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203章 北固滄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203章 北固滄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樸承嗣站在最高空的吊籃中,目眥欲裂地盯著下方那處晃動光斑——宋軍中樞指揮所在!

絕好的靶子!

他瘋狂地揮手下令:“所有火雷!對準那片火光!全給老子砸下去——!”

嗤嗤嗤——!

引線燃燒聲在幾十個吊籃中同時響起!

數十桶巨大黝黑的火藥桶被再次奮力推下吊籃,如同群鴉蔽日,拖著死亡的火尾砸向宋軍指揮營!

坡頂之上,金算盤死死盯著那片呼嘯而下的死神陰雲,口中計數:“一、二、三…西北風勁!網再左斜二十度!穩住!穩住!撒——網——!!!”

數百條緊繃的肌肉同時發力!

那麵由數十張沾滿海腥的沉重漁網、以鐵芯木杆撐起的攔截巨幕,迎著風向猛然撒開!

如同一隻從海岸絕壁突然伸出的巨靈神之掌!

噗!噗!噗!噗——!

令人牙酸的沉悶撞擊聲、繩索網線崩裂的悲鳴、木桶碎裂的悶響混雜一片!

近半數的巨大火藥桶直接撞入那張開的天羅地網!

堅韌濕滑的漁網並非堅不可摧,巨大的衝擊力和燃燒的引線瞬間撕開了許多網眼!

但就是這微不足道的遲滯!

角度巧妙的偏斜!

如同神來之筆!

轟!轟!轟!轟隆——!!!

無數炸雷就在那張巨網的上方、或者被帶偏的網緣內部猛烈炸開!

天空中瞬間爆開一片巨大的、熾熱的火雲!

那升騰的烈焰將半片夜幕燒成赤紅!

如同煉獄降臨!

破碎的吊籃、燃燒的帆布、人體殘肢裹挾著火星和焦糊氣息如暴雨般灑落!

被衝擊波撕碎的漁網帶著燃燒的殘片飄落如絕望的天火之羽!

被巨網攔截偏斜的大部分致命火桶,最終隻是砸落在大連城外空曠的泥沼之中,陡然掀起帶著鹹腥味的高高泥浪!

僥幸逃脫攔截、落入宋軍營區的零星火桶造成的破壞,已完全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城牆上,樸承嗣望著那片照亮半個夜空的巨大火雲,臉上最後一絲血色也瞬間褪儘,手中緊握的令旗無力地滑落,砸在冰冷的城垛上。

他精心策劃的天外殺招…竟被一張腥鹹的破漁網…生生裹在了半空中炸成了灰燼!

絕望如同冰冷的海水,瞬間淹沒了他全身。

大連西南,鳳凰城東,鴨綠江口衝積灘塗地。

震天的喊殺聲、銃炮轟鳴聲、瀕死慘叫撕裂了江麵的薄霧!

韓世忠端坐於巨大健碩的河西駿馬之上,一身被鮮血和泥漿浸透的烏黑鐵甲在殘陽照射下泛著妖異的紅光!

他手中的丈八長槊槊鋒滴淌著粘稠的血液,槊杆橫架著一名身著高麗將領華麗鎧甲的無頭屍身!

在他身後,鋪滿數十裡江灘的,是無數或蜷縮、或仰倒、或彼此疊加的高麗兵屍體!

破碎的旌旗、丟棄的甲仗、燃燒的車輜遺骸,如同在蒼黃的江岸泥沼裡點綴的巨大血腥瘡疤!

五萬高麗東路軍!

由王庭遣出、從丹東(新義州)方向渡過鴨綠江,企圖撕開包圍、馳援大連樸承嗣的王氏“京畿虎賁軍”與“開京鐵騎”!

他們的前鋒剛剛踏上灘頭不到兩個時辰,便在韓世忠親自佈置的“口袋陣”內被截住去路!

陸上鐵甲騎兵反複鑿穿切割!

岸堤後神威炮密集覆蓋!

江麵上遊弋的張猛分艦隊艦炮精準點射!

