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第992章 真臘占城
清化城外,塵土飛揚中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徐寧正與將領們商議南疆治理事宜,親兵突然來報:「啟稟將軍,占城、真臘兩國國主親自前來,還押著此前王英派去的使者,說是要向大乾請降,求將軍駐軍護佑!」
徐寧心中詫異,起身前往營門檢視。
隻見營門外,占城國主身著素色朝服,真臘國主頭戴金冠,兩人身後跟著數十名隨從,皆手持降表,而被繩索捆綁的,正是數月前王英派往兩國求援的使者。
此刻那使者垂頭喪氣,早已沒了當初的傲慢。
見徐寧走出營門,占城國主與真臘國主當即雙膝跪地,高舉降表,聲音帶著急切的顫抖:「小國無能,此前未能識得天朝神威,竟還猶豫是否援助南越,如今大難臨頭,唯有懇請天朝駐軍護佑,願永世為大乾藩屬,年年進貢,不敢有二心!」
徐寧上前扶起兩國國主,目光落在被捆綁的使者身上,語氣平靜卻帶著威嚴:「兩國此前對大乾心存觀望,如今為何突然前來請降?還押著王英的使者,莫不是有什麼隱情?」
占城國主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焦慮:「將軍有所不知,並非我等刻意反複,實在是西境突生大患,摩尼教已攻入天竺,勢不可擋,如今已吞滅孟加拉,眼看就要與真臘接壤,若天朝不出手相助,小國恐難自保啊!」
真臘國主接過話茬,語氣愈發急切:「那摩尼教行事狠辣,所到之處,要麼歸附,要麼被滅,從不留餘地。起初他們在波斯一帶傳教,後來不知為何突然登陸天竺,上個月更是一舉吞滅孟加拉,兵鋒直指我真臘西部邊境!」
他從懷中取出一幅地圖,顫抖著展開,指著天竺東南部與真臘接壤的區域。
「將軍您看,這是孟加拉,如今已被摩尼教掌控,他們在當地強征壯丁,打造戰船,顯然是想繼續東擴。我真臘雖有軍隊,卻根本不是摩尼教的對手,占城也麵臨同樣的威脅,兩國若被滅,下一個遭殃的,便是天朝剛平定的南越啊!」
徐寧接過地圖,指尖劃過孟加拉與真臘的邊界,眉頭漸漸擰緊。
他此前雖聽聞過摩尼教的名字,卻沒想到其勢力已擴張到如此地步,天竺向來是宗教之地,摩尼教能在短時間內征服孟加拉,可見其軍力之強、組織之嚴密。
若摩尼教繼續東擴,不僅占城、真臘會被吞並,大乾剛納入版圖的南越,也將麵臨西境的威脅,剛穩定的南疆局勢,恐將再次動蕩。
「摩尼教為何會突然東進?他們的首領是誰?兵力有多少?」
徐寧接連發問,這些資訊,直接關係到大乾是否需要出兵,以及如何應對。
占城國主連忙回答:「聽說摩尼教的首領姓方,具體身份不詳,隻知其麾下兵源本隻數千,結果不知道用了什麼妖法,兵丁越來越多。還有不少工匠,能製造精良的兵器與戰船。他們東進的原因,我等不知。」
話音剛落,徐寧卻突然仰頭哈哈大笑。
這突如其來的反應,讓兩國國主麵麵相覷,原本緊繃的神經更顯慌亂,他們實在不解,麵對如此嚴峻的局勢,這位大乾將領為何還能笑得出來。
「二位國主莫慌。」徐寧收住笑聲,臉上仍帶著笑意,眼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從容,「你們可知,那讓你們惶惶不可終日的摩尼教,本就是我大乾早些年從境內趕出去的餘孽?」
此言一出,占城、真臘國主如遭雷擊,瞬間愣在原地。
過了好一會兒,真臘國主才顫抖著問道:「將……將軍所言當真?那摩尼教,竟是從大乾境內被驅逐的?」
徐寧點了點頭,示意親兵取來一份卷宗,翻開後遞到兩國國主麵前:「二位請看,此乃我朝在江南平定摩尼教叛亂的卷宗。當年摩尼教在江南蠱惑百姓,聚眾謀反,妄圖推翻我大乾統治,陛下派大將剿滅其主力,殘餘教徒被流放境外。」
兩國國主湊上前,看著卷宗上記載的內容,眼中的恐懼漸漸被震驚取代,他們眼中不可戰勝的摩尼教,原來隻是大乾的「流徒」,這份認知帶來的衝擊,遠比摩尼教的威脅更讓他們心驚。
徐寧起身走到輿圖前,手指落在江南之地,緩緩講述起當年平定摩尼教的往事:「前宋之時,摩尼教首領方臘自稱聖公,在江南一帶佈教,蠱惑了數十萬百姓加入,殺害官吏,掠奪糧草。」
「之後,我家陛下東征北戰西討南伐。」徐寧的語氣中帶著自豪,「而後,渡江圍剿,最後殘餘教徒約數千人,被我家陛下流放海外。」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同時,我家陛下正宮皇後,乃是摩尼教前教主之女……」
「這……」占城國主聽到此處,看了眼真臘國主,「所以,我們前來求救!」
徐寧看著兩國國主急切的模樣,心中已有盤算。
他坐回主位,語氣放緩:「我主萬歲當年不追殺摩尼教餘孽,是不願乾預境外之事;如今摩尼教威脅到我大乾藩屬,便是觸碰了大乾的底線,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不過,」徐寧話鋒一轉,目光落在兩國國主身上,「此前二位對大乾心存觀望,如今若真心歸附,便需全力配合我軍。」
真臘國主連忙應諾:「天朝若願駐軍,小國願傾儘國力相助!糧草、士兵,隻要天朝需要,小國絕不推辭!」
占城國主也跟著表態:「小國願將西部邊境的三座城池交由天朝駐軍,還請將軍放心!」
徐寧滿意地點了點頭:「二位有此誠意,甚好。在此之前,二位需加固邊境防禦,密切關注摩尼教動向,若有任何情況,及時通報於我軍。」
兩國國主得到徐寧的承諾,心中的巨石終於落地。
他們再三感謝後,便匆匆返回國內,著手籌備防禦事宜,此刻的他們,對大乾已不再是單純的求助,更多了幾分敬畏與依賴。
畢竟,能將摩尼教這樣的勢力輕易驅逐,又能在短時間內平定南越的大乾,早已不是他們能輕易抗衡的存在。
與其拚死之後,再投降,還不如現在把防禦交給大乾,安享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