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492章 沈約《傷何昌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492章 沈約《傷何昌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傷何昌宇

沈約

清漢夜昭晳,扶桑曉陸離。

玉繩隱高樹,斜漢耿層台。

離堂華燭儘,彆幌清琴哀。

與子昔同事,僚采共徘徊。

今成萬古彆,雲誰申宿懷。

……

賞析:

《傷何昌宇》是沈約悼念何昌宇之作,以景襯情、撫今追昔,傾訴對亡友的深切緬懷與人生感慨

一、開篇:時空交織,奠定基調

1.

宏闊夜景:“清漢夜昭晳,扶桑曉陸離”,詩人從時空落筆。“清漢”即銀河,清朗的銀河於夜空中明亮閃爍,展現出夜空的深邃與靜謐。“扶桑”,神話中太陽棲息之所,清晨曙光初照,光彩斑斕。此句以夜與曉、銀河與扶桑的時空轉換,營造出宏大且變幻的宇宙圖景,暗示人生於無儘時空中的短暫,為全詩奠定深沉、感傷基調,使讀者沉浸於浩渺與無常氛圍。

2.

景中寓情:這兩句不僅描繪自然之景,更蘊含詩人對生命的思索。銀河的永恒與人生的須臾,清晨的新生與友人逝去的哀痛形成鮮明對照,以景之壯闊襯情之深沉,不著悲字卻悲意暗湧,為後文抒情做有力鋪墊。

二、過渡:星移台映,烘托哀傷

1.

星漢移位:“玉繩隱高樹,斜漢耿層台”,“玉繩”隱於高樹之後,銀河逐漸傾斜,光芒映照層台。星辰移動暗示時間流逝,“隱”與“耿”生動表現出夜空景象的動態變化,靜謐中透著時光不可挽留的無奈。

2.

氛圍渲染:高樹、層台等意象,勾勒出清冷、孤寂的環境。隨著星移,環境更顯幽僻,烘托出詩人內心因友人離世的哀傷,使哀傷之情融入這漸移的夜景,情景交融,強化了情感的表達。

三、轉筆:聚焦離彆,憶昔傷今

1.

離彆之景:“離堂華燭儘,彆幌清琴哀”,場景轉至與友人分彆的廳堂。華燭燃儘,象征相聚時光的終結;彆幌下清琴奏出哀音,直接渲染離彆悲傷。“儘”與“哀”二字,將離彆的無奈與悲痛推向**,展現出分彆時刻的淒涼。

2.

今昔對照:此句表麵寫離彆,實則暗示與何昌宇的永彆。往昔的離彆尚有重逢可能,如今卻是陰陽相隔。這種今昔對比,加深了詩人對友人離世的悲痛,讓讀者深刻體會到生命無常帶來的巨大哀傷。

四、結尾:直抒胸臆,情慟千古

1.

痛陳永彆:“今成萬古彆”,詩人直白道出與何昌宇陰陽永隔的殘酷現實。“萬古彆”強調這是永恒的訣彆,決絕而沉痛,將之前的哀傷情緒彙聚、爆發,讓人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悲慟。

2.

傾訴無門:“雲誰申宿懷”,詩人發出無奈的喟歎,友人已逝,往昔情誼向誰傾訴?這句詩將孤獨、落寞之情推向極致,深刻表達出對友人的極度思念,同時也體現出人生摯友離去後,心靈上無可填補的空缺。

五、藝術特色

1.

情景交融:詩中自然景象與內心情緒緊密相連。從開篇宇宙時空之景,到星移的過渡,再到離彆場景,景隨情變,情因景生。宏大之景襯渺小人生,清冷之景顯哀傷心境,使情感表達深沉且富有感染力。

2.

結構精巧:詩歌從宇宙時空起筆,漸次縮小至離彆場景,最後聚焦內心感慨。由景及情,層層遞進,脈絡清晰。前半部分寫景為蓄勢,後半部分抒情為爆發,結構嚴謹,使讀者逐步深入感受詩人情感變化。

3.

語言凝練:寥寥數語,意象豐富。“清漢”“扶桑”“玉繩”等天文、神話意象,營造奇幻而深邃氛圍;“華燭儘”“清琴哀”等簡潔描寫,將離彆哀傷刻畫入微。用詞精準,表現力強,以有限文字傳達無限哀思。

……

解析:

1.

