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706章 脈衝寬度調製!全球領先!
陳宇凡的這番話,如同平地驚雷。
“我們也可以領先於全世界!”
這句話帶著一種說不出的魔力,在小小的會議室裡回蕩。
屋子裡安靜極了。
足足過了五秒鐘。
沒有人說話,但氣氛卻和之前的死寂截然不同。
所有人的心中都開始亢奮起來,眼睛也在此刻變得更亮了。
領先全世界!!!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又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五個字。
在場的這些人,林繼先、孟玉蘭、謝國政、劉德海......
他們都是這個國家、這個時代,從千萬人中選拔出來的最頂尖的天才。
他們心中,沒有誰是甘於平庸的。
他們加入這個研究所,本就是懷揣著建設祖國、攻堅克難的理想。
隻是,這個時代的大環境,讓他們習慣了追趕。
追趕蘇俄,追趕美利堅,追趕那些發達的工業國家......
追趕,是他們所有人心中預設的常態。
可陳宇凡今天,卻狠狠的撕碎了這種常態。
他用一種近乎蠻橫的姿態,向他們灌輸了一個全新的、他們甚至不敢去想的念頭——
為什麼一定要追趕?
為什麼不能超越?
為什麼不能...領先呢?!
沒錯!
我們是年輕,我們是底子薄,也確實是暫時的落後於人!
可那又怎樣?
我們有最為國家奉獻的心,有不畏懼困難的意誌,有國家和工業部的大力支援,還有陳宇凡所長這樣的天才帶領!
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功?
所有技術員的腦海中,彷彿都有一團火焰被點燃了!
那是一種被壓抑許久的驕傲,和一種名為熱血的東西。
所長...說的沒錯!
劉德海的手在桌子底下,已經緊緊的攥成了拳頭。
他的指甲深深的掐進了肉裡,但他卻感覺不到一絲疼痛,隻有一股股戰栗般的興奮,從尾椎骨直衝天靈蓋!
我們...我們是來造“直流無刷”電機的!
這是全世界都沒有攻克的難題。
我們既然已經站在了共同的起跑線上,為什麼還要用追趕者的心態來束縛自己?!
乾就完了!
不就是“反電動勢”嗎?
不就是“無感測器”嗎?!
難!
我承認它難如登天。
可所長都不怕,我們怕什麼?!
想辦法去攻克它!
我們或許真的可以...領先全世界。
不隻是劉德海。
林繼先,這個沉穩的京大高材生,此刻的臉也漲的通紅。
謝國政,這個精瘦機靈的清大學生,正死死的咬著自己的嘴唇,努力不讓自己因為過度激動而失態。
而站在最前麵的孟玉蘭。
她的眼眶,毫無征兆的紅了。
不是委屈,也不是害怕。
而是激動。
更是...找到了方向的狂喜。
她為自己之前的支支吾吾,為自己的墨守成規,感到無地自容。
她深吸了一口氣。
在所有人激蕩的情緒中,她抬起頭目光無比堅定的看著陳宇凡。
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無法抑製的顫抖,但卻異常的清晰。
“所長!”
“我明白了!”
陳宇凡看著她,也看著會議室裡這些重新煥發出光彩的年輕臉龐。
所有人臉上的懷疑、困惑、迷茫......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敢於奮鬥和拚搏的意誌!
成了!
陳宇凡的心中,微微點頭。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用“電風扇”專案來磨掉他們的傲氣,隻是第一步。
而此刻,用“無感測器直流無刷電機”這個超級難題,來點燃他們的鬥誌、重塑他們的科研信念,纔是自己真正的目的!
一支沒有靈魂、沒有信仰的科研團隊,是走不遠的。
而現在,他親手為這支年輕的團隊,注入了靈魂。
這個靈魂就是——
敢為人先,領先世界!
“很好。”
陳宇凡的表情依舊平靜,彷彿剛才那番慷慨激昂的話不是他說的一樣。
他伸手,示意孟玉蘭坐下。
“既然大家都統一了思想,那我們就繼續回到技術問題上。”
他重新拿起了孟玉蘭的那份報告。
“反電動勢的無感測器方案,隻是我們的大方向。”
“這個方向,我認為是可行的,但需要我們投入全部力量去攻堅。”
“不過,孟同誌......”
他看向孟玉蘭。
“你的這份報告裡,除了這個方向不夠大膽之外,還有幾個關鍵點,也一樣...太保守了。”
“啊?”
孟玉蘭剛坐下,屁股還沒坐熱,又條件反射班站了起來。
“還有?”
劉德海也是一愣。
天啊!
“反電動勢無感測器”已經是天花板級彆的設想了。
在這之上,所長居然還覺得不夠?
這...這還要怎麼大膽?!
陳宇凡沒有賣關子。
他翻到了報告的某一頁,那是關於“控製電路”的設想。
“這裡。”
他指著上麵的一張邏輯框圖。
“你設想的,是用電晶體和邏輯閘電路,去模擬一個換向器,在檢測到轉子位置後,就給對應的線圈通電。”
“對啊。”孟玉蘭小聲的說道,“這是最直接的控製邏輯...”
“直接,但太粗暴。”
陳宇凡搖頭。
“這種開和關的控製方式,電機的轉速會極不穩定,噪音和震動也會非常大。而且,你如何保證在不同負載下,它都能精確的啟動和執行?”
“我......”孟玉蘭被問住了。
這確實是她報告裡的難點,她隻是提出了方向,根本沒有解決。
陳宇凡淡淡的說道:
“為什麼我們的思路,一定要侷限在開和關呢?”
“誰說給線圈通電,就一定要通死?”
“我們能否不控製通和斷,而是去控製...通的時間?”
“通的時間?”
