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449章 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449章 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

謝朓

群分未辨,類聚茲式。

天眷休明,且求至德。

禦繁實簡,製動惟默。

官府百王,衣裳萬國。

中葉遭閔,副內多違。

悠悠靈貺,爰有適歸。

於昭睿後,撫運天飛。

凝居中縣,神動外畿。

懸象著明,離光乃位。

我有儲德,徽猷淵備。

長壽察書,龍樓回轡。

重道上庠,行遵儒肆。

朝陽有乾,布葉萋萋。

思皇威矣,鵷羽高棲。

出馳先輅,入秉介圭。

瞻秦望井,建魯分奎。

求賢每勞,得士方逸。

有覺斯順,無文鹹秩。

萬箱惟重,百鍰載恤。

屈草戒諛,階蓂紀日。

文教已肅,武節既馳。

榮光可照,合璧如規。

載懷姑射,尚想瑤池。

濯龍乃飾,天淵在斯。

作樂順動,實符時義。

上春初吉,亦留淵寄。

紅樹岩舒,青莎水被。

雕梁虹拖,雲甍鳥跂。

高懸甲帳,周褰黼帷。

長筵列陛,激水旋墀。

浮醪聚蟻,靈蔡呈姿。

河宗躍踢,海介夔。

弱腕纖腰,遷征妙舞。

秦箏趙瑟,殷勤促柱。

降席連緌,稱觴接武。

稽首萬年,獻茲多祜。

天地既成,泉流既清。

薄暮沾幸,屬奉文明。

將標齊配,刻掃秦京。

願馳龍漠,飲馬懸旌。

……

賞析: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是謝朓代人創作的應詔詩,這類詩歌通常圍繞特定場合與主題,展現對皇家的頌美及對相關活動的描繪。此詩在曲水宴背景下,融合對曆史、政治、宴會場景及皇家威嚴的敘述與讚美。

一、曆史與政治的頌歌:回顧與讚譽皇家

1.

開篇之讚:“群分未辨,類聚茲式。天眷休明,且求至德。”以宏大視角開篇,借萬物分類喻指世間秩序,稱上天眷顧,帝王追求至德,奠定對皇家德政歌頌的基調。“禦繁實簡,製動惟默。官府百王,衣裳萬國。”讚美帝王理政化繁為簡,以靜製動,其治理如古代聖王,使萬國來朝,彰顯皇家統治的英明與威望。

2.

曆史轉折與新朝興起:“中葉遭閔,副內多違。悠悠靈貺,爰有適歸。”敘述國家中期遭遇憂患,局勢不佳,但神靈護佑,新主應運而生。“於昭睿後,撫運天飛。凝居中縣,神動外畿。懸象著明,離光乃位。”高度讚揚新主賢明,順應天命,坐鎮中原,聲威遠揚,如天象昭明,其位如離卦之光般正位天下,凸顯皇家統治的正統性與權威性。

3.

儲君德才兼備:“我有儲德,徽猷淵備。長壽察書,龍樓回轡。重道上庠,行遵儒肆。朝陽有乾,布葉萋萋。”描繪儲君品德高尚、才學深厚,關注學問,遵循儒家之道,以朝陽下樹木繁茂比喻儲君前途光明,象征皇家後繼有人,德澤綿延。

二、皇家風範與治國理念:仁德與威嚴並重

1.

仁德之舉:“思皇威矣,鵷羽高棲。出馳先輅,入秉介圭。瞻秦望井,建魯分奎。求賢每勞,得士方逸。”寫帝王既有威嚴,又重視賢才,不辭辛勞求賢,得賢士輔佐。“有覺斯順,無文鹹秩。萬箱惟重,百鍰載恤。屈草戒諛,階蓂紀日。”強調治國遵循正道,注重民生,以屈草、階蓂等祥瑞之物,暗示皇家倡導正直,明察時政。

2.

文治武功:“文教已肅,武節既馳。榮光可照,合璧如規。”歌頌皇家文治與武功皆盛,如榮光閃耀、日月合璧般美好。“載懷姑射,尚想瑤池。濯龍乃飾,天淵在斯。”借姑射仙子、瑤池仙境等典故,展現皇家追求仙境般的美好,同時描寫宮廷裝飾華麗,暗示皇家生活的尊貴與不凡。

三、曲水宴的絢麗畫卷:場景與歌舞描繪

1.

