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528章 王融《齊明王歌辭·采菱曲》
齊明王歌辭·采菱曲
王融
炎光銷玉殿,涼風吹鳳樓。
雕輜傃平隰,朱棹泊安流。
金華妝翠羽,鷁首畫飛舟。
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
騰聲翻葉靜,發響穀雲浮。
良時時一遇,佳人難再求。
……
賞析:
《齊明王歌辭·采菱曲》是王融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描繪了一幅夏日采菱的美好畫麵,將自然景色、人物活動與情感表達巧妙融合,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意境營造:從宮廷到水鄉的詩意轉換
1.
宮廷暑消,涼風初起:“炎光銷玉殿,涼風吹鳳樓”,開篇描繪夏日暑氣在玉殿中漸漸消散,涼爽的微風輕拂鳳樓,點明瞭季節與地點。宮廷的華麗與暑氣消散後的涼爽,為全詩營造出一種閒適、愜意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即將展開的場景轉換,從宮廷過渡到更廣闊的自然天地。
2.
水鄉行舟,采菱之景:“雕輜傃平隰,朱棹泊安流。金華妝翠羽,鷁首畫飛舟”,詩人將筆觸轉向水鄉。裝飾精美的車子駛向平坦的濕地,紅色船槳停在平靜的水流中,彩舟船頭畫著鷁鳥,還飾以金色華飾與翠羽,儘顯精緻華麗。描繪出一幅悠然的水鄉行舟圖,展現出采菱活動所處的優美環境,讓讀者彷彿置身於江南水鄉,感受到其寧靜與靈動之美。
二、人物與歌聲:地域風情與藝術感染力
1.
荊姬越女,歌謠相和:“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荊地與越地的女子分彆吟唱著采菱曲與江南歌謠。荊、越之地代指江南,通過不同地域女子的歌聲,展現出江南豐富的文化風情。采菱曲與江南謳相互交織,豐富了詩歌的音樂性,也體現了江南水鄉獨特的民俗文化,凸顯出采菱場景的熱鬨與歡快。
2.
歌聲動人,餘韻悠長:“騰聲翻葉靜,發響穀雲浮”,運用誇張的手法,形容女子的歌聲飛揚,彷彿使翻動的樹葉靜止,讓山穀間的雲朵飄浮。從側麵烘托出歌聲的美妙動人,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讓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沉浸在這悠揚的歌聲之中。
三、情感表達:美好難再的深沉喟歎
1.
良時難得,佳人難遇:“良時時一遇,佳人難再求”,在描繪了美好的采菱場景與動人的歌聲後,詩人發出感慨。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而難得,而像荊姬越女這般的佳人更是難以再次求得。將對眼前美好場景的讚美與對時光易逝、美好難再的感慨相結合,使詩歌的情感得到升華,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悵惘。
2.
情感升華,引發共鳴:這種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對時光與美好的珍視之情,具有普遍的感染力,引發讀者的共鳴。從對具體場景的描繪上升到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詩歌的主題更加深刻,韻味更加悠長。
四、藝術特色:多手法融合,營造獨特美感
1.
視角轉換,層次豐富:詩歌從宮廷的暑氣消散,到水鄉采菱場景的描繪,再到對歌聲的渲染以及最後的情感抒發,視角不斷轉換,層次豐富。這種結構安排使詩歌內容充實,由景及人,由人及情,逐步深入,展現出一幅完整而生動的畫卷。
2.
聲色結合,繪聲繪色:詩中既有對華麗舟船、水鄉景色的視覺描寫,如“金華妝翠羽,鷁首畫飛舟”,又有對采菱曲、江南謳的聽覺描寫,“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通過聲色結合的手法,全方位地營造出詩歌的藝術氛圍,給讀者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使詩歌具有強烈的畫麵感和音樂感。
……
解析:
1.
炎光銷玉殿,涼風吹鳳樓
-
字詞解析:“炎光”指炎熱的陽光,代表暑氣;“銷”即消散;“玉殿”是華麗的宮殿,顯示出宮廷的尊貴。“涼風”涼爽的風;“鳳樓”常指宮中樓閣,同樣突出宮廷的富麗堂皇。
-
詩句解析:此句描繪出夏日炎炎之後,暑氣在玉殿中逐漸消散,涼爽的微風輕輕吹拂著鳳樓。點明瞭時間為夏末秋初,地點在宮廷之中,通過描繪宮殿中氣候的變化,營造出一種閒適、舒緩的氛圍,為下文場景的轉換做鋪墊,暗示即將從宮廷的場景過渡到宮外更為廣闊的天地。
2.
