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111章 西西裡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111章 西西裡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船隊繼續在大海上航行。海風依舊強勁,海浪依舊洶湧,最重要得是,水軍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陸地了,這對於大陸上得人來說可是比較恐懼的。

就連漕幫得舵主羅五胡這位水上得老人,在這一個多月中也是比較難熬。信鴿頻繁得發出,就是掩蓋自己那堅強外表下那顆恐懼的心。

混江龍李俊,沒有留在金山,跟著陳太初要回大宋,這位水上討生活得水星高手,也是心理沒底,但是為了掩飾慌張,隻有不停得喝酒睡覺,一切都有副手安排。

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陳太初每天都會仔細觀察海圖和信鴿傳來的訊息,不斷調整船隊的航線。

他深知,在這片廣袤的大海上,每一個決策都關係到整個船隊的生死存亡。

王鐵柱則帶領著船員們對艦船進行維修和保養,確保它們能夠在惡劣的海況下繼續航行。

李鐵牛和黑羽等船員也各司其職,為船隊的安全和順利航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隨著一個多月的東北航行,看著遠離美洲的海岸線,船隊逐漸接近了歐羅巴的海域。

海麵上開始出現一些陌生的船隻和島嶼,空氣中也彌漫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陳太初意識到,他們即將來到了非洲或者歐洲某個地方。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船隊遠遠地看到了一座巨大的港口。

港口中停泊著許多船隻,其中不乏一些造型奇特的佛郎機戰船。

三角帆在風中飄揚,血紅十字在陽光下閃耀,彷彿在向他們示威。

陳太初下令船隊放慢速度,謹慎地靠近港口。

他知道,他們不能輕易地暴露自己的實力,必須先摸清敵人的情況。

信鴿被派出去,收集周圍的情報。船員們也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嚴陣以待。

在等待信鴿回來的過程中,陳太初仔細研究著海圖和之前收集到的資訊。

他發現,這座港口是佛郎機在這片海域的一個重要據點,防守嚴密,兵力雄厚。

如果他們貿然進攻,很可能會遭受慘重的損失。

裡斯本鏡影

在宣和四年八月初三,特茹河口的七丘之城在晨霧中漸漸蘇醒,白牆藍瓦的屋舍沿著山勢層疊,宛如雪浪一般。

滄瀾舸那飄揚的玄龍旗驚起了蔽天的海鷗,八艘宋艦破開大西洋的餘波,緩緩駛入了裡斯本港。

岸上的鐘聲頓時亂作一團,佛郎機戰船像黑甲蜈蚣一樣迅速圍攏過來,一些十字弩探出了船舷。

王鐵柱急忙用他的量天尺進行測量,大聲報告:“敵首艦載重弩,這些重弩威力不大,但有可能碎我船舷!”

陳太初果斷地下達命令:“降半帆,鳴禮炮!”虎蹲炮朝天齊射九響,然而炮口噴出的卻是彩綢裹挾著的玉米粒,一時間金雨紛紛揚揚地落入海中。

佛郎機旗艦「海洋號」的艦長阿爾瓦羅驚得瞠目結舌。

佛郎機是明朝給給予西方殖民者的統稱,現在這個地方屬於萊昂王國,裡斯本是葡萄牙伯國的地界,不過歐洲的人,都有一顆反心,隻看重個人利益不注重集體利益,從歐洲千年以來都沒有過大一統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

葡萄牙遲早會叛出萊昂王國。

“東方兄弟!”阿爾瓦羅胸前的十字架彷彿閃耀出光芒,他急忙命令水手奏響管風琴。

在聖樂的飄搖中,兩艘小艇如樹葉般輕輕相觸。

阿維茲王朝的金宮矗立在河灣處,曼努埃爾一世扶著欄杆眺望遠方。

當陳太初身著織金紫袍走過玫瑰園時,國王手中的犀角杖驚落於地,他驚呼道:“撒旦竟披絲綢?”通譯的阿拉伯商人伊本顫抖著轉述:“此乃東方王國(阿拉伯人)使臣,船載所賜金穗...”

陳安捧出了秘封禮匣。

當禮匣開啟的刹那,青白釉梅瓶流轉出如冰河晨光般的光彩,瓶身的纏枝蓮紋竟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幻莫測。

這可是汝窯的貢品“雨過天青”!王後萊昂諾爾指尖輕輕撫過釉麵,忽然落下淚來,她感歎道:“聖瑪利亞!這藍光比聖母袍更純淨!”

