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第218章 文書先生
隨後,梁山大破黑水寨的捷報,如同插上了翅膀,傳遍了四方。
訊息傳到那些因避戰禍而暫時遷移的民眾耳中,立時引發了陣陣歡呼,壓在心頭的大石終於落地。
陽穀、壽張兩縣遷入城內的民眾,聞訊後大多立即行動起來。
他們收拾起簡單的家當,拖兒帶女,迫不及待地準備返回故裡,重建家園。
然而,在臨湖集那一片片連綿的臨時棚戶區裡,情況卻大不相同。
聽聞捷報後,真正動手收拾行裝準備離開的人,寥寥無幾。
許多民眾發現,即便這臨湖集的「臨時」棚帳,雖然簡陋,卻也比他們老家那四麵透風、遇雨便漏的破茅草房要堅固、乾爽得多。
尤其是那些已經通過招工,進入梁山名下各處工坊、工隊做工的人,他們的感受最為深刻。
在這裡,隻要肯出力,一日勞作下來所得的工錢,竟比他們回鄉麵朝黃土背朝天辛苦操持大半個月的收獲還要多!
故土雖親,卻難敵實實在在的銀錢和看得見的保障。
一種悄然滋生的留戀,在棚戶區彌漫開來。
在一間相對整潔、甚至還用粗布簾子巧妙隔出了內外間的「高檔」棚帳內,一個眉清目秀、作書童打扮的少女,對著一位麵容俊美、身著洗得發白的青衿、作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低聲催促。
「小姐,匪患已平,路途安寧了,我們……是不是該回去了?老爺和夫人怕是急壞了!」
那「書生」聞言,好看的眉頭微微蹙起,故意壓低了嗓音,帶著幾分刻意模仿的老成。
「春梅,與你說了多少次,在外要叫我『公子』!莫要露了行藏!」
儘管她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低沉,但那聲線終究難掩一絲屬於少女的清越與柔潤,好在棚帳內並無外人。
這位女扮男裝的,正是陽穀縣左指揮使的千金,吳月娘。
她因不滿家裡給她訂的親事,又好奇這鬨得沸沸揚揚的梁山與臨湖集,才瞞著家裡,帶著貼身丫鬟龐春梅偷跑出來見識一番。
「這裡多有意思啊,比家裡那四方天地有趣多了!我們再待些時日。」
吳月娘興致勃勃地說道,明眸裡充滿了對新鮮事物的留戀。
「可是公子,」龐春梅苦著一張臉,小心翼翼地拍了拍腰間那已然乾癟下去的錢袋。
「咱們帶出來的盤纏,眼看就要見底了。這棚帳雖比客棧便宜,但一日也要幾文錢,再待下去,我們就隻能去擠那普通的大通帳了!」
「這有何難?」吳月娘渾不在意地擺擺手,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我們可以去做工啊!聽說那觀瀾坊旗下的工坊,每日都招人呢!」
「公子!」春梅急得跺腳,聲音壓得更低。
「您忘了打聽來的訊息了?要想進工坊,無論男女,都得先經過那什麼『體檢』,脫衣查驗有無隱疾、是否強壯呢!您這身份……萬一暴露了可如何是好?」
吳月娘聞言,俏臉一紅,頓時泄了氣,苦惱地撓了撓頭,將那本來束得整齊的發髻都弄亂了幾分。
「這……這倒是個麻煩。那……我們做點彆的營生?總不能坐吃山空啊。」
她蹙眉思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拍手道。
「有了!這臨湖集彙聚四方流民,識字斷文者想必不多。我們不如擺個小攤,專替人讀寫家書、解讀文書、辨認工契!對,就在那招工處附近擺攤,定然有生意!」
「公子,這……這能行嗎?」春梅將信將疑。
「定然可行!」吳月娘信心滿滿,「你就瞧好吧!」
說乾就乾。
主仆二人當即便用所剩不多的銀錢,花了一百多文,從集市上淘換了一張半舊的小方桌,又置辦了些許筆墨紙硯。
第二天一早,她們便在招工處外尋了個人流尚可的角落,將攤子支了起來。
在一塊臨時找來的木板上,他們用清秀的字型寫著「代寫書信,解讀文書,明辨契約」。
起初,過往的行人隻是投來好奇的目光。但沒過多久,一位麵帶忐忑的中年漢子,手裡緊緊攥著一張紙,猶豫著走了過來。
「這位……先生,」漢子打量著吳月娘年輕的麵龐,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您給俺瞧瞧,這工契上……都寫的啥?俺隻聽招工的說好,心裡卻不踏實。」
吳月娘微微一笑,和氣地接過那張工契,仔細瀏覽起來。
她看得認真,時而微微頷首,片刻後,她用清晰柔和的嗓音解釋道。
「這位大哥放心,契書寫得明白。您看這裡,『逢五休一』,意思是每做工五日,便可休息一日。」
「這裡,寫明您每月工錢是二百文,按時足額發放。最重要的是後麵這條,工坊會為您在『洪武錢莊』名下購買『三險一金』。」
「三……三險一金?那是啥?」漢子茫然地眨著眼,這詞他聞所未聞。
吳月娘早有準備,耐心地掰著手指頭解釋。
「『三險』嘛,其一為『養老保險』,您隻要在這類工坊累計做滿十二年,並且按期繳納少許費用,將來年邁無法勞作時,每月都可憑此憑證,去錢莊領取一筆養老金,足以維持基本生計,無需完全依靠兒女。」
「其二為『醫療險』,平日若生病,頭疼腦熱,或是更大的病痛,去洪武錢莊認可的診所、醫館瞧病,診金藥費可根據規定報銷八成,自己隻需出兩成。」
「其三為『工傷險』,倘若在工坊裡乾活時,不小心被工具傷了手腳,或是出了彆的意外,所有治療花費皆可由工坊通過此險報銷,而且養傷期間,工坊還需按日給您發放補貼,保證您不會因傷斷了生計。」
她頓了頓,看著漢子越瞪越大的眼睛,繼續道。
「至於『一金』,則是『住房公積金』,每月工坊會額外替您存一筆錢到您在錢莊的特定戶頭裡,您自己也存一點,積少成多,將來這筆錢,可用於租賃或購買梁山建造的那些帶琉璃窗、磚石結構的新式院落……聽說還能申請低息貸款。」
那漢子聽著聽著,嘴巴不自覺地張開,臉上的表情從茫然到震驚,再到難以置信的狂喜,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天爺!這……這工契竟如此之好?!這……這簡直是夢裡纔有的好事!俺……俺還以為聽錯了!俺渾家前兩日還在唸叨,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攢錢,讓娃兒們住上那亮堂堂、不怕風雨的新院子呢!」
他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手足無措地在自己打了補丁的衣衫上擦了擦手,然後忙不迭地從懷裡摸出三枚被摸得光滑的銅錢,鄭重其事地放入桌上的小瓦罐中,連聲道謝。
「多謝小先生!多謝小先生!您可幫了俺大忙了!」
說完,他緊緊抓著那張如同珍寶般的工契,小跑著離開,想必是急著去和家人分享這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