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七年後葉家姑娘還魂了 第18章 做的還是明顯了
第一個回窩棚裡的葉問溪也沒有馬上睡覺,而是又拽了兩坨泥巴出來,一個仍然捏成剛才老漢的樣子,另一坨捏了一個老婦人,都裝上眼珠子放出窩棚,悄悄的揮揮手。
兩個泥人活動手腳,很快消失在草叢裡,離營地越來越遠,身體也越來越大,漸漸有了顏色。
這一夜過的很是平靜,隻有守夜的人知道,除了田間的蟲鳴,還似乎聽到遠遠的有砍竹聲。
破曉的時候,葉氏一族又被官差叫醒,匆匆收拾啟程。
拆窩棚的時候,葉牧幾人有一瞬的猶豫,想要不要把竹枝也一並搬上車,免得往後搭窩棚還要再去到處收集東西。
隻是東西雖說不重,可終究占地方,牛車又隻有那麼大,隻好放棄。
隊伍很快啟程,剛剛走出五六裡,就見前邊走著一對老夫婦,老漢挑著擔子,老婦挎著籃子。
葉問溪眼尖,立刻喊道:“爹,那不是昨晚送我們竹筒的爺爺?”說著,向著老漢揮手招呼,“老爺爺,謝謝你送我們的竹筒。”
老漢回頭看到她,笑容立刻布滿整張臉的皺紋,笑著點頭,向旁邊老婦說幾句話。
老婦停住,等牛車過來,將手裡的籃子遞過去:“小姑娘,這個給你。”
葉問溪接過來,甜甜的笑:“謝謝奶奶。”
馮氏忙道:“溪溪,怎麼好要奶奶的東西。”忙著取回籃子給老婦,“大娘,這怎麼使得。”
老婦笑著推回來:“昨日就聽老伴說,遇到一個很漂亮的小姑娘,和我們孫女一樣的乖巧,這都是些山裡的東西,不值當什麼,給你們路上嘗嘗。”
是吃的?
馮氏瞬間猶豫。
可也隻這麼一遲疑,又忙要往回送,卻見老漢和老婦已經下了大路,沿著小路走遠,跟著轉個彎隱沒在一片玉米地後。
也隻這麼一會兒,葉牧一行也落在隊伍末梢,葉滔道:“溪溪倒是投這老夫婦的眼緣。”
葉問溪眼巴巴的瞧著葉牧問:“爹,老奶奶說是吃的,能不能要?”
不要也追不上人了。
葉牧歎口氣,隻得向馮氏道:“那就帶著吧,瞧瞧是什麼。”
馮氏跟上來,籃子掀開,就見裡邊除了五六根竹筍,居然還有五六隻打磨光滑的竹碗,忍不住“呀”的一聲。
葉滔伸脖子瞧一眼,忍不住笑:“怎麼是想什麼來什麼,昨兒說要竹筒,那老漢就送了竹筒,之後說想做幾隻竹碗,今兒一早就又送了竹碗。”
馮氏心裡也覺得奇異,向葉問溪瞄一眼,嘴裡卻道:“都是山裡的東西,想來是碰巧。”
葉問溪也暗暗的咋舌,急忙附和:“就是就是!”
看來,自己做的還是明顯了。
葉景寧沒心沒肺,倒是很開心:“晚上我們煮粥,就可以放些竹筍進去。”
這兩天隻吃到兩個窩頭,喝些薄粥,卻要走整天的路,到了晚上整個人都開始打晃。
馮氏見他笑容燦爛,心裡卻是微微泛苦,摸摸他的頭,沒有說話。
這江州本就富庶,雖說他們是鄉裡人家,可從來不缺吃用,這幾日莫說肉、菜,就連窩頭都沒吃飽過,族裡小一些的孩子早已經餓的直哭。
葉問溪聽著,也開始揉肚子,嘴裡喃喃:“要是能抓隻兔子吃就好了。”說著,目光就往兩側瞄。
八月天,江州天氣還是炎熱,到了中午,連官差都已經走不到,在一片林子邊停下,吆喝眾人歇息。
葉問溪自己跳下車,到路邊找片陰涼地坐,拿了竹筒,喝一口已經涼掉的米湯,隻覺得肚子裡饑火更盛,就向爹孃和三個哥哥瞧去一眼。
這一路上,她隻早晨剛剛出發的時候走了一個時辰,之後就一直在車上,可饒是如此還是餓的前胸貼後背,不要說輪著拉車的葉牧、葉滔,就是母親和三個哥哥怕也不好受。
馮氏見她直揉肚子,等官兵過來發了窩頭,又多掰一些給她,輕聲說:“到晚上,我們把粥熬的稠一些。”
葉問溪點點頭:“娘,我還好。”接過窩頭啃一口,再喝口米湯,免得噎著。
葉牧分好窩頭,也拿著竹筒一起過來,坐在馮氏身邊的石頭上,低聲道:“這麼下去,任誰都撐不住,今日既有竹筍,晚上熬粥再加些鹽巴。”
這兩天沒有吃鹽,馮氏也覺得有些乏力,點點頭,往大路的前頭看看,低聲道:“若是前邊路過有鎮子,想法子買些鹽巴。”
葉問溪自告奮勇:“爹,我人小,沒有人留意,我去買。”
葉牧被她說笑,探手在她額頭上揉一下,低聲歎:“是爹無能,讓你們跟著受苦。”
馮氏搖頭:“哪裡能怪你?”
正說著話,就聽到後邊葉景寧一聲歡呼,跟著跑過來,捧著手裡的東西給三人瞧:“爹、娘,你們瞧,我找到什麼?”
馮氏見他手裡捧著一把野蔥,也欣喜:“是野蔥,你哪裡找到的?”
葉景寧往路的下方指:“那裡生著幾株,我都拔了過來。娘,能不能和筍一起燉了吃?”
馮氏點頭:“粥裡放一些,也是添味道。”,小心的收進籃子裡
葉景寧眸子亮亮:“我們道兒上留意一些,想來還有彆的野菜。”
馮氏點點頭,伸手揉揉他的頭發:“你采歸采,可不能掉隊。”
“我知道。”葉景寧答應。
葉問溪忙道:“三哥,若是瞧見,你喊一聲,我也去采,那就會快一點。”
葉景珩、葉景辰兩個大多時候幫忙推車,也就葉景寧閒著。
葉景寧想一想答應。
葉問溪得了這個主意,又道:“晚些我們再尋些竹枝,編兩個小竹簍,用來采野菜,豈不是好?”
葉景寧笑著誇:“溪溪真是聰明,方纔我拔野蔥,就恨不能有地方放,騰出手來。”
那邊葉滔介麵:“晚間我來編。”
葉峰道:“車上還有乾草,一會兒我來搓繩子。”
幾個人說著話,手裡的窩頭已經吃完,聽那邊官差吆喝,又再起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