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110章 漂泊大西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110章 漂泊大西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宣和四年六月,廣袤無垠的大洋之上,八艘大宋艦船宛如玄甲龍群,在墨綠深洋中奮力劈開層層波浪。

其中,滄瀾舸的硬帆被強勁的西風滿滿鼓起,發出獵獵聲響,彷彿是巨龍在振翅咆哮。

陳太初,手持六分儀,全神貫注地測量著日影。

陽光灑在他堅毅的臉龐上,勾勒出他專注的輪廓。

他手中的黃銅規尺在那本珍貴的《寰海輿圖》上緩緩移動,如同一位藝術家在精心創作一幅宏偉的畫卷。

隨著規尺的滑動,一條血痕般的朱線出現在海圖之上,那是他們此次航行的重要標記。

“順暖流三日,疾行一千八百裡!”

陳太初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彷彿是在向大海宣告他們的勝利。

這簡單的話語背後,是他們對洋流的精準把握和對航海技術的高超運用。

王鐵柱,身材魁梧,力大無窮,宛如一座移動的鐵塔。

他站在甲板上,將測速浮標用力擲入海中。

浮標落入水中的瞬間,濺起一片白色的水花。

標尾的銅鈴在海風中急速鳴響,聲音清脆而急促,如驟雨般敲擊著人們的心絃。

王鐵柱仔細傾聽著銅鈴的聲響,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喜:“洋流時速竟達八裡,較赤道逆流快逾三倍!”

這一發現讓整個船隊都為之振奮,他們知道,這股強大的暖流將成為他們此次航行的有力助手。

“置星鬥帆!”

隨著一聲令旗的劈落,清脆的命令在海風中迅速傳開。

各艦的船員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身手矯健,如同敏捷的猿猴。

主桅上,墨綠狹帆被緩緩升起,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吃風角度陡然一轉四十五度,艦船彷彿瞬間獲得了新的生命力,航行的速度明顯加快。

當艦首切開暖流邊界時,一幅奇異的景象展現在眾人眼前。

左舷的寒水青黑如鐵,透著一股冰冷的氣息,彷彿是一片沉睡的深淵;

右舷的暖流則靛藍生煙,散發著溫暖的水汽,宛如仙境一般。

兩者之間的分界線蜿蜒曲折,似巨龍的脊骨,在大海上勾勒出一道神奇的線條。

陳安,小心翼翼地捧出從汴京帶來的信鴿籠。

信鴿們在籠中撲騰著翅膀,發出咕咕的叫聲,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使命。

他輕輕開啟籠門,手隻係著紅綢的

“淩霄將軍”

振翅騰空而起,它的身姿矯健而優美,如同一隻黑色的箭矢,瞬間化作碧空之中的一個墨點,直撲領航船”飛星“號。

這小小的信鴿,承載著船隊之間的重要資訊,在廣袤的大海上傳遞著希望和力量。

僅僅半炷香的時間,它就完成了百裡傳訊的任務,展現出了驚人的速度和耐力。

夜半時分,萬籟俱寂,隻有海浪輕輕拍打著船舷的聲音。

突然,一陣悠揚的鯨歌打破了夜的寧靜。

月光如銀,灑在海麵上,彷彿給大海鋪上了一層銀色的綢緞。

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一個巨大的身影緩緩浮出水麵,那是一頭宛如島丘般的巨鯨。

它的背脊光滑而黝黑,在月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巨鯨噴出的水霧在月光的照耀下幻化作七彩虹霓,絢麗多彩,如夢如幻。

黑羽,這位北美鷹霧部落跟著得小孩,已經能聽懂了宋朝官話,被這神奇的景象所感染。

他拿起鯨骨笛,輕輕吹奏起來。

笛聲悠揚婉轉,彷彿是在與巨鯨對話。

令人驚奇的是,巨鯨似乎聽懂了笛聲,它引來了一群同伴。

這些巨鯨們圍繞在”廣儲“號周圍,用它們巨大的脊背輕輕推頂著艦艏。

老舵工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感動,淚水不禁灑落在羅盤上。

他聲音顫抖地說道:“暖流乃鯨群歸鄉路!它們在助船破浪!”

