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 第674章 虯髯客三試李世民
第六七四回
虯髯客三試李世民
正說到李元霸大鬨天龍寺,一傑鎮三俠!這段書也叫做“李元霸小出世”。為什麼叫“小出世”呢?您往後看,還有大出世呢。這也就是在小範圍內部露那麼一小頭兒,彆人沒看著,就這群人看著了,這群人還不是外人,都是自家人。下一次金錘掛鳳镋、大鬨晉陽宮,那纔是大出世!
閒言少敘,咱正說到這個老道問裘仲先生:“怎麼樣啊?二弟,你是老二,人家二郎也是老二,你們倆誰二啊?”
裘仲臉一紅,擺擺手:“我呀——服了,服了!看來,是我二了!”
一句話大家全樂了。
李世民愣那兒了,他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他看看慧明長老,因為這群人隻有慧明長老是熟人,其他的人都不認識。
慧明長老微微一笑:“二郎啊,呃……這是個誤會。哎,當然了,這個誤會呢——也是人為製造的。哎呀……這大雄寶殿已然打成這個亂七八糟的了。幸好啊,這天龍寺也要拆了。這麼著吧,到我方丈室,咱們詳細再談。請吧,各位請吧——”
他一伸手,那三個人跟著慧明長老邁步走進方丈室。
李世民先吩咐馬三寶、殷開山、段誌玄、劉弘基:“你們把這兵撤了吧。看這意思,呃……這裡頭有事兒,對我沒有什麼不利的了,你們不用在此駐守了,都撤了吧。”
劉文靜不放心呢,“二郎,這、這到底怎麼回事?”
“我進去便知。”
“不會是圈套吧?”
“哎——不會的,不會的。要是圈套,想對我不利。那位裘仲先生武藝蓋世,他就能置我於死地了。他沒有傷害我,證明他無意傷我。你們就放心吧。呃……肇仁,你在這裡先等等,我進去弄明白,我就出來。”
“哎,好!那我們就等你!”劉文靜偷偷告訴馬三寶:“等人,兵彆撤,仍然在外麵埋伏著!萬一有事呢,咱不能完全聽二郎的!”這邊還在那裡圍著呢。
李世民轉身也去了方丈室。到這裡一看,這些人已然落座了,小沙彌端著熱茶給大家獻上了。留著一位上座,那是給李世民留的。李世民一看:“哎呀,這……我豈敢就坐呀?”
“哎——”慧明一指:“你是太原侯的二公子,理應上座。他們都是客人呐。”
李世民推脫不過就坐那兒了。
然後,慧明長老給李世民介紹:“二郎啊,我給你介紹幾位朋友。這三位既是老衲的好朋友,也是當世的奇才呀。”
“哦?”李世民一聽,趕緊站起來,“不知這三位先生是?”
慧明長老一笑:“二郎啊,你可聽說過‘風塵三俠’這個名號嗎?”
哎呦!李世民一聽,“風塵三俠,那名震寰宇呀,世民焉能不知道啊?莫非——”李世民當時就猜出來了。
“沒錯,你麵前的就是赫赫大名的‘風塵三俠’!這位——”他一指那老道,“三元李靖李藥師!跟你下棋的這位,他不叫裘仲啊,他姓張,叫張仲堅,人稱虯髯客。你看長了一部虯髯。他起了個化名,從‘虯髯客’裡麵取那麼一個‘裘(虯)’字,從他張仲堅裡麵取一個‘仲’字,叫做‘裘仲’了。其實,這是化名,大名虯髯客張仲堅!這位是風塵三俠當中的女俠張初塵張女俠!”
哎呦!李世民一聽,風塵三俠,世外高人呐!趕緊躬身施禮:“小子不無狀,剛纔多有得罪!”一躬到地。
“哎——”就見虯髯客張仲堅趕緊地過來雙手相攙:“哎呀……二公子,應該說得罪的是我呀,是我呀!呃……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咱們都認識了,都是朋友了。呃……坐下說話!坐下說話!”
李世民一看這位特彆的豪放,特彆對自己的脾氣。咱說了,李世民就是豪俠脾氣。一聽,“好好好……呃……各位請坐,各位請坐!”