宴飲環境:“上春初吉,亦留淵寄。紅樹岩舒,青莎水被。雕梁虹拖,雲甍鳥跂。高懸甲帳,周褰黼帷。長筵列陛,激水旋墀。”描繪春季曲水宴的美景,紅樹舒展,青莎覆水,建築雕梁畫棟,甲帳高懸,黼帷環繞,長筵沿台階排列,曲水在殿前迴旋,營造出優美、莊重且華麗的宴會環境。

2.

宴飲之樂:“浮醪聚蟻,靈蔡呈姿。河宗躍踢,海介夔。”描寫宴會上美酒飄香,靈龜呈現祥瑞姿態,借河神、海神之典,渲染宴會的歡樂與吉祥。“弱腕纖腰,遷征妙舞。秦箏趙瑟,殷勤促柱。降席連緌,稱觴接武。稽首萬年,獻茲多祜。”刻畫舞者曼妙舞姿,樂器彈奏熱烈,眾人接連行禮敬酒,共同向皇家獻上祝福,展現宴會熱鬨非凡的場景。

四、藝術特色:豐富手法與華麗文風

1.

用典豐富:詩中多處運用典故,如“姑射”“瑤池”“屈草”“階蓂”等,不僅增添文化底蘊,更含蓄地表達對皇家的讚美,展現詩人深厚的文學素養。

2.

辭藻華麗:“雕梁虹拖,雲甍鳥跂”“高懸甲帳,周褰黼帷”等語句,通過華麗辭藻描繪建築、裝飾,展現皇家的富麗堂皇;“弱腕纖腰,遷征妙舞”等刻畫人物,使形象生動鮮明,營造出莊重、典雅的氛圍。

3.

結構嚴謹:詩歌先從曆史、政治高度頌皇恩、讚帝德,再描繪曲水宴場景,最後以對皇家祝福結尾,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有序。

……

解析:

1.

群分未辨,類聚茲式

-

解析:此句化用《易經·係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在詩中,“群分未辨,類聚茲式”表達了在萬物初始,各類事物尚未清晰區分之時,就已有其遵循的聚集方式和規律。這裡暗指世間萬物的秩序從根源上就蘊含著一種既定的法則,為下文歌頌帝王遵循這種法則來治理天下做鋪墊,也表明世間萬象皆在有序的框架內執行,而帝王是維護和引導這一秩序的關鍵。

2.

天眷休明,且求至德

-

解析:

“天眷”指上天的眷顧,“休明”意為美好光明。此句表明上天垂愛這美好光明的時代,同時強調帝王積極追求至高無上的品德。傳達出一種君權神授且帝王以德治國的理念,即帝王因上天的青睞而統治天下,並且以追求至德為目標,展現其統治的正當性與高尚性,為全詩對皇家的歌頌定下基調。

3.

禦繁實簡,製動惟默

-

解析:

“禦繁實簡”體現帝王治理繁雜事務時,能夠化繁為簡,抓住關鍵,以簡潔有效的方式處理政務,顯示出卓越的理政才能。“製動惟默”指在麵對各種變動時,保持沉穩安靜,以靜製動,不慌亂,展現出帝王沉穩、睿智的形象,突出其在複雜局勢下掌控全域性的能力。

4.

官府百王,衣裳萬國

-

解析:

“官府百王”表示帝王的治理模式可與曆代聖明君主相媲美,其管理體製如同古代賢王般完善,暗示當朝帝王傳承了古代聖王的優秀治理傳統。“衣裳萬國”運用《尚書·舜典》“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典故,形容帝王的德政遠播,使得萬國來朝,天下賓服,彰顯了帝王統治的威望與影響力,突出皇家統治的廣闊範圍與崇高地位。

5.

中葉遭閔,副內多違

-

解析:

“中葉”指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中期階段,“遭閔”表示遭遇憂患、不幸。“副內”可理解為宮廷內部或國家內部,“多違”意味著出現諸多違背正道、秩序混亂的情況。此句描述國家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陷入了困境,內部出現各種問題,為下文新主的出現及扭轉局勢埋下伏筆,通過對比,更能凸顯新主繼位後的功績。

6.

