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 第675章 晉陽宮真天子現世
第六七五回
晉陽宮真天子現世
正說到虯髯客三試李世民。這三次讓虯髯客對李世民是心服口服啊。給李世民把前前後後的經過一介紹。哦……李世民這才恍然大悟啊,鬨了半天,是這位吃飽了沒事乾找我的麻煩來了。你說的輕巧啊——三次試試。可給我工作帶來多大阻力!我正忙得不可開交呢,你還給我找麻煩!但李世民他不能說呀,臉上還得帶著笑容,知道這都是當世奇才。
這時,慧明長老樂樂地說:“仲堅,怎麼樣啊?現在你還打算起事嗎?還打算當天子嗎,啊?”
“哈哈哈哈……”張仲堅把手一擺,“真天子已出,我何必還當這個假天子呢?”
“哦?”慧明一聽,“真天子已出?你所說的真天子是何人呢?”
“還有何人呢?不正是二公子嗎?”虯髯客用手一指李世民。
李世民激靈靈打個冷戰。怎麼?李世民現在可沒想著要爭奪天下呀,他還沒打算呢。一說自己,“哎呦!”李世民說:“慎言,慎言。這話可不能說呀!這可是滅族之言呐!”
“行啊!”張仲堅把手一擺,“二公子,你也不必在這裡跟我客套。總之,我認為你就是未來的真天子啊。我之前那不過是一場春秋大夢而已呀!行吧,我說大哥、賢妹,我在中原已無了掛呀。我說二公子,剛才咱下棋的時候,我說的那句話你還記得不記得?”
李世民說:“先生,您說的哪句話呀?”
“我說:‘這中原歸你,東南一隅、這個角你就讓給我吧。’不知此言說話算數否?”
李世民沒明白呀:“張先生啊,這對弈之言有什麼算數不算數的呢?”
“哎——你是真天子,那天子是金口玉言!那在場的各位,你們都是證人呐,你們都聽見了二公子親口答應我的——東南一隅讓給我了。二公子可不許反悔啊!甭管未來你走到哪一步,可都不許反悔!”說著話,張仲堅衝著李世民一拱手,“二公子,我在中原事情已了,彆無牽掛了。我給你製造了這麼多的麻煩,深表歉意。那日你不是已經答應了役工嗎?說三日之後先給他們結一部分工錢。為此,你們老李家還演了一出戲。這出戲我也佩服啊,既表明瞭態度又能夠緩解矛盾,那真是二公子絕妙之計啊!這麼著吧,這麻煩是我找出來的,我就得替二公子把這麻煩消除了。剛才我也說了,我的萬貫家產現在就放在天龍寺,為了彌補我的過錯,二公子,我把這萬貫家產都捐給你,你們那愛怎麼使怎麼使,是蓋晉陽宮也好,是未來招兵買馬也罷,都歸二公子你來支配,你看如何呀?”
哎呦!這一下子出乎李世民意料之外呀。
慧明長老雙掌合十:“阿彌陀佛——仲堅呐,你能夠把如此多的財物全部施捨,足見你的氣魄之大呀!”
“老和尚你呀,甭奉承我!回頭你帶二公子去點揀財物也就是了。行啊,我在中原大事已了,在下這廂彆過。請二公子記住,此後十年,當東南數千裡外有異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什麼意思——你記住了,以後十年內,東南數千裡外如果出現一些異事、出現一些大事,那就是我得事了,你不要奇怪。在中原我建不了國,我到海外建國去!總之,我不是九州之主,我能夠統領一個小國綽綽有餘吧?“告辭了!”說完,就見張仲堅猛然把身形一晃,一下子閃身出了方丈,腳一點地兒,“噌!”縱身上房,三躥兩縱,蹤跡不見。
李靖連同張初塵趕緊地追到外麵。
“唉!”三元李靖歎了口氣,把張初塵攔住了,“彆追了,他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嗎?就算追上,又有什麼意思呢,嗯?咱不能說把人家留在這裡還爭奪天下呀。既然仲堅有其大誌,就讓他自己完成好了。回頭,咱再去找他。
張初塵也歎口氣,倆人轉身回來了。
李世民還沒等追到門口呢,人就沒了。李世民也不知道剛才張仲堅的那句話什麼意思?還以為張仲堅丟了臉麵,也就是用話去找補找補而已。所以,李世民也沒往心裡去。
咱們書中暗表,一直到李世民登基坐殿,貞觀十年,突然由打南方有南蠻上朝入奏,說:“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進入扶餘國,殺其主自立。”在大唐版圖之外,也就是現在的什麼菲律賓、泰國這一帶,當時有國家叫做扶餘國。扶餘國國王荒淫無道,結果跑過去一個人帶著海船千艘、甲兵十萬把這扶餘國國王殺了,他自立為扶餘國國王了。
李世民一問南蠻:“此人長相如何?”