如此,大家這才坐下。
坐下之後,李世民當然要問了:“這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啊?讓我好似在雲裡霧中一般。”
“嗬嗬嗬嗬……”慧明長老笑了,“這事兒啊,皆因這位張老二而起呀!都是他的事兒啊!老二啊,你跟二郎說說吧。關起門沒有外人,有什麼話,你就說什麼話吧。這一回是你輸了,就得認輸喲。”
“啊——當然,當然!”這張仲堅喝口茶,就把前前後後的事兒全部、沒有隱瞞地跟李世民說了。
對於虯髯客張仲堅他的身世,咱們在前文書中已然詳細交代過了,咱就不必再細說了。
在前文書,這虯髯客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雙槍乎爾複二打瓦崗寨,被五虎上將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眼看著就要當俘虜了。結果,他的師父雙槍王丁彥平出現。丁彥平雙槍鬥五虎,把五虎將還傷了幾個。眼瞅著這老爺子大施淫威的時候,哎,正好虯髯客張仲堅出現。張仲堅寶刀震雙槍,就把這丁彥平鎮服住了。然後,他也沒有上崗山。為什麼?因為他根本瞧不起崗山英雄,他覺得崗山小打小鬨成不了大事。所以,並沒有受五虎上將的邀請上崗山,而是繼續往西走。乾嘛?尋找一下天下有沒有救黎民於水火的明主!
咱曾經說過,這個張仲堅身懷野心呐,他看到黎民百姓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張仲堅得非常著急呀。心說話:這泱泱神州就找不到一個人能夠獨臂補天嗎?能夠拯黎民於倒懸嗎?他踏遍了神州大地,訪了無數的名人名士。當然,有些人,他是暗中查訪的,那人根本就不知道。因為張仲堅的武藝太高了,他暗中瞅瞅你,一看這個人——哎呀……太小氣;一看這個人——婦人之仁;一看這個人——沒有大誌;一看這個人——平常還燒殺搶掠呢,那不是一個人主啊……所以,走遍神州大地,訪了無數英雄,沒有一個入他的法眼的。
後來,張仲堅心說話:乾脆呀,我來了吧!既然整個中國沒有人可以好好統領,那我就可以當仁不讓啊!我覺得我無論從能耐還是從品德,從各個方麵,我比現在天下那些反王都好得多的多,高得不隻是一倍、兩倍!所以,張仲堅有統一天下的野心。但他這個野心是建立在他實踐考察基礎上的,開始他沒想著自己乾,他就想著如果有彆人那多好啊,省得我去伸手了。但一看實在沒人了,沒人啊,我當仁不讓!天將降大任於我的頭上啊!
我呀——變賣家產!怎麼?招兵買馬得有錢呢!咱說了,他爹那是揚州首富啊,富可敵國!他把家裡所有的田產土地、什麼值錢的財物全給賣了,變成了現銀,這就是起事的原始資本。
那為什麼這兩年他沒起事呢?其實,他跟瓦崗寨的想法也一樣——這個隋帝楊廣畢竟三打高句麗,那這是中國跟外國之間的一個矛盾。咱不能在這個時候給中國拖後腿,我不能學那楊玄感呢,哪有說跟人家外國打著仗的時候,你在背後捅刀子的,那你不成漢奸了嗎?所以,這張仲堅沒動彈。
眼瞅著三次打高句麗結束了,這高句麗也服了。雖然真服假服另說吧,但是,口上是服了。行啊,現在天下也亂了,我正好起事啊!