這一刻,人與鯨之間彷彿建立了一種神秘的聯係,共同在大海上譜寫著一曲和諧的樂章。

然而,平靜的海麵下往往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黎明時分,一場突如其來的驚變打破了這份寧靜。

濃霧籠罩著海麵,能見度極低,彷彿整個世界都被一層神秘的麵紗所籠罩。

突然,一個巨大的旋渦出現在艦船前方,海水在旋渦中急速旋轉,發出恐怖的轟鳴聲。

一條條腕粗的觸手從旋渦中伸了出來,如同一條條巨大的蟒蛇,緊緊纏住了”斬濤“艦的舵。船員們驚恐地呼喊起來,聲音在濃霧中回蕩。

緊接著,一隻巨大的章魚浮出了海麵。

它的頭部宛如一座小山丘,獨目大如車輪,散發著凶狠而貪婪的光芒。

吸盤上長滿了鋸齒,緊緊扣住船舷,木屑紛飛。

“沸水!”

李鐵牛大聲呼喊著,他率領著士卒們迅速抬來蒸汽管,滾燙的白汽噴湧而出,如同一條熾熱的巨龍衝向巨章魚。

巨章魚吃痛,開始收縮觸手。

就在這時,王鐵柱手持鍛錘,如同一頭憤怒的公牛,衝向巨章魚。

他用儘全身力氣,掄起鍛錘砸向巨章魚的眼睛。

黑血四濺,巨章魚在沉入海底之前,竟然扯斷了”斬濤“號的半舵,精鋼齒輪墜入萬丈藍洞,濺起一片巨大的水花。

陳太初,這位冷靜而睿智的航海家,就著鯨油燈的微弱光芒,在《海怪圖誌》上奮筆疾書。他的筆觸沉穩而有力,彷彿是在記錄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

“北海巨章,頭若丘,目如輪,吸盤生鋸齒。”

他詳細地描繪著巨章魚的外形特征,彷彿要將這隻神秘的海怪永遠留在紙上。

筆鋒陡然一轉,他又繪出了斷舵齒輪的形狀,並在旁邊批註道:“此輪齧合之法,可效仿製新舵。”

他的思維敏捷,善於從這次危機中汲取經驗教訓,為未來的航行做好準備。

忽然,一隻信鴿穿霧而入,如同一位神秘的使者。

它足環上的密報引起了眾人的關注:”飛星艦東南三十裡,見佛郎機三桅怪船“。

這個訊息如同一聲驚雷,打破了船艙內的寧靜。

“星帆全開!”

陳太初果斷地下達命令,滄瀾舸借暖流疾馳如電,向著目標方向追去。

追至日落時分,望遠鏡中赫然鎖定了敵影。

三角帆上繡著血紅十字,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刺眼。

舷側黑洞洞的炮口森然如獠牙,彷彿隨時都能噴出致命的火焰。

王鐵柱手持量天尺,仔細測算著敵艦的吃水線。

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彷彿要透過這層層迷霧,看清敵人的真實實力。

“載炮不下二十門,乃戰船非商舶!”

他的聲音低沉而嚴肅,讓眾人意識到了局勢的嚴峻。

“信鴿傳令,鋒矢陣突擊!”

陳太初擲下令箭,八隻信鴿齊飛穿雲,如同八顆流星劃過天際。

然而,敵艦似乎察覺到了他們的意圖,突然轉向正東。

“彼亦知暖流之利!”

陳安驚覺,意識到敵人也在利用這股暖流來逃脫他們的追擊。

陳太初輕撫過圖誌上巨章觸手的紋路,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沉思。

他猛以朱筆圈住大西洋東岸,說道:“暖流終點...

必有佛郎機巢穴!”

他敏銳地意識到,敵人很可能是朝著暖流的終點逃竄,那裡很可能隱藏著他們的巢穴。

次晨,艦隊憑借著暖流的助力,成功甩開敵船百裡。

陳太初站在甲板上,手中捧著最後半袋玉米。

他望著波濤洶湧的大海,眼神中充滿了感慨。

他將玉米傾入大洋,金穗在海水中逐浪而去。“歸途種籽,當化新航標。”

他輕聲說道,彷彿是在向大海訴說著自己的期望。

鴿群在天空中盤旋,如雪雲般潔白。

為首的

“淩霄將軍”

突然俯衝掠海,銜起一穗玉米飛回艦橋。

“畜牲尚且惜糧!”

李鐵牛笑著罵道,船員們也都發出了輕鬆的笑聲。

然而,陳太初卻沒有笑,他凝望東方海天,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信鴿歸巢的本能,與暖流奔湧的軌跡,在《洋流圖》上交織成金紅脈絡,直指歐羅巴鐵幕之後。

他知道,這次航行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探索,更是一次對未知世界的挑戰。

他們將沿著這股暖流和信鴿指引的方向,歐羅巴那神秘的麵紗,也讓大宋得人看看,現在得歐洲有多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