化情感
1.
日暮自然之景:“日夕遊雲際,歸禽命同棲”,描繪傍晚時分,雲朵在天際飄蕩,歸巢的鳥兒相互呼喚共同棲息的場景。日夕時分,天色漸暗,本就容易引發人內心的惆悵。遊雲飄蕩不定,象征著漂泊與無常;歸禽同棲則與佳人獨處形成鮮明對比,強化了佳人的孤獨感,借自然之景烘托出佳人內心的落寞。
2.
月夜涼風之思:“皓月盈素景,涼風拂中閨”,夜晚,皎潔的月光灑下潔白的光輝,涼風輕輕吹拂著佳人的閨房。“皓月”常是詩詞中寄托相思與孤獨的意象,“盈素景”描繪出月光滿溢,將佳人籠罩在清冷的氛圍中。涼風輕拂,帶來絲絲寒意,不僅是身體上的感受,更觸動了佳人內心深處的愁緒,深化了孤寂與憂傷的情感。
四、哀弦之歌:傾訴衷腸
1.
哀弦之音:“哀弦理虛堂,要妙清且淒”,佳人在空蕩蕩的堂中彈奏起哀傷的琴絃,琴音精妙卻透著清冷與淒涼。“哀弦”直接點明音樂的情感基調,“虛堂”強調空間的空曠,更增添了孤寂之感。琴音在這樣的環境中回蕩,彷彿是佳人內心深處情感的宣泄,使讀者能真切感受到她的悲傷。
2.
嘯歌之情:“嘯歌流激楚,傷此碩人懷”,佳人的嘯歌激越淒清,飽含著對心中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與感傷。“碩人”原指美人,這裡可理解為佳人心中所念之人。激楚的嘯歌將佳人內心的痛苦與思念推向**,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她的深情與無奈。
3.
環境渲染:“梁塵集丹帷,微飆揚羅袿”,琴音與嘯歌使得梁上灰塵落在紅色帷幔上,微風輕輕揚起佳人的羅裙。通過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描寫,從側麵烘托出音樂的感染力以及佳人沉浸在情感中的狀態,進一步強化了哀傷的氛圍。
五、情感之悟:遺憾無奈
“豈怨嘉時暮,徒惜良願乖”,佳人並非隻是單純抱怨美好時光的流逝,更多的是惋惜自己美好的願望未能實現。此句點明主旨,揭示佳人內心深處的痛苦根源,表達出一種對命運無常、願望落空的無奈與感慨,使整首詩的情感得到升華,引發讀者對人生遺憾的共鳴。
六、藝術特色
1.
情景交融:詩中自然景物描寫與佳人情感緊密結合,芳樹的四季變化、傍晚的雲際歸禽、月夜的涼風等,無不烘托出佳人內心的孤獨、憂傷與無奈,使情感表達更加細膩動人。
2.
烘托映襯:通過閨房環境的描繪、琴音嘯歌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自然景象與佳人狀態的對比,如歸禽同棲與佳人獨處,多維度地烘托出佳人的情感,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3.
情感遞進:從開篇對芳樹和佳人的平靜描繪,到中間借景抒情逐步強化情感,再到最後點明主旨抒發遺憾,情感層層遞進,脈絡清晰,使讀者能深入理解佳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芳樹篇》以其優美的語言、精巧的構思和細膩的情感,成為樂府詩中的佳作,展現了古人在情感表達與藝術創作上的高超技巧。
……
解析:
1.
芳樹生北庭,豐隆正徘徊
-
解析:“芳樹生北庭”,點明瞭芳樹生長的地點在北方的庭院。在古代文學中,方位常常帶有特定的情感與象征意義,北方往往給人以寒冷、孤寂之感,為芳樹的生長環境奠定了一種略帶蕭瑟的基調。“豐隆正徘徊”,“豐隆”在古代神話裡是雲神的名字,這裡說雲神在空中徘徊,為整個畫麵增添了一層神秘、空靈的氛圍。雲的飄蕩不定,暗示著一種變幻莫測的情境,也從側麵烘托出芳樹所處環境的不平靜,引發讀者對芳樹命運以及與之相關的情節的好奇。
2.
