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第119章 再回琉求
宣和五年五月初二滄瀾舸乘風破浪,終是緩緩駛入了獅子岩港。
那菩提樹蔭,層層疊疊,遮天蔽日,彷彿為這港口撐起了一片翠綠的穹頂。
陳太初立於船頭,望著這異域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此番出海,本就是為了探尋海外奇珍,拓展大宋的商貿之路,如今初至錫蘭,不知會有何收獲。
僧伽羅王帶著一眾隨從前來迎接。他身著華麗的服飾,手中捧著一個精美的紅寶石佛牙匣,恭敬地獻給陳太初。
陳太初微微躬身,接過佛牙匣,仔細端詳。這紅寶石色澤鮮豔,佛牙匣工藝精湛,實乃稀世珍寶。
他心中暗喜,忙命人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齒輪鐘表回贈。
這齒輪鐘表乃是大宋工匠的智慧結晶,精巧的機械構造,能精準地顯示時間,在這海外諸國,定是稀罕之物。
市集之上,熱鬨非凡。
陳太初帶著王鐵柱等人漫步其中,隻見商販們正忙碌地秤量著肉桂。
那秤砣竟是牛形石雕,甚是奇特。
王鐵柱好奇不已,剛欲伸手去觸碰那秤砣,一旁的商販急忙阻攔,口中高呼:“聖牛不可觸!”
王鐵柱心中一凜,忙縮回了手。
陳太初見狀,笑著對王鐵柱說道:“入鄉隨俗,此地以牛為聖物,我們切不可冒犯。”
王鐵柱心中雖有些不悅,但也隻能作罷。
他靈機一動,想著用蒸汽機模型去換取香料。
於是,他將蒸汽機模型展示給僧王看。
僧王初見這新奇之物,眼中滿是驚訝與恐懼,忽然指著輪機驚呼:“摩訶迦羅神獸!”
陳太初心中暗笑,這僧王竟將蒸汽機視為神獸。
他忙上前解釋道:“此乃我大宋之奇巧物件,可助人力,並無危害。”
僧王半信半疑,但最終還是被那蒸汽機模型所吸引。
經過一番商議,僧王竟許宋船滿載肉桂枝,僅收半袋玉米種為
“神糧”。
陳太初心中大喜,這一趟錫蘭之行,收獲頗豐。
他看著那堆積如山的肉桂,心中盤算著:“此肉桂乃大宋所需之佳品,帶回汴京,定能賣個好價錢。
那紅寶石更是珍貴,可獻給皇上,以表我等忠心。”
七月十八船隊行至恒河口外,天色驟變。
墨雲如巨掌般覆海而來,狂風呼嘯,海浪洶湧。
陳太初心中一緊,忙下令六艦結鏈抗風。
王鐵柱更是心急如焚,他深知這颶風的厲害,若不及時應對,船隊恐有覆滅之危。
他當機立斷,將最後一台蒸汽機過載加壓,試圖藉助蒸汽機的力量穩住船身。
驚雷炸響,彷彿要將天地撕裂。
「天工號」的桅杆被劈落,直直地砸穿了「嘉禾號」的甲板。
一時間,船上大亂。
李鐵牛大喊:“兄弟們,莫慌!棄貨保船!”
眾人紛紛響應,將船上的貨物紛紛拋下海去。
三千斤胡椒沉入海中,染紅了浪濤。
陳太初望著那被染紅的海水,心中一陣心疼,但此時也隻能捨棄貨物,保全性命。
颶風終於漸漸平息,海麵上恢複了平靜。
一艘漁舟緩緩駛來,漁舟上的人獻上了用芭蕉葉裹著的米糕。
陳太初接過米糕,隻見那葉脈上刺著孟加拉詩:「風暴噬舟處,有神稻救饑民」。
他心中感慨,這孟加拉之地,雖水患頻仍,但百姓卻有著驚人的稻作天賦。
他對身邊的人說道:“此稻種若能帶回大宋,定能造福百姓。”
九月初三海峽窄如蛇頸,三佛齊戰船橫亙在江麵上,鎖江征稅。
酋長端坐象輿之上,那象牙上鑲滿了宋瓷碎片,甚是奢華。
酋長傲慢地說道:“一艦百金,無金留炮!”
