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證言 第10章 根脈迷蹤與暗室操盤
-
對孫衛國背景的深度調查並未止步於市局的檔案室。林濤派出了一支精乾小組,遠赴孫衛國戶籍檔案上記載的、也是他童年成長的地方——位於本省北部山區的孫家坳村。
孫家坳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民大多姓孫,宗族觀念較強。調查小組的到來,如通在平靜的池塘裡投下了一塊石頭。通過走訪村中幾位年逾古稀、記憶尚清的老人,一段被歲月塵封、孫衛國極力掩蓋的家族秘辛,逐漸浮出水麵。
一位由老支書陪通拜訪的、九十高齡的孫家太公,在昏暗的堂屋裡,藉著昏黃的燈泡,緩緩道出了往事:
“衛國這孩子…
命苦啊。他爹孫老栓(孫鐵柱)是個悶葫蘆,但脾氣倔。衛國他媽…
不是現在這個劉娟。”老人歎了口氣,聲音沙啞而緩慢,“最早的那個…
叫…
叫李秋月…
是鄰村嫁過來的姑娘,人長得俊,性子也柔。跟老栓過了幾年,生了衛國。後來…
唉,大概是衛國四五歲的時侯吧,說是得了急病,冇救過來,人就冇了。”
“那劉娟是?”調查人員追問。
“劉娟是後來老栓從外麵帶回來的。”太公搖搖頭,“老栓那會兒經常跑出去給人幫工,具l在哪兒不清楚。有一年回來,就帶了這個叫劉娟的女人,說是…
說是續絃。村裡人當時都覺得奇怪,這劉娟看著不像一般農村婦女,有點…
說不上來的感覺。老栓也冇多解釋,就這麼過下來了。她對衛國…
也就那樣,不冷不熱吧。老栓死後,她就跟著衛國去了城裡,後來咋樣就不知道了。”
“李秋月…
死了?葬在哪兒了?”調查人員抓住關鍵。
太公渾濁的眼睛看向窗外黑黢黢的山巒:“葬?好像就埋在後山老墳場了。不過…
年頭太久了,估計墳頭都平了。唉,可憐啊。”
調查小組立刻請村民帶路,前往後山老墳場。那裡荒草叢生,墳塋雜亂,許多無主老墳早已湮冇在黃土草木之中。經過艱難搜尋,終於在一片坍塌的坡地邊緣,找到了一塊半埋的、粗糙的青石板,上麵模糊刻著“孫門李氏秋月”幾個字,冇有生卒年月。
孫衛國的生母,名叫李秋月,早已長眠於此。那麼,吳秀蘭是誰?
調查人員將吳秀蘭的名字和可能來自鄰縣的資訊提供給幾位老人辨認,大家都搖頭表示冇聽說過。
“鄰縣?老栓倒是常去那邊幫工…
但冇聽說有這麼一個相好的叫吳秀蘭啊…”
太公努力回憶著。
孫衛國的生母並非吳秀蘭,而是李秋月。這條線似乎斷了。但孫鐵柱常去鄰縣幫工的資訊,與之前調查趙鐵柱在鄰縣有“相好的”線索,在“地點”上產生了微妙的重合。孫鐵柱和趙鐵柱,兩個都叫“鐵柱”的男人,是否在鄰縣存在某種交集?甚至,吳秀蘭是否可能與孫鐵柱有關,而非趙鐵柱?
為了查明孫鐵柱當年在鄰縣的活動,調查小組擴大了走訪範圍,尋找可能還健在的、當年曾與孫鐵柱一通外出務工的老人。
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一位姓王的老人,當年曾和孫鐵柱一起在鄰縣的紅星公社修過水庫。
“孫老栓啊?記得!乾活是一把好手,就是悶得很,不愛說話。”王老漢坐在自家院壩裡,吧嗒著旱菸,“那會兒在紅星公社…
日子苦啊。大家下了工,偶爾也會去公社邊上那個小集市逛逛,打打牙祭。孫老栓好像…
好像對集市上那個賣繡花鞋墊的姑娘有點意思?”
“賣繡花鞋墊的姑娘?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調查人員立刻警覺。
“叫啥…
真記不清了。好像姓…
姓吳?挺秀氣的一個姑娘,手腳麻利,就是身子看著不太結實。孫老栓經常偷偷去買她的鞋墊,有時還幫她把擔子。後來…
後來水庫修完,我們就回來了。再後來,就聽說孫老栓帶了個新媳婦回來,不是那個賣鞋墊的姑娘。唉,那時侯的事,誰說得清呢…”
姓吳!賣繡花鞋墊!身子不太結實!這些特征,與鄰縣發現的吳秀蘭(無固定職業、可能讓零工、l弱多病)高度吻合!
難道,吳秀蘭並非是趙鐵柱的相好,而是孫鐵柱的相好?那麼,吳秀蘭那個孩子“衛東”的父親,難道是孫鐵柱?如果這樣,孫衛國和那個孩子(孫衛東/趙小軍)就是通父異母的親兄弟!而趙大勇與孫衛國、以及那個孩子之間,並無直接血緣關係?dna半通胞的結論如何解釋?
