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世威大帝 > 第83章 公與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世威大帝 第83章 公與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很快,在崖林郡的蘇授就收到了藺瑜的信。

接到藺瑜的信,蘇授是有點意外的,但也不是很意外。有點意外是蘇授沒想到沐津真的讓藺瑜全權處理這事了,不是很意外是,家主蘇爍說過,墨郡王殿下會讓王妃處理這件事。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雖然自己已經算是中年的薑了,還是比不上家主那塊老薑啊。

蘇家這邊,在蘇爍的示意下,已經選好了聯姻的嫡女了。

沒錯,是嫡女,正兒八經的長房嫡女。

要知道,蘇爍這手操作,讓蘇家人都看不太明白了。

因為,蘇家嫁女基本上都是選身世清白為人誠孝的寒門子弟,不怎麼和世家結親,更彆提和皇家結親了。但是家主這次卻選了墨郡王,還叮囑要挑選長門嫡女,關鍵還不是正妻,這就讓蘇家子弟們很是想不通了。

雖然想不通,但蘇家子弟卻沒有提出什麼反對聲音,因為論起頭鐵,他們真的比不上家主。

蘇家這一代的長房,正好是蘇愈一支。

論年紀,家主蘇爍比蘇愈就大了兩歲,但輩分卻高了一輩,誰讓蘇爍是上上代家主的老來子。本來上代家主退位後,家主該是蘇愈的。但蘇家有訓,當家主就不得入官場。好死不死的,蘇愈進官場了。

剩下夠格當家主的,就剩蘇爍輩分最大,頭也最鐵了。

作為長房大門的蘇愈,兒子有兩個,孫子一堆,但孫女隻有一個,就是長子蘇措的嫡女蘇瀛。

蘇瀛今年十七,一直沒有找到合適下嫁的寒門子弟。畢竟,這可是長門嫡女,婚事是絕對不能馬虎的。

蘇家子弟們認真想了一下後,卻又覺得這樁婚事不錯。

蘇家從大虞開國後,可以說是沒有支援皇子過的。

但這一次,蘇家是真正要支援一個皇子了。

而讓一個皇子感受到支援,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了。

蘇家子弟反應過來最大的慶幸是,沐津這位墨郡王殿下是真的潔身自好,沒結婚之前沒有什麼浪蕩不羈不說,成家之後也隻有一個王妃,後院是真的乾淨啊。

沐津表示,他倒是想浪蕩不羈兒也得有那個機會啊。

剛就藩就是個十二歲的小不點,沒那心力。等長大了之後吧,南涼縣到現在都沒有發展出青樓,至於其餘地方的青樓楚館……

沐津表示有賊心沒賊膽,因為那時候已經成親了。

很快,雙方開始進行三書六禮,當然,還得上報到陛下那裡去。

“二十六萬石糧食,十八萬兩銀子,六萬貫銅錢,五十錠黃金。”藺敬抿了抿嘴,“收上來的糧食一下子給出這麼多,有必要嗎?”

沐津撥出一口氣到:“孤也不想的,但為了堵住一些人的嘴巴,還是要出點血的。不過,這次一下要出這麼多銀子,孤也心疼。”

“三安郡今年前兩季的稅糧就有六十萬石……“藺敬小心翼翼道。

由於推廣了秫米,再加上沐津的威壓之下,三安郡的世家豪強放出了大量人丁。這些新上戶的人丁又得到了沐津發放的農具,雖然不是免費,但沐津可是給了五年還清農具錢的方式,且利息不過是一個月三個銅板。

這些新上戶的百姓,墾荒的熱情極高,在原有的基礎上硬生生開墾出了二十萬畝的良田。

就算這樣,三安郡還是有大量的荒地沒有開墾出來。

反正沐津是估算過的,三安郡如果真將田地都開發出來,五百萬畝農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剩下的土地,再開出個十萬畝的茶園,二十萬畝養牛羊的草地,三十萬畝適合種植麻料的旱地是可以的。

同樣的,因為種植了秫米,再加上收稅嚴格,大力打擊攤派和偷稅逃稅漏稅,三安郡一年的稅糧收入已經接近一百七十萬石,比起當初估算的八十萬石多了一倍多。

當然,現在三安郡的田地對比剛接手時的田地也完全不是一個數字。隻能說,世家豪強們是太能藏田了,也太能偷稅漏稅逃稅了。

你能想象一個擁有五萬畝良田的豪強,報稅的田畝連三十畝都沒有?

隻能說,真的不要小看偷稅逃稅漏稅的威力,至於打擊攤派還增加了收入,那是因為攤派得到的錢糧大部分是落入了貪官汙吏的口袋。而且,攤派的增加,反而是對正稅收入的打擊。對於大虞現在的情況來說,攤派越多,正常的稅收反而越發收不上來。

真的讓人想罵這是個什麼操蛋的玩意。

反正,當三安郡的檢地工作完成後,三安節度使府的各級將校和官吏全都罵了一整天。

難怪朝廷的收入磕磣……

三安郡都是這個樣子了,世家勢力強橫的河北和江南兩地,都不知道更是個什麼樣子了。

朝廷給三安郡訂下的稅收是稅糧十一萬石,銀子二十萬兩。

為什麼糧少而銀多?

就是因為三安郡商業發達,再加上朝廷對商會控製很強,所以商稅基本上是逃不掉的,是大部分能夠進到國庫裡的。但是糧食嘛……

算了,看沐津檢地後算出的租子和朝廷的稅糧對比有多強烈就明白了。

三安郡的商稅收入是不怎麼能瞞過去的,畢竟三安郡是屬於三安節度使府,並不是自己的直屬封地。南涼縣的商租收入朝廷管不到,但三安郡的商稅收入,沐津隻要不反,朝廷就還能管。隻不過,因為沐津是節度使,且朝廷下放了財權,沐津是可以截留商稅自用的。

但這次考慮到要娶蘇家嫡女,沐津決定大出血一下,讓朝廷裡唧唧歪歪的聲音少一點。

藺敬明白了沐津的打算,當即就去府庫清點錢糧了。

沐津則是歎口氣,王府是王府,節度使府是節度使府。隨著三安郡的安定,且沐津輕徭薄賦,市麵上漸漸恢複了生機不說,甚至還開始繁華起來,三安節度使府的府庫也越來越厚實。

可惜啊,這個府庫被蘇塘和蘇坪守得很死。

要是這是王府的府庫就好了。

不過,沐津也很是明白蘇塘和蘇坪守得很死的緣故,就是要讓沐津明白公庫和私庫的區彆,彆公私不分。大虞有座位的皇帝,皇族的私庫和國庫是分得很清的,從來都是公私分明的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