悠悠靈貺,爰有適歸

-

解析:

“悠悠”形容時間的漫長或程度的深遠,“靈貺”指神靈的恩賜。“爰有適歸”表示這份神靈的恩賜有了合適的歸宿。意思是在國家遭遇困境之時,上天的庇佑和恩賜最終降臨到合適的人身上,暗示新主是順應天命,承接神靈旨意來拯救國家,為新主的出現賦予了神聖的色彩,強調其統治的正統性源於神靈的眷顧。

7.

於昭睿後,撫運天飛

-

解析:

“於昭”表示光明、顯著,“睿後”指賢明的君主,這裡指當朝帝王。“撫運”即順應時運,“天飛”取自《易經·乾卦》“飛龍在天”,象征帝王順應天命登基,大展宏圖。此句高度讚美當朝帝王賢明,能夠順應時運,如飛龍在天般崛起,開啟新的統治局麵,突出帝王的英明神武以及順應天命的特質。

8.

凝居中縣,神動外畿

-

解析:

“凝居”表示安穩地居住,“中縣”指國家的中心地區,即都城。“神動”指聲威、影響力震動,“外畿”指京城以外的地區,即邊境或遠方。此句描繪帝王坐鎮都城,以其威嚴和德政,使聲威遠播至國家的邊疆地區,展現出帝王統治穩固,影響力廣泛,凸顯皇家統治的強大和穩固,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其掌控和影響之下。

9.

懸象著明,離光乃位

-

解析:

“懸象”指日月星辰等天體在天空懸掛所呈現的景象,“著明”表示顯著、光明。“離光”在古代文化中與太陽相關,象征光明、文明。此句以天象的顯著光明,比喻帝王如同太陽般光明正大地居於其位,強調帝王統治如同天象般昭然有序,具有合法性和權威性,如同太陽的光輝照耀大地,給國家帶來光明和秩序。

10.

我有儲德,徽猷淵備

-

解析:

“儲德”指太子或儲君的品德,“徽猷”意為美好的謀劃、長遠的謀略,“淵備”表示深厚完備。此句稱讚皇家的儲君具備高尚的品德,其謀劃和謀略深遠且完備,說明皇家後繼有人,儲君在品德和才能方麵都有出色的表現,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暗示皇家統治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11.

長壽察書,龍樓回轡

-

解析:

“長壽”可能指長壽殿,是太子學習或活動的場所。“察書”表示研讀書籍,體現儲君勤奮好學,注重知識積累。“龍樓”代指太子所居之宮,“回轡”原指返回,這裡表示儲君在學業或政務活動後返回居所,描繪了儲君專注學習、勤勉行事的形象,展現其積極向上、為承擔未來重任而努力的狀態。

12.

重道上庠,行遵儒肆

-

解析:

“重道”表明重視儒家的道德、學說,“上庠”是古代的高等學府,這裡指代儒家教育體係。“行遵儒肆”指儲君的行為遵循儒家的規範和準則。此句強調儲君對儒家思想和教育的重視,以儒家的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體現皇家對儒家文化的推崇,也表明儲君以儒家的理念來培養自己,為將來治理國家做準備,因為儒家思想在古代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思想。

13.

朝陽有乾,布葉萋萋

-

解析:

此句化用《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以朝陽下樹木枝乾挺拔,枝葉繁茂生長的景象,比喻儲君如同茁壯成長的樹木,充滿生機與活力,前途光明,寓意儲君在良好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將來能夠擔當大任,為國家帶來繁榮昌盛,同時也象征著皇家的德澤如樹木的枝葉般蔓延,福澤深厚。

14.

思皇威矣,鵷羽高棲

-

解析:

“思皇”在古代詩歌中常用來讚美帝王,“威矣”強調帝王的威嚴。“鵷”即鵷雛,在古代傳說中是與鳳凰同類的神鳥,常比喻賢才或高貴的人。“鵷羽高棲”描繪鵷雛棲息在高處,象征著賢才歸附於威嚴的帝王,也暗示帝王身邊人才濟濟,如同鵷雛圍繞,凸顯帝王的威望和對賢才的吸引力,展現皇家人才彙聚的盛況。

15.

出馳先輅,入秉介圭

-

解析:

“出馳先輅”指帝王出行時,乘坐的車駕走在前列,顯示出帝王出行的威嚴與尊貴,其地位至高無上。“入秉介圭”中,“秉”意為手持,“介圭”是一種大的玉圭,古代帝王舉行儀式時所執,象征權力和身份。此句描繪帝王入朝時手持介圭,展現出其莊重嚴肅的形象,突出帝王在朝廷中的核心地位和權威,無論是出行還是在朝中,都彰顯著皇家的尊貴與威嚴。

16.