在什麼地方起事?他瞅了瞅,覺得在並州太原這一帶起事不錯。怎麼呢?他一看這一帶目前不太亂,而且這裡離長安城也近,這裡的人也剽悍。行啊!我到這個地方看一看是不是能夠在這裡起事。於是,他就帶著他的金銀財寶來到了太原附近。
說:“他一個人能拉得動那麼多金銀財寶嗎?”不但一個人拉呀,他也有一個小團隊呀,這麼多年,他也收了不少徒弟,手下一起套車給他拉呀。說:“現在天下那麼亂,就不怕有劫道的、有賊匪?”誰敢劫他呀?誰能劫他呀?好家夥,風塵三俠之一的虯髯客,手中紅毛寶刀。不劫是你的便宜。劫了,你沒得好!所以,人家平安無事地到達並州太原。
那此時,他的兩個好朋友,也是結拜的兄弟,就是風塵三俠另外兩位——三元李靖李藥師和張初塵受其約也來到太原。
李靖李藥師跟這慧明長老久有交情啊,人家在臨潼山永福寺就認得。您彆忘了,這李靖當年在越王府裡啊,經常地往臨潼山永福寺跑,跟五空長老關係莫逆。後來五空長老變成了慧明長老,彆人不知道,能不告訴李靖嗎?李靖知道啊。
李靖來到晉陽,就告訴張仲堅說:“你直接地來天龍寺,把你那東西先拉到這裡來,這裡保險!然後再商定大事。”
行啊!張仲堅就命人把所有財寶拉到天龍寺,在寺院挖一個大地窖,就窖到裡頭去了。然後,張仲堅拉著李靖、張初塵開了個會。
張仲堅說:“現在天下已然大亂,那楊廣已然大失民心了,大隋搖搖欲墜。我就想現在起事啊!找兩位兄弟幫我怎麼樣啊,啊?”
他一說這話,原以為李靖李藥師得支援他。可沒想到,李靖一笑,李藥師說:“二弟呀,之前我覺得你的想法還行。你來乾,我們可能會幫助你。但現在,我改變看法了。我覺得現在天下英主已出,有人可以承擔這曆史的重擔,可以改朝換代。所以,我覺得你啊——退下去吧。你的能耐,那彆人不說,我們都是好哥們兒啊,我就不掩蓋了。要說給你一個百裡之國,就是一個小國兒,你去管理,行!但是像中國這樣的九州大國,你去管理呀?不行!你呀,夠嗆!我覺得你跟我現在發現的這位明主相比,你差得遠!所以,我寧肯扶助這個明主,我不幫你了。你原來不也說了嗎?隻要你發現明主,你便不爭奪這個天下。這不是你原話嗎?現在明主出現了,你退居二線得了!”
“嗯?”張仲堅一聽,眨眨眼睛,“明主?您說哪個明主啊?”
“不是彆人呢,就是太原侯李淵呐!我們明察暗訪,我們也發現了,你彆看李淵表麵上老老實實,其實久有反意了!被那皇帝楊廣逼得李淵也差不多走投無路了,也就剩反了。他的反跡已經跟他手下一些心腹人表露出來了。如果說李淵造反,我想有可能就能奪得大隋江山呐!李淵這個人宅心仁厚,也是一代明主……”
“哎——”張仲堅一擺手,“哎呀……彆彆彆彆說了!彆說了!”
“怎麼?”
“李淵我考察過呀!這個人有的時候優柔寡斷,對一些事情不夠那麼果決。他又是關隴的貴族。讓他真格地起兵造反?哼!他沒有那個馬上天子的風度啊!對於他,咱之前討論過呀。我覺得三年前咱就討論過這事兒啊,啊?都已經被咱們否了!怎麼現在你們返回頭來還看重他呀?”
李靖說了:“二弟,你呀,稍安勿躁,聽我說。原來確實咱討論過李淵,咱把他給否了,咱覺得李淵不能夠擔任明主。現在為什麼我重新又看好他呢?其實,我認為能當明主的不是李淵!”
“你說這話繞彎子!剛才你不說是李淵嗎?現在怎麼又說不是李淵呢?”
“對!說是李淵,因為隻要起事,肯定李淵先當皇帝。但是,真正的明主不是他,而是他的二兒子李世民!”
“誰?”
“李世民呢。”
“李世……啊,啊——我知道了!就是當年那七星反長安的時候,幫著你們三塊金牌逃跑的那李世民?”
“對!就是那孩子!現在已然長大了,今年已然十六歲了。那真可謂有經天緯地之才、開國裂土之能啊!我們覺得李世民必成明主啊!所以,現在明主已出,何必咱再趟這趟渾水呢?”
“我說兩位,李世民充其量十六歲,小孩兒!他能有多能耐?!”
“哎——二弟呀,有誌可不在年高啊。很多開國的皇帝歲數都不大呀。你彆看十六歲的孩子,但是這個年輕人的那個思維、那個行事方式比你我都高得多呀!”
“我不信!”
