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 第126章 印刷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126章 印刷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容我思慮一二。」

徐庶踱步,沉吟片刻,思緒如泉湧。很快,他心下有了定計,立即快速闡述,

「此『銀行』可做兩件事:其一,為百姓代為保管他們暫時用不完的工分幣,出具憑證,並可支付少許『息錢』,鼓勵儲存。

其二,允百姓以此幣、物產或儲存憑證,進行小額借貸、兌換,甚至未來或可允許商戶之間,以此幣進行結算交易!」

「如此一來,」徐庶深吸一口氣,總結道,「我等發行的已非簡單工分,而是一種隻在主公治內流通、以主公威信和實物為擔保的『新錢』!

此法若能成功,其利有三:

一、極大便利工分製推行,節省巨量行政成本;

二、可將民間財富通過『銀行』彙聚起來,為主公大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三、長此以往,我淮安金融命脈將自成一係,徹底獨立於漢室五銖錢之外,此乃主公常言之經濟霸權也。」

徐庶說完,深深一揖:「主公此念此想,實乃經國濟世之良策,遠超庶之工分設想矣。」

劉駿朗聲大笑,心中暢快無比。

徐庶果然一點就透,甚至想得比他以前提到的更遠更深。

「好!元直真吾之子房也。此事便依此議,由你全力操辦。

工分幣的圖樣、防偽,即刻著手設計,材質吾會命工坊優先試製。『官方銀行』籌建章程,亦由你牽頭,與糜竺細細擬定。」

他意氣風發,抬頭望向天際。

「廣陵新港,戰船商船,要快速籌建。『錢』不是問題!元直,之後的事就拜托你費心了。」

「必不負主公所托!」徐庶作揖應道。

紙幣的製作,不知道者難如登天,知道者易如反掌。

以麻纖維為主,摻入20楮樹皮纖維,便可創造出了一種質地堅韌、表麵光滑的特種紙張。

這種紙與普通紙張形成明顯區彆,剛好拿來作工分幣材質。

除此之外,劉駿還讓人在裡麵加入了極細的銅末,再加入微量的硫磺。

最後的成品,與某手工視訊裡說的一樣。硫磺與銅末接觸,形成了極薄的硫化銅膜,因而這種紙有一種獨特的金屬光澤。

東漢末年的造紙術還十分落後,竹簡在此時還是主流文書處理工具。

就這種特種紙,彆說此時,就算是放在幾百年後,彆人想偽造,不知道具體工藝也幾乎不可能。

所以,劉駿的工分幣具有不可偽造性,和稀缺性。除此之外,劉駿還在印刷油墨裡加了硃砂和酒精。讓油墨更清晰耐用。

為了製造紙幣,他專程回了趟淮安,並將新造紙法、印刷術,以及辦報的方法,送到了蔡邕案頭。

這老頭一聽能大興文教,都不用他怎麼忽悠,當下就將活攬到了自己手上。

迂腐的老嶽父,政務能力有限,但在教育、文化上卻是一把好手。劉駿也算是人儘其才了。

匆匆交待好一切,劉駿隻在家裡待了一晚,第二天就在蔡琰與貂蟬幽怨的目光中,馬不停蹄的返回了廣陵。

幾個月後,隨著紙幣大量印出,工分幣及相關的執行體係開始試行。

大量的工錢改由紙幣發放。由此省下無數銅錢(變相財富翻倍),劉駿的財政壓力大減。

不久後,新港口建設進入正軌,劉駿令陳到駐紮廣陵,他則不得不再次緊急返回淮安。

紙幣都造出來了。結果更簡單的麻竹紙反倒難產。劉駿一萬個想不通。

回到淮安府的第一天,劉駿就立即召見蔡邕與工部官員。準備檢驗報紙研發問題出在哪。

當夜,淮安侯府書房內燈火通明,映照著幾張疲憊的麵容。

劉駿一路奔波,同樣沒休息好。此時他揉著發脹的太陽穴,雙眼痠澀。

他凝視桌上攤開的幾份紙樣,眉頭越皺越緊——粗糙的麻紙表麵起毛,印刷的繁體字邊緣暈染,顯得歪扭成一團。

一股混合劣質煙味與動物膠的刺鼻墨味彌漫空中,且久聚不散。

「完全不行。」

他推開紙樣,看向蔡邕與幾位小吏,「紙太糙,墨太臭,字太模糊,印出來誰能讀得下去?」

蔡邕花白的鬍子微微顫動,解釋道:「此物已是目前能大批自製的最好麻紙。」

他頓了頓,雙眼期盼的向著劉駿繼續道:「『淮安宣紙』質地平滑,然價高外售。不如……」

「宣紙產能極低。」劉駿知道他想說什麼,忙揮手打斷話頭,「辦報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年累月,需求大量紙張。宣紙不合適。」

蔡邕失望無言。

糜竺介麵道:「請恕竺多言,報紙非但無利,而且耗時耗力,花費頗多。辦之無益。」

他話剛說完,立刻遭到了蔡邕等人的怒視。

生怕劉駿打消辦報的心思,蔡邕直接拿起身為嶽父的架子:「仲遠!汝曾言要為天地立心,為萬民請命。文教乃百年大計,汝不可騙老朽!」

劉駿尷尬之色一閃而過。他說這個話純粹就是想要騙老頭幫他乾活。

「蔡公放心。報紙事關淮安大計,必然不會中斷。」

安撫好嶽父,劉駿看向他身旁的工部小吏:

「你且說來,為何有配方,此物還做成如此模樣?」

小吏心慌慌,還是忐忑的將製造過程描述了一遍。

說完,小吏低頭垂首,等待風暴來臨。

劉駿並未責怪,仔細盤算片刻,他明白了。

「紙漿配方無錯,工序得改。一:多加石灰蒸煮,使其徹底脫膠。二:搗漿須更久更爛。三:用細密竹簾撈紙,務求薄、勻、透光一致。」

說完紙,再說墨。

他聞了聞紙上的墨味,嫌棄的丟到一旁:

「墨亦如此,必然是研磨不足,膠多黏稠,易致糊版。試減膠量,增水延長研磨。此味腥味,必然是膠多所致。」

「侯爺此法,恐難短期見效,徒耗物料。」一名年輕工吏忍不住抬頭建議:「何不改良之前侯爺給的宣紙法……」

「宣紙法難以量產。」劉駿搖頭:「天下事,無不是古所未有。」

「汝等須學會舉一反三,多創新,多實驗。錢糧不是問題。」

小吏一臉為難:真那麼容易,今日上交出來的東西,就不是這麼一副模樣了。

侯爺既要好,又要便宜,還要能量產。這不是難為人嘛。

劉駿看他一眼,輕叩兩下桌麵:「爾等無須憂慮,按我說的試,一次不成,便試十次、百次、千次。有現成配方,未必有想像中那麼難。」

小吏們不反駁,不接話,低垂著頭。

「這樣吧,旬日之內,拿出成果即可。」

劉駿一臉我體貼你們的嘴臉。說出的話,卻讓人想吐血。

眾工吏隻能應是。

劉駿笑笑,對他們的心理瞭如指掌。

曾經他也是牛馬中的一員。

如今當了「老闆」自然不能摳搜。

「紙墨之事,隻要功成,本侯必有重賞!成事者,賞金千兩,官升三級,賜田百畝。」

此話一出,剛才還一臉「我好為難,我做不到」表情的官吏們,紛紛雙眼放光。

說完紙墨,劉駿轉而指向報紙上幾乎聚成一團的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