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358章 這邊吃著飯,那邊用刀剌耳朵,不疼!
薄如蟬翼的豬耳朵,入口之後經過咀嚼,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雖然隻是一道看似簡單的冷盤。
越是這種簡單的菜品,就越考驗食材的品質以及廚師的調味。
這種菜看似誰都能做。
但並不是誰都能將其做到完美的。
顯然陳宇凡就把這道普通的冷盤,做出了超出尋常人的程度。
從外形到口味,全都是他們前所未見的。
“厲害,真是厲害!”
“陳宇凡啊,你這刀工都可以去故宮修文物了!”
楊廠長吃著,不由得讚歎道。
他感歎今天這頓飯真是來對了。
這纔是第一道冷盤,就已經如此驚豔,他可以想象到後麵的主菜將會多麼的美味。
“接下來呢,就是第二道菜——憶苦思甜鐵板茄!”
陳宇凡微微一笑,揭曉了第二道菜品的名稱。
這道菜並不是用盤子裝的,而是用一塊燒熱的鐵板。
紫茄子在燒熱的鐵板上烙出虎皮紋,手撕成條後堆在一起,如同小山般,從外表上就能看出做得非常軟爛。
蒜末炸的金黃,鋪在小山表麵。
陳宇凡拿起一小碟料汁,從山頂澆下。
嘩啦啦——
料汁和滾燙的鐵板觸碰在一起,熱氣蒸騰之間,焦香彌漫。
眾人皆是食指大動。
這道菜的做法,倒是不用陳宇凡介紹了,大家都能看得出來,也都忍不住想要品嘗一番。
茄子入口,軟爛卻又有形。
爛而不散!
這是一個極高的境界。
焦糊表皮混著蒜香,酸醋激發茄肉甜味。
綿軟與酥脆在口腔交織,隱約透出幾分煙火氣息。
“這茄子比肉還香!”
“看著上麵的虎皮紋,真是絕了!”
“這名字起的也恰到好處,這茄子是酸甜口的,說明我們在經曆了生活的辛酸之後,纔能夠品嘗到收獲的甜味!”
幾位在座的領導互相搭話,頓時讓這頓飯的氛圍變得更加熱鬨起來。
來自後院的喧鬨聲和飯菜香味傳開,讓整個四合院所有人都產生了好奇心,全都想要湊過來進行一番圍觀。
不過吃飯的都是領導,他們也不可能湊太近,也沒有這個膽量。
住在後院的人,比如劉海中,他正躲在家裡,把窗戶開啟,假裝若無其事的坐在窗邊看報紙,實際上耳朵豎起來的偷聽。
前院、中院的鄰居,也有很多擠在月亮門那裡。
都想近距離的看看工廠領導們,也想看看陳宇凡做的是什麼飯菜,竟然這麼的香!
“這道菜,自力更生素炸圓!”
又一道菜,其實算是小吃,如果用更通俗的名字來說就是炸土豆球。
土豆蒸熟壓成泥,混合澱粉,加入牛奶,捏成一個個滾圓的小球。
各個都是鴿子蛋大小,放入油鍋炸至表皮泛起細密金泡。
陳宇凡在盤子上,還鋪了一層荷葉,從外表上看去,就如同珍珠落玉盤。
這叫做擺盤。
普通人家做飯當然不會這麼講究,但如果到了國宴級彆,那飯菜的要求就不僅是好吃,還必須要好看,優雅,有寓意。
陳宇凡就是做到了這點,讓一眾領導也是大為驚歎。
“這每道菜的品質,和我有一次參加工業部的宴會有的一拚了。”
楊廠長欣喜道。
他之前,被大領導帶去參加過一次國宴。
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這事,他沒少在軋鋼廠裡吹噓。
每逢吃飯的時候,楊廠長都要提起此事,好好的炫耀一番,都把其他領導們聽的耳朵都起繭了。
“陳宇凡啊,你這手藝真是夠絕的,和我之前吃的那次國宴都有的一拚了!”
楊廠長說著,夾起土豆球送入口中。
外殼酥脆如薄雪,內裡土豆泥滾燙綿密。
尤其是陳宇凡在製作過程中加入的牛奶,賦予了土豆泥一絲淡淡的奶香,又和外麵撒上的椒鹽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極其豐富的口味。
“老楊啊,你吃國宴的事情,都唸叨了三四年了。”
“以前我們羨慕的不行,但現在......我們也算是嘗過國宴水平的飯菜了。”
“還多虧了陳宇凡!我們沒資格去國宴,但一樣能品嘗到!”
