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 第364章 輿論尖刀下的開發區排汙疑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364章 輿論尖刀下的開發區排汙疑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陳國華院士的到訪,如同一劑清醒針,讓江辰和清河市委班子對產業發展的現狀有了更冷靜、更深層的認識。院士離開後,江辰立即組織召開了專題學習反思會,要求各部門深入領會院士指出的問題,重新審視和完善產業升級規劃。會議的氣氛,少了幾分以往的盲目樂觀,多了幾分務實和凝重。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清河市內部開始“刮骨療毒”式的反思之際,一場來自外部的風暴驟然降臨。

週一上午,江辰剛走進辦公室,市委宣傳部部長和網信辦主任就一臉凝重地跟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剛出版的《國家環境觀察》周報和一份緊急輿情簡報。

“江書記,出事了!”宣傳部長將報紙攤在江辰桌上,頭版一篇醒目的調查報道標題刺痛了江辰的眼睛——《清河高新區暗夜排汙疑雲:環保監管形同虛設?》。報道以犀利的筆觸,引用“知情人士”提供的線索和部分模糊的影像資料,暗指清河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存在企業利用夜間監管鬆懈時段偷排工業廢水的嫌疑,並尖銳質疑當地環保部門日常檢查流於形式,甚至可能存在“貓鼠一家”的護短行為。文章還配發了高新區周邊河流區域性水體的照片,顏色略顯異常。

幾乎同時,這篇報道的核心內容已被多家網路媒體轉載,#清河高新區排汙#、#環保監管失靈#等話題迅速登上本地熱搜榜,引發網民熱議,批評和質疑聲浪高漲。

“胡鬨!純屬捏造!”市長方遠聞訊後,立刻趕到了江辰辦公室,情緒激動,“《國家環境觀察》是權威媒體,怎麼能聽信一麵之詞,不做核實就發這種報道?這嚴重損害了我們清河的招商環境!必須立即交涉,要求他們澄清事實、消除影響!我建議,宣傳部和環保局馬上聯合起草一個嚴正宣告,堅決駁斥這種不實報道!”

方遠的反應在江辰意料之中。維護地方形象、保護招商環境,是市長的重要職責,這種負麵報道無疑會讓他感到巨大壓力。

江辰沒有立即表態,他仔細閱讀著報道,眉頭緊鎖。報道中的指控雖然尖銳,但並非空穴來風,提到的幾家企業和區域,確實是環保監管的重點和難點。那些模糊的影像,雖然無法作為直接證據,卻也引人聯想。

“方市長,冷靜點。”江辰放下報紙,語氣沉穩,“報道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壓力。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沉著應對。簡單的否認和駁斥,如果後續被證實有問題,我們會非常被動。輿論是把尖刀,處理不好,會傷及自身。”

“那怎麼辦?難道就任由他們抹黑?”方遠急切地問。

“當然不是。”江辰目光銳利,“我的意見是,直麵問題,徹查真相!如果報道失實,我們理直氣壯地澄清,追究責任;如果確實存在問題和漏洞,我們更要敢於承認,堅決整改,給公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這纔是真正維護清河的長遠形象和營商環境!”

他轉向紀委書記宋建國和分管環保的副市長:“建國同誌,你協調紀委監委,成立專項調查組,立即介入!重點覈查報道中提及的線索,對涉及的企業和環保監管環節進行徹底調查,無論涉及到誰,一查到底!環保局要全力配合,同時立即組織對高新區所有涉水企業進行一次拉網式突擊檢查,監測資料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

他又對宣傳部長和網信辦主任說:“宣傳部門不要急於‘滅火’,要主動引導輿論。立即通過官方渠道發布訊息,坦誠麵對媒體報道,宣佈市委市政府已成立高規格調查組進行徹查,承諾及時公佈調查進展和結果。對於網路上的不實資訊和惡意炒作,要依法依規處理,但主體基調是開放、透明、負責。”

“江書記,這……會不會顯得我們心虛?調查需要時間,這期間輿論發酵怎麼辦?”方遠仍有顧慮。

“真相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與其被動辟謠,不如主動揭蓋。我們要相信,絕大多數群眾是理性的,他們要的是一個說法,一個態度。”江辰態度堅決,“而且,這也是對我們環保工作的一次‘壓力測試’和全麵體檢。如果我們的監管真的鐵板一塊,還怕調查嗎?”

調查組迅速成立並展開工作。白天,環保局的監測車開進了高新區,對重點企業排汙口和周邊水體進行加密監測。夜晚,調查組的人員悄然出動,根據報道提供的模糊線索進行蹲守和暗訪。紀委監委的同誌則調閱了近年來的環保執法卷宗,與相關監管人員逐一談話。

調查初期,進展並不順利。被點名的幾家企業要麼聲稱排放達標,要麼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提供部分原始資料。環保部門內部,一些乾部也存在畏難情緒,擔心查出問題影響部門考覈和個人前程。

然而,壓力之下,轉機開始出現。一位在高新區環保分局工作多年、即將退休的老工程師,在調查組反複做工作後,私下提供了一些情況:個彆企業確實存在利用雨汙管網混淆排放、線上監測裝置執行不正常等“灰色”操作,而分局個彆領導在接到相關反映後,有時會以“保護企業發展”為由,處理得比較“寬鬆”。同時,技術監測人員在一次夜間突擊檢查中,在某企業圍牆外的一處隱蔽排口,檢測到水質指標異常,雖然企業辯解是裝置臨時故障,但疑點重重。

隨著調查的深入,清河市環保監管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義、執法不嚴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麵。雖然尚未發現係統性、大規模的故意偷排證據,但監管漏洞和薄弱環節是客觀存在的。

調查組的初步報告擺上了江辰的案頭。情況比預想的要複雜,既有報道誇大其詞的一麵,也確實暴露了工作中的短板。負責環保的副市長麵色羞愧,主動向江辰和方遠做了檢討。

江辰感受到真正的考驗來了。如何向公眾交代?是承認問題,還是繼續“護短”?他的選擇,將決定這場輿論風波的最終走向,也將定義清河市對待問題和監督的態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