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 第352章 新市長與舊傷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352章 新市長與舊傷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錢勝國、王海濤等人被查處的訊息,如同在清河市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餘波陣陣。表麵的喧囂逐漸平息,但水麵下的暗流卻開始重新湧動。新的市長方遠,在省委組織部的陪同下來到清河上任。方遠四十五六歲年紀,比江辰年長幾歲,是從鄰市經濟強縣縣委書記任上提拔而來,以思路開闊、敢闖敢乾著稱,是省委重點培養的年輕乾部。

歡迎儀式和乾部大會後,方遠第一時間來到江辰的辦公室報到。兩人的握手短暫而有力。方遠身材挺拔,目光炯炯有神,言語間透著一股乾練和急於開啟局麵的迫切感。

“江書記,省委派我來清河,是信任,更是責任。我初來乍到,情況不熟,特彆是經曆了前段的風波,很多工作百廢待興,還希望書記多指點,我們班子齊心協力,儘快讓清河的工作翻開新的一頁。”方遠的態度很誠懇,姿態也放得足夠低。

江辰微笑著請他坐下,“方遠同誌,歡迎你來清河。清河現在確實處於一個關鍵時期。‘3·15’事故的善後和追責基本告一段落,但暴露出的發展方式粗放、營商環境受損、乾部隊伍士氣等問題,需要下大力氣解決。當前首要任務,是穩人心、聚合力、謀發展。你是經濟工作方麵的專家,正好可以大展拳腳。”

兩人就清河當前的經濟形勢、重點專案、民生短板等進行了初步交流。方遠顯然做了功課,對清河的幾個重點開發區和龍頭企業情況有所瞭解,提出了幾條關於招商引資、優化政務服務的初步想法,思路清晰,不乏亮點。但江辰也敏銳地察覺到,方遠似乎更傾向於“快”和“新”,對於“3·15”事故留下的深刻教訓和潛在風險,提及不多,更多是強調“向前看”。

“方市長,發展是硬道理,這點我們高度一致。”江辰適時補充道,“但清河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安全和法治的基石之上。揚子江生物的教訓太深刻了,我們不能一邊清理舊賬,一邊又可能埋下新的隱患。特彆是在引進新專案、鼓勵新業態時,安全環保的門檻一絲一毫都不能降低,法治的底線必須堅守。這既是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對投資者真正負責。”

方遠點了點頭,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以為然,很快又掩飾過去:“書記說得對,安全和法治是前提,我會注意把握。”

送走方遠,江辰站在地圖前,眉頭微蹙。新搭檔很有乾勁,這是好事。但他隱約感到,方遠的行事風格和思路,可能與清河當前需要“刮骨療毒”後“固本培元”的階段存在一定的溫差。這種溫差,或許會在未來的具體工作中體現出來。

果然,幾天後,在市政府召開的第一次重點專案排程會上,這種溫差就初現端倪。方遠力主加快推進一個此前因環保爭議擱置的大型化工園區擴建專案,認為這是拉動gdp和就業的“快牛”。而分管環保的副市長和一些專家則持謹慎態度,認為該專案的環境風險評估仍需完善,周邊群眾的抵觸情緒也較大。

方遠在會上顯得有些急切:“同誌們,我們不能因為噎廢食啊!這個專案手續基本齊全,技術也是先進的,不能因為過去出過事故,就對所有化工專案一刀切。我們要敢於擔當,不能錯失發展機遇!”

會場氣氛有些微妙。大家都記得,“3·15”事故的陰霾還未完全散去,新任市長就如此急切地推動敏感的化工專案,難免讓人產生聯想。最終,會議決定由市政府牽頭,重新組織更嚴格的第三方環評,並加大與群眾的溝通力度,但專案的決策明顯加快了節奏。

江辰在聽取彙報後,沒有直接乾預市政府的決策,而是提醒方遠:“方市長,推進專案的同時,一定要把工作做細,特彆是群眾的合理訴求要高度重視,環評要真正過硬,不要留任何後患。”他知道,作為市委書記,他需要把握大局和方向,具體政府事務應尊重市長的職權,但必要的提醒和把關不可或缺。

就在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磨合、努力推動發展的同時,清河市的街頭巷尾,關於“3·15”事故和反腐風暴的議論並未停止。遇難者家屬的賠償事宜大部分已妥善解決,但仍有少數家庭因各種原因心存芥蒂。受損房屋的修複和環境監測在持續進行,但一些居民對居住安全的疑慮短期內難以消除。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揚子江生物倒閉後,其上下遊產業鏈上的數百名工人麵臨再就業難題,雖然政府組織了招聘會和技術培訓,但安置工作壓力不小。

一天晚上,江辰輕車簡從,再次來到爆炸事故受損最嚴重的那個小區。幾個月過去,損毀的樓房已經修繕,但牆壁上依稀可見的修補痕跡,以及小區裡偶爾傳來的遇難者家屬的哭泣聲,依然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發生的悲劇。他在小區裡遇到幾位散步的老人,老人們認出了他,圍攏過來,有的表示感謝政府為他們做主,有的則擔憂地詢問未來的生活保障,還有一位老人悄悄告訴江辰,最近似乎有人在暗中打聽事故調查的細節,感覺“怪怪的”。

江辰耐心地傾聽,一一回應。他知道,表麵的瘡疤可以癒合,但內心的創傷和隱藏的矛盾,需要更長時間和更細致的工作去撫平。而老人提到的“怪怪的人”,也讓他心生警惕。錢勝國倒台了,但與其相關的利益網路是否已被徹底鏟除?是否還有人不甘心失敗,在暗中窺伺?

清河市,就像一個大病初癒的病人,急需恢複元氣,但體內可能還殘留著未清的毒素,需要時刻警惕複發。江辰感到,肩上的擔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沉重。他不僅要帶領這座城市走向發展,更要確保它不再重蹈覆轍,走向一條真正安全、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而這,無疑是一場更加漫長和艱巨的考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