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
-
解析:此句描繪芳樹的生長狀態。“翠穎”指翠綠的嫩葉,“陵冬秀”表明這些嫩葉在寒冬時節依然能夠保持秀麗的姿態,凸顯出芳樹強大的生命力和堅韌的特質,不畏嚴寒的侵襲。“紅葩迎春開”,“紅葩”即紅色的花朵,當春天來臨,它們迎著春風綻放,展現出芳樹在不同季節的美麗與生機。寒冬的翠綠與春天的紅花形成鮮明對比,既體現了芳樹隨季節變化的獨特風貌,也暗示了時光的流轉,為後文佳人情感的抒發埋下伏筆,因為時光的流逝常常會引發人們對生命、情感等諸多方麵的思考。
3.
佳人閒幽室,惠心婉以諧
-
解析:鏡頭從芳樹轉向佳人。“佳人閒幽室”,描繪出一位佳人悠閒地置身於幽靜的房間之中。“閒”字看似描繪佳人的生活狀態閒適,但在這種幽靜的環境設定下,可能隱藏著佳人內心的孤寂。“惠心婉以諧”則著重刻畫佳人的內在品質,“惠心”表示她心思聰慧,“婉以諧”說明她性情溫柔且和婉,讓讀者感受到佳人不僅外貌出眾,更具有美好的心靈,使得佳人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同時也讓讀者好奇如此佳人為何獨處於幽室,為下文展開對其情感世界的描寫做鋪墊。
4.
蘭房掩綺幌,綠草被長階
-
解析:繼續描寫佳人所處的環境。“蘭房”指散發著芬芳的閨房,體現出房間的優雅與溫馨,暗示佳人生活環境的精緻,從側麵反映出佳人的身份和品味。“掩綺幌”,“綺幌”是華麗的帷幔,閨房掩著這樣的帷幔,給人一種隱秘、靜謐的感覺,進一步強化了幽室的氛圍,也暗示佳人內心世界的封閉與不輕易示人。“綠草被長階”,台階上長滿了綠草,一方麵描繪出自然環境的生機,另一方麵,無人打理般蔓延的綠草,營造出一種略顯荒蕪的氛圍,襯托出佳人生活的寂寥,彷彿她的生活如同這長階上的綠草,雖有生機卻無人問津,進一步烘托出佳人內心的孤獨情緒。
5.
日夕遊雲際,歸禽命同棲
-
解析:描繪傍晚時分的自然景象。“日夕”點明時間為傍晚,這個時段在文學作品中常常容易引發人們內心的惆悵與感傷。“遊雲際”,雲朵在天際自由自在地飄蕩,雲的漂泊不定象征著生活的無常與變幻。“歸禽命同棲”,歸來的鳥兒相互呼喚著共同棲息,鳥兒的歸巢與相互陪伴,與佳人獨自幽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佳人的孤獨無依。鳥兒能夠歸巢並與同伴相聚,而佳人卻隻能獨守空閨,這種對比更加深了佳人內心的落寞之感,通過借景抒情的手法,將佳人的孤獨情緒烘托得淋漓儘致。
6.
皓月盈素景,涼風拂中閨
-
解析:此句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月夜氛圍。“皓月盈素景”,“皓月”即皎潔的月亮,“盈”表示滿溢,“素景”指潔白的月光所照之處,描繪出月光如水,滿溢天地之間,將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片潔白清冷之中的景象。這種潔白清冷的月光,不僅給人以視覺上的清冷感受,更在心理上引發孤寂之情。“涼風拂中閨”,涼風輕輕吹拂著佳人所在的閨房,涼風帶來的寒意,不僅是身體上的感受,更是一種心理上的觸動,進一步加深了佳人內心的淒涼與憂傷,使讀者彷彿能感同身受佳人在這清冷月夜中的孤獨與落寞。
7.
哀弦理虛堂,要妙清且淒
-
解析:佳人的情感通過音樂得以宣泄。“哀弦理虛堂”,佳人在空蕩蕩的堂屋中彈奏起哀傷的琴絃。“哀弦”直接點明瞭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基調是哀傷的,“虛堂”強調了空間的空曠,在這樣空曠的空間裡彈奏哀傷的琴音,更增添了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琴音在空蕩蕩的堂屋中回蕩,彷彿是佳人內心孤獨與痛苦的回響。“要妙清且淒”,形容琴音精妙入微,卻又透著清冷與淒涼的情感,“清”體現琴音的純淨、空靈,“淒”則將佳人內心的悲傷融入其中,使讀者能夠通過這琴音感受到佳人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哀愁。
8.