瞻秦望井,建魯分奎

-

解析:

“瞻秦望井”“建魯分奎”涉及古代的分野觀念。古人將天上的星宿與地上的區域對應,“秦”“魯”是古代的地域,“井”“奎”是星宿名稱。此句意思是帝王以其高遠的目光和卓越的規劃,如同觀察天象分野一樣,對國家的地域進行合理的治理和規劃,展現出帝王對國家的宏觀掌控能力,如同能夠洞察天地之間的奧秘,合理安排國家的佈局,體現皇家統治的科學性和全麵性。

17.

求賢每勞,得士方逸

-

解析:

“求賢每勞”表明帝王為了尋求賢能之士,不辭辛勞,積極主動地去發掘人才,體現出帝王對人才的重視。“得士方逸”指得到賢士的輔佐後,國家的治理更加順暢、安穩,強調賢才對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性,同時也暗示帝王善於用人,賢纔在其統治下能夠發揮作用,共同推動國家的發展,突出皇家重視人才、善於納賢的特點。

18.

有覺斯順,無文鹹秩

-

解析:

“有覺”指有所覺悟、遵循正道,“斯順”表示這樣就能順應天理、人心。“無文”可理解為不藉助外在的虛文,“鹹秩”指都能按次序、有條理地進行。此句意思是隻要遵循正道,即使不依靠繁瑣的形式,一切事務都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強調帝王治理國家注重實質,遵循正道,以正確的理念和方法引導國家的執行,體現皇家治理的務實性和合理性。

19.

萬箱惟重,百鍰載恤

-

解析:

“萬箱”出自《詩經·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指代糧食豐收,有大量的糧食儲備。“惟重”表示對糧食儲備的重視,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糧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百鍰”指罰金,“載恤”表示加以體恤。此句體現帝王既重視國家的糧食儲備,保障民生,又在刑罰方麵懷有體恤之心,不輕易施以重罰,展現出帝王在治國理政中兼顧經濟民生與人文關懷,體現皇家統治的全麵性和仁德。

20.

屈草戒諛,階蓂紀日

-

解析:

“屈草”傳說中是一種能夠識彆奸佞、彎曲指向佞人的草,這裡象征著宮廷中倡導正直,防止諂媚之風。“戒諛”即警戒阿諛奉承的行為。“階蓂”指蓂莢,傳說它每月初一從一邊開始生長一片莢,到月半共長十五片,從十六日起,另一邊每天落一片莢,到月底落完,可用來紀日。此句借屈草和階蓂這兩種祥瑞之物,暗示皇家宮廷風氣清正,注重明察是非,且有良好的時間管理和秩序,展現皇家內部環境的清明和有序。

21.

文教已肅,武節既馳

-

解析:

“文教”指文化教育、道德教化,“肅”表示整肅、興盛。“武節”指軍事力量、武備,“馳”有施行、開展之意。此句說明國家在文化教育方麵已經整肅有序,道德教化得以推行;在軍事方麵,武備也得以施行,國力強盛。強調皇家在文治和武功兩方麵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展現國家繁榮昌盛、內外穩固的局麵。

22.

榮光可照,合璧如規

-

解析:

“榮光”指五色雲氣,古代認為是吉祥的征兆,象征著上天對國家的眷顧和祝福。“合璧”指日月同升,呈璧玉之象,也是祥瑞的象征。“如規”形容日月合璧時的形狀如同圓形的玉璧一樣規整。此句通過描繪榮光閃耀、日月合璧的祥瑞景象,進一步歌頌皇家統治使得國家出現祥瑞之兆,暗示上天對皇家統治的認可,寓意國家在皇家的治理下繁榮昌盛,吉祥如意。

23.

載懷姑射,尚想瑤池

-

解析:

“載懷”和“尚想”都表達了一種懷念、嚮往之情。“姑射”指姑射仙子,傳說中居住在姑射山的得道仙人,象征著超凡脫俗、美好純淨。“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代表著仙境般的美好之地。此句表明皇家心懷對美好、超凡境界的嚮往,以姑射仙子和瑤池仙境為追求目標,體現皇家對高尚、美好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也從側麵暗示皇家生活的尊貴和對理想統治境界的憧憬。

24.

