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市井嬌廚 > 第208章 軟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市井嬌廚 第208章 軟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本章末尾章節說有重要通知,請各位寶子們先看通知,再閱讀本章~
----
“似乎是說韓娘子的兒子兒媳出了什麼變故,隻留下她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


“至於旁的……我也就不知道了。”
“是不知,還是不想說?”林勇瑞似笑非笑。他這幾天,一直在從各方麵打聽有關韓氏的事情。

有的人會侃侃而談,而有的人便會像這位薛掌櫃一樣,看似回答,卻又像什麼話都沒說。“當真是不知道。”
薛掌櫃笑了一笑,看向林勇瑞,“我這是開鋪子做生意的,隻看繡品質地,不問繡娘私事,這也是規矩。


“不過客官隻是買繡品,這繡娘身份如何,也是不礙事的。”
薛掌櫃有些擔心眼前這位客人,會不會在意韓氏與白春柳家中親人儘亡的事情,而不買繡品。

林勇瑞明白薛掌櫃隻是擔憂生意,並非刻意不想回答,便扯了扯嘴角,“這是自然,隻看手藝就是。”
“那我就,要這兩方帕子吧。”
能拿到帕子,也算是這番打聽有所收獲。

林勇瑞從那一堆東西裡麵,挑了兩方帕子出來。這兩方帕子,一方是韓氏繡的,另外一方,則是白春柳的手藝。兩方帕子用的材料差不多,但賣價卻有區彆。

薛掌櫃給了一個自認十分合理的價格。林勇瑞沒有討價還價,拿了錢袋子來付錢,又將那兩方帕子整整齊齊地疊了起來,揣到懷裡麵。看起來,對這兩方帕子十分看重。

薛掌櫃卻覺得這種狀況頗為常見。畢竟這男子來買帕子,多數是要送給女子,這般珍視的行為,看重的其實不是帕子本身,而是那位女子。

而眼前這位男子已是年過三十,還能這般珍視的女子,大約是對方的娘子?這樣重情的男子,倒是不多……
薛掌櫃感慨了好一陣子,眼看夜色漸漸濃重,應該也沒什麼客人上門,便繼續整理貨品,準備閉店。

林勇瑞則是揣著帕子,往石頭巷附近走。但沒有進門,而是在附近尋上了一個小食攤,坐了下來。食攤售賣的是梅花湯餅。以冬日收集到的乾梅花去塵洗淨,開水浸泡出的湯汁,加以一定的檀香粉末來和麵,再用模具壓製成五瓣梅花的薄餅,煮熟後盛入雞湯碗中。

雞湯清淡美味,梅花餅更是清香十足,自帶清雅高潔之感。這種連名字都帶著濃濃雅緻氣息的吃食,是許多文人雅士的最愛。隻是市井街頭,文人雅士有限,更多的是想要滋味鮮美,量大管飽的尋常百姓。

也因為此,這個攤位上的客人並不多。因此,在林勇瑞坐下要了一份梅花湯餅後,售賣湯餅的婦人滿臉堆笑地應聲,“客官稍等,梅花湯餅馬上就好。


“不急。”
林勇瑞抬眼打量了一番,見四周無人後,將自己坐的位置,挪到了距離灶台最近的地方。“客官這是……”
“問娘子打聽些事情。

”林勇瑞說著話,將一摞銅錢放到了桌子上麵。粗略看去,這一摞銅錢有二十來個。而一碗梅花湯餅,售價是十二文。多餘的錢自不必說,是這打聽事情的酬勞。

婦人當下笑得眉眼都不見,慌忙將那些銅錢一把抓了起來,“郎君請問,我定知無不言。”
“這石頭巷裡麵做繡活的韓娘子,娘子可認得?

”林勇瑞問。“認得,認得。”婦人連連點頭,“我在這裡擺攤賣湯餅已是有些年頭,對這一片頗為瞭解,自然是認得韓娘子的。”
“既然認得,那你說說看,這韓娘子是何時到的這石頭巷居住,她的兒子兒媳是怎麼回事?


婦人笑意更濃,“郎君問我,那便是問對人了,我家漢子從前就是給莊宅牙行牽線的,這韓氏在石頭巷置宅,還是我家漢子給介紹的呢!


“這韓氏置宅,是六年前的事情,置宅的時候,帶著她那兩三歲的孫女兒一並來的。


“韓氏當時身著粗布衣裳,人看著也狼狽的很,我家漢子隻當她是開玩笑,又或者是剛剛從外地來的不懂汴京城這裡的宅院行市,當這汴京城的宅院跟蘿卜白菜一樣便宜,本是不想搭理的。


“可這韓氏卻從身上拿了好幾塊金子出來,合起來可有不少的錢,買宅子時都沒從解庫貸,一口氣付了全價呢。”
“當時我們還議論過,說這韓氏看著並不富裕,哪裡來的這般多的銀錢?