南蠻告訴他:“這人長得是碧目虯髯,手使一把鴻毛寶刀。”
“哦……”李世民一聽,明白了,看來是虯髯客張仲堅在海外成事了。就應了今天的話了。
虯髯客張仲堅走了,他與本套書沒太大關係了。當然,在後文書還會出現,咱說到他時再說。在本套書中,這張仲堅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配角,不是個大人物,不是個主角。在《風塵三俠》那套書裡,他是主角。要想瞭解他更多的故事,您可以去聽聽另外一套書《風塵三俠》。總之,他走了。
這時,慧明長老領著李世民就來到了這天龍寺後麵,開啟地窖,讓李世民驗銀子。
李世民一看,謔!滿滿一地窖,不是金子,就是銀子,好家夥,沒有百萬也差不多少啊,這下子發了呀。李世民趕緊地稟報給自己的父親李淵。
李淵聞聽,“哎呦,阿彌陀佛……”直唸佛呀,怎麼?這真是天助我李氏啊!正沒錢呢,現在就給錢了!趕緊地吩咐:把這些銀子拿出來,先把役工工錢墊付了。
這一給工錢,那役工乾活更加賣力了。一看人家老李家果然言之有信,說三天之內給工錢,人就三天之內給了。人家變賣了自己的家產呢!因為李世民得到虯髯客這筆錢的訊息他們不知道,還以為是自己逼的人家太原侯變賣家產給發的工錢呢。哎呀……你看,多不好意思啊!現在既然工錢拿到手了,焉能夠不賣力乾活呀?咱得救太原侯啊!咱得趕緊地把這晉陽宮蓋起來呀!對!老百姓們、役工們乾勁兒十足,熱火朝天呐。
那天龍寺呢?老和尚根本就沒賣,那都是假的。慧明長老是得道高僧啊,能說貪圖那些金錢嗎?其實早就同意拆天龍寺了,隻不過演的這出戲。現在張仲堅走了,天龍寺拆!老和尚說:“我們挪窩!有房子就住房子。沒房子,我們自己搭蘆棚。”
那天龍寺一拆,李元霸就住不了天龍寺了,隻能搬回家住。李元霸打八歲進入天龍寺之後,一直這五年,除了春節、八月節這重要的節日以及母親、祖母的壽誕,李元霸回家一趟。其餘的,都住在天龍寺。現在沒轍了,又搬回家。李淵專門在西跨院給他劃了一片地:“這個地方就是你的西府!你先待在這裡。不許給我惹禍,不許出去!什麼時候天龍寺再蓋好了,你再搬回去!”
李淵聽李世民說了,李元霸大鬨天龍寺,把橫三世佛都由打佛龕上打下來了,差一點沒把天龍寺給拆嘍。哎呦!李淵捏一把汗呢——我這哪是養兒子呀?我這分明是養一太歲呀!吩咐李世民、柴紹:“你們倆跟元霸好,你們倆給我看好了!尤其是回頭等到聖上來咱們晉陽,我就告訴聖上我這個兒子死了,就沒這個兒子。千千萬萬地不能讓他見到聖上!見到聖上,那還不拆了廟了啊?記住沒有?”
“明白!明白!”
“看好了!”
