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第68章 流水作業
「我王倫,不才!」
王倫猛地一拍胸膛,聲震屋瓦。
「既上得梁山,聚義起事,便非僅為苟全性命於這亂世!而是要心懷掃清寰宇、重整山河之淩雲壯誌!」
「我等不僅要替天行道,鏟除世間不平,更要重開海路,溝通萬邦,複我漢唐雄風!」
「讓我中華璀璨文明之光,普照四海八荒!讓我華夏英勇兒女,昂首挺胸,屹立於世界萬族之林!」
王倫猛地伸手指向激動得渾身顫抖、幾乎要站不穩的孫七,目光銳利如刀。
「孫七兄弟!你將來要鑄造的神弩,不僅要能射穿西夏鐵鷂子的重甲,擊潰遼國皮室軍的堅陣!」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一個字都砸在孫七的心坎上。
「更要裝備在我梁山的遠洋巨艦之上!為我們的商隊劈波斬浪,保駕護航!為開拓疆土的勇士,掃清一切障礙!讓那些異域番邦,在我雷霆神弩之下,瑟瑟發抖,永絕覬覦之心!」
孫七的呼吸驟然急促,臉色漲紅。他一生鑽研弩箭,從未有人將他的技藝與如此宏大的圖景聯係在一起。這不再是簡單的殺人利器,而是承載著文明與野心的國之重器!
王倫熾熱的目光又轉向一旁同樣激動不已的孟康。
「孟康兄弟!你要建造的巨舟,不僅要縱橫這八百裡水泊,將來更要能征服大洋,遠渡重洋!」
他張開雙臂,彷彿要擁抱整個海洋。
「載著我們的絲綢、瓷器和茶葉,換回無窮的財富與資源!載著我們的仁義之師,文明火種,播撒到那些未開化之地!載著我華夏的雄心與智慧,去丈量寰宇之廣博,探索未知的世界!」
孟康隻覺得胸口一股熱流湧動,眼眶發熱。他造的船,不再隻是水上的木頭疙瘩,而是連線世界、傳播文明的方舟!是開拓帝國疆域的移動堡壘!
王倫的目光在兩位激動得不能自已的俊傑臉上緩緩掃過,聲音低沉而有力,一字一句,如同燒紅的烙鐵,深深烙印進他們的靈魂深處。
「這,就是我王倫的誌向!這,就是梁山未來必將踏上的道路!這,更是我們熱血男兒,值得為之奮鬥終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千秋偉業!」
他向前一步,伸出雙手,聲音帶著一種致命的蠱惑與真誠。
「二位賢弟,可願助我,共襄此開天辟地之壯舉?讓『華夏』之名,響徹寰宇每一個角落?讓這日月所照、舟楫所至之地,皆能聽到我中華的強音?!」
「噗通!」「噗通!」
兩聲悶響。
孫七和孟康,這兩位心高氣傲、半生漂泊,空有一身驚世技藝卻不得重用的頂尖人才,此刻心中所有的猶豫、彷徨和保留,都被這宏大到令人戰栗的藍圖徹底碾碎!
巨大的認同感、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以及那沉甸甸的知遇之恩,化作洶湧澎湃的力量,衝垮了他們最後的矜持。
兩人同時推金山倒玉柱般,雙膝跪地,以頭觸地,行下了這代表徹底效忠、生死相托的至重大禮!
他們的聲音因極致的激動而嘶啞顫抖,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與近乎狂熱的虔誠。
「孫七(孟康)!願以此殘軀賤命,誓死追隨哥哥!鑄神弩,造巨艦,揚威海外,光耀華夏!」
「縱使前途刀山火海,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亦百死無悔!請哥哥驅策!」
王倫看著跪倒在麵前的兩位大才,眼中也適時地泛起激動的水光。他快步上前,俯身用力將兩人扶起,三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感受到彼此掌心傳來的灼熱溫度和微微的顫抖。
「好!好兄弟!」王倫的聲音也帶著一絲沙啞,「得二位臂助,我梁山如旱得甘霖,如虎生雙翼!何愁大業不成!」
「從今日起,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為這華夏之崛起,為民族之複興,共勉前行!」
目光交彙,充滿了無限的決心與澎湃的力量。
偏廳內,燈火搖曳跳動,在三張年輕而堅毅的麵容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彷彿預示著一條充滿未知與挑戰,卻也波瀾壯闊的未來之路,正在他們腳下徐徐展開。
窗外,八百裡梁山泊煙波浩渺,夜霧翻騰,彷彿也感應到了這小小廳堂之內,正有一股足以在未來撬動天下格局、重繪世界海圖的磅礴力量,正在悄然孕育,即將破土而出,直衝霄漢!
王倫用他對未來世界格局的超越性認知、對民族複興的熾熱夢想、以及那令人血脈賁張的宏偉藍圖,徹底點燃了孫七和孟康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與豪情。
這火焰,將不僅照亮梁山的前路,更將照亮一條通向深藍、通向寰宇的壯闊航程!
……
次日清晨,天光微熹。
梁山後山深處,工造營核心區域。
王倫親自帶著孫七和孟康,穿過層層明崗暗哨,越過幾處利用天然岩洞和林木巧妙偽裝的屏障。越是深入,守衛越是森嚴,空氣中開始彌漫起一股混合著木屑、鐵鏽、桐油和炭火的特殊氣味。
耳邊傳來隱約的叮當聲和流水聲。
當最後一處偽裝挪開,眼前豁然開朗的景象,讓孫七和孟康瞬間停住了腳步,瞳孔急劇收縮,倒吸一口涼氣!
