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第219章 月娘點餐
「公子,您……您能幫俺寫封家書不?」緊接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子湊上前來。
「自然可以,小兄弟要寫給何人?想說些什麼?」
吳月娘鋪開信紙,用鎮紙壓好,提起筆,蘸飽了墨,柔聲問道。
「寫給俺大哥!他在老家給東家做長工。」
小夥子語速很快,帶著對未來的憧憬。
「您就告訴他,俺在這裡好好的,讓他彆再給那摳門的東家乾活了,趕緊帶著俺娘一起過來!」
「俺大哥會編竹篾,手藝好得很!到這裡指定能進竹器坊,工錢肯定比他現在多得多!這裡逢五還能歇一天,吃得也好,還有那個……那個什麼金……」
他撓著頭,一時想不起那個詞。
「住房公積金。」吳月娘微笑著提示。
「對對對!就是那個!反正比老家強一百倍!」小夥子用力點頭。
「好嘞!」吳月娘應了一聲,略一思忖,便落筆如飛。
她並沒有完全照搬小夥子的原話,而是稍作潤色,將臨湖集的情況、工作的保障、小夥子對親人的思念與期盼,娓娓道來,情真意切。
不過一壺茶的功夫,一封字跡清秀、內容詳實的家書便已寫好。
她還細心地問了其兄長的姓名與所在的具體村落,在信末標注清楚。
小夥子識字不多,但聽吳月娘用悅耳的聲音清晰唸了一遍後,歡喜得直搓手,連聲道。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謝謝公子!」
他爽快地付了五文錢,小心翼翼地將信紙摺好,揣入懷中最貼身的位置,興衝衝地便往驛站方向跑去,彷彿已經看到了家人團聚的情景。
這一天下來,吳月孃的小攤前竟未曾冷清。
有來讀工契確認條款的,有來寫家書報平安、呼喚親人前來團聚的,甚至還有人拿來臨湖集的告示來詢問具體內容。
待到日頭西斜,集市將散,她們才收攤。
清點那小瓦罐,裡麵竟有了八十多文銅錢!這幾乎相當於一個壯勞力在工地辛苦好幾日的工錢了!
吳月娘掂量著沉甸甸的錢串,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對著正在收拾桌案的春梅得意道。
「如何?本公子就說可行吧!走,今日辛苦,公子我帶你去朱記酒店打打牙祭,好好犒勞犒勞你我的五臟廟!」
春梅看著自家小姐難得如此開懷,雖嘴上勸著。
「公子,才掙了些許銀錢,莫要如此破費,還是節省些好」。
但她那眉眼間的笑意卻掩藏不住,心裡也樂得能去嘗嘗那聞名已久的朱記菜肴。
於是,主仆二人收了筆墨桌案,迎著傍晚的炊煙與人流,說笑著向那飄著酒肉香氣的朱記酒店走去。
甫一踏入朱記酒店的門檻,一股混雜著濃鬱肉香、蒸騰酒氣與鼎沸人聲的熱浪便撲麵而來,將門外的寒意瞬間驅散。
隻見這大堂內早已人滿為患,燈火通明下,粗豪的劃拳聲、熱烈的談笑聲、跑堂夥計拖著長調清脆嘹亮的吆喝聲,以及碗碟碰撞的脆響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片喧囂而富有生機的市井交響。
吳月娘與春梅何曾見過這等陣仗,不由得蹙起眉頭,耐著性子等了一小會兒,纔好不容易在二樓靠欄杆處,尋到一個剛剛空出來、尚殘留著前客餘溫的座位。
二人略有些侷促地坐定,悄悄打量四周,但見這二樓用雕花木屏風隔出些許雅意,比樓下大堂清靜些許,但也坐滿了七八成客人。
看裝扮,這些人多是些身著綢緞、低聲交談的商賈,或是些攜刀佩劍、眼神精亮的江湖人物,氣氛與樓下迥異。
很快,一個肩搭雪白毛巾、手腳麻利的小二便滿臉堆笑地小跑過來。
他利落地擦拭著本就很乾淨的桌麵,熱情問道。
「兩位客官,用些什麼?小店今日有剛宰的肥羊,這羊肉暖鍋用料紮實,湯鮮肉嫩,配上薑蒜驅寒,這天氣吃著最是暖身愜意!」
吳月娘想著今日首次自食其力,收入頗豐,心頭一熱,便學著記憶中父親在家招待賓客時的架勢,將手中摺扇往桌上一放,頗為豪氣地一揮手。
「既如此,就來一份你們這招牌的羊肉暖鍋!另外,再上一盅你們這兒有名的『仙人醉』!」
「好嘞!貴客兩位——羊肉暖鍋一份,陳年『仙人醉』一盅——」
小二拉長了調子,洪亮地向著後廚方向唱喏,聲音在相對安靜的二層也顯得格外清晰。
「公子!」春梅待小二轉身走遠,立刻緊張地傾過身子,壓低聲音。
「您真要點那『仙人醉』?奴婢早前就聽人說了,那酒是梁山大匠秘法釀製,性如烈火,等閒的江湖漢子,三杯下肚也要麵紅耳赤,暈頭轉向,您這萬一……」
她不敢說下去,隻急得直扯吳月孃的衣袖。
「無妨!」
吳月娘強作鎮定,拍了拍春梅的手背,眼中卻閃爍著被勾起的好奇與躍躍欲試的光芒。
「既是聞名遐邇的烈酒佳釀,來了這臨湖集豈能不嘗?放心,本……公子自有分寸,淺嘗輒止,絕不多飲。」
不多時,小二便端著一個造型彆致、擦得鋥亮的黃銅炭爐過來,爐內紅彤彤的炭火散發出暖意。
緊接著,一口沉甸甸、湯汁咕嘟冒泡、鋪滿厚實鮮嫩羊肉片、點綴著翠綠芫荽的暖鍋被穩妥地架在爐上,濃鬱的香氣瞬間霸占了周圍一方空氣。
隨後送上的是兩副細瓷碗碟和烏木筷,以及一個容量不大、造型古樸雅緻的黑陶酒盅,裡麵盛的琥珀色液體微微晃動,散發出凜冽誘人的酒香,想必就是那「仙人醉」了。
「兩位客官,菜齊了,炭火小心,請慢用!」小二利索地在桌角放上兩個寫著菜名與價格的小木牌,躬身退下。
吳月娘與春梅相視一笑,拿起筷子正準備大快朵頤,享受這辛苦一日後的犒勞,卻見樓梯口一陣響動,又上來兩位客人,恰好坐在了她們鄰桌。
這兩人皆是短打扮,風塵仆仆,眼神帶著江湖人特有的精悍與警惕,正是那剛護送完一批移民,來到臨湖集的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