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誰是文仙 > 第28章 文學之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誰是文仙 第28章 文學之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聽到李講的聲音,許多人麵麵相覷,彼此的眼中皆是震驚之色。

要知道,這可是萬人級彆的授課啊。

現場沒有一個人簡單的,修為再次也在洞天境之上,而像周雪真,更是一位行事低調的聖人!

可以說,就算是聖人,麵對這種場合,也不敢鋌而走險,生怕糟蹋自己的名聲。

至少第一節課,會選擇自己最有把握,最出名的成名之作來進行傳授。

而李講,選了一篇沒人聽過的作品也就罷了,居然還是未完成的初稿?

此刻,就算是老師也很震驚得說不出話。

就算是自信,也不能這樣做吧?

“簡直是胡鬨!”一位性格比較古板的老教師麵色一沉,低聲道。

沒有幾個人敢出言附和的,但也皺起了眉頭,暗自搖頭。

很多人認為,李講太托大了,這一步棋走得很險,還是吃了經驗太少的虧。

他不知道,在洛陽學宮,教師的授課若是乏味無聊,上課的學生,是擁有可以隨時離開的權利的!

這代表著什麼,不言而喻。

試想看,若是教著教著,底下的學生走了大半。

那算個什麼情況?

絕對的顏麵無光啊!

沒有任何教師,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對誰都是一種沉痛的打擊,等同於自身的能力遭到否定。

“張先生,李講這還沒拿出作品呢,你這麼著急生氣做什麼?”

“是啊,年輕人有年輕人自己的做法,我們這些老東西,就坐在一旁看吧。”

“畢竟是李鎮國寫的,老張頭,他既然敢拿出來,想必是有自己的道理在的,萬一是一篇鎮國呢?”

不過,還是有人對李講抱有信心的。

他們認為隻要是李講寫的,哪怕是尚未流出,名聲不顯的作品,必然也有可取之處。

否則,他也不會就這樣隨意拿出來。

張森被一眾同僚堵得啞口無言,心中忍不住感歎。

這就是作品養人啊,哪怕李講年紀輕輕,資曆尚淺,隻要有那些成功的作品在,就永遠有人相信他,覺得他做什麼都有自己的道理。

有人舉手,示意有問題要問,李講點她起身。

這是位明眸皓齒的少女,與李講對話的時候,臉頰紅撲撲的,

“李師,敢問您要傳授的,是哪家的作品?還是說隻是普通的詩詞歌賦?”

“非聖道學說,非詩詞歌賦,隻是一篇儒學。”李講說道。

這個世界,沒有孔孟,自然也就沒有儒家聖道。

不過,凡是與聖道學說無關的,皆可以歸類到“儒學”的之中。

人們聽聞,不少人頓時流露出失望之色。

因為,儒學雖然海納百川,包羅萬象,但往往又代表著不夠突出,沒有鮮豔的特點。

當今天下,無論是陰間還是人間,儒學的地位都不算高,被世人所認為是一種過渡。

一旦進入蘊靈境,幾乎所有讀書人都會頃刻拋棄儒學,轉而學習聖道學說。

因為隻有擁有一技之長,讀書人的戰鬥力才會飆升。

“世安侯還是聰明的。”一位老教師道。

聖道學說的專業性,導致了其學習註定存在門檻。

所以,無論李講要講授的是兵家、法家還是小說家等等。

隻要是聖道學說,即便不少人是衝著李講這塊金字招牌而來,上課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會有一部分人感到無趣,起身離席。

而儒學就不同了,雖然幫助不大,但有容乃大。

無論學習的是哪一家的聖道,都不耽誤學習。

所以,隻要李講的作品質量夠硬,本人的講學水平又沒問題,必然可以留住六成以上的學生。

要知道,一萬人的課堂,最後能剩下六千人願意學習,已經算是一個極高的數字了。

底下的學生討論了一段時間,又有人舉手,這一次特彆多,放眼望去密密麻麻。

李講隨意挑了一位男生。

“李師,學生有一疑問,儒學作品相比於聖道作品,各方麵中庸,表現平平,既無法在戰場上殺敵,也無法造福於百姓。”

少年麵對李講不卑不亢,沉著說道:“敢問李師,如此珍貴的開課機會,為何要選擇儒學,作為第一天的課程內容?”

聽聞少年的一番話,不止是學生,就連老師都在暗暗點頭。

這個問題,可謂是問到點子上了。

李講笑道:“這位同學,你叫什麼?”

四周響起小範圍的嘩然聲,一些人的眼神當即就變了,羨慕無比。

被李講在這麼多人麵前詢問姓名,擺明瞭就是看中才華,是千載難逢的揚名機會。

果然,少年先是沒有預想到的一怔,緊接著眼中閃過大喜之色,忙不迭地行禮。

“學生竇世寧,見過太師!”

“你問的很好。”

李講肯定了他,隨後話鋒一轉,道:“不過說的不對。”

竇世寧沒有想到李講居然會這樣說,下意識的問,“李師,敢問何處不對?”

“幾乎所有,都沒說對。”

李講看向他,說道:“我剛聽聞你以‘中庸’來形容儒學的時候,還是一喜,可轉眼間就聽到你補上一句‘表現平平’……”

“這是第一個不對,在我看來,中庸之道,不是貶義詞。”

竇世寧嘴巴嗡動,上下開合,很糾結,欲語還休,最後還是沒說。

“第二個不對,便是你所說的‘無法在戰場殺敵,無法造福於百姓’。”

李講說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像你不能要求一位將軍去救死扶傷,你怎麼可以就這樣隨意否認儒學的優點?”

天地間靈氣彙聚,李講的聲音就像是鐘波一般,朝著遠方滌蕩傳遞。

整個洛陽學宮的空氣都彷彿清新了,每一個人都覺得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鳴縣真言!”

“不愧是李鎮國,這樣的真言,張口就來,真不可思議!”

沒有幾個人不驚歎的。

因為舉手投足,言行舉止之間,輕易引發天道共鳴。

那是隻有身合天道,超然脫俗的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李講才四極境,便有了聖人的氣度與趨勢,這本身就說明瞭他根基牢固,不同凡響。

在座的學生,無一不流露出思考的神色。

周雪真忍不住道:“那太師認為,儒學所長,在何處?”

“儒學的長處,在於可以夯實文道的立身之本。”

“文道的立身之本?太師認為,文道的立身之本是什麼?”

“文道文道,顧名思義,文章之道,文學之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