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691章 柳惲《詠席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691章 柳惲《詠席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詠席詩

柳惲

照日汀洲際,搖風淥潭側。

雖無獨繭輕,幸有青袍色。

羅袖少輕塵,象床多麗飾。

願君蘭夜飲,佳人時宴息。

……

賞析:

柳惲的《詠席詩》雖以“席”為吟詠物件,卻不侷限於單純描寫物品,而是借席子所處場景、自身特質以及使用場景,營造出一種閒適優雅氛圍,傳達出對美好宴飲休憩生活的祝願。

一、獨特視角與環境烘托

1.

開篇不凡,營造氛圍:

“照日汀洲際,搖風淥潭側”,詩開篇並未直接描繪席子本身,而是將其置於自然場景之中。陽光照耀的汀洲岸邊,清風拂過的綠潭之畔,勾勒出一幅開闊、清幽且充滿詩意的畫麵。“照日”帶來明亮溫暖,“搖風”增添靈動之感,“淥潭”則賦予畫麵澄澈寧靜的氣質。如此環境烘托,不僅暗示席子所處非尋常之地,還為全詩定下閒適、優雅基調,引發讀者對席子的好奇與想象。

2.

環境與席子的融合:此環境描寫與席子相互交融,使席子彷彿成為自然景觀一部分。它在這如畫美景中,沾染自然靈氣,也為人們在這美景中休憩、宴飲提供可能,為後文描寫席子用途及表達祝願做鋪墊,展現出詩人巧妙構思,將席子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營造出和諧統一氛圍。

二、席子特質的巧妙呈現

1.

材質與色澤對比:

“雖無獨繭輕,幸有青袍色”,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先言席子在材質輕盈方麵,比不上獨繭絲織成之物,承認其不足;轉而強調席子擁有如青袍般色澤。“青袍色”給人沉穩、質樸又不失典雅之感,讓讀者對席子外觀有清晰認知,也體現詩人觀察細致,從不同角度審視席子,突出其獨特之處,為席子形象增添豐富性。

2.

以小見大,凸顯品質:這兩句詩雖圍繞席子材質與色澤,但背後反映出詩人對生活細致入微的感受。通過對比與對色澤描述,以小見大,讓讀者從席子特質聯想其整體品質,感受詩人對席子的欣賞並非浮於表麵,而是深入其獨特屬性,為後文描寫席子使用場景及美好祝願埋下伏筆。

三、場景描繪與情感表達

1.

使用場景暗示品質:

“羅袖少輕塵,象床多麗飾”,描繪使用席子之人的生活場景。“羅袖少輕塵”表明使用者生活優雅潔淨,“羅袖”暗示身份高貴,“少輕塵”體現注重整潔;“象床多麗飾”進一步強調環境奢華,“象床”與“麗飾”突出生活品質。此場景描繪雖未直接描述席子使用,但從側麵暗示席子服務於這樣高雅奢華生活場景,再次凸顯其品質不凡。

2.

美好祝願升華主題:

“願君蘭夜飲,佳人時宴息”,詩人以祝願作結,“蘭夜”點明美好夜晚,希望君子在如此良夜飲酒作樂,佳人也能適時宴飲休息。此祝願表達對美好生活嚮往,不僅是對使用席子之人的祝福,更使詩歌主題得以升華。席子不再僅是物品,更成為美好生活象征,承載人們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的願望,使詩歌充滿溫情與人文關懷。

四、藝術特色

1.

托物言誌,含蓄委婉:全詩借詠席子,從其環境、特質到使用場景,層層深入,最後表達對美好生活祝願。詩人將情感與誌趣寄托於席子,不直接抒情,而是通過對席子描寫與相關場景營造,讓讀者體會其中情感與意蘊,使詩歌表達含蓄委婉,韻味悠長。

2.

語言簡潔,意象豐富:詩歌語言簡潔凝練,寥寥數語勾勒出自然場景、席子特質及使用場景。同時,詩中運用“汀洲”“淥潭”“羅袖”“象床”等豐富意象,為詩歌增添畫麵感與文化內涵,使讀者在簡潔文字中感受豐富內容與深遠意境。

……

解析:

1.

