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491章 沈約《傷李圭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491章 沈約《傷李圭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傷李圭之

沈約

少府懷貞節,忘軀濟所奉。

吏道勤不息,繁文長自擁。

既闕優孟歌,身沒誰為寵。

……

賞析:

《傷李圭之》是沈約為追思友人李圭之而作,以簡潔質樸的筆觸勾勒出李圭之的一生,抒發對其懷纔不遇與身後寂寥的惋惜之情。

一、開篇頌德:貞節與奉獻

1.

堅貞之節:“少府懷貞節”,“少府”點明李圭之官職,以此開篇,將其官職與高尚品德相連。“懷貞節”表明李圭之內心懷有堅貞不渝的節操,這種節操是他人格的基石,貫穿其一生,使讀者對他產生敬重之感,為全詩奠定了歌頌其品德的基調。

2.

忘軀奉獻:“忘軀濟所奉”,生動展現李圭之全身心投入所從事事業的精神。“忘軀”突出他為了心中信念與責任,不顧自身安危與利益,毫無保留地奉獻自我,體現出他對所追求目標的忠誠與執著,塑造出一位大公無私、一心奉公的形象。

二、中間敘事:勤勉與繁務

1.

吏道勤苦:“吏道勤不息”,描述李圭之在仕途上的狀態。“吏道”指為官之道,“勤不息”表明他在這條道路上始終保持勤奮努力,從未停歇。這不僅體現他對工作的敬業,也暗示官場生活的艱辛與忙碌,他以不懈的努力應對各種職責與挑戰。

2.

繁文之累:“繁文長自擁”,“繁文”指繁雜的公文和事務。此句描繪李圭之長期被大量瑣碎事務纏身,無法脫身。“長自擁”強調這種狀況的持續性,反映出當時官場行政事務的繁瑣,即便他如此勤勉,也隻能深陷其中,側麵烘托出他的無奈與辛勞。

三、結尾歎惋:身後寂寥

1.

優孟之歎:“既闕優孟歌”,運用“優孟衣冠”典故。優孟是春秋時期楚國藝人,他曾裝扮成孫叔敖,模仿其言行,成功讓楚莊王想起孫叔敖功績。此處“既闕優孟歌”,意為李圭之身後沒有像優孟這樣的人為他歌功頌德,宣揚其事跡與功績,暗示他的付出與成就未能得到足夠重視與傳頌。

2.

身沒寵消:“身沒誰為寵”,直白地表達李圭之去世後,無人再對他尊崇、關懷。他生前默默奉獻,死後卻迅速被人遺忘,與他生前的勤勉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人生的無常與世態的炎涼,傳達出詩人深深的惋惜與哀歎。

四、藝術特色

1.

以小見大:全詩雖簡短,卻通過對李圭之品德、工作狀態及身後境遇的描述,以小見大,展現出當時官場普遍存在的問題,如行政事務繁瑣、人才易被埋沒等,引發讀者對整個社會環境與人才命運的思考。

2.

質樸深沉:語言質樸平實,不事雕琢,卻飽含深情。沈約用簡潔文字勾勒出李圭之一生輪廓,將對友人的懷念、對其遭遇的同情與對世事的感慨融入其中,情感深沉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3.

典故妙用:“優孟歌”典故的運用,不僅使詩歌內容更加豐富,增添文化底蘊,還巧妙地表達出李圭之身後無人宣揚其功績的遺憾,使情感表達更加含蓄委婉,深化了詩歌主題。

……

解析:

1.

少府懷貞節,忘軀濟所奉

-

解析:

“少府懷貞節”,“少府”明確李圭之官職,在當時官場體係中有其特定地位。“懷貞節”著重刻畫其內在品質,表明李圭之內心堅守堅貞的操守,凸顯其道德上的高潔。

“忘軀濟所奉”進一步展現其精神境界,“忘軀”體現出他為了心中所認定、所奉獻的事業,全然不顧自身安危與利益,全身心投入,將對事業的忠誠與執著展現得淋漓儘致。

2.

吏道勤不息,繁文長自擁

-

解析:

“吏道勤不息”描述李圭之在為官之道上的狀態,“吏道”即從政之路,“勤不息”表明他在仕途上始終保持勤勉,未曾有過絲毫懈怠,反映出他對政務的認真負責態度。“繁文長自擁”,“繁文”指繁雜的公文和政務,“長自擁”強調他長期被大量繁瑣事務圍繞,突出官場事務的繁雜以及他深陷其中的無奈,側麵表現其工作的艱辛。

3.

既闕優孟歌,身沒誰為寵

-

解析:

“既闕優孟歌”,這裡運用“優孟衣冠”典故,優孟曾扮成孫叔敖以引起楚王對孫叔敖功績的關注。此句是說李圭之身後缺乏像優孟這樣為其宣揚功績的人,暗示他的付出未得到應有的傳頌。“身沒誰為寵”直白道出李圭之去世後,便無人再給予他尊崇與關懷,生前的勤勉奉獻與死後的無人問津形成強烈反差,飽含詩人對其命運的歎惋。

……

句譯:

1.

少府懷貞節,忘軀濟所奉

-

翻譯:身為少府的他,心懷堅貞的氣節操守,為了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使命,不惜犧牲自身利益。

2.

吏道勤不息,繁文長自擁

-

翻譯:在為官之道上,他勤奮努力從未停止,長期以來一直被繁雜的公文政務所纏身。

3.

既闕優孟歌,身沒誰為寵

-

翻譯:可惜啊,他身後沒有像優孟那樣為他歌功頌德的人,去世之後又還有誰會記掛尊崇他呢。

……

全譯:

身為少府的他心懷堅貞的節操,為了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使命不惜犧牲自身利益。

在為官的道路上他勤奮努力從未停止過,長期以來一直被繁雜的公文政務所纏身。

可惜他身後沒有像優孟那樣的人為他歌功頌德,去世之後又有誰會記掛尊崇他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