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 第892章 長平王獨騎臨虎牢
第**二回
長平王獨騎臨虎牢
有人說,身為老油條者,不是玩彆人,就是被彆人玩兒;玩陰謀者,不是拿陰謀把彆人陷進去,就是跳入彆人的陰謀圈裡。長平王邱瑞就是其中一例。
這老王爺一輩子耍滑頭。您要說這老王爺多壞,倒談不上。隻是他為人處事是非常的圓滑。乾什麼事,八麵玲瓏。而且呢,給自己留有很多的退路。他平常倒不招惹彆人,但是,絕不允許彆人招惹他。如果你招惹了他,弄不巧,反被他帶到溝裡頭。可以說,比滑得都滑,比鬼得都鬼。但是,今天遇到西魏王李密,滑不起來了。為什麼滑不起來了?沒有主動權呐!手上沒有牌了,你怎麼滑過去啊?被李密、李玄英兩個人用這話就堵到牆角了——你要是不出山,你要是不說降你那義子乾兒尚師徒,那我們就懷疑你對瓦崗山、對西魏國是不是有忠心?你是不是還心懷二意?
邱瑞但有一線退路那絕對開始用這言語跟李密、李玄英在這裡周旋了。你怎麼說,你也未必說過他去。弄不巧,一會兒套來套去,把你套進去了。但可惜呀,邱瑞現在沒退路!咱上文書分析了,邱瑞自打進了崗山之後,就想著養老了,就沒再想著跟這崗山之人鬥智鬥勇。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在隋朝的時候,一直有憂患意識,一直受到大隋王朝的猜忌,因為他是南陳之人嘛,南陳降將,人家老楊家不大信任他。所以,他老在矮牆下,不能不低頭。腦袋上老是懸個劍,不能不天天的戰戰兢兢,為自己謀求一些退路。但到了崗山,掌權的,那是自己的親戚呀。甭管程咬金,還是秦瓊,那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近親,對自己不存在猜忌。而且對自己特彆尊重,有什麼大事小情,都來諮詢自己。所以,老王爺覺得,在這裡就跟太上皇似的。那既然沒了威脅了,誰還天天琢磨著給自己找後路啊?所以,這些年,老王爺在崗山住得挺安穩。每天養養花、養養草,頤養天年,就準備把自己的餘生這麼過去就得了,沒有再為自己謀求什麼後路。他不知道程咬金突然間脫袍讓位,崗山易主了。這下子,老王也傻眼了。還是那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憂患意識時時刻刻不能忘!因為天道常變數,你不知道哪一天無常到來。現在無常就到來了!
李密過來逼著長平王表態。當然,李密特彆客氣,隻不過用李玄英跟自己打配合。
邱瑞這麼聰明,能不明白嗎?
這李玄英還說李密擔心邱瑞過去說降不了尚師徒,跟尚師徒並沒有坊間所說的那麼好的父子關係。
這一句話一激,老王爺明知道是套兒,但他也必須得鑽!第一,不鑽不行;第二,老王爺心中也好笑——李密、李玄英,你們知道什麼呀?我跟尚師徒什麼關係呀,啊?我就是不願出去見他。我要出去見他,我讓他跪著死,他就不敢給我站著生!說這話的時候,一個,老王爺賭這口氣——我讓你們看看,我讓你們看看我能不能把尚師徒收降過來!另外一個,老王爺心中也做好準備了——尚師徒啊,本來,我不願意咱爺兒倆尷尬相見。但是,現在沒辦法,事到如今逼得呀!如果我不出山,嗨,我肯定受李密猜忌。出山了,你就必須歸降!你要是不給我這個麵子呀,沒辦法,我還得用舊計呀,我還得劍搭項嗓咽喉,我得嚇唬嚇唬你呀!到那時,不由得你不屈從我呀!他對自己還是很有自信的。既然有自信,那就站起來拍胸脯吧。事到如今須放膽吧,那就不要藏著掖著了。所以請令:“我要出山,說降尚師徒!”
“哎呀,好!”李密拊掌叫好,“老王爺呀,真是崗山有幸啊!您一出馬,會減少崗山多少將卒的犧牲啊!我替他們拜謝老王爺呀!”李密說著話,站起身來,一躬到地。
“哎呀,折煞為臣,萬萬不敢呐!”
李玄英趕緊說:“老王爺,咱什麼時候走?得準備,準備啊?”
“準備什麼呀?既然前方戰事吃緊,為臣現在就走!”
“不!”李密說:“不是您走。這樣,寡人我陪著您去!”
當時邱瑞吃一驚,“陛下,您乃萬金之軀,萬萬不可輕動啊。”
“哎——老王爺是替寡人去說降尚師徒去了。我怕師徒在那虎牢關前有一些條件提出。萬一這些條件提得特彆苛刻,老王爺一時接受不了,朕在那裡就好辦了。朕在那裡,就可以替老王爺您直接地答應了。而且呢,也表示出對尚將軍的重視。就這麼定了,朕隨老王爺前去!”