濯龍乃飾,天淵在斯

-

解析:

“濯龍”是漢代宮苑名,這裡指代皇家園林。“乃飾”表示加以裝飾,說明皇家園林經過精心修飾,十分華麗。“天淵”指天淵池,也是皇家園林中的景觀。此句描繪皇家園林如濯龍園和天淵池這般裝飾精美,展現出皇家生活的奢華與尊貴,同時也暗示皇家對園林景觀的重視,通過營造優美的環境來彰顯皇家的威嚴和地位。

25.

作樂順動,實符時義

-

解析:

“作樂”指製作音樂、演奏樂曲,在古代,音樂與政治、社會秩序緊密相連。“順動”表示順應時勢、合乎民心而行動。“實符時義”指確實符合當時的事理和意義。此句說明在曲水宴這樣的場合製作和演奏音樂,是順應時勢、符合當時的情境和意義的,強調音樂在這種場合下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娛樂,更體現了皇家對禮儀和文化傳統的遵循,同時也為宴會增添了莊重、和諧的氛圍。

26.

上春初吉,亦留淵寄

-

解析:

“上春”指孟春,即春季的第一個月,“初吉”指農曆每月的初一,這裡表示初春的美好時節。“亦留淵寄”意思是在這樣的時節,寄托著深厚的情感和期望。此句點明曲水宴舉行的時間是在初春美好的日子,而在這個時候舉辦宴會,人們藉此寄托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如希望國家風調雨順、繁榮昌盛等,為下文對宴會場景和氛圍的描寫做鋪墊。

27.

紅樹岩舒,青莎水被

-

解析:

“紅樹岩舒”描繪紅色的樹木在岩石邊舒展生長,展現出樹木的生機與活力,“紅樹”的色彩為畫麵增添了鮮豔感。“青莎水被”指青色的莎草覆蓋在水邊,描繪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景圖。此句通過對曲水宴周邊自然景色的描寫,營造出優美、宜人的宴會環境,紅樹與青莎相互映襯,水與岩石相得益彰,展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也為宴會增添了自然之美。

28.

雕梁虹拖,雲甍鳥跂

-

解析:

“雕梁虹拖”形容宮殿的梁枋雕刻精美,如同彩虹橫臥,“拖”字形象地描繪出梁枋的形狀如同彩虹般蜿蜒。“雲甍鳥跂”中,“雲甍”指高聳入雲的屋脊,“鳥跂”形容屋脊的形狀像鳥兒踮起腳尖,生動地展現出宮殿建築的高大雄偉和獨特造型。此句從建築的角度,通過對宮殿雕梁畫棟和高聳屋脊的描寫,突出宴會場所的華麗與壯觀,彰顯皇家的威嚴和氣派。

29.

高懸甲帳,周褰黼帷

-

解析:

“高懸甲帳”中,“甲帳”是漢武帝所造的帳幕,以甲乙為次,甲帳供神,這裡借指華麗的帳幕高高懸掛。“周褰黼帷”指四周張掛著繡有斧形圖案的帷幔,“褰”表示張掛,“黼帷”體現了帷幔的華麗和高貴。此句通過對宴會場所內華麗帳幕和帷幔的描寫,進一步渲染了宴會的奢華氛圍,展現出皇家宴會的尊貴與莊重,體現皇家對宴會的精心佈置。

30.

長筵列陛,激水旋墀

-

解析:

“長筵列陛”描繪長長的筵席沿著宮殿的台階排列開來,顯示出宴會規模宏大,參與人數眾多。“激水旋墀”指曲水在宮殿前的台階下迴旋流淌,“激水”體現水流動的動態美,“旋墀”點明水的迴旋位置,展現出曲水宴的獨特場景。此句通過對筵席和曲水的描寫,營造出宴會既莊重又富有情趣的氛圍,突出皇家宴會的盛大與獨特。

31.

浮醪聚蟻,靈蔡呈姿

-

解析:

“浮醪聚蟻”中,“浮醪”指漂浮著的酒,“聚蟻”形容酒麵上漂浮的泡沫像螞蟻聚集,生動地描繪出美酒的形態,說明宴會上美酒飄香。“靈蔡呈姿”裡,“靈蔡”指神龜,傳說龜有靈性,“呈姿”表示呈現出姿態,寓意神龜在宴會上呈現祥瑞之態,為宴會增添吉祥的氛圍,體現出皇家宴會的豐盛與祥瑞。

32.

