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82章 需要聯姻
沐津不知道的是,蘇家家主蘇爍寫給前左丞相蘇愈的信,可是讓自己在靖北軍那裡刷了一波好感。
但知道了也沒用,太遠了。
沐津正在和藺琛看這段時間自家商隊的收益。
果然,加入了商會就是不一樣,收益相比自己往南邊的藩屬國販賣提高了三成。
翁婿倆都很是滿意點頭。
走在王府新建的花園裡,賞了一會兒景後,沐津開口道:“嶽父大人,小婿還是不明白,行商收益這麼大,世家真的將手插不進商會?”
“完全插不進手是不可能的,但明麵上插不進去還是可以做到的。”藺琛慢悠悠道。
“可是世家生產了大量的貨物,世家不能用這種手段滲透商會?”沐津還是不相信地問道。
“死的人多了,世家就知道怎麼選了。”藺琛還是慢悠悠道,“小子,你以為仁宗先皇的刀是擺看的?仁宗先皇,到現在都是世家的禁忌,沒有一個世家敢提仁宗先皇一句話。不對,蘇家不在此列,因為他家是第一個將自家的商隊給交出去的。
蘇家交商隊的那個痛快,以至於仁宗先皇看著口水都噴到了自己臉上的蘇家人擔任的禦史大夫,都愣是忍了下來。”
“那糧商是怎麼回事?”沐津接著問道,既然世家很難從明麵上將手插進商會,那麼大虞如今那坑爹的糧商和常平倉是怎麼回事?
藺琛頓了一頓,歎口氣道:“這事,就問文宗先皇吧。大虞如今的境況,基本都是自文宗先皇始!等賢婿你登了大位,去看了皇室密檔後,就會知道怎麼回事了。這事,老夫說不清楚,恐怕隻有皇室密檔裡才清楚了。”
沐津很無語,文宗這位祖宗到底是給大虞捅了多少窟窿啊。
要知道,沐津在和蘇塘蘇坪聊天時,發現他們對文宗先皇那個怨。要知道,文宗之前的興宗皇帝好不容易再度開創了大虞的好局麵……
全毀了。
至於仁宗皇帝是怎麼靠殺讓世家不敢插手商會的事的,很簡單,先殺世家在外麵的商隊。
至於理由……
沒有朝廷頒發的行商文書,肯定是往草原走私的奸商,殺!反正仁宗時期,隻要抓到的商人身上沒有行商文書,且和世家有牽涉,直接都是哪裡抓到就在哪就地斬殺。至於行商文書哪裡領,請去商會。
世家也不是沒反抗過,但是麵對仁宗的屠刀,世家最後慫了。
畢竟,當時的世傢俬兵已經在大虞橫掃天下的時候完蛋了。
如果不是寒門提供的人才數量頂不上來,仁宗的屠刀可就不是隻有那麼點狠了。
算了,不多想了,還是專注自己的事吧。
自己的事呢……
目前沐津控製的地方一年的收入扣掉各種開銷後,可以結餘銅錢四萬貫左右,糧食六萬石左右。不過,沐津估計,再過兩年,每年的結餘應該可以到銅錢九萬貫,糧食可以到十萬石。
等等,王府的府庫現在還有多少錢糧來著?
不打擾老丈人賞景釣魚了,沐津起身告退,去找王妃藺瑜去了。
“府庫目前有銅錢十四萬貫,銀三萬二千多兩,金三百錠,秫米二十六萬石,粱米八千石。”藺瑜一邊逗弄著吃成了兩隻小花貓的孩子一邊翻看著賬冊道。
沐津心裡頓時有底了。
看著沐津問完錢糧就打算離開,藺瑜趕緊叫住了沐津。
看著沐津很是疑惑的麵孔,藺瑜抿了抿嘴唇,先是吩咐侍女將兩個小娃娃給帶到外麵去,才小心翼翼地道:“夫君,你該納妾了。”
沐津愣住了。
半晌,沐津才反應了過來。
該死的,社會主義熏陶下長大的沐津壓根就沒有三妻四妾的念頭,即使見識了自己那皇帝父親和一群兄長的後院有多麼爭奇鬥豔。
大虞對於妻妾的數量是有律法規定的:九品到七品官是一妻一妾,六品到四品官是一妻兩妾,三品官以上是一妻四妾。
這是官職。
然後官員有了勳爵後,也可以增加妻妾數量,尤其是爵位,因為你爵位高了,身份也就高了,要考慮聯姻了。為了表麵上的端平,就出現了平妻。
所謂平妻,就是名位在正妻之下,但擁有和正妻一樣的待遇。
平妻隻能是侯爵以上的爵位纔能有,且平妻的數目隻能是兩個。
不過,妾的數量最高是四個。
一正妻兩平妻加四妾,這就是大虞高官三妻四妾說法的由來。
這是規定死了的妻妾數目。
那麼民間呢?
民間百姓除非正妻在三十歲前都沒有生出兒子,不然不得納妾,而且這個規矩對世家也適用。也就是說,世家子弟如果沒有當官,那麼就隻能娶一個正妻,不得納妾。
可是,有的是漏洞可以鑽。
比如改說法,不叫妾,叫姬。
所以,也就是約束平頭百姓罷了,人家有錢有權有勢的,要想讓家裡花朵遍地有的是辦法。
不過沐津卻是皺起了眉頭,自己和藺瑜雖說是先婚後愛,但這幾年相處下來,兩人感情深厚,沒有納妾的必要吧。
藺瑜歎了口氣,說真的,她也不想讓夫君納妾啊,兩人舉案齊眉白頭偕老不好麼。但阿翁說的也沒錯啊,蘇家準備全力支援夫君了,不讓蘇家的一個嫡女進門,蘇家能安心嘛。
後院之事,自己是王府的主母,就要自己將這些安排好,彆讓夫君為後院之事操心而耽誤了大事。
沐津很快反應了過來,看樣子,蘇家應該和嶽父藺琛接觸了,要不然的話,娘子藺瑜不會說出這番話。難怪了,今天嶽父過來先是和娘子說了一陣話,再和自己去花園賞景的。
撥出一口氣,沐津搖搖頭,也是,位子高了,自己也是擺脫不掉成為聯姻工具人的。不然的話,蘇家如何在這個亂世放心支援自己。
畢竟,人家是已經將家族都已經搬來西南了,家族的優秀子弟都送了一批給自己用了。
“一切事宜,就都交由王妃操持吧。”沐津開口道。
藺瑜施了一個正禮道:“臣妾明白了,必不負大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