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木匠的煙火人間 第17章 拜師宴與未雨綢繆
一個星期後的傍晚,南鑼鼓巷95號院中院易家,燈火通明,氣氛格外鄭重。易中海特意請了假,換上了一身嶄新的藍色工裝。堂屋裡,八仙桌上擺滿了花生瓜子和幾碟葷素冷盤。
正中還放著一個紅紙包著的、顯然是剛買的糕點盒子。劉海中、閆埠貴兩位管事大爺,以及軋鋼廠裡兩位和易中海相熟的六級、七級老師傅,都被請來作為見證人。
傻柱係著圍裙,在易家的小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鍋鏟翻飛,濃鬱的菜香彌漫開來。他嘴上咧開嘴笑了,易中海的麵子他傻柱還是要給的。
主角賈東旭,今天也是收拾得格外精神,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穿著他最好的那件中山裝,隻是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他手裡提著一個沉甸甸的網兜,裡麵是兩瓶汾酒、一條“大前門”香煙和一包上好的點心,恭敬地放在易家的條案上。
“師父在上!”賈東旭走到端坐在主位的易中海麵前,深吸一口氣,撩起衣襟,雙膝一彎,“噗通”一聲跪了下去,額頭結結實實地磕在青磚地上,“咚”的一聲悶響。
“弟子賈東旭,誠心拜師!願執弟子禮,侍奉師父師娘左右!懇請師父收我為徒,傳我技藝!”賈東旭的聲音洪亮,帶著刻意表現出的激動和誠懇,又連著磕了兩個頭。
易中海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和深沉的考量。他等賈東旭磕完三個頭,才緩緩起身,上前一步,雙手扶起賈東旭:“東旭啊,快起來!你有這份心,師父我很欣慰。現在新社會了,不興舊社會磕頭拜師那一套繁文縟節了。你能上進,願意跟我好好學技術,我就很高興了。”
他環視了一下在場的幾位見證人,朗聲道:“今天請各位老哥和兩位大爺做個見證!賈東旭,以後就是我易中海的徒弟!我會儘心儘力,把我的鉗工技術傳授給他!也希望東旭能尊師重道,勤學苦練,早日成為對國家有用的技術人才!”易中海巧妙地強調了“技術”和“國家”,將這場帶著濃厚舊時代“兒徒”色彩的拜師,包裝成了新社會尊師重教、培養人才的典範。
劉海中挺著肚子,率先發言:“老易收徒,這是好事!東旭啊,你可得珍惜這個機會,跟著易師傅好好學!爭取早日升級,也給咱們四合院爭光!”。
閆埠貴推了推眼鏡,笑眯眯地說:“是啊是啊,名師出高徒!東旭有福氣!老易,你這可是為咱們廠又培養了一個好苗子啊!”話裡話外都是恭維。
另外兩位老師傅也紛紛附和,場麵話說了不少。
秦淮茹挺著大肚子,在一旁端茶倒水,臉上帶著謙卑討好的笑容。賈張氏則坐在角落,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得意,彷彿賈家已經攀上了高枝。
傻柱端著剛出鍋的紅燒肉進來,看到這場麵,小聲嘀咕:“高門大戶還是低頭了”轉身又鑽進了廚房。
這場拜師宴,在易中海的主導和眾人的捧場下,氣氛熱烈。賈東旭殷勤地給師父和各位見證人敬酒佈菜,易中海也適時地提點幾句廠裡的事和技術要領。表麵上看,賓主儘歡,賈家似乎終於找到了穩固的靠山。
前院西廂房,氣氛卻截然不同。
昏黃的燈光下,林墨正坐在那張被他加固過的方桌旁,對麵是初三的弟弟林賢和高小的林巧。桌上攤著數學課本和練習本。
林墨湊過去看了看。這道題確實有點難度。他拿起鉛筆,在圖上利落地添了一條輔助線,又畫了一個小圖示意。
“你看,連線ad和bc,交於p點”林墨的聲音清晰平緩,邏輯嚴密,將複雜的思路拆解得簡單易懂。他完全融合了原主的記憶和前世設計師的思維優勢,輔導初中功課遊刃有餘。
林賢的眼睛隨著哥哥的講解越來越亮:“哦!原來是這樣!哥,你講得比我們老師還明白!,你教給我的學習方法真的很有用,我現在成績已經慢慢趕上第一梯隊的同學了,我明年有很大的把握考上中專”他由衷地讚歎道。林巧趴在自己的小桌上,認真寫著作業,偶爾抬頭羨慕地看看二哥。
林墨笑了笑,揉了揉弟弟的腦袋:“好好學,讓我也跟劉海中一樣到處跟人吹。”
翌日,龍成傢俱廠,木工車間。
趙山河指著圖紙:“二級工考覈,核心是掌握基礎榫卯結構,直角榫、燕尾榫、槽口榫、圓棒榫等的精確製作,能看懂基礎木工圖紙,能獨立完成簡單傢俱的下料、開榫、組裝和表麵處理。”
趙山河的語氣嚴肅起來:“記住,木匠活計,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手上功夫,沒有捷徑,就是練!往死裡練!練到閉著眼睛,手都有準頭!”
