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690章 柳惲《雜詩》
雜詩
柳惲
雲輕暮色轉,草綠晨芳歸。
山墟罷寒晦,園澤潤朝暉。
春心多感動,睹物情複悲。
自君之去矣,蘭堂罷鳴機。
徒知遊宦是,不念彆離非。
……
賞析:
柳惲的《雜詩》以細膩筆觸,借景抒情,將女子因愛人遠行遊宦而生的離愁彆緒展現得淋漓儘致,語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摯動人。
一、情景交融的意境營造
1.
景語含情,烘托氛圍:詩開篇“雲輕暮色轉,草綠晨芳歸。山墟罷寒晦,園澤潤朝暉”描繪了一幅富有變化的自然圖景。從暮色到晨暉,雲輕草綠,山墟園澤從寒晦轉為潤澤明亮。傍晚輕薄的雲彩暗示時光流逝,清晨的翠綠芬芳帶來生機,卻也映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寂。山墟園澤的變化象征著生活的轉變,雖有光明溫暖,卻難掩內心失落。景語中滲透著淡淡的哀愁,為全詩奠定情感基調,營造出一種既清新又略帶憂傷的氛圍。
2.
以景襯情,強化情感:美好的春光並未給主人公帶來愉悅,反而引發其悲傷。“春心多感動,睹物情複悲”,春天萬物複蘇,本應讓人心情愉悅,但女子觸景生情,美好景色勾起對愛人的思念,更添悲傷。這裡以樂景襯哀情,自然景色的美好與女子內心的悲傷形成強烈反差,使她的情感更顯深沉,進一步強化了離彆的痛苦。
二、細膩入微的情感表達
1.
直抒胸臆,點明愁緒:
“自君之去矣,蘭堂罷鳴機”直接道出女子因愛人離去而無心勞作。“蘭堂”表明女子生活環境優雅,而織布機停止轟鳴,這一細節生動展現出她生活節奏的改變,因思念愛人而失魂落魄,無心日常事務,直白地表達出她對愛人的深切思念。
2.
埋怨嗔怪,深化主題:
“徒知遊宦是,不念彆離非”,女子埋怨愛人隻知追求仕途,卻忽略離彆之苦。這種埋怨並非無理取鬨,而是長久思念積聚後的宣泄,體現出女子在愛情與愛人事業追求間的無奈。此句深化了因離彆產生的悲傷主題,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女子的痛苦與對愛情完整的渴望。
三、藝術特色
1.
語言清新自然:全詩語言質樸無華,清新自然。如“雲輕暮色轉,草綠晨芳歸”,寥寥數語勾勒出自然之景,毫無雕琢痕跡。這種清新的語言風格與詩中表達的真摯情感相得益彰,使詩歌更具感染力,讓人彷彿身臨其境,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
2.
結構層次分明:詩歌先描繪自然景色變化,營造氛圍,再寫女子觸景生情,最後直抒因愛人遊宦離彆而生的愁緒與埋怨。從景到情,層層遞進,結構嚴謹。這種清晰的結構使詩歌情感表達有條不紊,讀者能清晰感受到女子情感的發展脈絡。
……
解析:
1.
雲輕暮色轉,草綠晨芳歸
-
解析:
“雲輕暮色轉”,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傍晚時分天空中雲彩的狀態,“雲輕”展現出雲朵輕柔、淡薄的姿態,給人一種悠然、舒緩的感覺。而“暮色轉”則點明時間的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暮色逐漸轉換,天色慢慢暗沉下來,這裡通過對傍晚天空景色和時間推移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且略帶幾分惆悵的氛圍。“草綠晨芳歸”,畫麵一轉來到清晨,嫩綠的青草象征著春天的生機與活力,“晨芳歸”彷彿賦予了清晨一種芬芳歸來的動態感,好像清晨帶著獨有的清新氣息與芬芳撲麵而來,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清晨圖景。這兩句通過傍晚到清晨景色的轉換,從時間和空間上構建起一個自然場景,為下文抒情做鋪墊,在景色的交替中,也暗示著時光的流轉。
2.
