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主他味覺失靈後 奶白魚湯
-
蘇慈走到水缸邊,看著裡麵遊動的鮮魚和旁邊一塊新鮮的豬肉,心裡已有了計較。
既然大人胃口不佳,便更需在清淡中尋些鮮味纔好。
她先取過張嫂子處理好的魚,用乾淨的布巾吸乾水分,在魚身兩麵細細劃上幾刀,抹上極細的鹽和少許薑汁,醃製在一旁。
隨後起了一隻小砂鍋,注入清甜的井水,放入幾片火腿薄片,香菇,薑片,慢慢熬煮湯底。
那邊錢嫂子已將肉絲切好,蘇慈接過,用少許蛋清,鹽和澱粉抓勻,讓肉質更顯嫩滑。
湯底滾起,鮮味漸出,她將魚整條滑入鍋中,轉為小火,讓魚肉的鮮嫩慢慢融入湯中。
另起一炒鍋,燒熱,隻滴入少許素油,便將上好漿的肉絲滑入快速翻炒,待肉絲變白,立刻投入早已備好的嫩筍絲和蔥段,略加翻炒,便調入少許鹽和一滴提鮮的醬汁,快速出鍋,盛入盤中,肉絲嫩滑,筍絲清脆,色澤清淡可人。
最後,她又快手燙了一碟碧綠的菜心,整齊碼放在白瓷碟中。
三菜一湯,魚湯奶白,肉絲嫩白配著嫩黃筍絲與翠綠蔥段,炒青菜碧綠欲滴,看著便覺清爽適口。
蘇慈做事時神情專注,偶爾因灶火熱氣,鼻尖滲出細密的汗珠,她便抬起手腕,用袖角輕輕拭去,動作輕巧認真。
待到飯菜備齊,她輕輕籲了口氣,盼著這般清淡鮮美的菜肴,能稍稍勾起那位大人的一絲食慾。
晚膳時分,蘇慈將精心備好的三菜一湯逐一擺上桌。
溫硯禮對菜式多寡從不計較,隻需合口,她便也依著慣例,隻做了幾樣她先小心地盛了一碗奶白色的魚湯,輕輕放到溫硯禮手邊,聲音溫軟:“大人,這魚湯趁熱喝最是鮮美,您嚐嚐。
”溫硯禮看向湯碗,眉頭一蹙,並未動作。
蘇慈知曉他是嫌魚腥,連忙輕聲解釋:“大人放心,這魚是活殺的,用薑汁細細醃過,又去了腥筋,湯裡隻放了火腿和香菇提鮮,斷不會有腥氣的。
”溫硯禮聞言,抬眸瞥了她一眼,見她一雙眼睛澄澈認真,不似作偽,這才淡淡“哦”了一聲,算是信了。
他拿起湯匙,舀了半勺,送入唇邊。
湯溫熱適中,入口果然隻有火腿的鹹鮮與魚肉的清甜,並無半點令人不悅的腥味。
他沉默地又喝了幾口,雖未稱讚,卻也未放下。
蘇慈侍立一旁,看著他這般“聽話”地喝湯,與平日挑剔的模樣迥異,心下竟覺得有幾分莫名的好笑,像瞧著個彆扭的孩子。
她趕緊垂下眼睫,掩去眼底快溢位的笑意,好在無人察覺。
用過幾口飯菜,堂內一時寂靜。
蘇慈想起明日旬休之事,斟酌著開口,聲音比方纔更輕緩些:“大人,明日是奴婢休沐的日子。
”溫硯禮夾菜的動作頓了一下,並未抬頭,隻從喉間溢位一個單音:“嗯?”示意她繼續。
蘇慈悄悄瞥了眼他的神色,見他並無不悅,才接著道:“奴婢明日想出府辦些私事,午間便不在府中了,特向大人告假。
”她說完,心微微提著,不知他是否會準。
溫硯禮吃完筷尖的筍絲,才放下銀箸,取了帕子拭了拭嘴角,語氣平淡:“知道了。
”既冇說不準,也冇說準,但蘇慈知道,這已是默認了。
見他用完膳,蘇慈上前準備收拾碗筷。
忙活了一晚上,她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隻盼著趕緊收拾完去後廚用些飯食。
剛端起一個盤子,卻聽座上那人忽然開口:“去哪兒?”蘇慈一愣,停下腳步,回身恭謹答道:“回大人,奴婢去將碗筷送回廚房,然後、然後用飯。
”溫硯禮聞言,眉梢微挑,似乎有些意外:“你平日都是等本官用完,自己纔去用飯?”蘇慈更覺疑惑,這不是府裡下人的規矩麼?她點點頭:“是,大人。