陳太初心中大怒,這酋長竟如此坐地起價。
但他並未表露出來,而是命人展開絲綢千匹。陽光下,那金線蟠龍遊動如活物,耀人眼目。
三佛齊的土兵們看得目眩神迷。
陳太初趁機下令,「飛星」號突噴蒸汽,一時間,蒸汽蔽海。
六艦借機衝關,鏈彈掃斷了攔江鐵索。王鐵柱望著那被掃斷的鐵索,心中暢快不已。他擲斧刻石,高聲說道:「此峽當立漢家樓船」!他心中想著:“我大宋之威,不可侵犯。這些蠻夷之人,竟敢坐地起價,遇強則俯首,實乃可恨。”
陳太初看著那被征服的三佛齊人,心中感慨:“這馬六甲之地,雖物產豐富,但民風卻甚是貪婪。
此番雖衝關成功,但日後還需多加防範。”
船隊順利通過馬六甲海峽,載著五百囊胡椒繼續前行。
臘月廿二船隊錨定泗水港,熱風卷著稻浪的香氣撲麵而來。
土王熱情地引著陳太初等人參觀梯田。
土王手指著那三季熟的稻穗,說道:“天神淚化金穀!”
陳太初看著那金黃的稻穗,心中驚歎不已。
他想著:“這爪哇之地,竟有如此神奇的稻種,若能帶回大宋,定能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
忽然,火山轟鳴,岩漿如洪流般吞沒了山腳的村落。
土民們驚恐萬分,紛紛跪地祈禱。
陳太初見狀,忙下令架起虎蹲炮轟山泄熔岩。
硝煙散儘,火山的威脅暫時解除。土民們對陳太初等人感激不已,獻上了火山灰肥田的秘法。
陳太初心中大喜,這火山灰肥田之法,定能讓大宋的農田更加肥沃。
離港之時,船隊載著兩千斤稻種。黑奴少女用紡機織出了吉貝布旗,旗上繡著爪哇文謝詞:「雷神救吾邦」。
陳太初看著那繡有謝詞的旗幟,心中感慨:“我等此番出海,不僅為了大宋的利益,也為了救助這些蠻夷之地的百姓。
這爪哇之地,雖有火山之險,但百姓卻有著獨特的稻作智慧。”
風物掠影
陳太初回到船上,與眾人一同整理此次出海的收獲與見聞。
他看著那記錄著各地風物的冊子,心中思緒萬千。
錫蘭之地,百姓跪拜神牛,畏威不懷德。
那肉桂百擔和紅寶石雖珍貴,但那百姓的民風卻讓他有些不滿。
他說道:“這錫蘭之人,對神牛如此敬畏,卻對我等並無真心。日後與他們交往,還需多加小心。”
孟加拉之地,水患頻仍,但百姓卻有著驚人的稻作天賦。
那三季稻種乃是此次出海的重大收獲之一。陳太初想著:“這孟加拉的稻種,若能在大宋推廣種植,定能讓大宋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馬六甲之地,酋長坐地起價,遇強則俯首。
那五百囊胡椒雖已到手,但陳太初深知,這馬六甲海峽日後還需加強防範。
他對王鐵柱說道:“那馬六甲之人,貪婪成性,日後若有機會,定要讓他們知道我大宋的威嚴。”
爪哇之地,火山拜祭與稻作智慧並存。那火山灰肥田之法更是讓他驚喜不已。
他說道:“這爪哇之地,百姓雖敬畏火山,但卻能從中獲取智慧。
這火山灰肥田之法,實乃無價之寶。”
呂宋之地,部落互伐,一見燧發槍即遁。
那金蕉千串雖美味,但陳太初更看重的是大宋的火器對這些部落的威懾力。
他說道:“我大宋的燧發槍威力巨大,可讓這些蠻夷部落不敢輕易冒犯。
日後可多帶些火器出海,以保我等安全。”
宣和六年三月初九船隊來到基隆灣,新月堡矗立在崖岸之上,赤龍旗獵獵翻飛。
染墨率眾駕著獨木舟前來迎接。
陳太初看著染墨,隻見他笠帽下的眉宇已染風霜。
染墨恭敬地說道:“公子!四年墾荒,今有良田萬畝、糖坊十座!”
陳太初心中大喜,他沒想到染墨等人在這琉球之地竟有如此大的成就。
他隨染墨進入淡水城,但見甘蔗園接天青翠,水車齒輪舂杆晝夜不息;鑄鐵坊火星迸濺,虎蹲炮胎模列陣如林;學堂內童聲琅琅,奧隆戰士教土人習《千字文》。
染墨捧出琉球輿圖,說道:“此島可納流民十萬,稻年三熟,更勝爪哇!”
陳太初看著那輿圖,心中盤算著:“這琉球之地,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實乃大宋移民的好去處。若能將此地好好開發,定能為大宋增添一份力量。”
畫外音:各位終於回來了,陳太初即將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