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118章 印度香料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118章 印度香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陳太初一眾人,追至古裡城深處。

古裡神廟的晨鐘悠悠撞響,那沉悶而又悠長的聲響,如同一把利刃,瞬間撞碎了市集的喧囂。

市井之中,人來人往,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成一片嘈雜。

陳太初身著一襲長袍,頭戴方巾,氣宇軒昂地踏進了那莊嚴的石殿。

殿內香煙嫋嫋,彌漫著一股神秘而又肅穆的氣息。

此時,祭司正虔誠地以牛尿沐浴著神像。

那老祭司雙手捧著陶碗,口中念念有詞:“聖牛便溺可滌罪!”

說著,竟將陶碗恭敬地捧到陳太初麵前相敬。

陳太初眉頭微微一皺,心中暗自思忖:“看來印度荒誕自古有之。”

就在這時,一個

“不可接觸者”

的影子如鬼魅般掠過供品。

刹那間,原本神聖的祭品瞬間被棄如穢物。

那賤民嚇得麵如土色,匍匐著退行,膝蓋在粗糙的地麵上摩擦,血痕蜿蜒如蛇,觸目驚心。

通譯見狀,趕忙在陳太初耳邊低語:“此地人分四等九流,若首陀羅摸了高種姓的影子,當斷手!”

一旁的李鐵牛本就生性豪爽,聽聞此言,怒從心頭起,當下怒擲銀幣試之。

那銀幣咕嚕嚕地滾入婆羅門腳邊,那婆羅門竟如見瘟神一般,跳腳避走,口中還叫嚷著:“銅幣汙我聖體!”

李鐵牛見狀,不禁哈哈大笑:“這等規矩,簡直可笑至極,我倒要看看這所謂的種姓製度能有多厲害!”

陳太初心中也對這荒誕的種姓製度充滿了鄙夷,暗暗想著:“如此腐朽的製度,實乃此地之禍根。”

市吏拉吉捧著椰葉地圖,為眾人展露了這片土地的真相。

北境之地,伽哈達瓦拉王朝正與突厥人展開一場慘烈的血戰,王都已然被戰火焚作一片白地,殘垣斷壁間,處處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西陲之處,遮婁其諸侯各自擁兵自立,為了一己私利,竟互售俘虜為奴,人性的醜惡在此處暴露無遺。

南疆的哲羅水軍更是猖獗,如同割草一般肆意劫掠商船,各邦甚至要向海盜獻上貢品以求庇佑。

王鐵柱看著這狼藉的地圖,不禁怒從心起,操起鍛錘,狠狠地砸向地圖,怒吼道:“所謂天竺,實為百頭蛇怪!每頭皆可利誘!”

陳太初看著這混亂不堪的局麵,心中已然有了盤算:“此地四分五裂,亂象叢生,正可利用其矛盾,為我大宋謀取利益。”

陳太初在滄瀾舸上大宴八邦使者。

他深知,要在這片土地站穩腳跟,必須先從神權入手。

於是,他讓黑羽披象皮誦讀偽經,口中宣稱:“伽尼薩神托夢,東方玄龍乃神牛轉世!”

與此同時,奧隆戰士抬出蒸汽機模型,齒輪緩緩轉動,噴出陣陣豆蔻煙霧。

那神秘的煙霧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夢如幻。

諸邦祭司見此奇景,嚇得紛紛跪地膜拜,口中念念有詞,祈求神的庇佑。陳太初見狀,心中暗喜,趁機提出讓宋船停泊免稅的要求,諸邦使者不敢違抗,紛紛應允。

在分而治之的策略上,陳太初更是手段高明。

哲羅使者前來索要燧發槍以對抗遮婁其,陳太初心中早有打算,他慷慨地贈給哲羅使者十桶火藥,並鄭重其事地說道:“此乃雷神之唾,遇水則炸。”

