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195章 江東虎視
甘寧陪笑道:「末將特來尋馬大匠討些說法。」
「哦?」劉駿一臉奇怪:「所為何事?」
甘寧一臉尷尬,搓著手不知如何開口。
一旁糜竺笑著介麵解圍道:「莫非又是為了新式司南與望遠鏡的配給而來?」
「正是!「甘寧頓時找到由頭,氣呼呼道,「馬大匠好生小氣!說好每艘主力戰船配發一套司南,一具望遠鏡。可已過去數月,依舊隻有半數戰船得以配齊。」
「主公,您說這如何使得?沒有這些利器,我水軍兒郎便似瞎了眼、失了魂,如何與江東水鬼抗衡?」
聞言,劉駿不禁挑了挑眉頭。
此事源頭,在他。
最初正是他親筆擬定的水軍裝備列表,其中便包含了這些「高科技」裝備。
問題在於,想造出合格的望遠鏡與小型攜帶型司南,工藝要求不低,目前的廢品率驚人。
而且全軍各支兵馬,從騎兵斥候到步兵將領,無不渴求此等神器。故此,兩物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
工部的王鐵錘大匠,人如其名,性子又臭又硬,除了劉駿親自開口,誰去找他催促都沒好臉色看。
甘寧這廝,估計便是在工部吃了癟,才跑到相對勢弱的船坊來「曲線救國」。
想明白其中關竅,劉駿笑笑,錯開話題:「新造的水密隔艙船,實際操作起來可好使?」
見主公未正麵回應裝備之事,甘寧有些失望,卻也不敢糾纏,隻好順著話題答道:「主公,您請看那邊。」他興奮地指向船廠深處船塢。
劉駿隨他所指望去。
隻見一艘巨無霸級彆的全新戰艦龍骨已然成型,規模遠超現役的任何樓船,船體兩側還預留了多個結構奇特的空位。
「按主公給的『設想』,新船加設了三道水密隔艙,即便一兩艙破損進水,亦無沉沒之虞,兩側則預留了位置,可安裝拍杆或重型弩炮。」
甘寧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此,實乃未來水戰之重器!就是舊船改造,頗費手腳,隻怕許多老船最終隻得淘汰。」
「有舍,方有得。」劉駿目光灼灼,望向廣闊江麵。
「我要的,是一支能縱橫四海,無敵於江麵的強大艦隊!」
劉駿豪情萬丈道:「興霸,記住,長江隻是,你我的目標,是那浩瀚無垠的星辰大海!」
「是,主公!」甘寧被說得熱血沸騰,拍著胸脯保證,「兒郎們日日操舟演武,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長江水域的水匪海盜已被清剿乾淨!咱們廣陵的船隊,南下交趾,北至遼東,誰人見了不避讓三分?」
「有銳氣便好。但水軍操練絕不可鬆懈,江東水軍根基深厚,絕非易與之輩。」
「主公放心!孫策敢犯我方水域,末將定叫他的樓船變成水底棺槨!」
「善!」劉駿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水戰非他所長,但哪方船堅器利、兵多將廣,哪方便占優勢,這個道理他懂。
總的來說,目前江東水軍,憑借其底蘊與地利,依舊占據著優勢。在他看來,廣陵水軍還是以守為主,實際上應該挺窩囊。
所以,他最後才拍拍肩膀,以此鼓勵。
然而,事實是甘寧沒被壓製,他這一鼓勵就變了味。
劉駿離去後,甘寧回到水寨,與手下諸將說起今日在船坊巧遇主公之事。
一幫將領皆是心思活絡之輩,聽完事情經過後紛紛猜測主公言語中的深意。
最終,他們竟得出一個驚人一致的結論:主公這是嫌我等過於保守,暗示我等當主動出擊,給江東水軍一點顏色看看,好狠狠震懾對方!
於是,一封措辭極為強硬、近乎最後通牒的正式文書,以廣陵府水軍的名義,迅速的送到了江東吳郡。
數日後。
吳郡,將軍府邸。
孫策將剛收到的書信狠狠摔在案上。
他虎目含怒,胸膛起伏:「劉駿小兒!安敢如此欺我!」
周瑜拾起信件,快速瀏覽。
信件正是廣陵方麵發來的正式抗議文書,其上措辭強硬,曆數江東水軍越界、騷擾廣陵商船之「惡行」,要求孫策嚴束部下,並聲稱若再發生,廣陵水軍將「自行反擊」,一切「後果自負」。
周瑜放下書信,語氣平靜:「廣陵水軍近年來日益壯大,甘寧本就囂張跋扈。此信恐是劉駿授意,欲試探我江東深淺與底線。」
「試探?怕他不成!他要試,吾便親率大軍,迎頭痛擊,滅滅他的威風!讓他知曉誰纔是長江之主!」
「伯符暫且息怒。」周瑜冷靜分析道,「劉駿新得徐州、兼並呂布舊部,士氣正盛。此時與之發生衝突,即便勝,我方亦會損失不小?殊為不智。」
「難道便忍下這口惡氣?」孫策怒道,「劉駿步步蠶食徐州,攬呂布舊部,如今又控扼江海,斷我北上通道!下一步,是不是要吞並我江東?」
「自非一味忍讓。」周瑜搖頭,「廣陵雖富,然根基尚淺,其北有曹操、袁紹兩大巨患,西有劉表、袁術殘部窺伺,劉駿首要精力必在鞏固北方,暫無暇全力南顧。」
「我等正當趁此良機,內修政理,厚植根基,加速造船練兵。待北方有變,再圖北上,方為上策。」
孫策聞言,雖稍冷靜,仍心有不甘:「隻是這口惡氣,實在難咽!我江東兒郎,豈是畏戰之人?」
「好飯不怕遲,且忍一時又如何?」
「罷了,公謹以為,我當如何應對?」
周瑜微微一笑,成竹在胸道:
「可令子布(張昭)以我江東名義回書,言辭謙恭,解釋皆為誤會,承諾必將嚴查約束部下。
暗地裡,則需加緊造船練兵,廣布斥候細作,嚴密監視廣陵一舉一動。待我後方穩固,水軍更勝今朝,再與劉駿計較不遲。」
孫策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便依公瑾之言。回書劉駿,暫作緩兵之計。但終有一日,我必親率大軍,與他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