清漢夜昭晳,扶桑曉陸離

-

解析:

“清漢”指清澈的銀河,“昭晳”形容銀河在夜空中明亮清晰的樣子,描繪出夜晚銀河高懸、熠熠生輝的景象,給人以浩瀚、靜謐之感,營造出一種宏大且神秘的氛圍。“扶桑”在古代神話中是太陽升起的地方,“陸離”本意為色彩繁雜絢麗,這裡形容清晨陽光初照時,扶桑之地光影交錯、絢爛多姿的畫麵。這兩句通過對夜晚銀河與清晨扶桑景象的描寫,構建起一種時空上的跨度,從黑夜到白晝,從銀河到太陽升起之處,借宏大的宇宙景觀暗示人生在永恒時空麵前的短暫與渺小,為全詩奠定了一種深沉、略帶憂傷的情感基調。

2.

玉繩隱高樹,斜漢耿層台

-

解析:

“玉繩”是星名,“玉繩隱高樹”描繪了玉繩星逐漸隱沒於高大樹木之後的情景,形象地展現出時間的推移,夜晚在慢慢消逝。“斜漢”指傾斜的銀河,“耿”有明亮之意,“斜漢耿層台”寫傾斜的銀河明亮地照映在層層高台上,營造出一種靜謐、幽深的氛圍。隨著時間流逝,銀河傾斜,周圍環境顯得愈發清幽孤寂,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因友人離去而產生的哀傷,此時的景已融入了詩人濃濃的愁緒,情景交融,為下文直接抒發對友人的情感做鋪墊。

3.

離堂華燭儘,彆幌清琴哀

-

解析:

“離堂”點明是與友人分彆的廳堂,“華燭儘”描繪出華麗的蠟燭燃儘熄滅的場景,一方麵暗示分彆的時刻已經很晚,相聚的時光走向終結;另一方麵,蠟燭燃儘也象征著某種美好事物的消逝,渲染出一種離彆時的淒涼與無奈。“彆幌”指離彆時的帷幔,“清琴哀”說在這離彆的帷幔下彈奏的清琴發出哀傷的音調。琴音本就易觸動人心,此時在離彆的情境下,更增添了悲傷的氛圍,直接表達出詩人與友人分彆時內心的不捨與悲痛。這兩句通過對離彆場景中具體事物的刻畫,將離彆的悲傷情緒渲染得淋漓儘致。

4.

與子昔同事,僚采共徘徊

-

解析:

“與子昔同事”,詩人回憶往昔,直言曾經與何昌宇一同共事,“子”是對友人親昵的稱呼,飽含著深厚的情誼。“僚采”指同僚,“共徘徊”描繪出過去與同僚們一起在工作場所漫步、交流的情景,展現出曾經共事時融洽、和諧的氛圍。這兩句通過對過去共事時光的回憶,喚起詩人對往昔美好情誼的懷念,與當下友人已逝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強化了詩人內心的悲痛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5.

今成萬古彆,雲誰申宿懷

-

解析:

“今成萬古彆”,詩人沉痛地感慨如今與友人已陰陽永隔,“萬古彆”強調了這種離彆的永恒性和不可逆轉性,表達出對友人離世的深深無奈與悲痛,將之前積累的哀傷情緒推向。“雲誰申宿懷”,“雲”為語氣助詞,“申”是傾訴、表達之意,“宿懷”指往日的情懷。這句詩意思是如今還有誰能讓我傾訴往昔的情懷呢?詩人直抒胸臆,抒發了因友人離去,內心孤獨寂寞,往日情誼無處訴說的痛苦,深刻體現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以及失去摯友後的巨大精神空缺。

……

句譯:

1.

清漢夜昭晳,扶桑曉陸離

-

翻譯:清朗的銀河在夜空中明亮閃爍,傳說中太陽升起的扶桑之地,清晨時光影絢爛多姿。

2.

玉繩隱高樹,斜漢耿層台

-

翻譯:玉繩星漸漸隱沒在高大樹木的後麵,傾斜的銀河明亮地照映著層層高台。

3.

離堂華燭儘,彆幌清琴哀

-

翻譯:在這離彆的廳堂裡,華麗的蠟燭已經燃儘,離彆時的帷幔下,清琴彈奏出哀傷的曲調。

4.

與子昔同事,僚采共徘徊

-

翻譯:過去我曾與你一同共事,和同僚們一起漫步相處。

5.

今成萬古彆,雲誰申宿懷

-

翻譯:如今我們已是陰陽永隔,又還有誰能讓我傾訴往日的情懷呢?

……

全譯:

清朗的銀河於夜幕裡閃耀光明,扶桑之地在破曉時光影絢麗。

玉繩星慢慢隱沒於高樹之後,傾斜的銀河輝映著層層高台。

離彆的廳堂中,華燭已然燃儘,餞彆的帷幕下,清琴彈奏哀音。

往昔我與你曾一同為官共事,和眾多同僚常相伴漫步閒遊。

如今你我卻成了永恒的訣彆,又還有何人能傾訴往日情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