把李元霸鎖起來了,關在西府,天天不讓李元霸出來。那您想想,李元霸這好動不好靜的人,就給憋壞了。憋久了,非出事兒不可。不過現在還沒達到質變呢,還在量變。等他量變一段時間,咱再說他。
說誰呢?說晉陽宮。這晉陽宮在全體太原老百姓努力之下,眼瞅著,“欻——欻——欻——”一天一層、一天一層……不出百日,一座宏偉的晉陽宮蓋得了!
李世民邀請父親過來驗收。
李淵帶著裴寂等人過來一看,哎呀!李淵高興壞了,拍著李世民的肩膀:“二郎啊,如此雄偉的皇宮,虧我二郎啊!”李淵前前後後轉了一圈,非常滿意——看來呀,我的腦袋保住了。起碼來說,楊廣到這裡,從這宮殿之上挑不出毛病,百日之內能建造出如此金碧輝煌的宮殿,估計大隋也找不到第二個。嗯!李淵非常高興啊,大賞這一次修建晉陽宮有功之人!反正現在有錢了,張仲堅那錢花不完呐,大賞文武。大家皆大歡喜,就在這裡做好了迎接楊廣到來的準備了。
派出人去一打聽,楊廣那不巡遊北塞去了嗎?現在到了雁門郡,剛剛進了城,看那意思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出不來雁門。
行吧,李淵一看,“既然如此,大家休息休息吧。這一陣子,大家也忙活壞了,尤其是二郎啊,眼瞅著瘦一圈兒啊,好好休息!”
李世民此時向自己父親提出一個要求,說:“我想出去轉一轉,也好散散心。這一段時間確實太累了,我想走訪走訪咱們晉陽周邊。另外,往北邊看一看。您放心,我不走遠。一旦我聞知陛下禦駕啟動,我趕緊回來。”
李淵也沒多想,認為二兒子應該好好地休息休息了,忙活一通了,出去旅旅遊也挺好的。“行啊,二郎,我派幾個人護衛著你一起去玩兒。”
“啊——不不不……呃……父親,您也知道,我這人呢從小獨來獨往慣了,我不太喜歡旁邊人前呼後擁的,我出去就轉轉,轉轉就回來。”
“呃……你一個人也不行,帶倆小廝吧。”
就這麼著,李世民帶了四個護從,然後輕裝簡從離開晉陽,往北一邊遊逛一邊散心,另外一邊也是打探楊廣的訊息,萬一楊廣已然起駕要奔晉陽,自己趕緊得回去。同時,在這遊曆的過程當中,李世民清清腦袋,好好地想一想現在的天下大勢,想一想未來應該何去何從?這一段時間,除了監工晉陽宮,李世民跟在晉陽的李靖、張初塵這兩位世外高人沒少了交談,縱論天下大勢,從李靖那裡汲取了很多的營養,有很多之前沒有想通的事兒。哎,突然間通過和李靖交談,李世民想通了。比如很多的事情之前沒有考慮到的,現在居然在腦海當中都成型了。要麼說談話聊天要多跟高人聊。比自己學問大的、比自己能耐高的、比自己德行高的,哪怕不在一個領域,您跟人家聊天兒,您的眼界也會放開,就會被人家的某一點讓你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要麼說寧可跟著明白人打一架,也不跟糊塗蛋說一句話呀,就這道理。您跟那些糊塗人矯情什麼呀?矯情半天,您也糊塗了。李世民和李靖這是兩個高人啊。兩個高人互相啟發,這眼界是越來越寬呐。
後來,李靖說:“皇上要來你晉陽了。我在這裡待著,多有不便。皇上身邊耳目眾多,要是知道我在晉陽,他再瞎想。乾脆,我先躲一躲。等皇上走了,我再回來。”
就這麼著,李靖和張初塵這風塵二俠告辭了李世民,人家走了,走了十來天了。