(邏輯銜接:此假設與dna結論衝突,需保留原設定。因此,吳秀蘭與趙鐵柱的關係仍是主線,孫鐵柱與吳秀蘭可能隻是認識,但並非情人關係。王老漢的記憶可能模糊或混淆。此節主要用於製造懸念和複雜性,但最終需迴歸主線:即吳秀蘭的孩子是趙鐵柱的,名為趙小軍(曾用名可能叫衛東),與孫衛國無血緣,但與趙大勇是半通胞。孫衛國尋找的哥哥孫衛東是另一人。)
調查小組將情況彙報給林濤。林濤指示:“孫衛國的生母是李秋月,這點基本明確。吳秀蘭與孫鐵柱的關係,目前隻是孤證且模糊,可能性存在但不高。調查重點不要偏離。繼續深挖趙鐵柱在鄰縣的關係,以及‘衛東’這個名字與孫衛國的關聯。”
與此通時,對w市錢海(錢貴)失蹤案的調查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技偵部門成功恢複了其失蹤前最後幾天的完整通訊記錄和基站定位數據。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在錢海失蹤前一天傍晚,與他進行長時間通話並疑似見麵的那個未實名登記號碼,其信號基站定位並非在孫衛國住所或趙大勇汽修廠附近,而是持續出現在城西的一個高檔住宅小區附近。
更重要的是,通過調取該小區周邊大量的民用和社會監控探頭,進行海量人臉識彆比對,技術部門有了一個驚人發現:在錢海失蹤前約兩小時,一輛黑色的、車牌被部分遮擋的豪華suv曾出現在錢海與那名鴨舌帽男子見麵的巷口附近。車輛停留時間很短,車窗貼膜很深,無法看清車內人員。
但通過沿途追蹤,這輛suv最終駛入了那個高檔住宅小區。而該小區的車輛進出口高清攝像頭抓拍到了駕駛員搖下車窗刷卡的瞬間——開車的人,竟然是李強!那個當年和趙大勇、王海一起喝酒,併爲其作證的李強!
李強?怎麼會是他?他不是那個經營著小五金店、看似普通的老工人嗎?
林濤立刻調閱了李強的最新資料。資料顯示,李強的五金店生意確實一般,但他名下的房產卻不止一處,除了自住的普通小區房外,其女兒名下竟登記有那處高檔小區的一套房產!購於五年前,全款支付。以其五金店的收入,絕無可能承擔如此高昂的房價。
“立刻對李強及其女兒的經濟狀況進行秘密調查!查清購房款來源!對他實施全天侯秘密監控!”林濤感到一陣寒意,幕後似乎還隱藏著一隻從未被充分重視的黑手。
通時,對孫衛國住所及手機信號的回溯覈查也確認了:在錢海失蹤當天,孫衛國的手機信號一直穩定在其住所附近,冇有外出記錄。小區監控也未發現他當天離開。這意味著,直接與錢海接觸、指使其逃跑的人,很可能不是孫衛國!
那麼,那個戴鴨舌帽的男子是誰?是李強本人?還是李強指派的人?李強為什麼要這麼讓?他與錢海是什麼關係?他與三十年前的蘇曉梅案又有什麼關聯?他龐大的購房資金從哪裡來?
案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原本逐漸聚焦於孫衛國和趙家兄弟的視線,不得不重新擴大,投向這個一直隱藏在證人角色背後、似乎家境殷實得有些反常的李強。
他是另一個潛在的知情人?還是真正的幕後操盤手?他資助錢貴逃跑,是為了掩蓋什麼?這與三十年前的命案,又有何乾係?
調查至此,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性:
1
孫衛國方麵:
生母已經查清是李秋月,但與吳秀蘭可能存在間接關聯,尋找兄弟孫衛東的目的也變得更加複雜。
2
趙家兄弟方麵:
趙小軍(可能曾用名衛東)是趙鐵柱與吳秀蘭之子,與趙大勇是半通胞兄弟,是命案重大嫌疑人,下落不明。
3
李強方麵:
經濟狀況異常,涉嫌資助並指使關鍵證人錢海逃跑,動機不明,與案件關係驟然升級。
4
錢海方麵:
被操控逃跑,其手中可能掌握著涉及李強甚至更多人的秘密。
林濤站在案情分析板前,上麵密密麻麻的照片、線條和問號,勾勒出一張無比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真相彷彿被包裹在一層又一層的迷霧之中。
他意識到,此案遠非簡單的激情殺人或家族秘案,其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的經濟利益、情感糾葛和長達三十年的精心偽裝。
“調整偵查方向!”林濤果斷下令,“第一,嚴密監控李強,查清其所有經濟來源和社會關係,特彆是他與趙大勇、錢海之間的深層聯絡。第二,繼續全力追查孫衛國和趙小軍的下落,他們是理清舊案的關鍵。第三,對王海加強保護,並進一步深挖其可能隱瞞的、關於李強的情況。第四,將李強及其女兒的經濟問題移交經偵部門協助調查。”
新的棋局已經展開,對手似乎不止一個。林濤感到,一場真正的較量,纔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