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353章 茶舍裡的暗香
江辰對事故小區老人提到的“怪怪的人”留了心,指示公安部門加強對相關區域的治安巡邏和敏感資訊監控,但並未發現明顯異常。或許隻是居民過於敏感,或許對方的行動更加隱秘。他將這份警惕壓在心底,繼續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
新任市長的方遠展現出極強的行動力。他頻繁走訪企業、開發區,召開各類招商推介會、專案協調會,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和“首席服務官”製度,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業信心,幾個停滯的專案得以重啟,經濟資料有了一絲回暖的跡象。方遠在公開場合總是充滿激情,描繪著清河經濟騰飛的藍圖,贏得了不少務實派乾部和企業家的好感。
但江辰注意到,方遠在推進工作的過程中,似乎與本地幾位知名的民營企業家走得特彆近,尤其是那位在“3·15”事故後迅速接手了揚子江生物部分閒置資產、成立“清河創新生物科技園”的老闆金廣源。金廣源五十多歲,身材發福,為人活絡,號稱“清河首富”,與曆任市領導關係都不錯。方遠多次視察金廣源的科技園,將其樹為轉型升級的典範,並在土地、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援。
一次市委常委會後,方遠興致勃勃地對江辰說:“江書記,金總這個人是真乾事!他的創新園不僅盤活了揚子江的爛攤子,還引進了好幾個高科技專案。我們要多支援這樣的本土企業家,他們纔是清河經濟的脊梁。”
江辰微微點頭,不置可否:“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是市委的一貫方針。不過,金廣源接手揚子江資產的過程,以及他新上馬專案的環保和安全評估,還是要依法依規,嚴格監管,確保不出任何問題。”他記得,之前有匿名信反映過金廣源在拿地過程中可能存在不規範操作,雖然當時查無實據,但他還是留了意。
“這個自然,規矩不能破。”方遠笑著應承,但眼神有些閃爍。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江辰婉拒了幾個應酬,想在辦公室安靜處理些檔案。秘書進來低聲彙報:“書記,市紀委的宋建國書記來了,說有事想單獨向您彙報。”
江辰立刻讓宋建國進來。宋建國臉色凝重,關好門後,低聲道:“江書記,我們收到一些反映,可能涉及方遠市長。”
江辰心中一動,示意他繼續說。
“有群眾反映,方市長到任後,金廣源在‘清雅閣’茶舍設宴款待過方市長幾次,場麵不小。而且……”宋建國頓了頓,“我們監控金廣源的通訊時,發現他與錢勝國案中在逃的關鍵人物柳燕,可能有過間接聯係。”
“柳燕?”江辰眉頭緊鎖,“有確鑿證據嗎?”
“暫時沒有直接證據。隻是發現金廣源的一個手下,與一個疑似柳燕使用的匿名號碼有過短暫通話。內容不清。另外,我們暗中調查發現,‘清雅閣’茶舍雖然換了老闆,但似乎仍然是某些商人結交官員的重要場所,消費極高,隱秘性很強。”宋建國彙報道。
清雅閣!這個名字再次出現。柳燕失蹤前是那裡的老闆,如今雖然換了主人,但那股“暗香”似乎依舊繚繞。金廣源在那裡宴請方遠,是正常的商務交往,還是彆有深意?柳燕的線索若隱若現地指向金廣源,這又是巧合嗎?
江辰沉思片刻,對方遠,他目前沒有確鑿證據,不能妄下結論,但必須保持警惕。他對宋建國說:“建國同誌,這些情況很重要。對方遠同誌,我們要客觀看待,他剛來,與企業家接觸是工作需要。但要密切關注‘清雅閣’這個點,以及金廣源的社會關係網。對柳燕的下落,要繼續追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所有調查要秘密進行,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影響大局穩定。”
宋建國領命而去。江辰走到窗邊,看著城市的夜景。新市長上任帶來的新鮮氣息尚未散去,舊案的陰影和新的疑雲卻又開始浮現。金廣源,這個看似支援政府工作的“模範企業家”,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方遠與他的密切交往,是單純的工作關係,還是已經陷入了某種無形的網?柳燕的失蹤,是否與金廣源有關?這一切,都籠罩在迷霧之中。
他感到,清河的局麵遠比他想象的更為複雜。打掉了錢勝國這隻“大老虎”,但其所代表的腐敗生態和利益鏈條,可能並未完全鏟除,隻是在新的形勢下,以更隱蔽的方式繼續存在和運作。而新來的方遠,是不明就裡被利用,還是本身就帶著某種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