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705章 我們華夏工程師,一樣可以領先於全世界!
孟玉蘭的發言,從“直流無刷電機”的理論基礎講起,逐漸深入到她設想的“電子換向”技術路徑。
她的聲音清脆,但語速極快。
顯然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十幾頁的報告,她幾乎沒有看稿,各種專業術語和資料信手拈來。
會議室裡很安靜。
隻能聽到孟玉蘭的講述聲,和偶爾響起的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在場的大學生們,無一不是國內最頂尖的天才。
即便是像林繼先和謝國政這樣,專業並不完全對口的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
他們雖然聽不懂那些複雜的電路和控製邏輯,但他們能聽懂孟玉蘭描述中的興奮。
這項技術一旦實現,將會帶來的巨大變革!
更彆提同為哈工大電機係畢業的劉德海了。
他坐在下麵,聽著自己這位老同學的發言,內心早已是震驚不已。
變化太大了!
若是在學校的時候,他們斷然不敢交出這樣一份天馬行空的研究報告。
而來到紅星研究所之後,孟玉蘭在短短三天拿出的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想。
這裡有很多大膽的設想,甚至是他都不敢輕易嘗試的方向。
孟玉蘭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陳宇凡坐在主位上,始終保持著平靜。
他偶爾翻看一下孟玉蘭提交的報告,或是在說到重點時微微點頭,但沒有表露出更多的情緒。
這一講,就足足持續了四十分鐘。
當孟玉蘭講完最後一個字,合上報告,微微鞠躬時。
她自己都有些驚訝,居然一口氣說了這麼久。
短暫的安靜後。
嘩啦啦——
會議室裡響起了熱烈無比的掌聲。
這掌聲是打心眼裡的。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這份報告裡的專業深度和大膽設想所鎮住了。
掌聲漸漸停了下來。
會議室裡的氣氛,非但沒有輕鬆下來,反而變得更加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在這一刻齊刷刷的聚到了陳宇凡的身上。
孟玉蘭站在原地,雙手緊緊的攥著報告的邊緣,指節因為用力都有些發白。
她緊張的抿著嘴唇,等待著最終的審判。
其他人也都屏住了呼吸。
這不僅僅是對孟玉蘭一份報告的評價。
這更是陳所長,對他們這批大學生的第一次檢閱!
是肯定?
還是批評?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們既渴望得到陳宇凡的認可,又害怕自己的研究成功在這位天才所長麵前過於小兒科,會遭到毫不留情的否認。
整個會議室,安靜的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看著陳宇凡,等待他開口。
在所有人緊張的注視下。
陳宇凡臉上的平靜終於有了一絲變化。
他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很是溫和。
隨即,陳宇凡伸出手指,輕輕的敲了敲桌上的那份報告。
“非常不錯。”
他開口說道。
聲音不大,但在這安靜的會議室裡,卻無比清晰。
“孟玉蘭同誌...還有電機組的同誌們,你們這三天的成果,超出了我的預期。”
“你們在報告中提出的大膽設想,特彆是關於‘電子換向’的幾種可能路徑分析,都做的非常紮實,非常有價值。”
“不愧是國內頂尖學府的高材生,非常不錯。”
當陳宇凡這句溢美之詞說出口的時候。
孟玉蘭隻覺得緊繃了許久的神經,瞬間一鬆。
成了!
所長的第一關,通過了!
她忍不住攥緊了拳頭,心中的激動和喜悅幾乎要溢位來。
劉德海坐在下麵,也重重的鬆了口氣。
雖然這份報告不是他做的,但孟玉蘭畢竟是他的同窗,來自於同樣的學校和專業。
孟玉蘭得到了肯定,就代表他們哈工大電機係,在所長麵前露了臉。
其他小組的人,也都露出了欽佩和羨慕的神色。
能在第一次的研討會上,就得到這位傳奇所長“超出預期”的評價,這可太牛了!
林繼先和謝國政對視一眼,心中都暗暗鼓勁,等會兒自己小組發言時,一定也不能輸給電機組!
然而。
就在會議室的氣氛因為陳宇凡的肯定而變得輕鬆活躍起來的瞬間。
陳宇凡的下一句話,卻讓所有人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但是......”
他拉長了音調。
這個轉折詞一出來,孟玉蘭剛剛放下的心,又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劉德海的後背也猛的挺直。
果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陳宇凡環視了一圈,將所有人錯愕、緊張的表情儘收眼底。
他這才緩緩的說出了後半句話。
“你們的報告雖然不錯,但還是不夠大膽。”
什麼!
還是不夠...大膽?
孟玉蘭徹底愣住了。
她這份報告裡提出的,已經是她能想象到的......最前沿、最激進的方案了。
這是“直流無刷電機”啊!
是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成熟應用的技術!
這還不夠大膽?
那...那什麼才叫大膽?
劉德海也是一臉的懵。
他實在想不出來,在“直流無刷電機”這個課題上,還能有什麼更大膽的方向。
會議室裡,雅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陳宇凡這句“不夠大膽”給砸蒙了。
陳宇凡沒有理會學生們的錯愕。
他看向孟玉蘭,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孟同誌,你剛才提到,實現‘電子換向’需要一套精確的控製邏輯。你設想中的控製核心,是什麼?”
孟玉蘭雖然緊張,但專業問題還是讓她迅速冷靜下來。
她下意識的回答道:“我設想的是...是使用電晶體和邏輯閘電路,來搭建一個時序控製器。通過...通過在電機軸上安裝位置感測器,來獲取轉子訊號......”
“用霍爾元件,還是光電編碼器?”陳宇凡追問。
“這...我還在論證。霍爾元件的精度可能不夠,光電編碼器又太複雜......”