眾人都是哈哈大笑,端起酒杯小酌了一口。
這白酒並非是從外麵買的。
而是陳宇凡自己釀製的,在他的係統倉庫中總共有二百壇。
這次宴請領導,陳宇凡從中取出了一壇。
在開啟的瞬間,馥鬱香氣刹那間彌漫整個院子。
一口喝下去,酒液如絲般順滑,從舌尖滑過,溫熱之感緩緩散開,辛辣的感覺也不缺少,但不刺激肺腑。
入口之中,火辣之中含有醇厚的風味,高粱的甘甜、小麥的質樸,層次分明又完美融合!
嚥下之後,口中仍留悠長餘韻,令人回味悠長。
“這酒好啊!在哪裡買的!”
一口白酒下肚。
在場的領導們眼睛都瞪得滾圓,全部被這白酒的美味所震驚了。
他們這些領導乾部,平時喝酒都很多,大多也都是嗜酒之人。
此時喝到這樣的美酒,簡直是比桌上的美食對他們的吸引力還要更大。
陳宇凡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笑意。
這白酒就連宮老爺子都是讚不絕口。
說是隻有當年在宮廷裡,才能喝到這種美味的佳釀,直接從他這裡要了十大壇子去,說是要喝個痛快。
好在宮老爺子是練武之人,身體硬朗,不會因為喝酒傷身,所以陳宇凡也就隨他去了。
“這酒是我自己釀的。”
“自己釀的!你還有這種本事?”楊廠長又一次驚訝。
陳宇凡彷彿無所不能,無論是什麼方麵,都是水平頗高,引人驚歎。
陳宇凡點了點頭。
其實他釀酒的水平並不是多高。
這酒之所以這麼美味,主要原因還是原材料好。
這所有的小麥都是他係統農場中種植出來的,經過超長的日照時間生長出來的農作物,也是格外的健康壯碩。
比起這個時代的普通作物,肯定是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畢竟剛剛經曆過三年自然災害,屬於是糧食短缺的階段。
能夠拿去釀酒的糧食本來就少,而且品質也都算不上多好。
所以這幾年裡,市麵上流通的白酒,品質都是極差的。
現在一喝陳宇凡親手釀的酒,這對比格外的明顯,就顯得更加好喝了。
“第四道菜,叫做技術革新燈影魚!”
在潔白的磁碟之中,琥珀色的魚映出光影,邊緣焦脆微卷。
上麵淋著晶瑩糖醋汁,撒著白芝麻如星點。
“這道菜的準備工作非常負責,我是三天前就把一整條的草魚剔去了骨頭,並開了片,鹽漬脫水之後,風乾三日,這期間還要不斷的用糖醋汁刷在表麵,最後再用炭火烤製。”
陳宇凡說起做法,眾人聽著就覺得格外複雜。
看起來也是如此。
其實這道菜的做法有點類似於糖醋大鯉魚,不過陳宇凡做了改進,又給他起了新名字。
“我來嘗嘗!”
這種人都有些迫不及待。
用筷子夾下去便能發現外皮是非常酥脆的,而裡麵的魚肉細嫩如出血,酸甜汁淋在上麵還裹著芝麻的香味,入口就在舌尖跳躍,隨後又能泛起微微的椒麻味。
“這魚好吃啊!”
大家紛紛讚歎。
從這宴會開始到現在每一道菜都是極其的美味,而且風格各不相同,全都是大家之前沒吃過的新鮮玩意。
“下一道菜......超英趕美玲瓏肉!”
聽到這個菜名,大家紛紛笑了起來。
“這個名字好,寓意好!我們國家現在的工業技術發展迅速,又有陳宇凡這樣的青年才俊,我們以後一定能夠做到超英趕美!這絕對不是空想!”
菜品上桌。
五花肉切成方塊,呈現出焦糖色,放置在梅乾菜上,肉皮油亮如琥珀,熱氣裹著肉香蒸騰而出。
這其實是一個大塊的五花肉,每一刀下去的時候都落在肥瘦相間處,卻又不切到底,九塊肉還是保留著一個整體。
這樣的做法不僅好看,同時是在烹飪的時候油脂能夠從肥肉間給流出,又不外泄,讓瘦肉部分也不顯得乾柴。
“這道菜也好吃!這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絕了!”
