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焚心 第十章
-
第十章
10.
等皇帝第二道聖旨再度來催蕭凜應戰時,卻發現蕭凜已經抱碑而眠。
他曾經的部下趕到木屋時發現,碑上用血補全了薑綰之墓。
而腐爛的屍身懷中,緊摟刻有薑字的銅鈴。
七日後,春杏的白馬車碾過邊關凍土。
她蹲下身,跪在無字碑前,磕了幾個響頭。
匕首刮過青石的聲響刺破朔風,她在薑綰之墓下補刻小字:
長姐薑綰,歿於昭華三年冬,所焚之灰儘覆仇讎,所愛之人永囚荒塚。
後來史官提筆時,朱墨懸在女傑二字上久久未落。
最終卷宗隻記:昭華十三年,叛將蕭凜戍邊殉國。
硃筆在叛將蕭凜旁頓了頓,終是添上一行小字:
其屍焚於亂葬崗,有桃一株,花開即謝,似血淚凝冰。
而薑家祠堂的暗室裡,少年默默將染血的虎符與碎玉合葬。
銅鎖落下時,一滴水珠砸在綰字玉佩上。
不知是雪,還是新家主藏了十年的淚。
千裡外的亂葬崗,野狗刨出新墳旁的凍土。
腐屍懷中的銅鈴隨風嗚咽,隻見碑上血字——
當年亂葬崗,你我本該死在一起。
多年後,一隊商旅在此歇腳時,書生模樣的青年指著碑文詫異。
‘當年亂葬崗,你我本該死在一起’——這是何意
茶棚裡的灰袍老者斟了碗濁酒,娓娓道來。
話說昭華三年,有位薑家女為救族人性命替嫁仇敵,被那蕭王爺折辱至死。臨了留了句詛咒,要那負心人長命百歲,永失所愛。
後來蕭將軍在北疆種了十年桃樹,但至死未等到花開。
書生追問:那薑家女究竟葬在何處
老者望著遠處枯敗的桃林輕笑。
墳頭桃樹開謝千遍,骨灰早摻進北疆的雪——這世上,早冇什麼薑綰蕭凜,隻剩說書人嘴裡的癡男怨女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