孟玉蘭的聲音低了下去。
這確實是她報告裡的一個弱項,她還沒有徹底想好。
“都不用。”陳宇凡平靜的說道。
“啊?”孟玉蘭一愣。
陳宇凡淡淡的說道:“無論是霍爾元件還是光電編碼器,都是有刷電機的老思路。我們既然要做全新的‘直流無刷’,為什麼還要在電機上額外增加這些複雜的、易損的感測器?”
“這不僅會大幅增加成本,更會嚴重降低電機的可靠性。”
劉德海忍不住站了起來,急急的問道:“陳所長......如果不用感測器,我們怎麼知道轉子的位置?不知道位置,怎麼給線圈通電換向?”
這個問題,問出了所有電機專業學生的心聲。
是啊!
控製電機,必須知道轉子在哪!
這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就像開車,你必須知道方向盤在哪一樣。
陳宇凡讚許的看了劉德海一眼。
“問得好。”
“誰說一定要用感測器來獲知位置?”
“電機在轉動時,本身就會產生一個訊號,這個訊號裡就蘊含了轉子位置的全部資訊。”
孟玉蘭和劉德海的腦子,飛快的轉動。
電機轉動時...產生的訊號...
忽然。
兩人如同被閃電擊中,同時失聲驚呼:
“反電動勢!”
沒錯!
就是反電動勢。
這是電機學裡最基礎的知識點之一。
可是......
用反電動勢來確定轉子位置?
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就被他們自己給否決了。
“不...不可能!”
劉德海的臉色都有些漲紅,他激動的擺著手。
“陳所長,反電動勢的訊號非常微弱。而且它是在電機啟動之後纔有的,啟動瞬間根本沒有這個訊號!更彆提它還夾雜著大量的諧波和噪聲!”
“用它來做控製...這...這根本無法實現啊!”
孟玉蘭也緊跟著補充道:“是的,所長。反電動勢的檢測和處理,在理論上就...就太困難了。我們現有的技術,根本無法從那麼駁雜的訊號裡,精確的提取出轉子位置......”
“而且......”
她頓了頓,鼓起勇氣說出了最關鍵的一點。
“據我所知,目前全世界的科研期刊上,都...都沒有任何一篇,是關於利用反電動勢進行電機控製的。”
“全世界範圍內,從來沒有人這樣研究過!”
她這句話,落入了會議室之中。
陳宇凡說的這個方向,已經不是大膽了......
這是憑空捏造,是空中樓閣。
是在一片連地基都沒有的荒地上,妄圖直接建造一棟摩天大樓。
會議室裡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林繼先和謝國政,雖然聽不懂那些“反電動勢”、“諧波”之類的術語。
但是他們聽懂了孟玉蘭的最後一句話——
全世界的期刊,一篇都沒有......
從未有人研究過這些!
這句話的分量,實在是太重了!
這說明,陳所長提出的這個設想,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
這...這真的可行嗎?
是不是太過於大膽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陳宇凡的身上。
他們想看看,麵對這樣的質疑,陳所長會如何回應。
孟玉蘭在說完那句話後,就有些後悔了。
她感覺自己像是在公開質疑所長,頂撞領導。
她緊張的低著頭,聲音也變得支支吾吾:
“陳所長...我不是那個意思......”
“我隻是覺得...連...連國外的那些科研機構都還沒有做到...”
“我們國家在這方麵的研究,幾乎還是空白,現在就想一步到位,做到這種程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她的話,代表了在場所有學生的心聲。
我們承認你陳所長是天才。
可我們麵對的,是客觀的科學規律!
我們連“有感測器”的直流無刷都還沒搞明白,你就要我們去搞“無感測器”的?
這步子是不是扯的太大了?
麵對孟玉蘭近乎絕望的質疑,和滿屋子學生的困惑與不解。
陳宇凡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
他依舊那麼平靜。
他等到孟玉蘭徹底說不下去,才緩緩開口。
“孟玉蘭同誌,你的擔憂我完全理解。”
“你說的也沒錯,這的確很難。而且,國外也確實沒有人做過。”
他的聲音很平穩,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但是。”
他又說出了這個“但是”。
可這次,在這個詞裡,卻帶上了一股說不出的鋒芒和力量。
“我們搞科研的,一定不能墨守成規!”
“什麼叫墨守成規?”
“就是國外期刊上有的,我們纔敢去想。國外期刊上沒有的,我們就覺得那是不可能的,是錯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如何進步?”
“那我們跟在彆人屁股後麵,吃彆人嚼過的東西,又有什麼區彆!”
陳宇凡的聲音陡然提高,目光變得銳利無比。
“如果我們所有的研究,都侷限在已經有的成果之中,那我們永遠都隻是一個追趕者!”
“我們這個研究所,還有成立的必要嗎!”
一句句的質問,如同重錘,狠狠的砸在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上。
孟玉蘭的臉刷的一下,變得蒼白。
劉德海的呼吸也跟著停滯了。
陳宇凡站了起來。
他走到會議室的最前方,目光掃過每一個低著頭的年輕臉龐。
“反電動勢控製,很難嗎?”
“很難!”
“但是,難,就代表我們不能做嗎?”
“那些發達國家沒有做到,又怎樣呢?”
“他們沒有做到,不代表他們不想做,也不代表這個方向是錯的!”
“隻能代表,他們也遇到了困難,他們也沒有攻克!”
“這說明什麼?”
陳宇凡伸出一根手指。
“說明在這條全新的賽道上,我們和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
“他們沒有做到,我們去做!”
“他們沒有攻克,我們去攻克!”
“我們未必一定要落後於人!”
“我們為什麼不能相信,隻要我們一步步的去研究、去克服困難,我們就可以成功?”
陳宇凡的聲音響徹整個會議室,也震蕩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我們!華夏的工程師!”
“也一樣可以領先於全世界!”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