河宗躍踢,海介夔

-

解析:

“河宗”指河神,“躍踢”形容跳躍的樣子。“海介”指海中之物,“夔”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可能是與夔類似的神怪。此句運用神話傳說,想象河神跳躍、海中神怪出現的場景,為宴會增添神秘奇幻的色彩,寓意在皇家的宴會上,連神靈和神怪都來助興,彰顯皇家宴會的非凡與神聖,也暗示皇家的權威和影響力如同能夠感召神靈。

33.

弱腕纖腰,遷征妙舞

-

解析:此句描繪舞者的姿態,“弱腕纖腰”細膩刻畫了舞者手腕柔弱、腰肢纖細的柔美形象,展現出舞者身材的曼妙。“遷征妙舞”中,“遷征”形容舞者輕盈移動的姿態,“妙舞”則強調舞蹈的美妙絕倫。通過這兩句,生動地展現了宴會上舞蹈表演的精彩,舞者以其優美的身姿和靈動的舞步,為宴會增添了藝術美感和歡快氛圍。

34.

秦箏趙瑟,殷勤促柱

-

解析:

“秦箏”和“趙瑟”分彆是秦地和趙地的傳統弦樂器,代表著不同地域特色的音樂。“殷勤促柱”描繪演奏者熱情投入地彈奏,“促柱”指移動弦柱以調整音高,使音樂節奏加快。此句表明宴會上各種樂器齊鳴,演奏者充滿激情地彈奏,營造出熱烈歡快的音樂氛圍,與前麵的舞蹈描寫相結合,展現出宴會上歌舞昇平的熱鬨場景。

35.

降席連緌,稱觴接武

-

解析:

“降席”指賓客離開座位,“連緌”形容人們接連不斷的樣子,說明賓客們紛紛離座。“稱觴”即舉杯祝酒,“接武”表示腳步相連,形容人們依次進行。此句描繪宴會上賓客們紛紛起身,接連不斷地舉杯向主人祝酒的場景,展現出宴會的熱鬨融洽氛圍,體現了眾人對皇家的尊敬和祝福,也反映出皇家宴會的和諧有序。

36.

稽首萬年,獻茲多祜

-

解析:

“稽首”是古代一種跪拜禮,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表達極度的敬意。眾人向皇家行稽首禮,祝願皇家“萬年”昌盛,“獻茲多祜”即獻上諸多的福佑。此句直接表達了在場眾人對皇家深深的祝福,希望皇家統治長久,福澤深厚,點明瞭宴會向皇家致敬祝福的主題,將宴會的氛圍推向**,體現出對皇家的尊崇與美好期許。

37.

天地既成,泉流既清

-

解析:此句描繪了一種天地有序、萬物和諧的景象。“天地既成”象征著世界的形成和穩定,寓意皇家統治使得天下秩序井然。“泉流既清”描繪泉水清澈流淌,暗示國家政治清明,社會環境純淨。這兩句既讚美了自然的美好,也以自然景象來比喻皇家統治下國家的良好狀態,表達對皇家治理成果的歌頌。

38.

薄暮沾幸,屬奉文明

-

解析:

“薄暮”指傍晚時分,點明時間。“沾幸”表示有幸受到恩賜,這裡指詩人(代人)在傍晚參加此次宴會,深感榮幸,能在這樣的場合接受皇家的恩澤。“屬奉文明”中,“屬”有恰逢之意,“奉”為侍奉、秉承,“文明”指代皇家的文化、德政等。此句表明詩人恰逢此時參與宴會,能夠親身感受並秉承皇家的文明德政,表達對皇家的感恩與敬仰之情。

39.

將標齊配,刻掃秦京

-

解析:

“將標齊配”意思是要樹立與前代聖明君主相匹配的功績和聲譽,“標”有樹立之意,表明皇家有追求卓越、比肩先聖的誌向。“刻掃秦京”中,“刻”有立刻、馬上之意,“掃”可理解為超越、清除,以秦朝京城指代秦朝的舊製或不良影響。此句表達皇家決心迅速超越前人,摒棄舊的不良製度,展現出皇家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立誌創造輝煌的統治業績。

40.

