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 第125章 紙幣工分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125章 紙幣工分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自然,庶早已擬好章程。隻是條例繁雜,並未帶在身。若主公想看,須移步回城。」

劉駿望了眼忙碌的港口,頷首道:「也好。」

一行人,匆匆回城。

不多時,徐庶從值房中取回早準備好的章程。

「主公請看。」

劉駿接過,仔細閱讀。

徐庶呈上的文稿頗為詳儘,不僅闡述了「工分製」的核心理念,更細化到了具體的執行流程、賬目管理、兌換標準以及防止舞弊的監察措施。

「工分以『工票』形式發放,」

徐庶指著文稿解釋道,「按勞動強度、技藝要求、完成工時覈定。設立『工分兌換所』,憑工票可換取糧、鹽、布、瓷器、紙張等物。兌換所物資由商務司統籌,平價進出。」

劉駿聞言,臉色古怪的看了眼徐庶,要不是知道眼前之人真是古人,他都有點懷疑他是名穿越者了。

這工票不就是糧票嗎?

徐庶最後補充:「此外,我等還需發告示言明,工票僅在淮安治內流通,乃雇工換物憑證,並非錢幣。」

劉駿點頭:雖然大漢快完了,但鑄幣權,最好還是彆輕易明著碰為好,省得留人把柄。

劉駿快速瀏覽完章程,眼中讚賞之色愈濃。

徐庶不僅理解了他的意圖,更將許多他尚未考慮周全的細節一一補全,尤其是監察與防偽,考慮得極為周到。

「善!大善!」劉駿合上文稿,「即刻依此策籌備。元直,此事由你總領,糜竺從旁協助,務必儘快推行。」

「屬下遵命。」徐庶躬身領命。

「還有,雇傭江東工匠之事,準了。給糜竺去信,讓他不惜重金,儘快網羅熟練船匠與水工,速速送來廣陵。」

憑空多出無數錢來,心裡有底,劉駿下了決心。錢就要花在刀刃上,水軍基地的建設速度至關重要。

一旦廣淩港完工,進可攻江東、淮南等地,退可防日後不敵曹操時,給自己留條後路。

此外,據線報探知,袁術似對淮安有所圖謀。隻是暫時還沒徹底佔領淮南,所以才沒動作。

數年前,劉駿惡了袁術,更是反殺了他的心腹大將紀靈。兩家遲早有一戰。

之前淮安在徐州腹地,袁術無可奈何。如今他佔領廣陵,淮安已直麵其兵鋒。

以淮安之富,必定受其他諸侯窺視。

陸路有劉備這冤大頭當擋箭牌,水路卻不得不防。

淮南袁術,江東孫策,皆不是易與之輩。

收起思緒,劉駿腳步一頓,轉過身來。

「元直,你方纔所言工票,可是以紙張記錄,人工核驗發放?如此,此非多耗人力物力?且容易造假?」

徐庶微微一愣,隨即答道:「正是。雖設有防偽印記並專人登記造冊,然確需大量書吏,且日久難免磨損、遺失,乃至作偽。」

劉駿嘴角勾起一絲笑意:「我有一法,或可解此弊端。」

「我等何不特製一種『工分幣』?」

「工分幣?」

「然也。」劉駿頷首,「仿照錢幣形製,但不用金銅等貴金屬。改用特種紙張為材,由淮安工坊統一印刷,再配上特製圖案花紋,以防假冒。」

「其幣按代表工分多寡,印刷為不同大小、紋飾,明確標注『百分』、『十分』、『伍分』等麵額。」

「民夫每月,按勞發放相應麵額的工分幣。他們持此幣,便可至淮安名下『供銷社』直接換取米糧鹽布。」

「如此一來,可省去大量書寫覈算時間,發放、兌換、流轉皆便捷無比,亦難篡改偽造。同時又可建立境內供銷體係,可謂是一舉多得。」

現代建國初期,就是用的這套體係。劉駿覺得,這套體係剛好可以完美套入徐庶的建議中,實現紙幣代錢的暗箱操作。

如此一來,在內,他用自印的錢幣,在外,則用金屬貨幣。豈不是一分錢能當幾份花?

這套方案,理解起來並不難。

徐庶眼中閃爍著震驚、難以置信的光芒:什麼工分幣,這不就是妥妥的私鑄錢幣嗎?

虧他還特意想避開這個忌諱。沒想到主公膽子這麼大。

不過,大漢自身難保。隻要淮安沒有明著鑄錢,想來也無事。

「主公英明,工分幣自然極好,隻是紙幣當用何種材料為佳?以現有的紙質,怕是難當大任。」

劉駿成竹在胸,笑道:「此事我已有定計。返回淮安後,與辦報之事,一並處置不遲。」

劉駿很早就想著辦報紙。為達到這個目的,一直以來,他都在尋找可以大量製造合格紙張的知識。

在這個過程中,還真讓他找到了幾種刷視訊時看到過的特種紙張製作方法。隻是近期事忙,一時沒有將資料整合。

之前做出的宣紙雖好,但產能不高,隻能當成高價值商品對外銷售。

直到最近,他才終於找到可以大量生產優質紙張的方法。

那為何此事要拖這麼久?

隻因從腦中提取知識,就像大海撈針,不僅耗時,還十分的枯燥。

雖然他可以「檢索」,但要在茫茫記憶星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依舊很磨人心性。

劉駿隻能不時的進行一次記憶複蘇,以免自己被早已遺忘的舊事侵擾而導致精神崩潰。

種種念頭剛在心中劃過,徐庶突然說了句:

「主公,既然此幣可流通,何不更進一步?直接設立您曾描述過的『官方銀行』?」

「哦?官方銀行?」

劉駿心中一動,現代的許多東西,他都跟徐庶說起過,目的就是想通過這個聰明人的腦子,看看能不能將這些東西落實到淮安的現行體係之中。

以劉駿自己的知識儲備,許多東西他都一知半解,有心想套用,也是無從下手。

如今聞言,他不由得心中暗讚,果然不愧是三國頂級的聰明人。事才冒頭,他就想到了後繼。

「此事可行。」劉駿方一點頭,一個「調皮」的想法從腦海中冒了出來。

他倒想看看,這古代人知道銀行的存在,他們能玩出什麼花來。

於是他便笑問道:「不知元直可有腹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