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第170章 凱旋而歸
「公子放心!」
孟玉樓抬起頭,淚眼婆娑卻目光清亮堅定。
「玉樓明白!玉樓與三娘姐姐,日後定當同心同德,傾儘全力輔佐公子!絕不讓公子為後方之事有半分憂心!」
「你不必在她麵前自謙稱小!」
王倫微微皺眉,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意味。
「在我心中,在我家中,沒有大小之分,你們若論姐妹,也當按年歲長幼,以真心相處。」
他沉吟片刻,想到一事,溫聲道:「你出身商賈,家中又無長輩兄弟支撐,在這世上難免孤單,易受人輕看。回頭,我安排你認王進教頭的母親做乾娘吧。」
「老人家慈祥明理,德高望重,有她老人家在,你便也算有了孃家依靠,日後行事也更方便些。」
孟玉樓是何等靈慧之人,瞬間明白了王倫此舉的深意——這不僅僅是為她找個伴,更是精心為她將來的身份地位鋪路,給她一個體麵的、足以讓人敬重的「孃家」背景和出身。
一股巨大的暖流湧上孟玉樓的心頭,不僅淹沒了所有委屈,更讓她緊地依偎著王倫,哽咽道:「公子……思慮周全,待玉樓……恩重如山!玉樓……全聽公子安排!」
兩人又依偎著說了些體己話,直到夜露漸重,寒意侵衣,才依依不捨地各自回房歇息。月光依舊皎潔,靜靜地照耀著這座剛剛經曆巨變、正孕育著新生的莊園。
就在王倫與孟玉樓的身影消失不久,迴廊轉角處,一個纖細窈窕的人影如同受驚的狸貓,悄悄地鑽了出來,正是偷偷尾隨而來的潘金蓮。
她背靠著冰冷木柱,一隻小粉拳緊緊地按在怦怦狂跳、幾乎要蹦出胸口的心房上。
清冷的月光勾勒出她那張精緻絕倫卻又此刻寫滿複雜情緒的小臉,上麵尚殘留著未曾褪去的動人紅暈。
她剛纔可是屏息凝神,把王倫對孟玉樓那番深情款款、霸道十足卻又真摯無比的話,一字不落地聽了個真真切切!
「哎呀呀……虧得平日裡還總嘀咕這個壞家夥是個不解風情的木頭疙瘩,不會說些體己話兒……」
潘金蓮下意識地咬著嬌豔的下唇,心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又是酸溜溜的嫉妒,又是難以抑製的心癢難耐。
她對著王倫消失的方向小聲啐了一口,彷彿這樣就能化解心中的躁動,可那一雙勾魂攝魄的桃花眼裡,卻閃爍著前所未有的、異樣的光彩。
「可今夜……他對著孟家姐姐說的那些話……什麼『我王倫的生命裡,離不開你孟玉樓了』,什麼『有你在我便心安』,什麼『必以正禮迎你過門』……」
「句句都像是帶著鉤子,直直戳進人的心窩子裡去!聽得人……聽得人渾身酥麻,心尖兒都跟著發顫!連我這躲在暗處旁聽的,鼻子發酸,眼淚都快忍不住掉下來了!」
她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月光下王倫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那溫柔至極地為孟玉樓拭去淚痕的動作,那充滿佔有慾和保護欲的、堅實有力的擁抱……
這些畫麵如同走馬燈般在她腦海裡反複翻騰,讓她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口乾舌燥,渾身燥熱,臉頰燙得厲害。
一種從未有過的、混合著對孟玉樓能得此承諾的深深羨慕、對那般親密無間的強烈渴望、以及某種「為何那人不是我」的不甘與悸動,在她年輕而躁動的心湖裡,猛地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層層疊疊的漣漪。
她有些懊惱地跺了跺腳,像是要把這突如其來的、惱人的情緒統統甩掉,可目光卻又不聽使喚地再次癡癡望向王倫離去的方向,眼神變得迷離而恍惚,低聲呢喃,聲音柔媚得能滴出水來。
「這冤家……原來不是不會哄人,這要是哄起人來,真是……真是要了人的命哩……」
說罷,她纔像是猛然驚醒,做賊心虛般左右顧盼了一下,見四下無人注意,這才慌忙提起裙角,如同受驚的小鹿般,踮著腳尖,飛快地溜回了自己的臨時住處,隻留下一片清冷的月輝。