三日後,遮婁其的戰象營突然爆燃,象群受驚,四處踐踏,將敵都攪得一片混亂。

哲羅王以為是大宋的火藥威力巨大,欣喜若狂,趕忙獻上胡椒山以作酬謝。

殊不知,陳太初所贈的火藥中摻了潮解硫金粉,不出三月,這批軍火皆成廢土。

陳太初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得意:“此計既能讓他們相互爭鬥,又能削弱他們的實力,真是一舉兩得。”

在糧控命脈方麵,陳太初更是棋高一著。

「嘉禾」艦展示江南圩田圖,王鐵柱在古裡河上架起水車。

當首季稻浪在田野間翻滾時,一片金黃的景象讓人陶醉。

然而,此時潘地亞部卻發動叛亂,陳太初果斷斷糧。

饑民們在饑餓的驅使下,啃食廟宇金箔,神廟無奈之下,隻得向陳太初妥協,以千擔香料換糧種,外加吉貝布五百匹裹屍。

陳太初看著這一切,心中感慨:“民以食為天,控製了糧食,就等於控製了他們的命脈。”

然而,遮婁其戰船卻不知死活,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夜襲宋艦妄圖搶奪糧食。

李鐵牛率領燧發槍隊嚴陣以待,鉛彈如雨點般穿透象皮盾,遮婁其酋長在墜海前吼道:“爾等不過百人...”

話音未落,滄瀾舸的蒸汽閥爆鳴如雷神怒咆。

遮婁其水卒被這巨大的聲響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棄械跳海。

翌日,遮婁其使者捧著椰子油百桶前來請罪,額頭叩擊甲板,直至血流披麵。

陳太初看著這狼狽的使者,心中充滿了鄙夷,擲還血書,冷冷地說道:“畏威而不懷德。再犯者,艦炮洗邦!”

陳太初等人在這片土地上大肆掠奪物資。

他們通過控製馬拉巴爾海岸的交易,獲取了

2000

袋黑胡椒;

以水車技術換購了

50

根象牙;

在饑荒期壓價收購了

800

匹吉貝布;

推廣江南稻種後,又反銷了

3000

石稻米;

武力威懾後強征了各

100

筐芒果和椰子。

離港前夜,陳太初登上哲羅王宮。

宮殿內,黃金寶座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旁邊蹲伏著石雕聖牛。

他定睛一看,牛臀竟刻著泰米爾文讖語:「外邦人終成主子」。

陳太初心中一凜,揮劍削平銘文,改刻大篆:「滄瀾所至,皆為漢土」。

他看著自己刻下的字,心中豪情萬丈:“我大宋船隊所到之處,皆應成為我大宋的領土。”

六艦揚帆起航時,陳太初留下黑奴巴希爾率三十卒鎮守古裡。

臨彆之際,他鄭重地贈令:“築炮台於港丘,夷人跪拜玄龍旗者賞米,私藏聖牛者喂炮!”

巴希爾恭敬地接過命令,眼中滿是忠誠:“大人放心,我定當守好此地。”

印度洋的鹹風猛烈地鼓動著破帆,船隊滿載著香料,宛如一座移動的金山。

陳太初站在船頭,回望海岸線,隻見遮婁其漁民正為了搶奪宋軍丟棄的臭魚爛蝦而大打出手,為了半袋黴米互毆至頭破血流。

他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種姓之毒,甚於硫金。

此地人受種姓製度的毒害太深,難以自拔。”

他拋下最後半塊臘肉,看著海豚在海浪中躍浪爭食,那優美的弧光在陽光下閃爍。

古裡港漸漸在海平麵上變成一粒芥子。

陳太初心中默默思忖:“我都來了,那這個地方就應該是屬於我的了。”

在返航的途中,陳太初與眾人商議著此次遠洋的收獲與未來的計劃。

王鐵柱興奮地說道:“此次遠洋,收獲頗豐,那些香料和物資,定能讓大宋的市場繁榮起來。”

李鐵牛也附和道:“是啊,那些夷人如此愚昧,我們定能在此地長久立足。”

陳太初看著眾人,語重心長地說:“此次雖有收獲,但不可掉以輕心。

我們要繼續鞏固在當地的勢力,拓展貿易,讓大宋的文化和技術在這裡傳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