映入眼簾的,是一處依傍陡峭山壁而建的宏大工坊區,其規模遠超他們想象。巨大的工棚連綿起伏,幾乎掏空了小半個山腹。
「二位賢弟,歡迎來到我梁山真正的核心,未來強軍興邦的基石——『天工院』!」王倫臉上帶著自豪的笑容,示意守衛推開一扇包裹著厚實鐵皮、沉重無比的大門。
「嘎吱——」
沉重的摩擦聲響起,門內的景象,如同一個全新的世界,瞬間撞入了孫七和孟康的視野,讓他們渾身一震,幾乎忘記了呼吸!
(此處開始,重點刻畫工坊內部的「現代」景象,突出其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先進性和秩序感,營造「技術碾壓」的爽點)
巨大的工棚內部寬闊得驚人,被清晰地劃分為數個區域,如同棋盤格般井然有序。原木處理區、木料陰乾庫、鐵器鍛造區、精密部件加工區、組裝區、檢驗區……區域之間用矮柵或通道分隔,人流物流各行其道,忙而不亂。
最讓他們震撼到失語的,是工坊中央那超乎想象的景象!
一條由十多張堅固長桌首尾相接、橫貫東西的超長工作台,如同一條沉睡的鋼鐵巨龍!工作台上,整整齊齊地固定著數十件正在組裝的物件——正是梁山目前量產的製式手弩核心部件!
長桌兩側,數十名工匠如同精密的零件,各司其職,動作快得讓人眼花繚亂。
有人隻負責用特製工具打磨弩臂凹槽,動作千篇一律,卻保證每次打磨都光滑如鏡;
有人像機器一樣,隻安裝那小巧的弩弦掛鉤,速度快如閃電,精準無誤;
有人專注地用毛刷塗抹魚鰾膠,用量被嚴格控製,分毫不差;
有人隻負責將三四個加工好的小部件卡合在一起,嚴絲合縫,彷彿天生一體;
最後有人進行初步的拉弦測試,檢查力道是否均勻…
他們的動作熟練、精準、高效,彷彿形成了無需思考的肌肉記憶!沒有監工的嗬斥與鞭打,隻有一種沉默而高效的秩序。
更讓孫七和孟康瞳孔地震的是,每個工匠手邊都擺放著一模一樣的木製或鐵製「標準件」,以及各式各樣的「量規」(簡易卡尺、角度規、塞尺等)。
他們每完成一個步驟,都會下意識地拿起標準件比對,或用特定的量規卡一下關鍵尺寸,確保其分毫不差!
旁邊還有數名身份不同的「巡檢」,手持更為精密的黃銅卡尺,目光銳利如鷹,不時隨機拿起成品或半成品進行嚴格抽檢。
整個工坊裡,隻有部件在流水線上移動的輕微摩擦聲、工具操作的規律聲響,以及偶爾量規觸碰部件的清脆聲音。
效率之高,產出速度之快,成品一致性之好,徹底顛覆了孫七和孟康畢生的認知!
他們眼睜睜看著一堆堆零散的弩臂、弩機、望山、鉤括等部件,在那條不可思議的流水線儘頭,被迅速組合,變成一把把形製完全統一、線條流暢、閃爍著冷冽寒光的製式手弩半成品!彷彿有一隻無形的上帝之手,在操控著這一切高效運轉。
「這…這…這是…」
孫七這個造了一輩子弩的行家,看得是目瞪口呆,舌頭都打結了!
他習慣了每一把弩都由大師傅精心雕琢,追求極致的個體完美,產量極低。
而眼前這種將複雜工藝拆解到極致簡單、讓普通工匠也能批量產出精良標準件的方式,簡直是點石成金的神術!
他猛地抓住王倫的手臂,手指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聲音都變了調。
「哥哥!此等…此等高效精密之法,可是源自將作監李誡大人《營造法式》之『材份製』古法,並加以脫胎換骨之提升?!」
他依稀記得官家工程有標準化雛形,但絕無此等驚世駭俗的效率!
王倫正愁如何解釋這「標準化流水線」的現代概念,聞言心中一樂,順勢點頭,臉上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
「正是!賢弟好眼力!此法正是脫胎於古法,但更重『標準先行,分工協作,量規檢驗』,以求效率與精度的極致。」
「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化繁為簡,集眾之力,效率何止倍增!」
孫七激動得語無倫次,指著那些標準件和量規,「全憑這些…這些東西,就能保證每一把弩的部件嚴絲合縫,完全通用?」
一旁的孟康同樣震撼得無以複加。
他作為曾經督造皇家禦舟的大匠,深知在大型工程中統一標準的巨大難度。
官家船廠不同班組造出的構件尺寸常有差異,後期組裝費時費力。而眼前梁山工坊,竟用如此清晰高效的方式,實現了部件絕對的精確與互換!
「哥哥此法,已得《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之真髓,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孟康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激蕩的心情,眼中閃爍著近乎崇拜的光芒,「分而治之,標準先行,眾工協作!妙不可言!」
他彷彿已經看到了無數按精確標準生產出來的船材構件堆疊如山的壯觀景象,以及一艘艘巨艦以驚人速度下水的未來場景,聲音帶著顫抖:「若將此『標準件』、『量規檢測』、『流水協作』之法用於造船,那未來的船材儲備、部件更換、整船組裝速度…簡直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