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306章 執政為民理唸的檢驗與深化
“執政為民”是**人的根本執政理念。對於主政一方的領導乾部而言,這一理念絕非空洞的口號,而是需要體現在每一項政策製定、每一個專案落地、每一次為民服務的具體行動中,並最終要由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來檢驗。在清河市委書記的崗位上,江辰始終將“執政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反思和深化對這一理唸的理解與踐行。
檢驗首先來自民生政策的實際效果。江辰推動實施了一係列旨在改善民生的工程和專案,如老舊小區改造、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養老服務體係構建等。政策效果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他經常不打招呼,直接深入到專案現場和群眾中去聽真話、看實情。
在一次暗訪市區一個剛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時,江辰遇到了幾位正在樓下曬太陽的老人。老人們普遍反映,改造後小區環境確實變好了,路麵平整了,增加了停車位和健身設施,大家是滿意的。但一位心直口快的阿姨也拉著江辰倒起了“苦水”:改造是好事,但後期管理沒跟上,新裝的防盜門沒幾天就壞了報修慢,垃圾分類點設定不合理,物業費漲了點但服務感覺沒啥改善。還有幾位老人提到,他們住的樓棟因為當時有幾戶不同意,沒能加裝電梯,現在上下樓非常不方便。
這次暗訪讓江辰深受觸動。他意識到,惠民政策不能止於“投入了”、“完成了”,更要關注“管理好”、“可持續”,要注重細節,重視群眾的微觀感受和個性化需求。他隨即要求住建部門對已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進行“回頭看”,重點檢查後續管理維護、設施使用、服務提升等情況,建立長效管理機製。同時,要求總結推廣加裝電梯等工作中的成功經驗,破解協調難問題,讓好政策惠及更多群眾。
檢驗也體現在公共服務的可及性與公平性上。在調研偏遠農村地區的醫療服務時,江辰發現,雖然村衛生室實現了全覆蓋,但普遍存在藥品配備不全、服務能力弱的問題,村民看個感冒發燒都得往鄉鎮跑。一些農村教學點雖然硬體改善了,但師資力量薄弱,音體美等課程開不齊,與城區學校差距明顯。這些情況表明,公共服務的“有沒有”基本解決,但“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依然突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痛點。
江辰在市委相關會議上強調,推動共同富裕,必須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他要求衛健、教育等部門研究製定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具體措施,如推廣“縣管校聘”、“醫共體”建設,推動優質資源下沉。要更加關注弱勢群體,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係,堅決守住民生底線。執政為民,不僅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努力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檢驗還來自於對群眾訴求的回應效率與質量。隨著網路問政平台的普及,群眾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渠道更加暢通。江辰要求市委辦、市政府辦定期梳理彙總平台上的熱點難點問題,並建立督辦反饋機製。他本人也時常瀏覽平台留言,瞭解社情民意。
一次,有群眾連續反映市區一個大型農貿市場周邊環境臟亂差、交通擁堵嚴重,雖經多次整治但效果反複。江辰注意到這一情況後,沒有簡單批轉給相關部門處理,而是利用週末時間到現場暗訪。他發現,問題根源在於市場容量飽和、規劃滯後、管理職責交叉。他隨即召開現場協調會,要求商務、城管、交警、轄區政府等單位聯合執法、綜合施策,短期內緩解秩序問題;同時,將市場搬遷改造納入城市規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種不滿足於“頭痛醫頭”、著力推動“標本兼治”的做法,體現了真正解決問題的決心。
更深層次的檢驗,在於發展的成果是否真正惠及最廣大人民。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大“蛋糕”的同時,江辰始終思考如何更公平地分好“蛋糕”。他關注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是否同步,關注就業這個最大民生的保障情況,關注物價水平特彆是基本生活物資價格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在製定產業政策、招商引資時,他注重評估其對就業的帶動作用。在規劃城市建設專案時,他要求充分考慮便民利民,不能因為追求“形象”而影響“民生”。他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製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
通過實踐的檢驗,江辰對“執政為民”理唸的認識不斷深化:
第一,執政為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要時刻關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用解決問題的實效取信於民。
第二,執政為民必須注重細節和感受。民生工作是由一件件具體小事構成的,要下“繡花”功夫,於細微處見精神、見水平、見真情。要重視群眾的微觀感受和主觀評價,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第三,執政為民必須體現公平正義。要著力促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困難群體傾斜,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每個角落。
第四,執政為民必須做到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乾,鍥而不捨,久久為功。
第五,執政為民必須依靠群眾參與。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暢通群眾參與治理的渠道,完善基層民主製度,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執政為民”理唸的檢驗與深化,貫穿於江辰主政清河市的每一天。這是一場永不間斷的考試,考官是全市人民,評分標準是群眾的滿意度。這場考試,促使江辰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強烈的公仆意識,鞭策著他不斷改進工作,努力向曆史、向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這也讓他在複雜的執政實踐中,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