“你不信呐?你不信,你去探探他去,你去試試,他去一試便知。”
“好!”
張仲堅知道李靖李藥師、張初塵這都不是開玩笑的人,跟自己說的那都是撈乾的,絕對不會藏著掖著。他們說李世民這人好,那一定有過人之處。但是,能不能達到我心中明主的標準?那我還得去驗證驗證。
“哎,老二,你要是驗證通過了,讓你服了他。怎麼著?”
“我要是真的服了這李世民,我話複前言,我就不在中國爭這天下了,我就讓給他了!能幫他的忙的,我還會幫他的忙!但是,如果說我一瞅這個孩子沒有那個能力,不足以當一代明主。兩位啊,那到時候你們倆可得幫我!”
“一言為定!”
“好,一言為定!”
就從那天開始,這虯髯客就在晉陽城明察暗訪觀察起李世民了。這麼一看,哎呦!這小子確實有過人之處啊——禮賢下士,救世濟民,對老百姓特彆的好,處理公務特彆的乾練!無論軍事政務,那人家都有獨到之處啊!嗯……不過,這都是從表麵上看的。我呀,給他出幾道難題試試他!
於是,虯髯客就花銀子雇人。乾嘛呢?製造謠言、鼓動事端,煽動那些老百姓鬨事兒,跟太原侯要工錢,又說沒人乾農活了……反正是不願意修建晉陽宮。
沒想到,人家李世民到那兒之後,三言兩語平息了百姓騷動。虯髯客張仲堅一直戴著鬥笠在旁邊看著呢,暗挑大拇指:“這個二郎李世民果然有能力呀!”按照咱們現在的話來說,人家有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這一點是領導乾部必須具備的啊。不然的話,百姓一旦有什麼不滿,一旦鬨起來,要麼你鐵腕鎮壓,要麼你束手無策。那怎麼能行呢?你得會做群眾工作。會做群眾工作的就能夠得到民心!“嘿!李世民會辦這事兒。行!”一試李世民,自己失敗了。我二試他!
於是,跟慧明長老兩人商議,準知李世民他們得拆天龍寺:“你就說把天龍寺賣給我了,然後發生衝突。我把那些差役也好、那些役工也好給逮住幾個。讓李淵來、讓李世民來,其實目的是讓李世民來。隻要李世民一來,慧明長老您就撲向我、跟我拚命。然後,我就把你打死——就假裝打死啊,你反正會閉氣功。假裝把你打死,就顯得我這個人窮凶極惡。也就是說,落我手裡那就會有生命危險的。這時候,我拿這一群人讓李世民過來交換,我看李世民敢不敢舍棄自己救這些人!如果李世民敢,證明李世民這個人具備仁心,這是一個當明主必須具備的,你得心懷天下、心懷人民呐,你得對人民有憐憫心呐,你得寧肯舍棄自己救老百姓啊。要這樣,這個人就是明主!”
結果這麼一試,李世民來了,李世民用自己換走了那一群人。倒在地上的三具“屍體”,慧明長老是使用閉氣功閉那兒了。其他兩個是被虯髯客用點穴法點住了,離遠了,你看不出喘氣來,其實也沒死。那就是故意嚇唬李世民的。沒想,李世民寧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大家救出去。“嗯!”虯髯客手挑大拇指,“罷了!李世民具備仁心呐!”
三試李世民,下棋!這圍棋也能夠試驗出一個人他的大局觀——看看你會不會佈局呀?另外你這人是不是貪,是不是貪著吃子兒啊、貪著打劫呀?是不是可以棄小就大呀?是不是心中有大戰略呀?這些都能從下盤棋上看出來。
可沒想到,這一下棋,結果被人李世民牽著自己鼻子走了,被人占據主動了,被人幾句話說到了自己內心了。尤其李世民說了一個現今的現實,那就是:“即便是我領著兵能夠打下中國、打下天下,這天下老百姓能服我嗎?我姓張的算什麼呀?我們家又不是名門望族。可是,李世民乃關隴貴族啊。隻要人家佔領中原,天下可定啊!這一點我這麼多年都沒有考慮呀!看來呀,我和李世民相比,我不如也!既然如此,我就不要占據中原了,能夠在東南一隅宇占一個角也就夠了!”
這就是“虯髯客三試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