嘯歌流激楚,傷此碩人懷
-
解析:“嘯歌流激楚”,佳人不僅彈奏哀弦,還放聲嘯歌,其歌聲流露出激越淒清的情感。“激楚”形容歌聲高亢淒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種激越的歌聲是佳人內心深處強烈情感的爆發,她將自己的痛苦、思念等複雜情感都融入到歌聲之中。“傷此碩人懷”,“碩人”在古代常用來指代美人,這裡可理解為佳人心中所思念或牽掛的人,佳人的歌聲飽含著對心中之人的深深感傷,展現出她內心因思念而產生的痛苦,將佳人的情感推向了**,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她對心中之人的深情以及無法相見的無奈與哀傷。
9.
梁塵集丹帷,微飆揚羅袿
-
解析:此句通過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描寫,從側麵烘托出佳人琴音與嘯歌的感染力。“梁塵集丹帷”,琴音和嘯歌的震動使得梁上的灰塵紛紛落在紅色的帷幔上,極言聲音的強烈程度,連梁上的灰塵都被震落,可見佳人內心的情感力量通過音樂和歌聲得到了淋漓儘致的釋放。“微飆揚羅袿”,微風輕輕揚起佳人的羅裙,在這樣一個沉浸於悲傷情感的氛圍中,微風揚起羅裙的細節,彷彿佳人的情感也如這微風中的羅裙,輕輕搖曳,無法平靜,進一步強化了哀傷的氛圍,同時也展現出佳人沉浸在情感中的狀態,使整個畫麵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
10.
豈怨嘉時暮,徒惜良願乖
-
解析:此句點明佳人情感的核心,升華了全詩的主題。“豈怨嘉時暮”,表明佳人並非隻是單純地抱怨美好時光的流逝,“嘉時暮”象征著青春年華的消逝、美好事物的遠去,但佳人的情感不止於此。“徒惜良願乖”,“徒”表示隻是、僅僅,“良願乖”指美好的願望未能實現,佳人真正惋惜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美好願望落空。這一句揭示了佳人內心痛苦的根源,表達出一種對命運無常、願望無法達成的無奈與感慨,使整首詩的情感從單純的孤獨、哀傷上升到對人生遺憾的深刻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境遇的共鳴,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佳人複雜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
句譯:
1.
芳樹生北庭,豐隆正徘徊:芬芳的樹木生長在北方的庭院,雲神豐隆在空中徘徊。
2.
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翠綠的嫩葉曆經寒冬依然秀麗,紅色的花朵迎著春日綻放開來。
3.
佳人閒幽室,惠心婉以諧:有位佳人悠閒地在幽靜的房間,她心地聰慧,性情溫柔又和婉。
4.
蘭房掩綺幌,綠草被長階:芬芳的閨房掩著華麗的帷幔,綠色的青草覆蓋著長長的台階。
5.
日夕遊雲際,歸禽命同棲:傍晚時分雲朵在天際飄遊,歸來的鳥兒相互呼喚一同棲息。
6.
皓月盈素景,涼風拂中閨:皎潔的月亮灑下潔白的光影,涼爽的微風輕拂著佳人的閨房。
7.
哀弦理虛堂,要妙清且淒:佳人在空蕩的堂屋彈奏哀傷的琴絃,琴音精妙,透著清冷與淒涼。
8.
嘯歌流激楚,傷此碩人懷:她的嘯歌激越淒清,飽含著對心中之人深深的思念與感傷。
9.
梁塵集丹帷,微飆揚羅袿:琴音與嘯歌震動,梁上灰塵落在紅色帷幔,微風輕輕揚起她的羅裙。
10.
豈怨嘉時暮,徒惜良願乖:佳人並非抱怨美好時光逝去,隻是惋惜美好的願望未能實現。
……
全譯:
芬芳的樹木生長在北方的庭院,雲神在空中悠悠徘徊。
翠綠的葉芽曆經寒冬依舊秀麗,紅色的花朵迎著春風綻放盛開。
佳人悠然閒居於幽靜的房室,心思聰慧且性情溫柔和婉。
華美的閨房掩著綺麗的帷幔,碧綠的青草鋪滿長長的台階。
黃昏時雲朵在天邊自在飄遊,歸巢的鳥兒相互鳴叫著一同棲息。
明亮的月光灑下潔白的光影,涼爽的微風輕輕拂動佳人的閨房。
佳人在空蕩的堂屋撫弄哀傷的琴絃,琴音美妙,清冽又淒婉。
她引吭嘯歌,聲音激越淒清,滿懷著對心上人的深切思念與感傷。
歌聲震動,梁上的灰塵落在紅色帷幔,微風輕輕揚起她的羅裙。
她並非是怨恨美好時光的流逝,隻是痛惜美好的心願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