陳太初提出:“瓷器五十箱,絲綢三百匹,換淡水和鮮肉。”並以炭筆繪出帆船圖案。

然而,在伊本翻譯時,財政大臣突然指著港外的宋艦說道:“彼等巨艦吃水反常,貨艙必有重物!”

到了夜晚,夜宴上燭火搖曳。烤乳豬的油脂滴入銀盤,發出滋滋的聲響,而陳太初卻取來蒸土豆蘸鹽食用。

曼努埃爾一世驚愕地說:“主教說東方人食米如沙...”陳太初笑著擊掌,水手抬入了美洲紅皮薯。

禦廚用橄欖油煎炸後,那酥香的味道驚動了四座。

公主伊莎貝拉忽然用銀叉指著牆上海圖問道:“閣下艦船自地獄之角(合恩角)來?”

當然伊莎貝拉不知道地獄之角在何方,因為那個時代的人連美洲都不知道,隻不過陳太初所畫有惡魔的一個地方。

雖然語言不通,但數學卻是共通的。

陳太初取出六分儀置於星圖,公主竟然理解了其中的奧妙:“以日影測緯度!”她在羊皮捲上畫圓,將圓周率算至小數七位,比《九章算術》還要精確!

兩人用炭筆交談至夜深,卷末繪出了大西洋暖流詳圖。

陳太初解下鑲齒輪銅鏡贈給公主,伊莎貝拉則回贈黃金渾天儀吊墜,說道:“願主佑您穿越異教徒之海。”

然而,當她藍色的眼眸掠過港外戰船時,憂色如烏雲蔽月。

在補給的夜晚,佛郎機戰船悄然合圍。

阿爾瓦羅登艦“查驗貨物”,他的鐵靴踏在「廣儲」號的艙板上,發出悶響。

“玉米種在此艙。”陳太初掀開苫布,隻見金穗堆疊如丘。

阿爾瓦羅突然抽出佩劍刺入糧堆,劍尖觸到硬物發出錚鳴!

“船載虎蹲炮!”李鐵牛拔刀欲搏,卻見陳太初撥開玉黍,原來艙底整列虎蹲炮裹在油布裡。

陳太初微笑著拍擊炮管,空腔回聲證明未填彈藥。

阿爾瓦羅抽劍入鞘,汗水浸濕了重衫。

離港時晨霧彌漫。

王鐵柱突然報告:“淡水桶底嵌鉛盒!”

開啟鉛盒,裡麵現出葡萄牙西非金礦圖,還有伊本的血書附註:“阿爾瓦羅奉教宗密令,欲奪君船種於羅馬!”

在這次與葡萄牙的交往中,宋方贈送了汝窯梅瓶、蜀錦和齒輪銅鏡等物品。

汝窯梅瓶那雨過天青般的色澤和精美的纏枝蓮紋,讓王後為之落淚;

蜀錦的精美華麗,展現了東方絲綢工藝的高超;

齒輪銅鏡則體現了東方的精巧工藝。而葡萄牙方麵回贈了丁香肉桂十箱、葡萄酒百桶和黃金渾天儀。

丁香肉桂是葡萄牙的特色香料,葡萄酒也是其特產,黃金渾天儀更是珍貴的禮物。

然而,在這些友好交往的背後,卻暗流湧動。

汝窯梅瓶的瓶底夾層藏著《暖流圖》,葡萄酒桶的暗格塞著西非金礦圖,黃金渾天儀內暗刻著蘇伊士地峽坐標。

這些暗藏的資訊,似乎預示著雙方的交往並非表麵上那麼簡單,一場未知的危機或許正在悄然逼近。

崖壁修道院中,抄經僧在《航海誌》記下:“上帝曆1422年秋,黑發天神贈金穗於葡國。

然阿爾瓦羅伯爵的駑箭,已瞄準東方巨龍脊背...”

當船隊行至直布羅陀時,突遭十艘十字帆船截殺,阿爾瓦羅的吼聲隨駑箭撕空氣的聲音震蕩海天:“為教廷奪取神之穀物!”巨帆血紅十字下,三門重型駑箭同時怒吼,一場激烈的衝突即將展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