數日後,處理完祝家莊的諸多事宜,王倫馬不停蹄,帶著十足的鄭重,來到了張燈結彩的扈家莊。
對於王倫的到來,扈家莊雖未大肆鋪張,卻也進行了的精心準備。
紅綢點綴著門廊,新糊的窗紙透著亮光,燈籠早早掛起,照亮了路徑,莊客們臉上也洋溢著與有榮焉的笑容。
王倫以新晉姑爺的身份,在莊內正廳之上,正式拜見未來的嶽丈扈太公與嶽母扈老夫人。
廳堂之上,王倫執禮甚恭,舉止得體,言辭懇切而不**份,既充分表達了對二老的尊重與孝心,也再次明確重申了迎娶扈三孃的堅定誠意與鄭重安排。
他帶來的豐厚聘禮清單早已傳遍全莊,那千頃良田的承諾更是夯實了這份聯姻的重量。
扈太公撚著胡須,臉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對這個武功韜略、胸襟氣度皆屬上乘的乘龍快婿是越看越滿意,尤其想到那千頃良田作為聘禮所展現出的雄厚實力與誠意,更是老懷大慰,連連點頭。
他與王倫談論些武藝兵事,氣氛融洽。
扈老夫人則拉著女兒扈三孃的手,看看英姿勃發、禮數周全的王倫,又看看身旁難得露出幾分女兒家羞態的寶貝女兒,眼中既有嫁女的不捨,更有對女兒尋得如此佳婿、未來可期的欣慰與期盼。
她細細叮囑王倫一些家常話,言語間滿是關懷。
扈三娘今日難得地卸下了那一身標誌性的銀甲紅裝,換上了一身合體的湖藍色繡金邊勁裝常服,青絲挽起,斜插一支碧玉簪,少了幾分戰場上的凜冽殺氣,卻愈發襯得她身姿挺拔,明豔照人,眉宇間英氣依舊,卻又添了幾許動人的羞赧與柔美。
她落落大方地站在父母身側,目光與王倫相交時,坦然清澈,其中燃燒著灼灼的光彩、信任與無需言說的默契。
在莊重而喜慶的氣氛中,雙方鄭重其事地交換了泥金大紅婚書,上麵詳細書寫著雙方的生辰八字、厚重的聘禮清單以及選定的迎娶吉期。
婚期,最終定在了半年後的一個上上大吉之日。
這個時間,既給足了扈家莊備辦嫁妝、從容準備的時間,也巧妙地契合了王倫下一步整合資源、穩固梁山基業、消化獨龍崗成果的戰略部署。
「三娘,」王倫在遞過婚書時,目光灼灼看著她。
「梁山事務繁雜,我需即刻返回主持大局。待我回去稍作整頓,便會立刻派人來接你上山熟悉環境。那裡,將會是我們的家,也是你新的戰場。」
扈三娘迎著他堅定而溫柔的目光,用力點頭,嘴角揚起一個爽朗而自信的笑容,聲音清脆如金玉交擊。
「好!我等你來接!正好我也要好好操練莊客,整備武備,將來與你並肩上陣!」
離開喜氣洋洋的扈家莊,王倫一行人又轉向了李家莊。
李應和心腹管家杜興早已得到訊息,在莊門前恭候多時,臉上是按捺不住的興奮與期待,身後還跟著一群李家莊的核心頭目。
王倫開門見山,毫不拖泥帶水:「李應兄弟!如今梁山攤子越鋪越大,尤其是咱們梁山自產的水月鏡、香玉皂、透骨香、仙人醉、水玉盞這些奇物,在汴京及整個京畿路的市場潛力極大,利潤驚人!」
「然我梁山兄弟長於征戰,卻短於商事經營,人手更是捉襟見肘,急需得力之人全力開拓此路。兄弟你久曆江湖,深諳世情,人脈通達,更精於算計經營。」
「這京畿路的銷售總攬之責,我想全權交由你來負責!玉樓姑娘隻負責統籌全域性生產與賬目,前線開拓、與人交道、定價銷售,儘由你決斷!你可能擔此重任?」
李應聞言,眼中精光爆射,呼吸都忍不住急促了幾分!他身後的杜興等人也是麵露狂喜!
京畿路!那是大宋王朝的心臟地帶,最繁華、權貴雲集、購買力堪稱恐怖的核心市場!
王倫將此等重任毫無保留地交給他,這不僅是天大的信任,更是一個讓他李家勢力從獨龍崗這鄉野一隅之地,直接躍入帝國最高層級商圈的天賜良機!其意義遠超得到多少金銀!
「泊主大哥!」李應激動得抱拳,聲音都因興奮而微微發顫。
「大哥如此信重,將這般重要的財路交由李應!李應豈敢不竭儘肱骨之力,效死以報?大哥放心,李應定當與孟姑娘精誠合作,必將這京畿路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財源滾滾,絕不負大哥今日所托!若有差池,李應提頭來見!」
當獨龍崗所有大事終於塵埃落定,王倫終於率領著這支滿載而歸的得勝之師,踏上了返回臨湖集的歸途。
此時的隊伍,與來時已不可同日而語,規模龐大了何止數倍,逶迤數裡,旌旗蔽日!