劉德海和孟玉蘭,兩個電機係的尖子生,同時皺起了眉頭。
他們隱隱約約,好像抓到了什麼。
陳宇凡拿起一支粉筆,轉身走到了會議室的黑板前。
“我們都知道,脈衝訊號。”
“如果,我們給線圈的不是一個持續的直流電,而是一個高頻脈衝呢?”
唰唰唰......
他飛快的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個方波訊號。
“在單位時間內,這個脈衝高電平通電的時間越長,那麼線圈獲得的平均電壓就越高,電機轉速就越快。”
“反之,高電平的時間越短,平均電壓就越低,轉速就越慢。”
“我們不去控製通或斷,我們去控製這個...脈衝的寬度!用脈衝寬度,來實現對電機轉速和力矩的精確調節!”
當陳宇凡在黑板上,寫下“脈衝寬度調製(pwm)”這幾個字的時候。
孟玉蘭和劉德海,都是一愣。
兩個人徹底傻了!
“脈寬...調製...”
劉德海的嘴唇都在哆嗦。
“用控製脈衝寬度來調速?”
“我的天啊!”
這個想法簡直是天才啊!
不!
是鬼才!
他們都是學電機的,怎麼可能不知道“脈衝”?
可是他們,或者說全世界的電機工程師,思維都僵化了!
在他們的認知裡,直流電機,就是通直流電的。
而陳宇凡,卻跳出了這個框架。
他用一種近乎於降維打擊的思路,給他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如果說“反電動勢”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那麼這個“pwm”調速,就是解決了好不好的問題。
而且...
孟玉蘭的腦子,轉的飛快!
“所長,我明白了!”她激動的大喊。
“反電動勢訊號!我們檢測到的反電動勢訊號,本身就是一種脈衝訊號。”
“我們可以用這個檢測到的訊號,作為反饋!再去調製我們輸入的驅動脈衝!”
“這是一個......閉環控製係統!”
當孟玉蘭喊出“閉環控製係統”這六個字時。
所有電機專業的學生都睜大了眼睛。
這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科研專案......實在是太超前、太不可思議了!
陳宇凡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他讚許的看了一眼孟玉蘭。
“沒錯,說的很好。”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改進點。”
“用pwm控製,去徹底替代老舊的調壓調速。用反電動勢做反饋,構建無感測器閉環控製係統!”
“這才配得上紅星研究所的第一個專案!”
陳宇凡剛才說的這些,當然不是他憑空想的。
這都是他這幾天,利用係統知識,結合1963年現有的技術水平,推匯出來的最優解。
這些理論,在後世看來,是直流無刷電機的基礎。
但在此時此刻,在這個連“直流無刷”這個概念都才剛萌芽的時代。
他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在給未來奠定基礎。
都是開創曆史的第一版理論雛形!
陳宇凡很清楚,這些東西不是空中樓閣。
它們確實很難。
每一個技術點拿出來,都是一個天坑,需要花費大量的研究時間。
但在理論上,它們是可行的!
它們是這個時代,通過不斷努力的研究......有機會打破的技術壁壘。
“咕咚。”
劉德海艱難的嚥了口唾沫。
他看著黑板上那複雜的框圖和波形,又看了看旁邊神色平靜的陳宇凡。
他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震撼?
麻木?
都不是。
是一種朝聖般的感覺。
彷彿他看著的,不是一個同齡人,而是一個代表了科學的神明......
這一次。
會議室裡的其他人,包括林繼先、謝國政等人,他們臉上的表情也和劉德海如出一轍。
所有人都沒有了之前的震驚和困惑。
也沒有了“這不可能做到”的懷疑。
他們隻是奮筆疾書!
將黑板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都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這些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他們的心中,隻剩下一個念頭。
陳宇凡所長已經把路給我們指出來了!
剩下的......
就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把這條路給走通!
這就是精神領袖的重要性。
在陳宇凡點燃了他們的鬥誌,並給出了明確到令人發指的理論指導後。
這群天才的全部潛力,被徹底引爆了!
他們的眼中,不再有無法克服的困難。
隻有堅定的目標和必勝的信念!
....................................
陳宇凡講完之後。
他放下了粉筆,平靜的走回了主位。
但會議室裡的氣氛卻久久無法平靜。
孟玉蘭坐在椅子上,低著頭,看著自己筆記本上那滿滿當當的記錄。
她的大腦還在飛速的運轉。
脈衝寬度調製、反電動勢訊號捕捉、無感測器閉環係統......
陳所長剛才提出的每一個概念,對她來說都像是在電機學這個領域,開啟了一扇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全新大門。
令她受益匪淺。
不隻是她,旁邊的劉德海也是同樣的表情。
劉德海低著頭,幾乎要把臉埋進筆記本裡。
他剛才記筆記的手速極快,生怕漏掉了陳所長說的任何一個字。
現在,他停下了筆,看著麵前還帶著油墨香氣的筆記,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太強了!
這就是劉德海此刻心中唯一的念頭。
陳所長剛才展現出的技術能力,已經徹底超出了他的理解範疇。
電機組的其他幾名成員也都還處在那種思維被強行拓寬後的茫然和興奮之中。
孟玉蘭和劉德海對視了一眼。
他們兩人的眼神中,都帶著一絲苦笑和說不出的挫敗感。
當然,更多的是敬畏。
他們都是哈工大“電機與控製”專業,四年裡最頂尖的高材生,學的就是這個方向。
他們來之前,是帶著這個專業領域裡最頂尖的驕傲來的。
他們以為自己,就算不是國內最懂電機的人,也至少是站在第一梯隊的,起碼對領域內的各種技術都有所耳聞。
可今天...
他們被上了一課。
被一個根本不是電機專業的人,給按在地上摩擦的上了一課。
這纔是最讓他們感到震撼,甚至是感到一絲荒謬的地方。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