“這肉比我娘做的紅燒肉還好吃!”
程國平笑著說道。
他的話也引起周圍一陣笑聲。
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嘛,你問任何人哪裡的紅燒肉最好吃,他都會說自己母親做的最好吃。
因為母親做的紅燒肉,有一種家的味道。
這肉比我娘做的紅燒肉還好吃,在華夏人的口中說出來,就已經是一種極高的讚歎了。
“這道菜,叫做......婁曉娥,你來介紹。”陳宇凡笑著說道。
“好啊。”婁曉娥也不怯場。
畢竟她是婁半城的女兒,在場的這些領導她其實都見過。
“這道菜,叫做婦女能頂豆腐塔!”
菜品一上桌,就引起眾人稱讚,實在是這道菜的外形太出眾了。
陳宇凡把豆腐切塊煎至六麵金黃,壘成了一座寶塔的形狀。
豆腐的縫隙之中,用炒到爆香的蝦皮填充。
寶塔的中央內部,則是青蒜葉捆紮固定。
塔的外層,又淋了芡汁,在豆腐金黃色的表麵上,如琉璃般緩緩流淌。
“陳宇凡同誌,你做的這些菜看起來如同藝術品一般,估計都能夠拿去當美術展覽了。”
技術科的張科長讚歎道。
在場的眾人一直都在讚歎,但這並不是他們故意巴結陳宇凡,而是由衷的說出來的。
畢竟這些菜品實在是前所未見。
豆腐外皮酥脆,內裡豆香柔滑如綢,其中還夾雜蝦皮的鹹鮮,微微一絲的油膩也被青蒜葉的清香給消解了。
“再下一道菜,技術革命拔絲薯。”
這在北方其實算是一道家常小吃,不過對技術方麵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紅薯切塊過油炸,然後把糖漿熬至拉絲,澆在紅薯之上。
陳宇凡之所以在選單裡加了這道菜。
主要還是因為朵朵愛吃。
這種甜甜的,還能夠拉絲的食物,實在是太戳中小朋友了。
紅薯條裹著晶瑩的糖衣,在盤中拉出細密金絲,糖絲受涼後凝固,化作了金黃色的脆網。
這道菜其實並不難,需要講究的,也就是熬糖時候的火候。
火候不到糖就拉不成絲,火候過了糖漿又會發苦。
“勞動光榮三絲羹!”
砂鍋的蓋子開啟,露出了裡麵清透的湯羹,裡麵有著細若發絲的三色食材,分彆是雞胸肉、火腿、冬筍切成發絲粗細。
又是極致的刀工!
陳宇凡還用蛋清拉絲作勾芡,衝入湯中,用勺子快速攪動,呈現出龍須狀,從外表看去如雲霧繚繞。
今天陳宇凡做的菜大多數都是技術活,普通的廚師絕對無法做到。
“還有這種湯?”
在場的這些領導絕對算是吃過好東西的。
但受製於年代的侷限性,他們和陳宇凡這樣一個來自於21世紀,又有係統加成的穿越者,還是無法比較的。
未來已經逐漸普及的菜品,放在這五六十年前,也足以讓任何人驚歎。
哪怕是這個年代的國宴總廚,陳宇凡也有許多的菜品,能讓其瞠目結舌。
論廚藝,陳宇凡或許打不過對方。
單論形式和概念,他在這個年代是無敵的。
這湯羹清澈卻暗藏葷香,有著濃鬱的肉香味。
這年代就算是軋鋼廠的中層領導,也不可能做到天天吃肉,最多就是比普通工人吃肉的頻率要高上一些。
一週能吃上一頓就非常不錯了。
陳宇凡為了把大家招待好,刻意在大多數的菜品中都加入了葷腥。
就比如這道三絲羹,裡麵的雞絲柔嫩如新紡棉線,火腿鹹鮮似海風凝露,筍絲脆爽如咬破春筍。
融合在一起,呈現出極其鮮香的味道!
“這湯真好喝啊,是我這輩子喝過最美味的湯!”劉勝東說著的時候。
一旁的李懷德笑著說道:“用相聲裡的話來說,我這邊喝著湯,你在旁邊用刀割我耳朵,都不疼!”
眾人聽到他的這個比喻,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