隊伍的核心,是王進、宋萬、杜遷等梁山元老骨乾,個個神采飛揚,顧盼之間銳氣逼人,經曆大戰洗禮,氣勢更勝往昔;
武鬆與新投的「鐵棒」欒廷玉昂首挺胸,並轡而行,一身凜然豪俠之氣,他們不再是江湖漂泊的獨行客與寄人籬下的教頭,而是即將名震天下的梁山虎將;
李應與杜興躊躇滿誌,眼神銳利,已然開始低聲商議著前往京畿路打通關節、鋪設網路的詳細計劃,身邊跟著幾個精乾賬房;
扈成作為扈家莊的代表,也隨行前往,準備先行熟悉梁山事務,為日後扈家莊與梁山更緊密的聯結做準備。
武大郎、孟安、孟忠等人更是激動得難以自持,隻覺得揚眉吐氣,前途一片光明,緊緊跟在運送工坊器械材料的車隊旁。
隊伍中,數百名經曆血火淬煉的梁山戰兵排成整齊佇列,步伐鏗鏘,刀甲鮮明,透著一股百戰精銳的肅殺之氣,令人望而生畏。
扈家莊、李家莊派出的部分精銳護衛也隨行其中,既是護送,更是向梁山主體靠攏、融合的明確訊號。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浩浩蕩蕩、一眼幾乎望不到頭的龐大車隊!
沉重的牛車、騾車一輛接一輛,吱吱呀呀地發出沉重的呻吟,上麵滿載著用厚重油布遮蓋得嚴嚴實實的巨大糧垛——
那是從祝家莊碩大糧倉中起出的、足足五十萬石的糧秣!這些糧食,如同金色的河流,足以支撐梁山數萬之眾數年之用,是未來擴張最堅實的底氣!沿途百姓何曾見過如此多的糧食同時運輸,無不驚駭咋舌。
另有專門加固過的過載車輛,車輪深陷土中,上麵裝載著沉甸甸的數·十萬貫銅錢,以及數十箱閃耀著誘人光芒的金銀錠子,那是啟動各項事業的原始資本,由心腹士卒嚴密看守。
還有專門圈出來的龐大馬群,足有三百匹膘肥體壯、嘶鳴聲此起彼伏的健馬,由經驗豐富的馬夫們小心驅趕著,這將極大增強梁山的機動與衝擊力量。
此外,還有無數車輛裝載著堆積如山的布匹、上好的鐵料、珍貴的藥材、繳獲的軍械鎧甲等各類物資,絡繹不絕,真可謂「其他物資無數」!整個隊伍就像一條移動的寶庫,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力量感。
整支隊伍浩浩蕩蕩,旌旗招展,鼓號喧天,沿途所經州縣,百姓紛紛震撼地駐足圍觀,驚歎聲、羨慕聲、議論聲不絕於耳。
「梁山泊主王倫大破祝家莊、繳獲山積」的訊息,早已如同長了翅膀般,飛速傳回了臨湖集,也震動了整個山東地界。
當隊伍的先頭斥候騎兵的身影,出現在臨湖集外哨卡視野中時,整個臨湖集徹底沸騰了!留守的朱貴、孫七、孟康等人率領著所有軍民,早早地就迎出了數裡之外。
一時間,鼓樂喧天,歡呼聲震耳欲聾,直衝雲霄!「恭迎泊主凱旋!」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泊主回來了!」
「大勝!大勝啊!」
「快看!好多糧車!好多馬!老天爺,咱們梁山發了!」
王倫一馬當先,立於高處,看著眼前熟悉而又顯得更加繁榮興旺的臨湖集,看著山下歡呼雀躍、與有榮焉的部眾和百姓,胸中豪情萬丈,激蕩不已。此番出征,雖曆儘艱險,但收獲之巨,遠超預期。
他身後,是浴血奮戰得來的強大盟友與威猛將領,是堆積如山、足以支撐霸業的糧草錢帛,是足以武裝一支強軍的戰馬和各類物資。
更重要的是,經過這一係列事件的錘煉,梁山的威名已然樹立,內部凝聚力空前強大,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
祝家莊一役,不僅徹底拔掉了獨龍崗這根毒刺,更讓梁山泊的整體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質的飛躍!真正奠定了雄踞山東、虎視天下的霸業根基!
「兄弟們!」王倫振臂高呼,聲音如同龍吟,穿透喧囂,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我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