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378章 各懷心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378章 各懷心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天佑二年,七月中,鑾駕離應天府,沿運河繼續南下。

樓船駛離南京碼頭,將商丘的喧囂與短暫的市井考察拋在身後。運河兩岸的景色逐漸變得開闊,稻田綿延,水網密佈,但空氣中那份屬於帝國腹地的沉悶與壓抑,似乎並未隨著地理位置的南移而消散,反而在鑾駕內部,醞釀著更為微妙難言的波瀾。

趙佶在應天府盤桓數日,山水之樂似乎並未完全澆滅他內心深處那點不甘寂寞的火星。隨著船隊啟程,這位太上皇似乎從遊玩的興奮中冷靜下來,重新變回了那個略帶疏離、時而陷入沉思的老人。他依舊會憑欄遠眺,但目光不再單純追逐景緻,偶爾會掃過隨行官員的隊伍,掠過兒子趙桓與陳太初低聲交談的身影,眼神深處,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複雜情緒。

他看似已放權,安居太上之位,但數十載帝王生涯浸淫出的權術本能,早已融入骨髓。豈能真正甘心隻做一個吟風弄月、無所事事的富家翁?尤其當他看到陳太初與兒子日漸默契,一係列關乎國本的變革正在悄然佈局,而自己這個「父皇」的影響力似乎正被逐漸邊緣化時,一種若有若無的失落與掌控欲便悄然滋生。

這種影響,並非通過直接的命令,而是以一種更隱晦、更致命的方式體現——人事。

船艙內,趙桓時常獨坐,對著一份官員考覈升遷的名單眉頭緊鎖。名單上,幾個名字被朱筆圈了又圈,擦了又擦,顯出其內心的極度掙紮。其中,尤以「李彥邦」最為棘手。此人是趙佶在位時頗為賞識的舊臣,擅長詩詞歌賦,工於逢迎,但在實乾方麵卻乏善可陳,且與一些聲名不佳的勳貴過往甚密。按照陳太初與何栗正在擬定的新考覈標準,此人絕無升遷可能,甚至應予調閒。

然而,就在昨日,趙佶在與兒子閒談時,彷彿不經意地提了一句:「聽聞李彥邦近來頗知上進,其子亦頗有才名。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際,似這等知根知底的舊人,用起來總比那些不知底細的新晉要穩妥些。」語氣溫和,卻像一根無形的線,牽動了趙桓那根敏感而優柔的神經。

一邊是父皇看似隨意的「建議」,代表著孝道與舊日權威的提醒;另一邊是陳太初等人秉持的「新政」原則,關乎吏治清明與國運未來。趙桓如同站在蹺蹺板的中央,左右為難,每一種選擇都伴隨著巨大的壓力和不確定性。他本性缺乏決斷,尤其在麵對至親施加的軟性壓力時,那種希望所有人都滿意、避免衝突的傾向,讓他倍感痛苦。船艙內,燭光映照著他蒼白而焦慮的臉,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煩悶的聲響。

陳太初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瞭然,卻並未急於點破。他深知,趙佶這種根深蒂固的影響力,絕非一次談話、一道詔書所能清除。它源於數十年的積威,源於趙桓性格中的弱點,更源於那個尚未被根本觸動的、供養著龐大既得利益集團的舊體製。

夜色漸深,船隊泊於符離古渡。此處曾是南北要衝,兵家必爭之地,如今雖略顯荒涼,但碼頭規模猶在,依稀可見往日繁華。月光如水,灑在寂靜的河麵和古老的棧橋上,遠處幾點漁火,更添幾分淒清。

趙桓與陳太初並肩立於船頭,望著月光下符離渡的輪廓。趙桓忽然歎了口氣,聲音帶著疲憊:「元晦,有時朕真覺得,這皇帝做得……甚是窩囊。看似九五之尊,實則處處掣肘。就連用一個人,都難得自在。」

陳太初目光掠過荒廢的營壘遺跡,緩緩道:「陛下所感,並非虛妄。然此掣肘,非僅在人,更在製度。」他指向黑暗中隱約可見的舊日烽火台,「譬如前朝在此駐軍,若軍紀渙散,將領貪墨,縱有雄關險隘,亦難擋外侮。殺一兩個貪將,換一批兵卒,若根本的糧餉、升遷、監督製度不變,不過旋踵即複,甚至變本加厲,因後人已知漏洞所在,貪腐隻會更加隱蔽。」

他轉回頭,看著趙桓,語氣沉靜卻銳利:「太上皇之影響,亦是此理。其所以能影響陛下,皆因舊製賦予其超然地位與無形權威,更因朝中仍有大量依循舊規、指望『聖心』而非『法度』獲利之人。若新政能成,官員升黜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考覈透明,監督有效,則縱有十位太上皇『建議』,亦難動搖一名合格官員的升遷,更難以私意安插不合格之人。屆時,陛下之權,非被削弱,反因擺脫了人情掣肘與瑣事糾纏,而更加穩固、超然。」

趙桓怔怔地聽著,河風拂麵,帶來一絲涼意。陳太初的話,像一把鑰匙,試圖開啟他心中那把被舊觀念層層鎖住的枷鎖。他明白,陳太初所指的,不僅是李彥邦,更是那個盤根錯節、讓他倍感無力卻又隱隱依賴的舊體係。

「隻是……談何容易。」趙桓喃喃道,目光投向南方,那是黃山的方向,「但願此次黃山之行,能讓父皇真正寄情山水,少問政事。」這與其說是期望,不如說是一種無奈的祈禱。

陳太初默然。他知道,讓一位權力欲未泯的太上皇徹底放手,絕非易事。藝術細胞能否被激發尚在其次,關鍵在於,能否通過新政的逐步推行,從根本上削弱其乾預朝政的渠道與影響力。這註定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博弈。

樓船在符離古渡輕輕搖晃,河水拍打著船舷,發出規律的輕響。月光下,兩位帝國最重要的掌舵者,一個心懷憂慮與期待,一個目光堅定而深邃,共同望著南方的夜空。那裡,有風景秀麗的黃山,也有等待著他們的、更加複雜的政治局麵。

前方的路,依然迷霧重重。

而符離古渡的這一夜,

隻是這場靜默交鋒中的…

一個微小注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