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不妥,我們需要不需要報官。”
“結果那韓氏落下腳後,便開始去鋪子裡接繡活,我們一瞧她繡出來的繡品,還有鋪子開的高價,當下便明白她的那些錢,都是靠賣繡品賺的。


“換成金子,也是擔心銀兩太多,路上攜帶不便而已,我們那,這才把心放回肚子裡頭。”
“這韓氏也就在這石頭巷裡落了腳,一邊接繡活兒,一邊養孫女。


“韓氏為人還算老實,並不多與人起爭執,不過有些事兒也算的清楚,也是不肯吃虧,會吵嚷的人,平日也沒人去惹她們。


“至於郎君問的這韓氏兒子和兒媳的事兒,當時我們也問過,韓氏說的是兒子和兒媳外出去采山貨的時候,遇到天下大雨,發了山洪,兩個人都被衝走了,屍骨無存。


“她因為這事兒傷心,也被族人埋怨天氣不好還貪嘴山味,指使兒子兒媳出門,白白害死了小兩口,在老家住不下去,便變賣了老宅和家中所有值錢的物件兒,帶著孫女來汴京城中謀生……”
六年前到了汴京城,孫女現在**歲,旁人從未見過她口中的兒子和兒媳。

一切,都對得上。再結合他這兩日打聽到的其他狀況,整合到一起的話,他已是有了十成的把握。可以肯定,這韓氏,便是常媽媽。那個在六年前,本該葬身在一場大火中的故人。

他千想萬想,卻也從未想過,在千裡之外的汴京城,竟然能夠遇到故人。而且這位故人,目前的日子過得不錯。擁有位置不錯的房屋,頗為賺錢的營生。

最關鍵的是,擁有一個足夠讓他拿捏的軟肋。他以後的日子,也就變得有盼頭起來。好。真好啊!林勇瑞捏了捏手中已是有些癟瘦的錢袋子,忍不住笑出了聲。

而那滔滔不絕給林勇瑞介紹韓氏底細的婦人,見林勇瑞笑成這個模樣,也是愣了愣神,“郎君這是……”
“無事。”林勇瑞再次拿了錢袋子出來,“再來一碗梅花湯餅!


“好嘞!”
婦人樂開了花,立刻去忙碌起來。兩碗梅花湯餅陸續盛入碗中,端上了桌。雞湯醇厚,梅花餅清香十足……
好吃!林勇瑞眯了眯眼睛。

日頭初升,整個汴京城沐浴在陽光下,蒙上了一層金燦燦的薄光。整個城池褪去了夜色的沉靜,變得喧囂且熱哄。街頭巷尾,形形色色,許多人湊在一起,做些事情,聊些閒天兒。

而這聊天的內容,有些是關於康瑞軒被殺命案的。“聽說這康郎君死得極慘,身上皆是被那吳娘子刺的血窟窿,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好地兒。


“這吳娘子,下手可真夠狠的,不就是誤診了病情麼,何至於如此?”
“誤診病情?若是尋常頭疼腦熱地也就罷了,偏生這康郎君看錯病之後,抓錯的藥,讓這吳娘子腹痛難忍,往後再無法生育了!


“這吳娘子還不曾婚嫁,往後無法生育,自然是再也不能嫁了出去,這對於吳娘子來說,可謂是滅頂之災,她如此惱怒,也是人之常情。


“也是……隻是可惜了那康郎君,平日也是個熱心腸的好人,就因為這一次醫術不精,結果……”
“哎,你彆說,我聽說這康郎君,之所以是熱心腸,時常關心旁人,給旁人便宜價格,也是因為這康郎君不精醫術,每每給人抓藥,總是不大對症。


“若是如此,怎地從前沒人敢說?”
“因為他麵上功夫做得好唄,使得那些人覺得占了康記藥鋪的便宜,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去討公道,隻能吃個啞巴虧。


“對,我還聽說,這康郎君的藥鋪生意之所以這般好,就是因為他給人抓藥時,時常缺斤少兩,藥材分量不夠,這病人的病也就好的慢,吃藥的時間也就長上一些,這藥鋪自然也就能多賺上一些銀錢。


“照這麼說,這康瑞軒還真是黑心的很,怪不得平日時常充好人,合著就是為了掩蓋這種事?”
“這康瑞軒,死得不冤!”
“那是真不冤!


“活該……”
這些流言,透過康家宅院的院牆,傳到了康正業夫婦的耳中。康家上下此時雪白一片,康瑞軒殘缺不全的屍首,也已經放入棺材,明日入殮。

陳氏哭成了淚人,在棺材前麵的火盆裡麵,不斷地給康瑞軒燒著紙錢。“我苦命的軒兒啊,你人都沒了,外麵那些人竟是還這般詆毀你,讓你在九泉之下,如何能夠安心?


“軒兒放心,待你入殮,我一定出門,撕爛那些長舌婦的嘴,給你好好出氣!”
陳氏罵罵咧咧,康正業卻是眉頭緊皺,“你說的這是什麼話?


“我說得不對嗎,不該教訓教訓那些人?”陳氏怒喝,“你沒聽見他們都將軒兒和咱們康家編排成了什麼模樣,難不成咱們就這般忍氣吞聲,由著旁人汙衊?