”溫硯禮看著她那張微微泛紅的臉頰,沉默了片刻。
燭光下,她能清晰地看到他長而密的睫毛垂下的陰影,以及那俊美卻總透著冷意的側臉線條。
他忽然揮了揮手:“去吧,用完飯便回去歇著,今晚不必再過來伺候了。
”不必熬夜等候隨時可能的傳喚?蘇慈眼前驟然一亮,連忙屈膝行禮,聲音輕快了不少:“是,謝大人,奴婢告退。
”她端起碗碟退了出去,那抹纖細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門廊的陰影裡。
溫硯禮獨自坐在燈下,手指無意識地敲了敲桌麵,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不知在想些什麼。
翌日上午,天色晴好。
蘇慈換下平日的婢女服飾,穿上了一身自己帶來的藕荷色細布裙衫。
雖不是什麼名貴料子,卻襯得她肌膚愈發白皙細膩,纖細的腰身也勾勒了出來。
她對著水盆模糊的倒影稍稍理了理鬢髮,臉麵瑩潤生光,眼裡含著些許出府的期待,唇色自然紅潤,愈發清新動人。
遂來尋她的小荷瞧見了,忍不住圍著她轉了一圈,嘖嘖稱讚:“蘇慈,你穿這身可真好看,平日裡真是埋冇了。
”蘇慈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臉頰微紅,抿唇笑了笑:“快彆打趣我了,不過是件尋常衣服。
時辰不早了,我們快些走吧。
”兩人說笑著出了門,沿著青石小徑往府外走。
途徑正院外的迴廊時,蘇慈想著休沐的事,腳步都輕快了幾分,裙裾微揚,勾勒出窈窕的背影。
恰在此時,溫硯禮正從書房出來,欲往院中去。
眼眸不經意掠過迴廊,恰好捕捉到那一抹漸行漸遠的藕荷色身影。
那身影纖細輕盈,與平日低眉順眼的婢女模樣截然不同,陽光下,甚至能看清她微微揚起的唇角。
他的腳步微頓,視線在那背影上停留了一瞬,直到那抹亮色消失在月洞門外。
隨即麵無表情地繼續往前走,跟在他身後的福安卻察覺到大人似乎有那麼一刹那的走神。
走了幾步,溫硯禮忽然開口,像是隨口一問:“府裡下人,一般每月休沐幾日?”福安忙躬身答道:“回大人,按府裡的舊例,各處的仆役若無特殊情況,每月一般是三日休沐。
”“三日。
”溫硯禮低聲重複了一句,隨即道,“知道了。
”福安心裡開始嘀咕起來,大人何時關心起這等微末小事了?午膳時分,小廚房依例送來了飯菜。
自然也有一碗魚湯,是張嫂費心熬煮的,湯色看著也奶白。
溫硯禮在桌前坐下,照例先舀起一勺魚湯送入口中。
然而,湯匙剛觸及嘴唇,他的眉頭便猛地蹙緊。
那湯入口,卻全然不是昨日那般清鮮醇厚的滋味,一股明顯的腥氣夾雜著某種過重的調料味直衝喉頭,與他記憶中那恰到好處的鮮美截然不同。
“噗。
”他當即側過頭,將口中那點湯儘數吐在了一旁的漱盂裡,臉色沉了下來,將湯匙重重擱回碗中,發出清脆的磕碰聲。
侍立一旁的福安嚇得心肝一顫,隻見大人麵色不虞,薄唇緊抿,那周身散發的冷意分明是發作的前兆。
他額角冒汗,腦子飛快轉動,想起蘇慈今日不在府中,這魚湯定然不合口味。
心一橫,他硬著頭皮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提議:“大人,可是這些菜都不合胃口?今日天氣甚好,不如、不如您出去散散?興許走動走動,能舒散些心緒,待會兒也能有些胃口?”他說完這話,心裡七上八下,已經預備好承受大人的斥責。
畢竟大人平日最不喜無謂的出行。
然而溫硯禮竟冇有發怒,沉默了片刻,眸子掃過窗外明晃晃的陽光,不知想到了什麼,居然“嗯”了一聲。
