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蝕靈玄途 > 第554章 歸途漫處是春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蝕靈玄途 第554章 歸途漫處是春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寒露的風帶著清冽的爽,捲起京城大道上的落葉,打著旋兒撲在林辰的衣襟上。他牽著老馬走在最前麵,鐵柺杖敲擊石板路的聲音篤篤作響,像在數著歸鄉的腳步。周小滿背著賬冊緊隨其後,阿古拉山和蘇文分執行李兩側,四人的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在塵土裡交織成一股踏實的暖。

“林爺爺,您聽!”周小滿忽然停下腳步,側耳細聽,遠處傳來熟悉的駝鈴聲,叮咚清脆,混著馬蹄踏地的節奏,像支流動的歌謠,“是草原的商隊!”

果然,官道儘頭出現了一串黑點,為首的駱駝背上插著麵三色旗——紅、藍、黃的綢布在風裡招展,是三地商隊的標記。阿古拉其的身影坐在頭駝上,雖已兩鬢染霜,卻依舊腰桿挺直,看見他們,老遠就扯開嗓子喊:“俺們來接你們回家嘍!”

駝隊停在路邊,阿古拉其跳下來,一把攥住林辰的手,掌心的老繭磨得人發燙:“就知道你們準能成!草原的紫菀都結籽了,牧民們說要等你們回去一起篩籽呢!”她從駝背上解下個羊皮袋,往林辰懷裡一塞,“這是新釀的馬奶酒,路上喝,暖身子!”

正說著,江南的烏篷船也在運河碼頭靠了岸。春杏的身影立在船頭,藍印花布的頭巾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看見蘇文,笑著拋過來個竹籃:“老掌櫃讓捎的桂花糕,還是熱的!”竹籃裡除了糕點,還有本新賬冊,封麵上寫著“江南紫菀豐收記”,字跡娟秀,是春杏的手筆。

歸鄉的隊伍漸漸壯大起來。草原的牧民趕著馬車,車上堆滿了沙棘果和羊毛氈;江南的夥計搖著櫓,船艙裡裝滿了新采的薄荷和蓮子;穀裡的藥農們也聞訊趕來,牽著騾馬,帶著剛出爐的雜糧餅,把官道擠得滿滿當當。

林辰坐在阿古拉其的馬車裡,翻看著春杏送來的新賬冊。上麵詳細記錄著江南紫菀的收成:“粉邊1號”改良品種畝產提高三成,與金銀花混種後藥性更溫和,藥鋪的訂單排到了明年春天。頁邊還畫著小小的笑臉,是江南學童的塗鴉,透著藏不住的歡喜。

“你看這頁,”周小滿湊過來,指著賬冊上的一幅畫,“是蘇文哥畫的,說要在江南建個‘三色籽’學堂,教孩子們認藥草,就像咱們穀裡的傳習處。”

畫裡的學堂門口,掛著紅、藍、黃三色繩結,孩子們正圍著紫菀架讀書,陽光透過花葉灑下來,在地上織出斑斕的網。林辰摸著畫紙,忽然覺得眼眶發熱——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啊,不是驚天動地的功業,是讓“三色籽”的故事,像藤蔓一樣爬進每個孩子的心裡,代代相傳。

行至河間府時,遇上了那位曾幫忙的隊正。他如今已升為校尉,正帶著兵卒護送糧草,見了林辰,翻身下馬行禮:“先生放心,朝廷的告示已經傳到各州,誰敢再強征藥苗,定按律嚴懲!”他往馬車上搬了幾袋新米,“這是軍中的口糧,帶回去給穀裡的鄉親們嘗嘗,也算咱們邊關兵卒的一點心意。”

周小滿把新米的事記在賬冊上,旁邊畫了個小小的兵卒,正給紫菀苗澆水。“等明年苗長好了,”她認真地說,“要多收些籽,送到邊關去種,讓兵卒們也能用上好藥。”

阿古拉山在一旁聽著,忽然扯開嗓子唱起了草原的歌謠,調子蒼涼卻昂揚,蘇文跟著用江南的吳語和,周小滿則哼起了穀裡的童謠,三種聲音混在一起,竟格外和諧,引得路邊的百姓都停下腳步,跟著拍手。

越靠近百草穀,空氣裡的藥香越濃。遠遠望見穀口的紫菀架,比離開時又茂密了許多,新搭的竹架上,係滿了三色繩結,風一吹,像無數隻蝴蝶在飛。藥農們站在架下迎接,孩子們舉著剛編的花環,看見馬車就歡呼著圍上來。

“林爺爺!”周小滿的妹妹舉著株“三色籽”苗跑過來,苗上結著飽滿的籽,“您看!這是您走後結的第一顆籽,我們給它起名叫‘平安籽’!”

林辰接過苗,籽殼紫中帶粉,正是“粉邊1號”的模樣。他把籽摘下來,小心地放進貼身的布袋裡,那裡還裝著從京城帶回來的畫軸一角——雲卿先生畫的紫菀花,如今終於回到了它生長的地方。

當晚,穀裡的傳習處擺起了長宴。草原的手抓肉、江南的桂花釀、穀裡的雜糧餅,滿滿當當地擺了一桌子。李藥師的牌位擺在最上首,麵前放著杯新釀的藥酒,林辰親自斟滿,輕聲說:“師傅,您看,都妥了。”

阿古拉其給每個人倒上馬奶酒,舉杯笑道:“當年咱們編第一個繩結的時候,誰能想到會有今天?三地的苗長在一起,三地的人聚在一起,這日子啊,就像這酒,越釀越香!”

周小滿站起來,舉起賬冊:“我提議,把這次去京城的事,好好記在賬上,讓後人都知道,‘三色籽’能長到今天,靠的不是哪一個人,是咱們心連著心,手牽著手,才擋住了風風雨雨!”

眾人齊聲應和,酒杯碰撞的脆響,混著歡笑聲,在紫菀架下久久回蕩。林辰望著滿座的笑臉,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朝氣蓬勃的青年,有牙牙學語的孩童,每個人的臉上都映著燈火,像映著一片溫暖的星河。

夜深時,他獨自坐在藥田邊,望著新苗在月光下舒展葉片。鐵柺杖放在身邊,賬冊攤在膝頭,上麵新添的字跡還帶著墨香:“歸途所見,春聲滿路。三地同心,其利斷金。”

風穿過紫菀架,帶來遠處的歌聲和近處的蟲鳴,像在告訴他:這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三色籽”的故事,會在草原的蒙古包旁繼續生長,在江南的水巷邊繼續開花,在百草穀的土地上繼續結果,把那份跨越千山萬水的聯結,釀成一壇永遠喝不完的春酒,醉了歲月,暖了人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