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 第707章 扇葉和風扇機械結構的優秀研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707章 扇葉和風扇機械結構的優秀研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陳宇凡的檔案和履曆,在場的學生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

紅星研究所的所長,六級工程師。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大型機械,還有材料學。

陳宇凡的主要成果,就是完成了紅星軋鋼廠的維修改造專案,還有研發“紅星-50複合脂”這種神級潤滑油。

這些......

都和“電機”沒有半毛錢關係啊!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剛才那十幾分鐘裡,對“直流無刷電機”這種,連科班高材生都視為天塹的尖端領域......

隨口就能提出先進理論和大膽的構想。

“pwm控製”、“無感測器閉環”!

這些東西......

連孟玉蘭和劉德海這些電機專業高材生,都聞所未聞。

彆說是瞭解了,他們甚至沒在科學期刊上看到過。

這合理嗎?

不太合理。

可它偏偏就發生了。

這一刻。

孟玉蘭和劉德海,乃至電機組的所有成員,對陳宇凡的學識淵博、技術之強,有了一個顛覆性的新認知。

陳所長這個人......

已經不能用天才來形容了。

他的知識儲備到底有多深?

他的腦子裡,到底還裝著多少超越這個時代的東西?

眾人不敢想下去了。

他們隻知道,跟著這樣的領導乾活,自己的未來同樣不可限量!

孟玉蘭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眼神中依舊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見此,陳宇凡讚許的點點頭。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一個好的研究專案,就應該能激發研究人員心中的熱情和衝動。

顯然,“直流無刷電機”這個課題,已經徹底點燃了孟玉蘭和她的小組成員。

就在這時......

又一隻手舉了起來。

是林繼先。

他的臉上帶著幾分躍躍欲試,但神情相比孟玉蘭要沉穩不少。

“好,林繼先同誌,你上來講講你們小組的進展。”

陳宇凡笑著示意道。

林繼先點點頭,拿著自己的筆記本,邁著沉穩的步子走上了講台。

他所負責的專案,是“空氣動力學扇葉”。

這個專案,聽起來似乎沒有“直流無刷電機”那麼高精尖。

但實際上。

它對於提升電風扇的終端使用者體驗,起著關鍵的作用。

陳宇凡對此心知肚明。

一台電風扇好不好用,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無非就是兩點。

風大不大,噪音吵不吵。

而這兩點,都和扇葉的設計直接掛鉤。

這個年代的電風扇,扇葉的設計還非常粗糙,基本就是幾片鐵皮或者塑料片,沒什麼技術含量可言。

其設計思路,也僅僅停留在——能轉起來就行的層麵。

至於風量、噪音、能耗這些......

根本就沒人深入研究。

而陳宇凡提出的“空氣動力學扇葉”,就是要徹底改變這個現狀。

他要求的目標很明確。

在較低的電機轉速下,實現最大的送風量和最小的噪音。

這背後,涉及到了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的知識。

需要通過精密的計算和反複的實驗,來確定扇葉的最佳曲率、迎風角度、以及葉片數量。

除了扇葉本身,林繼先的小組,還需要對風扇整體的機械結構進行優化。

比如,如何給電機減震,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軸承......

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攻克的難題。

林繼先站在講台上,先是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纔不疾不徐的開口。

“陳所長、各位同誌,大家好。”

“我們小組負責的是扇葉和風扇機械結構部分的研究。經過這三天的討論和資料查閱,我們已經初步確定了幾個主要的研究方向。”

他講的很穩,條理清晰。

林繼先不愧是京城大學出來的高材生,性格沉穩,基礎紮實。

這種性子,是做學問的好苗子。

林繼先繼續說道:“首先,在扇葉設計上,我們摒棄了傳統的平麵式扇葉結構。我們計劃借鑒飛機機翼的原理,設計一種帶有特殊曲率的翼型扇葉。”

“我們的初步構想是,通過優化扇葉的攻角和弧度,使得扇葉在旋轉時,能夠以最高效率推動空氣。從而在低轉速下,也能形成穩定而集中的氣流。”

這個思路一提出來,台下的學生們頓時眼前一亮。

用飛機機翼的原理來設計風扇葉片?

這個想法非常新穎!

陳宇凡的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沒錯。

這正是後世高階風扇的主流設計思路。

林繼先他們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已經摸索到了正確的方向上。

這悟性,確實可以。

“除此之外,我們還考慮到了噪音問題。”

林繼先翻了一頁筆記,接著說。

“風扇的噪音,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麵。一是電機本身運轉的噪音,二是扇葉切割空氣產生的風噪。”

“關於電機噪音,我們小組提出的方案是......在電機和風扇支架的連線處,增加柔性減震結構。”

“我們初步考慮使用橡膠墊片或者彈簧來進行緩衝,吸收電機運轉時產生的高頻振動。”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需要和材料組的同誌進行溝通,看是否能研發出效能更好的減震材料。”

他一邊說,還一邊看了一眼化工係的謝國政。

謝國政立刻心領神會,拿起筆在自己的本子上迅速記了下來。

陳宇凡對此頗為滿意。

一個好的研究團隊,就應該像這樣。

各個小組之間主動溝通,互相配合。

林繼先不僅想到了自己的問題,還主動關聯到了其他小組的工作。

這種全域性觀,非常難得。

“至於風噪......我們認為,除了和扇葉的形狀有關,還和扇葉的邊緣處理有很大關係。”

“我們計劃對扇葉邊緣進行特殊的削尖或圓滑處理,以減少空氣渦流的產生,從而降低噪音。”

林繼先講的很細致,將他們小組這三天來的各種奇思妙想,全部都分享了出來。

最後,他提到了軸承的選擇。

“在軸承方麵,我們認為傳統的滾珠軸承雖然耐用,但噪音偏大,成本也高。我們考慮,是否可以嘗試使用含油軸承。”

“含油軸承噪音低,成本也更便宜。雖然壽命可能不如滾珠軸承,但對於電風扇這種負載不高的裝置來說,應該是完全足夠了。”

講到這裡,林繼先的額頭上已經微微見了汗。

相比孟玉蘭那種靈光乍現、直擊核心的天才式發言。

他的彙報......

更像是一份詳儘紮實、步步為營的工程計劃書。

從核心的扇葉設計,到減震結構,再到一個小小的軸承。

幾乎所有能影響到使用者體驗的細節,他們都考慮到了。

整個彙報,持續了二十多分鐘。

林繼先說出最後一句:“我們小組的彙報完畢,請所長和同誌們指正”。

台下頓時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掌聲,是打心眼裡的佩服。

孟玉蘭的專案,勝在技術的前沿性和顛覆性。

而林繼先的專案,則勝在細節的完善和對使用者體驗的極致追求。

兩者同樣出色!

陳宇凡帶頭鼓掌,臉上帶著笑容。

林繼先他們小組的成果,同樣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尤其是對減震和軸承的思考,已經完全脫離了學生思維,開始真正從一個產品工程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了。

他能提出這些,證明他們是真的用心去鑽研了,這非常不錯。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