雕輜傃平隰,朱棹泊安流
-
字詞解析:“雕輜”指裝飾精美的車子;“傃”意為向、朝著;“平隰”是平坦的濕地,通常指水鄉的低窪之地。“朱棹”即紅色的船槳,代指船;“泊”停泊;“安流”指平靜的水流。
-
詩句解析:裝飾精美的車子駛向平坦的濕地,紅色的船槳停在平靜的水流之中。詩人將視角從宮廷轉向了水鄉,描繪出一幅準備前往采菱的畫麵。“雕輜”體現出出行者的富貴,“平隰”“安流”勾勒出水鄉的寧靜,一動一靜之間,展現出采菱前的準備與水鄉環境的平和,讓讀者感受到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
3.
金華妝翠羽,鷁首畫飛舟
-
字詞解析:“金華”指金色的華飾,是一種精美的裝飾;“妝”在這裡作動詞,有裝飾之意;“翠羽”翠鳥的羽毛,常用來增添裝飾的華麗感。“鷁首”古代畫鷁鳥於船頭,以驚江神,後用作船頭的代稱;“畫飛舟”形容船像飛一樣前行,突出船行的輕快。
-
詩句解析:采菱的船隻裝飾得極為華麗,用金色的華飾與翠鳥的羽毛裝點,船頭畫著鷁鳥,船隻輕快地在水麵行駛,如飛一般。此句進一步描繪采菱的船隻,通過對其精緻裝飾的描寫,展現出采菱活動的美好與莊重,也從側麵反映出當時人們對采菱這一活動的重視,同時“飛舟”也為畫麵增添了靈動的氣息。
4.
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
-
字詞解析:“荊姬”指荊地的女子,荊為古代地域名稱;“采菱曲”采菱時所唱的歌曲。“越女”即越地的女子,越也是古代地域名;“江南謳”江南地區的歌謠。
-
詩句解析:荊地的女子唱起采菱的小曲,越地的姑娘吟著江南的歌謠。荊、越都在江南地區,這裡通過不同地域的女子吟唱不同的曲調,展現出江南地區豐富多樣的文化風情,以及采菱時熱鬨歡快的場景。兩種歌聲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富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的氛圍,體現了江南水鄉獨特的民俗文化。
5.
騰聲翻葉靜,發響穀雲浮
-
字詞解析:“騰聲”指歌聲飛揚;“翻葉靜”意為原本翻動的樹葉彷彿因歌聲而靜止;“發響”發出聲響,即歌聲傳響;“穀雲浮”表示歌聲使山穀間的雲朵似乎都在飄浮。
-
詩句解析:此句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極力渲染女子歌聲的美妙動人。歌聲飛揚,竟讓翻動的樹葉都靜止下來傾聽,聲音傳響,彷彿能使山穀間的雲朵都為之飄浮。通過對樹葉和雲朵的描寫,從側麵烘托出歌聲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那悠揚歌聲所帶來的震撼。
6.
良時時一遇,佳人難再求
-
字詞解析:“良時”指美好的時光;“時一遇”強調這種美好時光偶爾才能遇到一次。“佳人”這裡指采菱的荊姬越女等美麗女子;“難再求”表示很難再次遇到。
-
詩句解析:詩人在描繪了美好的采菱場景和動人的歌聲後,發出這樣的感慨。美好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很難得能遇到一次,而像這些采菱的美麗女子,更是難以再次尋覓。此句將前麵所描繪的美好場景與情感進行升華,表達出對眼前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對其易逝的無奈,引發讀者對時光與美好的思考,使詩歌的主題更具深度和廣度。
……
句譯:
1.
炎光銷玉殿,涼風吹鳳樓:炎炎夏日的暑氣在華麗的玉殿中漸漸消散,涼爽的微風輕輕吹拂著鳳樓。
2.
雕輜傃平隰,朱棹泊安流:裝飾精美的車子駛向平坦的濕地,紅色的船槳停在平靜的水流中。
3.
金華妝翠羽,鷁首畫飛舟:用金色的華飾與翠鳥的羽毛裝點(船隻),船頭畫著鷁鳥,輕快的舟船如在飛一般前行。
4.
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荊地的女子唱起采菱的曲子,越地的女子吟著江南的歌謠。
5.
騰聲翻葉靜,發響穀雲浮:(她們的)歌聲飛揚,彷彿使翻動的樹葉靜止;歌聲傳響,似乎讓山穀間的雲朵飄浮。
6.
良時時一遇,佳人難再求:美好的時光偶爾才能遇到一次,這樣的佳人(指采菱的女子)難以再次求得。
……
全譯:
炎熱的暑氣在玉殿之中慢慢消散,涼爽的微風輕輕吹拂著鳳樓。
裝飾精美的車子向著平坦的濕地駛去,紅色的船槳停在平穩流淌的水流裡。
采菱船用金色的飾品與翠羽精心裝扮,船頭繪製著鷁鳥圖案,輕快前行宛如飛行。
荊地的女子唱起采菱的曲調,越地的女子吟起江南的歌謠。
她們歌聲飛揚,彷彿能讓翻動的樹葉靜止;聲音傳響,好似使山穀間的雲朵飄浮。
這般美好的時光偶然才能遇上一回,如此動人的佳人更是難以再次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