願馳龍漠,飲馬懸旌

-

解析:

“願馳龍漠”中,“龍漠”指北方的沙漠,“馳”表示馳騁,表達皇家希望能夠馳騁於北方廣袤的沙漠,顯示出皇家在軍事上的雄心壯誌,欲拓展疆域、揚威遠方。“飲馬懸旌”描繪在遠方沙漠讓戰馬飲水,在高處懸掛旌旗的場景,象征著皇家軍隊的勝利和對邊疆的掌控。此句體現皇家對軍事成就的追求,展現出皇家的豪邁氣魄和強大的統治**,渴望建立赫赫戰功,鞏固和擴大國家的版圖。

……

句譯:

1.

群分未辨,類聚茲式:

萬物群類還未分明分辨之時,就已有了各自聚集的形式。

2.

天眷休明,且求至德:

上天眷顧美好清明的世道,(君主)一心追求最高尚的道德。

3.

禦繁實簡,製動惟默:

治理繁雜的事務實則要追求簡約,掌控變動隻需保持靜默沉穩。

4.

官府百王,衣裳萬國:

(君主)的官署可以與百代先王相媲美,其德化能讓萬國來朝,使各民族都來歸附。

5.

中葉遭閔,副內多違:

國家發展到中期遭遇憂患,宮廷內部多有違背常理之事。

6.

悠悠靈貺,爰有適歸:

那悠遠的神靈賜福,終於有了合適的歸宿。

7.

於昭睿後,撫運天飛:

偉大聖明的君主啊,順應天命而奮起。

8.

凝居中縣,神動外畿:

君主沉穩地居於國家中心,其神明威德震動到國家的邊疆。

9.

懸象著明,離光乃位:

天象高懸顯著明亮,太陽居其位照耀大地(比喻君主居位聖明)。

10.

我有儲德,徽猷淵備:

我們有道德高尚的儲君,他美好卓越的謀略深遠而完備。

11.

長壽察書,龍樓回轡:

儲君在長壽宮研讀經典書籍,在龍樓駕馭車馬(指其學習和處理事務)。

12.

重道上庠,行遵儒肆:

重視道義在學校之中,行為遵循著儒家的規範。

13.

朝陽有乾,布葉萋萋:

朝陽下有挺拔的樹乾,上麵分佈的枝葉生長得很繁茂。

14.

思皇威矣,鵷羽高棲:

想到君主的威嚴啊,就像鵷雛在高處棲息(比喻君主地位崇高)。

15.

出馳先輅,入秉介圭:

外出時車馬在前麵賓士開道,入朝時手持著大圭(形容君主或大臣的莊重儀態)。

16.

瞻秦望井,建魯分奎:

(君主)瞻望秦地遙看井宿,分封魯地與奎宿相應(指劃分疆土,治理天下)。

17.

求賢每勞,得士方逸:

尋求賢才常常不辭辛勞,得到賢能之士後就感到政務輕鬆。

18.

有覺斯順,無文鹹秩:

有能感知的人就會順從(君主),沒有文飾的也都能按秩序(各得其所)。

19.

萬箱惟百,重鍰載恤:

重視糧食的儲備,也體恤百姓的疾苦(萬箱指糧食多,鍰是重量單位,指錢財等,重鍰指重視財物)。

20.

屈草戒諛,階蓂紀日:

屈草能警示人們不要阿諛奉承,台階前的蓂莢可以記錄日子。

21.

文教已肅,武節既馳:

文化教育已經整肅,軍事力量也已振興。

22.

榮光可照,合璧如規:

吉祥的光輝可以照耀大地,日月合璧就像圓規畫的一樣規整(比喻天下太平,祥瑞出現)。

23.

載懷姑射,尚想瑤池:

心懷像姑射山那樣的仙人境界,還嚮往著瑤池那樣的仙境(表達對美好、聖境的嚮往)。

24.

濯龍乃飾,天淵在斯:

濯龍園經過裝飾,天淵池就在這裡(描繪華光殿附近的美景)。

25.

作樂順動,實符時義:

製作音樂順應民心的變動,實在是符合時代的意義。

26.

上春初吉,亦留淵寄:

孟春時節的第一個吉日,(在這裡)也寄托著深厚的情意。

27.

紅樹岩舒,青莎水被:

紅色的樹木在山岩邊舒展,青色的莎草覆蓋著水麵。

28.

雕梁虹拖,雲甍鳥跂:

雕畫的房梁如彩虹橫拖,高聳的屋脊像鳥兒踮腳遠望。

29.

