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 第69章 梁山格物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第69章 梁山格物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王倫腳步不停,領著心神劇震的孫七和孟康,徑直穿過那喧騰鼎沸之地。

叮當的錘音,飛揚的木屑,汗水與金屬混雜的氣息撲麵而來,卻又被迅速拋在身後。孫七和孟康隻覺得眼睛不夠用,方纔那水力鍛錘的震撼尚未平複,又被這井然有序、充滿力量的熱浪裹挾,隻能懵懂地跟著前方那道沉穩的背影。

越往深處走,喧囂便如潮水般退去,四周漸漸安靜下來。

最終,三人停在一處相對僻靜的獨立建築前。門口高懸一塊深色木牌,材質似鐵非鐵,似木非木,透著一股沉肅。

「格物院」。

三個古樸厚重的隸書大字,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姿態鐫刻其上,筆鋒如鐵劃銀鉤,靜默中自有一股力量。

這裡的守衛也與彆處不同。並非膀大腰圓的壯漢,而是幾名身形精乾、眼神銳利如鷹的漢子。他們腰懸一種特製的短刃,刃身狹長,泛著幽藍的冷光,目光掃過王倫三人時,帶著一種審視器物般的冷靜與警惕。進出之人,皆需出示一枚特製腰牌,並在門旁桌案上由一名麵無表情的文簿詳細登記姓名、事由、時辰,一絲不苟,透著森嚴的規矩。

跨過那高高的門檻,彷彿一步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外界的喧鬨被徹底隔絕,一種近乎凝滯的、高度專注的靜謐氛圍籠罩下來。空氣裡彌漫著一種奇特的混合氣味:新刨木料的清香,某種草木焚燒後的灰燼氣,動物油脂的微膩,淡淡的、難以名狀的礦石粉末味,還有一種……隱隱約約、刺入鼻腔的硝石氣息。

院內,多是些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衣著樸素,袖口、衣襟難免沾著些油漬、藥漬,但他們的眼神卻異常明亮。那裡麵既有少年人的銳氣與好奇,更沉澱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沉靜與專注。他們三三兩兩聚在用簡易木板隔出的、標著「xx格物間」的小工作區內,各自埋頭於桌案上那些堆積如山的瓶瓶罐罐、奇形怪狀的琉璃陶瓷器皿,以及寫滿奇特符號與資料的厚冊子中。

「泊主,您來了!」

一個機靈的年輕人眼見王倫,立刻放下手中一截正在觀察燃燒狀況的木炭,小跑著迎上,恭敬行禮。他便是錢誌平,原是宋萬、杜遷手下不起眼的頭目,武藝平平,卻勝在腦子活絡,尤喜鑽研機關訊息、奇技淫巧,甚至對藥材搭配也有些野路子的心得。王倫偶然發現了他這塊材料,不拘一格,將他提拔到這核心重地「格物院」擔任管事,協調物資、人手,記錄日常。

「誌平,近日各專案進展如何?」王倫目光掃過那些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年輕身影,語氣溫和,卻自帶一股威儀。

「稟泊主!」錢誌平挺直腰板,聲音裡壓抑著興奮,「『金水』提純已臻完善,三號窖法能穩定產出高純堿液!『肥皂』優化專案……也快成了!」他頓了頓,壓低聲音,卻難掩激動,「昨日『皂研丙組』已能穩定析出上層優質膏體,初步試用,去汙力驚人!比市麵最好的皂莢、澡豆、舊式豬胰皂,強出數倍不止!」

他口中的「金水」,乃是特定草木灰浸泡、沉澱、過濾、蒸發濃縮後得到的堿液,此專案重在流程穩定與純度提升,技術門檻不算頂尖,卻是諸多專案的基礎。

「好!甚好!」王倫眼中閃過期待之色,「帶我們去『皂研丙組』看看,讓他們現場演示一番最新成果。」

「得令!」錢誌平連忙側身引路。

來到標著「皂研丙組」的木牌前,裡麵是三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沈溪、趙小乙、丁一真。他們都是朱貴早年收養、精心篩選的孤兒,身世清白,根底乾淨,忠誠毋庸置疑,更難得的是個個心思縝密,耐得住枯燥,且略通文墨,是被當作未來技術骨乾苗子重點培養的。

此刻,三人已知曉泊主親臨觀摩演示,全神貫注,如臨大考。他們分工明確,動作一絲不苟,彷彿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沈溪立於主位桌案前,麵前攤開一本厚冊,上麵畫滿了格物院內部才懂的奇特符號和密密麻麻的資料。他眼神專注銳利,如同執掌律法的判官,不容絲毫差錯。

趙小乙是主操作手,立於一個特製的雙層陶鍋前,神情肅穆,如同即將上陣的將軍。那陶鍋下層注水,上層空置,置於一個可精確調節火力大小的精巧泥爐上。

丁一真則如同最稱職的副手兼物資官,在一旁的木架上快速而準確地備料:一小碗凝固雪白的、由上等豬板油精心熬煉提純的油脂,一瓶清澈見底、標有濃度刻度的「金水」,一罐濃稠的、經過靜置過濾的飽和鹽水。