福安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連忙迭聲應道:“是是是,小的這就去準備轎馬,大人您稍候。
”-與小荷在街邊小攤吃了碗熱騰騰的餛飩,又去布莊挑了好一會兒料子,蘇慈心裡始終惦記著那本破損的冊子。
見小荷對著一匹桃紅色細布愛不釋手,她便輕聲道:“小荷,前頭有家修補古籍字畫的鋪子,我想去問問,不遠,就在那條巷口。
”小荷正比劃著布料,頭也冇抬:“誒,好,蘇慈你去,我再看會兒。
”蘇慈笑了笑,獨自朝那巷口走去。
剛走出不遠,眼角餘光瞥見街角停著一頂眼熟的青呢轎子,轎旁侍立的那人,更是像極了福安哥。
她心下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兩眼,竟真是大人的轎輦,他怎會來這市井喧鬨之地?正疑惑間,轎簾微動,似乎裡麵的人也正看向窗外。
蘇慈心頭一跳,趕緊收回目光,不敢多看,低頭加快了腳步,心想大約是大人公務途徑此地吧。
她卻不知,轎內的溫硯禮早已瞥見那抹倩影。
福安也瞧見了,壓低聲音剛想開口:“大人,那不是蘇…”就被溫硯禮一記冷眼堵了回去:“多事。
”福安立刻噤若寒蟬,縮了縮脖子。
蘇慈找到那間門麵不大的修繕鋪子,一位老師傅正埋頭乾活。
她拿出那本被撕壞的冊子,小心詢問。
老師傅接過,仔細看了看撕毀處的痕跡和紙張質地,點點頭:“能修,就是得費些功夫,要一頁頁對齊、裱糊、壓平,急不得。
”蘇慈聞言,眼中漾開欣喜:“不急的,老師傅您慢慢修,隻要能修好,多久我都等。
”她剛要與老師傅商量著工錢和取得的日子,身後卻突然傳來一個令人厭煩的聲音。
“喲,這不是慈妹妹嗎?真是巧啊。
”她渾身一僵,又是那個陰魂不散的表哥蘇旺。
蘇旺嬉皮笑臉地湊近,眼神在她身上溜來溜去:“妹妹今日這身打扮可真水靈,一個人出來多不安全,哥哥陪你可好?”說著竟要伸手來拉她。
蘇慈嚇得臉色發白,慌忙後退兩步,避開他的手,胃裡一陣翻攪,又是噁心又是無助。
“你走開,我不需要你陪。
”“哎,妹妹這話就見外了不是?咱們可是實在親戚。
”蘇旺不依不饒,像塊狗皮膏藥似的黏上來,嘴裡還不乾不淨地說著話。
這一幕,恰好被一直留意著這邊的福安看得清清楚楚。
他倒吸一口涼氣,趕緊湊到轎窗邊,急聲道:“大人,您快看,那個無賴又纏上蘇慈姑娘了。
”溫硯禮目光驟冷,隔著轎簾看著那登徒子竟欲對蘇慈動手動腳,薄唇緊抿,對車外隨從冷聲吩咐了一句:“去,收拾乾淨,彆礙眼。
”身後兩名護衛如鬼魅般上前,一人一邊,徑直架住還在糾纏的蘇旺,捂住他的嘴,將他迅速拖離了街麵,塞進了旁邊的小巷裡,整個過程快得幾乎冇引起路人注意。
蘇慈驚魂未定,愣愣地看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一轉頭,便見那熟悉的挺拔身影已下了轎,正站在不遠處,麵無表情地看著她。
她心下一緊,忙快步走過去,屈膝行禮:“大人,您怎麼來了?”溫硯禮並未回答她的問題。
這時,福安走近,低聲回稟:“大人,處理好了。
”很快,方纔那兩個護衛拖著鼻青臉腫的蘇旺出來,將他摜在地上。
蘇旺嚇得魂飛魄散,抬頭一見溫硯禮那冷若冰霜的臉,更是抖如篩糠,連求饒的話都說不利索。
溫硯禮走到掙紮慘叫的蘇旺麵前,垂眸看向他那雙剛纔拉扯蘇慈的手上,緩緩抬起腳,靴底不輕不重地碾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