李世民借著這一次遊曆的時間,把這些天跟李靖交談的事和自己腦海當中想的有一些不太成熟的事情全部拿出來捋一捋、琢磨琢磨。要麼說人不能老忙啊——哎呀……說我忙得呀,沒時間思考!我天天忙!完了。你這人就完了!怎麼呢?你必須在忙中還得把自己倒空了,經常要留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去反思,自己去想想未來,去盤算盤算下一步怎麼辦?也就是說,人要經常地在紛紛擾擾世界裡把自己靜下來,隻有靜纔能夠未來更好地動!李世民這一次遊曆其實就是要給自己一個獨立的靜的思考時間。
有時候,他暮宿深山。到了晚上,自己來到峰頂,仰望天河,滿天星鬥。看著這星象,李世民琢磨世界;有時候,李世民撒馬山坡之上,讓馬兒在那裡啃著青,自己躺在山坡上,銜根小青草,任那山上微風拂動,在那裡靜靜地冥思苦想;有時候,他牽著他的白龍馬,沿著汾水河畔,一邊遛馬一邊看那湯湯流水,靜靜出神發呆……
哎,這一天,李世民又到汾水河邊飲馬。馬兒在那裡飲水,李世民來到河邊,捧起水來洗了一洗臉。那年代,這水乾淨極了,大家經常就直接飲用了。洗了把臉,拿出手帕往臉上一糊,往下一擦——等這手帕離開了自己眼睛到達自己鼻子的時候,這眼睛正好睜開。一睜開,嗯?怎麼呢?李世民就發現在這汾水河裡浮浮漂漂有很多小竹筒。那不是說一個兩個的,浮浮蕩蕩在河裡頭得有十來個。李世民好奇呀,十六歲少年呢,心說:這……這是什麼意思?這怎麼回事?怎麼還在河裡頭漂著那麼多的竹筒子呀?說漂根竹竿,這很正常——哪個撐船的不小心把竹篙扔水裡了,順水漂來了。它不能說一節一節的。說:“一節一節的有可能是砍竹子砍出來一節扔河裡了。”但是,怎麼那麼多呢?李世民就覺得非常奇怪。
這時,他發現有一個竹筒被那水推到岸邊了,這岸邊水淺,又有一些水草在那兒一擋,這個竹筒在那裡漂蕩——漂蕩——漂蕩——它滑不下去了。
李世民伸手去夠,沒夠著。因為在岸邊,離那個地方還算遠的。趕緊來到自己白龍馬前,由打鳥翅環、得勝鉤上,“咯楞!”把自己那口定唐寶刀給摘下來了。
定唐寶刀又稱“斬影絕”呀。什麼叫“斬影絕”?據說這口刀快呀,如果上陣臨敵,比如對方敵將不是你的對手,人家拍馬就走,你在後麵追,但是你追不到人家。如果這個人對著太陽跑,太陽一照這人,這個人的人影往地上這麼一灑。你一看:我追不上你呀?得了!我拿著刀砍你的人影吧!你舉起這斬影絕照著這人的人影那腦袋“噗”一刀下去,你看,能夠把他的影子劈為兩段,把他的腦袋劈下來了。再看馬上那人,“咕嚕!”人頭落地,就那麼快!說:“這是真的假的?”當然是假的了,就證明這刀快,連影子都能斬斷!這是李淵花重金找的造刀匠作挑那好鐵給李世民量身打造的定唐寶刀啊。
把這定唐刀摘下來,用定唐刀去夠那竹筒,撥拉——撥拉——撥拉——就把那竹筒由打岸邊兒撈到了堤岸上。然後,撥拉到自己近前。把定唐寶刀往旁邊一杵,一豎刀豎那兒了。李世民把這竹筒拿過來了。一看,果然有毛病!怎麼?這竹筒一頭是竹節。另外一頭本來該是空的,但是這一頭現在被一層白蠟封住了。把這白蠟摳開,裡麵是一層油紙。再把這油紙揭開一看,這竹筒裡頭有一塊白絹。把這白絹開啟。李世民一看,哎呀!李世民大吃一驚啊。
原來,這是一封求救信。上麵寫著:當今聖上楊廣被突厥三十萬雄兵圍困在了雁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