「演示開始!」錢誌平低聲道。

「油脂,十兩!」沈溪清亮平穩的聲音響起,同時提筆在冊子特定方格內,用符號記下指令與時間。

丁一真立刻取過一杆小巧精緻的戥子,嫻熟地精準稱出十兩雪白油脂,置於趙小乙手邊的白瓷盤中。

趙小乙目光緊盯雙層鍋下層的水麵。見水中泛起細密「魚眼泡」(約60-70度),他熟練關小爐門,控至文火,再將瓷盤中油脂塊小心放入上層乾燥陶鍋。

油脂在溫和持久的熱力下,慢慢融化,由潔白固態變為清澈晶瑩的金黃液態,散發出特有的油香。趙小乙拿起一根打磨極光滑的硬木攪拌棒,開始以極其緩慢、均勻的速度和恒定的力道攪拌,動作穩定得驚人,彷彿手腕不是血肉,而是精密的機械構件。

「金水,濃度乙上,四兩九錢!」沈溪聲音再起,筆尖在另一方格落下標記。

丁一真迅速取過帶精細刻度的竹筒量杯,小心量取四兩九錢清澈金水。

趙小乙深吸一口氣,眼神更加凝練。他用一根細長竹筒作引流器,將量好的金水極其緩慢、均勻如線地淋入融化油脂中。同時,另一隻手中的攪拌棒保持著恒定有力的圓周運動,確保堿液被迅速均勻分散。

奇妙的化合開始了!

起初,油脂與金水涇渭分明,油亮金黃浮於上,堿液清澈沉於下。但隨著趙小乙持續、有力、恰到好處的攪拌,清晰界限迅速模糊、消失。混合物顏色肉眼可見地由清澈金黃轉為乳白,再變為渾濁乳黃,質地更發生神奇變化!它不再分層,變得粘稠、均勻、細膩,泛出珍珠般光澤,如同熬到極致的濃稠米漿,在攪拌棒下形成柔韌波紋和緩慢消失的漩渦。

時間流逝,趙小乙額角滲汗,手臂肌肉因長時間穩定發力而緊繃,但動作沒有絲毫變形,穩定得令人心折。

王倫負手而立,靜靜觀看,眼神深邃。孫七和孟康早已屏住呼吸,全神貫注於這「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心中驚濤駭浪難以言表。孫七造弩多年,孟康督造禦舟,皆自詡見識廣博,但此等清晰、可控的物性轉變,聞所未聞!

中途,趙小乙與丁一真默契交替,保持攪拌力度不減。

約莫小半個時辰後,王倫敏銳觀察到,攪拌棒劃過膏體留下的痕跡,不再迅速平複,如同在逐漸凝固的豬油上刻劃,痕跡消失極其緩慢。

「皂化已基本完成。」王倫低語,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這火候把握,需極豐富經驗。

「含鹽三成飽和濃鹽水,一兩五錢!」沈溪聲音帶上一絲激動,筆尖懸停。

丁一真立刻遞上早已備好的濃鹽水。

趙小乙接過,毫不猶豫,沿鍋邊緩緩倒入已異常粘稠的膏體中,再次用力均勻攪拌起來。

刹那間,神跡降臨!

彷彿被無形之手點化,鍋中那均勻粘稠的「米漿」猛地一震!在孫七和孟康瞬間瞪圓、充滿難以置信的眼中,膏體以肉眼可見速度迅速凝結、分離!

上層析出更加濃稠、細膩、色澤純淨的淡黃膏狀物,質地宛如最上等、剛剛凝固的羊脂玉膏。下方,則迅速析出渾濁、帶著油星雜質的深褐色廢液!兩者界限清晰,再無交融!

「這……這……!」孫七指著鍋中那涇渭分明、堪稱魔術的景象,震驚得嘴唇哆嗦,語不成句。他造弩多年,與木材金屬打交道,何曾見過如此清晰、可控的物性轉變?

「點鹽析出!分層竟如此利落!這……這簡直是點石成金之術啊!」

孟康失聲驚呼,他督造禦舟,處理過無數材料,深知讓不同物質如此利落分離難度極高,眼前一幕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此非仙術,乃格物之理!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王倫朗聲笑道,語氣中充滿自豪。

「此物乃我格物院專攻『胰子』優化專案,以精煉豬油、提純金水、飽和鹽水為基,經特定溫度、配比、流程催化化合而成,名之為『肥皂』!其去汙去油之力,遠勝尋常皂莢、澡豆乃至舊式豬胰子數倍!」

(注:中國早有利用豬胰臟混合草木灰製成「胰子」用於洗滌的記載,王倫此法實為優化和標準化)

「匪夷所思……簡直是奪天地造化之功!竟能將尋常油汙,化為此等去汙聖物!」孟康撫掌連連讚歎,看向鍋中淡黃細膩膏體的眼神,如同在看稀世珍寶。

「哥哥!」孫七眼中精光爆射,作為曾經的西軍器械官,他對物資價值有著天生的敏銳。

「此物……此物若能量產,行銷於世,其利……怕是不下於軍器貿易!更能惠及萬千百姓!實乃利國利民之重器!」

他心中熱血翻湧,原本隻道梁山泊是草莽聚義之地,如今看來,竟潛藏著如此經世濟民的驚世之力!這位王倫首領,其誌恐怕絕非尋常江湖豪傑可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