照日汀洲際,搖風淥潭側

-

解析:這兩句詩為席子營造了一個優美的自然背景。“照日汀洲際”,描繪出陽光灑落在汀洲邊緣的情景。“汀洲”指水邊的平地,通常長滿青草,給人一種開闊、寧靜之感。陽光的照耀讓汀洲充滿生機與暖意,暗示著席子所處之地明亮而宜人。“搖風淥潭側”,“搖風”生動地表現出微風輕輕吹拂的動態,“淥潭”即清澈碧綠的水潭,微風拂過潭麵,泛起層層漣漪。席子置於這樣的環境中,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不僅暗示了席子所處環境的清幽雅緻,還為整首詩奠定了一種閒適、寧靜的氛圍,讓讀者在開篇就感受到一種詩意的美感,同時也引發對席子為何會在這樣優美環境中的好奇。

2.

雖無獨繭輕,幸有青袍色

-

解析:此句從材質和色澤兩方麵對席子進行描寫。“雖無獨繭輕”,“獨繭”指單個蠶繭所抽出的絲,極為輕盈纖細。詩人坦誠席子在輕盈程度上,比不上用獨繭絲製成的物品,這種坦率的表述讓詩歌顯得真實自然。然而,“幸有青袍色”話鋒一轉,強調席子有著如青袍一般的顏色。“青袍”在古代常為學子或低階官員所穿,其顏色沉穩而質樸,又不失文雅。這一色澤賦予席子獨特的氣質,雖不具備極致的輕盈,但憑借獨特的色彩展現出彆樣的韻味,體現了詩人對席子的細致觀察和獨特審美,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席子的特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3.

羅袖少輕塵,象床多麗飾

-

解析:這兩句通過描繪使用席子之人的生活場景,從側麵烘托席子的不凡。“羅袖少輕塵”,“羅袖”指代身著羅衣的人,通常暗示身份較為高貴。“少輕塵”表明這些人的生活環境潔淨,極少沾染塵埃,體現出他們生活的精緻與講究。“象床多麗飾”,“象床”是以象牙裝飾的床,象征著奢華富貴,“多麗飾”進一步強調床榻上有著眾多華麗的裝飾。由此可以推斷,能與如此精緻環境相匹配的席子,必然品質上乘。這兩句詩雖未直接描述席子,但通過對使用場景和使用者生活細節的刻畫,讓讀者間接地感受到席子的高品質與所處環境的奢華,為下文的祝願做了鋪墊。

4.

願君蘭夜飲,佳人時宴息

-

解析:

“願君蘭夜飲”,“蘭夜”原指七夕之夜,後常用來指代美好的夜晚。詩人在這裡祝願君子能在這樣美好的夜晚儘情飲酒作樂,享受生活的樂趣。“佳人時宴息”,則希望佳人也能適時地宴飲、休息。“佳人”通常指美麗的女子,此句與上句一起,描繪出一幅美好、和諧的宴飲休憩畫麵。這不僅表達了對使用席子之人的美好祝福,還將席子融入到這種溫馨愜意的生活場景之中,使席子成為美好生活的象征。同時,以祝願結尾,升華了詩歌的主題,從單純對席子的描寫,延伸到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展現出一種人文關懷,讓整首詩充滿了溫情與希望。

……

句譯:

1.

照日汀洲際,搖風淥潭側:席子處在陽光朗照的汀洲邊際,於清風輕拂的綠潭一側。

2.

雖無獨繭輕,幸有青袍色:它雖不像獨繭絲織就的那般輕盈,所幸有著如青袍一樣的色澤。

3.

羅袖少輕塵,象床多麗飾:使用席子之人的羅袖很少沾染塵埃,搭配的象牙床有著諸多華麗裝飾。

4.

願君蘭夜飲,佳人時宴息:願君子在美好的夜晚儘情飲酒,佳人也能適時宴飲安歇。

……

全譯:

席子置於陽光傾灑的汀洲邊緣,在清風輕拂的綠潭之畔搖曳。

它雖沒有獨繭絲織物那般輕盈,所幸有著如青袍般的色澤。

使用席子之人的羅袖纖塵不染,旁邊的象牙床裝飾得華麗非常。

願君子在美好的夜晚暢快飲酒,佳人也能適時地宴飲與休憩。

喜歡詩詞一萬首請大家收藏:()詩詞一萬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