康正業怒目而視,“不讓旁人說這些,難道要讓旁人說實話,讓整個汴京城的人都知道咱們軒兒是個私下哄騙女子清白的混蛋?


有關康瑞軒的案子實情,開封府衙雖然並未對外公佈,更是不曾聲張,但康正業與陳氏卻因康瑞軒死得淒慘,對吳冬兒殺害康瑞軒的動機有所質疑。

康正業與陳氏吵吵嚷嚷地到了開封府衙,要求左軍巡院徹查康瑞軒被殺害的緣由,對吳冬兒動用極刑,為康瑞軒討回公道。開封府衙便告知了康正業與陳氏其中內情。

但說的時候,隻說這也是看在康瑞軒還算是個醫者的份上,保全他的些許清白。畢竟這為醫不善,一心為財,還是要比私、、通,奸銀的名聲好上許多。

至少他們老兩口,還能在汴京城中活得下去。康正業得知實情之後,震驚許久,人也在恍然間蒼老了數歲,離開開封府衙時,比得知康瑞軒喪命時還要沮喪頹廢。

奇恥大辱,奇恥大辱啊……
康正業一想到這個事情,便是老淚縱橫。康家,怎地養出來了這麼一個不肖子孫!

他們康記,也算是徹底絕後了……
康正業滿麵頹然,陳氏卻不以為然,“軒兒生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咱們康家也是頗有家底兒,什麼樣的女子找不到,要去找那些鄉野出身的丫頭?


“定是那些個賤蹄子上趕著討好軒兒,想著飛上枝頭變鳳凰,蓄意勾引,咱們軒兒正值年少,血氣方剛的,如何能抵得過賤人勾引……”
“閉嘴!


“若是再說這樣的話,便滾出康家!”
康正業喝止。滿麵的頹然中,更是多了許多惱怒。教導無方,上梁不正下梁歪,娶妻不賢禍三代!

都是這賊婆娘這般嬌慣,害了康瑞軒一輩子,害了整個康家啊……
而街頭巷尾談論的第二件事情,則是有關王記饅頭鋪灌漿饅頭的做法不夠正宗的事情。

“屬實沒有想到,這王記饅頭鋪的灌漿饅頭纔是偷學旁人的。”
“都說賊喊抓賊,這從前隻是聽說過,眼下還真是見著了,這是瞧出來趙娘子的灌漿饅頭纔是最正宗的,擔心旁人發現,這纔想著先下手為強?


“怪不得這趙娘子與那王記饅頭鋪無冤無仇的,王記饅頭鋪就突然發難,原來是因為這個。”
“這幸好趙娘子廚藝佳能力強,學得技藝多又好,這纔能夠一日一樣吃食,用實際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否則趙娘子渾身是嘴,隻怕都要說不清了!


“好家夥,這年頭,李鬼都敢直接害李逵了,還真是膽大包天啊!”
“咱們往後,可是不要去王記饅頭鋪吃饅頭了,這種黑心醃臢的食肆,去了也是窩心!


“也沒那般誇張吧,咱們就是吃些饅頭的尋常食客而已,這王記饅頭鋪和趙娘子兩方打架,咱們跟著湊什麼熱哄?更何況,這趙娘子現在也不賣灌漿饅頭了。


“這趙娘子不賣灌漿饅頭,還不是被那王記饅頭鋪給害得?再說了,這事兒看著小,可若是仔細想想也是駭人的很。”
“可不嘛,若是這王記饅頭鋪沒半分影響,那往後豈不是旁人有模學樣,偷學旁人手藝,再將真主兒給攆走?

要都是這麼來,那不就亂套了嘛。”
“這要是回頭這事兒發生在咱們自己身上,還無人為咱們說話,咱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該是何等的憋屈苦悶?


“所以,我們此時伸張正義,也是為往後咱們自己!”
“就是就是,反正往後我是不去王記饅頭鋪吃饅頭了!”
“……”
一眾人議論紛紛。

這些議論聲落在劉三兒的耳中,讓他笑開了花。目前來看,整體狀況不錯,風向走得也良好。那他的事情,是不是還算做的可以?是不是可以向趙娘子邀一邀功,得上一些趙娘子做的吃食?

就是不知道,趙娘子今日做的是怎樣吃食呢。劉三兒加快了步伐,往石頭巷附近快步走去。??重要通知:
?書中提到的王樓正店,會進行修正,改名為王記饅頭鋪。

?原因一,是因為文裡會描述到對方一些反派行為,怕後代傳承人對我不滿……(雖然這本書可能不會那麼多人知道,但是有備無患吧,免得不必要的麻煩,o(╯□╰)o)
?

原因二,真正曆史上記載的王樓正店是比較大的酒樓,灌漿饅頭是他們的特色之一,作者是為了能貼進情節,才稍作改變,將其設定為一個專門售賣饅頭,經營模式有些像連鎖店一類的,較大一點的食肆,也不是很符合實際,容易讓一些讀者看得不習慣。

?基於以上二者主要原因,特將王樓正店改為王記饅頭鋪,作者會儘快完成所有修改,儘量不影響正常閱讀,讀者如果看到王記饅頭鋪時,不要驚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