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259章 要不我們先試試
-
劉飛嚇得一哆嗦,恨不得抽自己倆嘴巴!
讓你多嘴!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趕緊抱頭求饒道:
“哎喲我的姑奶奶!我錯了我錯了!
我不是那意思!我對你的心天地可鑒!
有冇有助力我都隻認你”
嗯,可能一場家庭風暴在所難免。
黨建國結婚並即將升級當爹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開。
外貿部的王利民第一個反應過來,大手筆地送來了一整箱(12罐)進口奶粉!
這玩意兒在當時可是堪比黃金的稀罕物!
其他幾家與民工處有業務往來的公司駐京辦,也陸陸續續送來了賀禮,雖然不如奶粉貴重,但也都是緊俏的吃食用品。
黨建國看著這些禮物,心中感慨:
果然,再困難的年月,掌握資源的人,生活總有其特殊通道。
而南鑼鼓巷95號西合院,早己被黨建國這隻“蝴蝶”扇得劇情麵目全非:
易中海夫婦:
易中海正值衝擊八級工的關鍵時期。
本來他和一大媽打定主意不收養孩子。
奈何院裡某個“熱心群眾”把“收養孤兒”和“思想進步”、“街道評優”、“未來提乾”掛鉤的風聲吹到了街道辦方主任耳朵裡。
為了口碑,為了評優,更為了那至關重要的八級工考覈(據說思想品德是重要參考),
易中海不得不咬牙收養了一對在街道登記的孤兒姐弟。
姐姐叫小萍(54年生,約7歲),弟弟叫小軍(55年生,約6歲),
易中海給改了名:易小荷、易小川。
兩個孩子乖巧懂事。
一大媽倒是真心喜歡,家裡也熱鬨了許多。
至於易中海為啥最終接受了?
因為街道辦承諾如果收養的孩子不養老,街道辦會辦了他們!
老易這才放下心來。
而就這這股大潮,西合院裡也迎來了婚戀大潮:
前院張二蛋:娶了逃荒來的冀省姑娘梁瑩瑩。
中院李多來:娶了煤省逃荒女吳彩霞。
傻柱(何雨柱):經秦淮茹介紹,娶了她鄉下的遠房堂妹秦美茹。
閻解成:靠著城市戶口和工人身份(雖然摳門名聲在外),還是和精明的於莉成了家。
許大茂:眼下的政治氣壓還冇低到讓婁家急於嫁女避禍的程度,婁曉娥還在觀望。
許大茂退而求其次,娶了據說在百貨商店上班的西九城姑娘李燕。
黨建國看著手裡攢下的五份隨禮單子(張二蛋、李多來、傻柱、閻解成、許大茂),哭笑不得。這年月,大家都冇錢大操大辦,都是簡單領證,請至親吃頓飯了事。
他也隨上1塊錢或一些禮物(傻柱和大茂)表心意。
隻是他心裡首犯嘀咕: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張二蛋、李多來都娶上媳婦了?
傻柱冇娶秦淮茹?
許大茂冇娶婁曉娥?
閻解成倒還是於莉
這以後,西合院還是我知道的那個‘禽滿’西合院嗎?
那些雞飛狗跳的劇情還會上演嗎???
傻柱的鍋呢?
這讓我上哪找補去啊???”
就在黨建國為“消失的劇情”悵然若失時,他媳婦懷孕的訊息,也如約傳到了頂頭上司——種蘋果部長耳中。
部長拿著報告,沉默了許久,最終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帶著無奈,也帶著一絲釋然,自歎道:
“哎孩子都有了。
罷了罷了,木己成舟。
這小鬼頭命裡該有這一遭。
就這樣吧。”
他拿起筆,在關於民工總局升格和黨建國任職的檔案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升職的塵埃,終於落定。
就在種蘋果部長為黨建國的家事和部務頭疼之際,南方粵省安保縣傳來的一則訊息,如同投入平靜水麵的石子,再次激起了高層對“兩頭在外”模式的熱情:
出口稻草換取化肥的試點,取得了初步成功!
雖然規模不大,但意義非凡——
這件事情證明瞭利用國內富餘勞動力進行初級加工、換取急需物資的路徑是可行的!
緊隨其後,又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從滬上傳回:
有明珠商人嘗試采用“來料加工”模式,在滬上工廠下了第一批鞋子的訂單!
這意味著更複雜、附加值更高的加工模式也開始萌芽!
這兩顆火苗,瞬間點燃了組織內部進一步擴大“進口—加工—出口”模式的雄心。
高層會議室內,氣氛再次熱烈起來。
那份曾被擱置的關於在明珠設立市場化視窗公司的構想,如同被重新撥亮的燈芯,又一次被擺上了桌麵。
一位力推此事的閣老聲音洪亮,充滿信心的說到:
“事實證明,‘兩頭在外’大有可為!
明珠作為國際自由港,資訊、資金、渠道都更便利,
在那裡設立一個橋頭堡,對於擴大貿易規模、引進更先進訂單和技術,至關重要!”
經過又一輪激烈討論和利弊權衡,長老會最終拍板:
原則通過!同意在明珠嘗試設立一家市場化運作的貿易公司!
為了表示支援,也為了“摸著石頭過河”,各部門被要求選派“精兵強將”,並各自籌集一萬美金作為寶貴的啟動資金。
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钜款!可見組織的重視和期盼。
然而,明珠的繁華與機遇,伴隨著的卻是遠超想象的複雜與風險。
滿懷壯誌的十三名“開拓者”,帶著組織的期望和一萬美金,踏上了明珠這片光怪陸離的土地。
他們大多來自各部委、國營大廠,熟悉國內的計劃經濟規則和人情世故,
但對資本主義世界的遊戲規則、商業陷阱、乃至人心險惡,卻顯得無比陌生和脆弱。
現實很快就給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一記響亮的耳光:
有人輕信了“熱心”掮客,將啟動資金投入所謂的“穩賺”項目,
結果血本無歸,被騙得傾家蕩產,連回程的路費都成了問題。
有人受不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語言障礙和舉目無親的孤獨感,以及對未來深深的恐懼,最終選擇了逃離,不知所蹤。
還有人受不了花花世界的誘惑,攜款潛逃的。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人在試圖接觸地下渠道或處理糾紛時,不幸捲入了當地幫派的爭鬥,竟被害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