唉!邱瑞看到此處,心中歎口氣呀。明白,這是李密要監視自己呀,要盯著自己!這次出征達不成目的,自己彆說回來了,你就連馬都難以踅回來麵對李密!但是他能說什麼呀?隻能點頭答應:“謝過陛下,咱們即刻出發!”
李密還真就辦事乾淨利落脆,馬上調動自己的禦林軍護送著自己,連給秦瓊通訊都沒通訊兒,下了崗山,帶著老王爺、帶著少王爺邱千報就來到了虎牢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也有朋友說了:“王老師啊,你說這一段書不就這點事兒嗎?何必說好幾回呀?囉囉嗦嗦的,乾嘛呀?”這個事兒確確實實就這點事兒。其實,打虎牢關也這點事兒啊。說打虎牢關,“啪!”打下來了。五關全打下來了,兩句話完了!但是,怎麼打下來的?中間的每個細節是什麼?另外,最重要的——咱們這部《隋唐》我們著重說的是人!各種各樣的人!一個人為什麼會辦這種事兒?他出於何種心理,有什麼外因?那麼通過這件事情我們能夠汲取什麼樣的教訓、吸取什麼樣的經驗?能不能為我們生活所用?哎,這是我們要達成的一個目的。每位說書家對一部書的拿捏、對一部書的定位不一樣。所以,他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同樣一部《隋唐》,十個說書人說出來的是十個味兒。那當然,有您喜歡的,有您不喜歡的,就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個是無法強求的。總之,我們這部《隋唐》更喜歡跟大家多聊一聊書中的人。這些人看似活在古代,其實咱們身邊也有這種人。遇到這種人,我們應該如何相處,如何應付,也希望能夠通過咱們講故事、講這書,給大家一絲啟發。邱瑞,他不是說直接地到虎牢關前的,他不願意去呀,他是被李密逼的。李密為什麼逼他?邱瑞怎麼想的?咱得把這個給大家說清楚。說清楚了,“吱溜!”到虎牢關了!
為什麼邱瑞這臉色不好看呢?他一見自己的徒弟尚師徒,他又尷尬、又難受、又無奈,還又恨鐵不成鋼!所以,很多複雜的心情交織在一起,讓老王爺不得不用表麵的裝來壓製住內心的複雜。他隻能把家長那個風度拿出來了,也就是說,他隻能倚老賣老了!
那為什麼有些人年歲大了,我們老說:“你這人怎麼不講理啊?”倚老賣老嘛!就是因為他沒辦法把自己複雜的心情給大家說出來,或者給大家解剖出來,給大家解釋清楚了,他可能也沒那能力——那我不管了!反正我年歲大,你們就該尊敬我!我先拿我年歲大拍你們……這是他認為的捷徑。所以,一直邱瑞沉著臉。
秦瓊吃了一驚,趕緊率領大家過來見禮:“陛下,老王爺,你們怎麼來了?呃……先到咱們本隊休息。”
“不用!”邱瑞把手一擺,“叔寶啊,壓住陣腳!這不是尚師徒嗎?我去跟他說說,看你姨父我的,看我怎麼說降我這義子!我說陛下呀,您呢,在後麵安心等待好訊息吧!”
哎呦,李密當眾顯得特彆地心疼邱瑞呀,跟大家說了:“各位呀,王駕千歲聽說虎牢關,他的義子乾兒尚師徒拉開陣勢,擔心呐!擔心尚師徒傷了你們呐!老王爺主動找到寡人,要親往虎牢關,說降尚師徒!寡人哪裡放心呐?我苦苦地相勸呐。我說:‘老王爺,您不必離山,尚師徒,我們給您抓來。抓到瓦崗山,您再來訓斥!’可老王爺說:如果不讓他下山,寢食難安。說必須過來親自說降尚師徒,方能以報國恩呐!哎呀……真是忠心可鑒呐!王駕千歲,您是這樣說的嗎?”
“這……”邱瑞心中這個恨呐!李密,你這不是坑爹嗎這不是?我什麼時候說過呀?!但沒辦法,這上綱上線兒的話,自己不能不承認呐——說:“我沒說過,我說的不是那意思!”那哪行啊?反正人家李密說得也不錯,自己的行為也已然說明問題了。“啊——不錯!食君之祿必報君恩,此乃做臣子的職責!”
“對!”李玄英在旁邊還敲邊鼓呢。“老王爺說了,他要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說降不了尚師徒,他就無臉活在世上!把這話說這麼嚴重,我跟陛下一直相勸,勸不住,非得過來。後來陛下說了,他保著王駕千歲前來,就怕王駕千歲出什麼意外呀?”
邱瑞心說:這是往死了逼我呀!把話說這麼滿!“行了,你們回陣休息!尚師徒交給老朽我了!”說著話,邱瑞就想提馬。
“王駕千歲!”秦瓊趕緊進步一把把邱瑞的韁繩抓住了。“王駕千歲,姨父大人!”
“叔寶,你還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