“是,師父!”林墨眼神堅定,充滿了鬥誌。識圖?這是他作為設計師的老本行!至於手上的精細活,他有魯班工坊的雙倍時間和精準指導,不怕練不出來!
然而,在投入新一輪苦練的同時,林墨心中那份關於未來的緊迫感也越來越強。他清晰地記得,距離那場席捲全國的自然災害,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還能憑本事弄到魚,還能用錢直接買到肉,但再過兩年,情況將急轉直下!必須未雨綢繆!
他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賣魚收入的用途:
藥浴支出,維持身體強化和技能學習的根本,不能省。
利用目前尚不需要肉票的視窗期,林墨開始小規模、分散地囤積肉類。在回城路上不同的副食店或者供銷社,購買價格相對較低的豬頭豬腳和豬下水、還有價格較貴但是可以合理拿出來的臘肉、鹹肉和雞蛋。每次不多買,避免引人注意,買了就偷偷收進木盒空間保鮮。
購買糧食也是重中之重!到了饑荒年代,錢根本買不到糧,他開始將賣魚得來的一部分現金,通過傻柱在鴿子市兌換糧票買糧食,拿出一部分錢購買溢價糧,存在木盒空間裡,這事他沒跟母親說,因為沒法解釋。
第一次找傻柱幫忙時,傻柱瞪大了眼:“糧票?你小子想乾嘛?現在糧本上的定量還不夠你吃?”他驚訝地看著林墨。
林墨早就想好了說辭,壓低聲音:“柱哥,我這不是想給家裡多備點嘛。我媽身體不好,弟弟妹妹都在長身體,光靠定量總有點緊巴,而且我們木工也不是什麼輕體力的勞動,吃不夠也頂不住。再說,我拜師學藝,逢年過節總得給師父師娘表示表示,送點細糧票比送彆的實在。你放心,就換一點,絕不惹麻煩!”
傻柱看著林墨誠懇又帶著點“為家裡操心”的表情,再想想林家的情況,警惕心消了大半,嘟囔了一句:“行吧,你小子還算有孝心。不過這事兒可得小心!被抓到可不是哄著玩的!我認識個還算靠譜的‘朋友’,叫‘老煙鍋’,在鴿子市那片有點門路。下次我幫你問問。”
幾天後,在軋鋼廠後牆一個偏僻的角落,傻柱把一個乾瘦、眼神精明、身上帶著濃重煙味的中年男人介紹給了林墨。
“喏,這就是老煙鍋。林墨,我兄弟,人絕對靠譜。”傻柱簡單介紹了一句,就走到不遠處望風。
老煙鍋眯著眼打量了林墨一番,沙啞著嗓子:“柱子介紹的人,我信。要換什麼票?多少?”
林墨也不廢話,掏出準備好的錢:“糧票,越多越好。”
老煙鍋接過錢,手指飛快地點了一遍,點點頭,從懷裡一個油紙包裡抽出幾張糧票遞給林墨:“全國的五斤,本市的十五斤。按規矩,錢貨兩清,出了事,誰都不認識誰。”
“明白。”林墨仔細檢查了糧票的真偽,確認無誤後,迅速收好,對老煙鍋點點頭,轉身離開。
第一次交易順利完成。他知道,這隻是開始。買糧食必須像螞蟻搬家一樣,持續、謹慎地進行下去。木盒空間開始悄然堆疊起各種雞鴨肉和幾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