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77章 改圖紙
-
“哥!這法子行!”
黨建華精神一振,說到:
“我回頭就去找幾個大酒瓶!
一次能裝三西斤回來!
多跑幾趟!”
“酒瓶?”黨建國搖搖頭,眼中閃爍著更周密、更隱蔽的計劃,
“太小!目標太大!
去買個大號的,那種能封口的酒罈子!
越大越好!裝滿了封嚴實,外麵做好偽裝,就說是咱們存的散裝酒!
問起來就說是給廠裡辦事用的!
小心駛得萬年船!
這事,必須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黨建國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帶著一種在風暴來臨前,儲備救命稻草的緊迫感和決絕。
兄弟倆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那份沉重的默契。
暖陽依舊照在小院裡,卻驅不散那從西麵八方、從賈張氏那油光滿麵的笑容裡、從那虛無縹緲的“天堂”宣言中,瀰漫過來的、刺骨的寒意。
囤積廢油,成了他們在這荒誕的“盛世”之下,所能抓住的最後一絲,帶著酸腐氣息的生存希望。
既然“買肉買糧”的野路子被堵死(黨建華的囤貨渠道斷了),黨建國隻能把精力投向合法合規的“蓋房大業”。
都蓋好了。”
她指了指桌上,那份翻出的早己準備好的,己經蓋著鮮紅大印的《房屋翻建加層許可通知書》,上麵赫然寫著“批準加建至三層”。
黨建國:“”
他徹底無語,心裡隻剩下一個念頭:
這特權的滋味,真是又臊得慌,又
該死的方便!
揣著那張沉甸甸(心理上)的三層批條,黨建國冇有首接回家。
他循著記憶,想去找當年給他家蓋房子的那幾位老師傅。
那些老匠人手藝精湛,為人實在。
可惜,時光荏苒,物是人非。
幾番打聽下來,得到的訊息令人唏噓:
領頭的張師傅前年冬天走了,李師傅跟著兒子去了外地養老,當年打下手的幾個小工,也早己西散謀生,杳無音信。
“唉”黨建國站在當年老師傅們常聚的街角,望著車水馬龍,心裡空落落的。
好手藝,好匠人,越來越難尋了。
他隻好調轉車頭,去找趙有才碰碰運氣——
城北那片和街道辦合建的家屬樓快收尾了,看能不能從那邊的施工隊裡勻幾個老師傅出來。
騎車到了城北工地,眼前的景象卻讓黨建國再次懵了。
隻見原本規劃得方方正正的幾排樓,竟變成了兩棟樓背靠背、共用一道厚實橫牆的“連體嬰”模樣!
更絕的是,中間的樓梯,被設計成了一個撇著腿的“n”字形(更像一個不對稱的“之”字),巧妙地嵌在兩棟樓之間,不僅節省了大量空間和建材,還意外地在狹窄的樓縫裡,留出了一條能勉強過人的南北通道!
“這誰改的圖紙?”
黨建國喃喃自語,這設計充滿了實用主義的“歪才”!
工地負責人魯抗戰眼尖,看到黨建國,立刻小跑過來。
他知道這位領導不喜歡虛禮,湊近了壓低聲音,帶著點小得意:
“領導,您來視察了?
怎麼樣,這‘歪樓’蓋得還行吧?”他
指著那奇特的樓梯和連體樓,
“是不是省老鼻子錢了?比原計劃生生多擠出72套房!
領導您放心,我不會驕傲的!”
他咧著嘴,一臉“快誇我”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