當韓世忠親領中軍重騎兵發起最後一輪“鑿穿地軸”式的衝鋒,徹底碾過敵軍中軍本陣帥旗時,這支曾號稱拱衛王都的勁旅,崩潰隻在瞬息瞬間!

五萬大軍,逃回鴨綠江南岸者不足半數!

韓世忠猛地一甩長槊,將那具無頭將領屍體如同破麻袋般摜入江灘爛泥之中!

他勒轉馬頭,環顧著這片被血與火徹底染紅的天地,聲音如同鐵砧敲打般傳遍四野:

“傳我軍令!割下高麗帥首級!梟首旗杆!將所有高麗人屍骸!麵朝鴨綠江——給我——壘——京——觀——!”

“得令!”無數如同血人般的親兵轟然應諾!雪亮的陌刀高高舉起,反射著鴨綠江口冰冷刺眼的夕陽!

壘京觀,非為殘忍,乃是以修羅之相告之高麗國:此路不通!

大連城已成為甕中之鱉,鴨綠江北岸再無高麗援軍一兵一卒。

當夜,無數寫著勸降內容的宋軍箭書,裹著樸氏親信將領陣亡名單以及京觀描摹的恐駭圖卷,如同鋪天蓋地的蝗群,射入了大連城內。

絕望的陰影,籠罩了每一塊城磚。

遼陽城,燈火通明的佈政使司衙門。

爐火正旺,卻驅不散空氣中彌漫的焦灼與緊迫。

何栗布滿血絲的雙眼死死盯著一幅巨大的沙盤,其上代表宋軍藍旗的兵俑,已如一隻巨大的藍色鐵掌,牢牢攥住了標注為“大連”的孤城模型。

沙盤周圍,王稟、李通判等軍政要員神色凝重。

“何參議!各城編戶進展!”王稟聲音沙啞但極有穿透力。

“遼陽城內丁口黃冊已登記七成!沈陽府民戶堪合冊、鐵嶺衛屯戶田契正在連夜抄副!鎮北關(黃龍府)屯田堡第一季耕具種子已發放完畢!”

何栗語速極快,手中朱筆飛快地在各地呈報文書上批註,“開原、海州(營口)府庫倉廩造冊進度稍緩!皆因…本地遼民,言其舊籍多在金國黃冊!需重新甄彆!”

“甄彆?!”李通判急道,“大軍合圍在即!金國黃冊俱已焚毀!如何甄彆?當以新冊為準!”

“李兄所言極是!”何栗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但若無據而奪其戶,必失民心!傳令各州府!張貼安民告示:無論其舊屬金國、高麗亦或渤海遺民!但無作奸犯科之行!願受大宋管束編戶!皆可依現住地登記造冊!三日內赴所在州縣府衙申領‘遼東歸化戶牒’!逾期無牒者,以細作論處!另!急調汴京、燕雲流吏三百員,即刻奔赴各地協助核驗!”

王稟點頭讚許:“甚好!以利導之,以威迫之!雙管齊下!”他轉身對傳令兵,“傳令沈陽、開原、鐵嶺諸駐軍!劃撥三成輔兵!協助何參議遣出之官差!下鄉入戶!宣講新政!強令登記!凡有抗拒造冊、隱匿田畝丁口者!無論何人!立刻捕拿押送定邊州(會寧)大牢!地方官膽敢陽奉陰違怠慢者——軍法從事!”

命令如雷霆般下達。

當夜,數百名文吏在精銳小隊的護送下,頂著刺骨夜風策馬馳向各個新複州府。

數百麵嶄新的“大宋遼東佈政使司”牌匾連夜懸掛於各府衙大門。

無數印著“大宋新統,安民歸化”紅印的榜文貼滿了尚帶硝煙殘跡的城門洞與十字路口。

刀鋒與筆墨交織的洪流,比前線的大軍,更深刻地衝刷著這片古老而桀驁的黑土地,烙印下大宋的印記。

大連的絕地之困,正如同爐火淬鐵,將催生一個徹底重構的遼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