高懸甲帳,周褰黼帷:

高高地懸掛著華麗的甲帳,四周掀起繡有花紋的帷幕。

30.

長筵列陛,激水旋墀:

長長的筵席排列在台階旁,激起的水流在台階前迴旋。

31.

浮醪聚蟻,靈蔡呈姿:

漂浮的酒沫如聚集的螞蟻,靈龜呈現出各種姿態。

32.

河宗躍踢,海介夔跜:

河神跳躍,海怪夔伏地(形容水中生物或神話生物的姿態,增添宴會的神奇氛圍)。

33.

弱腕纖腰,遷延妙舞:

女子們手腕纖弱腰肢苗條,輕盈地移動展現美妙的舞姿。

34.

秦箏趙瑟,殷勤促柱:

彈奏起秦地的箏和趙地的瑟,熱情地彈奏加快節奏。

35.

降席連緌,稱觴接武:

賓客們紛紛離座,接連不斷地舉杯祝酒。

36.

稽首萬年,獻茲多祜:

行稽首大禮,祝願(皇家)萬年長壽,獻上眾多的福佑。

37.

天地既成,泉流既清:

天地已經形成,泉水流淌清澈(寓意國家安定,政治清明)。

38.

薄暮沾幸,屬奉文明:

傍晚時分有幸受到恩賜,恰逢能秉承皇家的文明德政。

39.

將標齊配,刻掃秦京:

要樹立與前代聖明君主相匹配的功績,迅速清除秦朝舊製的不良影響。

40.

願馳龍漠,飲馬懸旌:

希望能馳騁到北方的沙漠,在那裡讓戰馬飲水,高懸旌旗(展現軍事上的雄心壯誌)。

……

全譯:

在萬物初起時,類彆還未分明,就已有按類相聚的模式。

上天眷顧這美好光明之世,君主追求至高的道德。

治理繁雜事務實則采用簡易之法,掌控變動局勢隻需沉靜應對。

(君主的)治理可與曆代聖王相比,其德政使萬國來朝。

國家中期遭遇憂患,內部多有悖亂之事。

那悠遠的神靈恩賜,終於有了合適的歸處。

偉大聖明的君主啊,順應時運如飛龍在天。

穩穩坐鎮中原,聲威震動遠方邊境。

天象顯著光明,君主如太陽般居位聖明。

我們有品德高尚的儲君,其美好謀略深遠完備。

在長壽宮研讀詩書,於龍樓處理事務。

重視道義於學府之中,行為遵循儒家規範。

如朝陽下樹木枝乾挺拔,枝葉生長得鬱鬱蔥蔥。

君主威嚴赫赫,賢才如鵷雛般歸附。

出行時車駕前驅,入朝時手持大圭。

(君主)規劃疆土,如觀察天象分野般精準。

求賢不辭辛勞,得賢士後政務順暢。

遵循正道一切順遂,無需虛文皆能有序。

重視糧食儲備,體恤百姓疾苦。

屈草警示莫要阿諛,階前蓂莢可紀時日。

文化教育已然整肅,軍事力量亦已振興。

吉祥榮光閃耀大地,日月合璧如同圓規。

心懷姑射仙子的超凡境界,嚮往瑤池般的仙境。

濯龍園裝飾精美,天淵池就在此地。

演奏音樂順應時勢,確實符合當下意義。

初春的良辰吉日,寄托著深厚的情意。

紅色的樹木在山岩邊舒展,青色的莎草覆蓋水麵。

雕梁如彩虹橫臥,高聳的屋脊似鳥兒踮腳。

華麗的帳幕高高懸掛,四周張掛著繡有斧紋的帷幔。

長長的筵席沿台階排列,曲水在殿前迴旋流淌。

酒麵上泡沫如蟻聚,靈龜呈現祥瑞姿態。

河神跳躍,海怪夔出現。

舞女們手腕纖弱、腰肢苗條,輕盈移步展現美妙舞姿。

彈奏秦箏趙瑟,熱情投入地加快節奏。

賓客們離座,接連不斷地舉杯祝酒。

行稽首大禮,祝願(皇家)萬年長壽,獻上諸多福佑。

天地已然形成,泉水清澈流淌。

傍晚有幸蒙受恩澤,恰逢得以秉承皇家的文明德政。

要樹立與前代聖明君主相匹配的功績,迅速革除舊弊。

希望能馳騁到北方沙漠,在那裡讓戰馬飲水,高懸旌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