山墟罷寒晦,園澤潤朝暉
-
解析:
“山墟罷寒晦”,“山墟”指山間的村落,寒冬過去,山間村落告彆了寒冷與晦暗的狀態。“罷”字生動地表現出寒冷與晦暗如同被某種力量驅離,有一種終於擺脫的意味,讓人聯想到冬日的陰霾散去,迎來新的氣象。“園澤潤朝暉”,“園澤”即園圃與水澤,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園圃中的植物和水澤都彷彿被潤澤,熠熠生輝。“潤”字用得精妙,不僅描繪出陽光灑下後萬物被照亮、滋潤的狀態,還賦予了畫麵一種柔和、生機的感覺。此句描繪了從山間到園澤,在朝暉映照下的一片光明、潤澤之景,與前兩句共同構建出一幅完整的從傍晚到清晨,從寒晦到光明的自然畫卷,暗示著生活或心境從壓抑到舒緩的轉變,同時也為下文主人公情感的抒發營造出美好的氛圍。
3.
春心多感動,睹物情複悲
-
解析:
“春心多感動”,“春心”在這裡可理解為春天裡,人的內心容易被周圍事物所觸動而產生的各種情感,春天萬物複蘇,生機盎然,這種氛圍容易引發人們對生命、美好以及情感的感悟。主人公在這樣的季節裡,內心也被深深觸動。然而,“睹物情複悲”,當她看到周圍的事物時,原本被觸動的心卻又重新湧起悲傷之情。或許是春天的生機讓她聯想到與愛人分離的孤獨,又或許是看到某些曾經與愛人相關的事物,勾起了她的回憶,使得悲傷情緒再次湧上心頭。此句巧妙地揭示了主人公內心複雜的情感變化,從被春天觸動的感動,到因睹物而產生的悲傷,將情感的轉折展現得淋漓儘致,也進一步點明瞭她內心深處的憂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4.
自君之去矣,蘭堂罷鳴機
-
解析:
“自君之去矣”,直接點明瞭悲傷的緣由,自從你離開以後,主人公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蘭堂”描繪出主人公所處的居所是華麗而高雅的,“蘭”字給人以美好、優雅的聯想,暗示主人公生活環境的優越。“罷鳴機”則通過一個細節,生動地展現出她心境的改變。原本在蘭堂中不停運作、發出聲響的織布機,如今已經停止了工作。織布機的停止象征著主人公生活節奏的打亂,她因愛人的離去而無心織布,陷入了深深的思念與惆悵之中。這個細節描寫將主人公對愛人的思念具象化,讓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她內心的失落與痛苦。
5.
徒知遊宦是,不念彆離非
-
解析:
“徒知遊宦是”,“徒”表示僅僅、隻是,主人公認為愛人僅僅知道外出做官、追求仕途是正確的選擇,肯定了愛人追求事業的行為。然而,“不念彆離非”,“念”是考慮、顧及的意思,“非”則指出離彆這種行為帶來的痛苦與錯誤。主人公埋怨愛人隻專注於仕途,卻沒有考慮到夫妻分離給彼此帶來的痛苦。這兩句以直白的語言表達出主人公內心的不滿與無奈,將對愛人的埋怨之情推向**,深刻地揭示了全詩因離彆而產生的悲傷主題,也反映出古代女子在麵對丈夫為追求功名而離家時,那種既理解又痛苦的複雜心情。
……
句譯:
1.
雲輕暮色轉,草綠晨芳歸:雲朵輕柔淡薄,暮色緩緩變換;春草一片翠綠,清晨帶著芬芳悄然來臨。
2.
山墟罷寒晦,園澤潤朝暉:山間村落結束了寒冬的寒冷與晦暗;園圃和水澤在早晨的陽光中潤澤鮮亮。
3.
春心多感動,睹物情複悲:春天裡,內心常常容易被觸動;看到眼前的事物,心情又變得悲傷起來。
4.
自君之去矣,蘭堂罷鳴機:自從你離開以後;華美的廳堂裡,織布機便不再發出聲響。
5.
徒知遊宦是,不念彆離非:你隻知道外出做官追求仕途是對的;卻沒有考慮到離彆所帶來的痛苦是不對的。
……
全譯:
雲朵輕薄,暮色漸漸轉換;春草翠綠,清晨的芬芳悄然歸來。
山間村落擺脫了寒冬的晦暗;園圃水澤被早晨的陽光潤澤。
春天裡內心極易被觸動;看到周圍事物,心中又湧起悲傷。
自從你離開以後;華美的廳堂裡織布機便不再作響。
你隻知道外出做官追求仕途是對的;卻沒有考慮到離彆所帶來的痛苦是不對的。
喜歡詩詞一萬首請大家收藏:()詩詞一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