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洪流中 第14章 薺菜春捲
-
大地漸漸化凍了,田野裡也有勤勞的人的身影了。
正月十五吃春捲,三姐妹今天要去挖薺菜包春捲,吃了一個冬天的土豆蘿蔔大白菜,薺菜這新鮮玩意兒大家都很喜歡。這小小的薺菜長著鋸齒狀的葉子,像羽毛一樣,捲曲著,發散向上,遠看像一朵花。又叫花花菜。最妙的是它的根,白色的,長長的,香香的,剁碎包在春捲皮裡,香迷糊了。
“二姐,快來,這裡好多!”大地春回,萬物復甦。那田埂上的薺菜一群一群成片生長著,綠油油的迎風招展,揮舞著她們綠色的裙襬,煞是愛人。小麥地裡還有灰灰菜,野蔥,馬齒莧,都是大地的美味。
薺菜挖好,洗淨,焯水,剁碎,就可以加上豆腐炒。薺菜微苦,又有一種特彆的清香,豆腐乾碎碎的,炒得焦黃,微甜微腥。拌在一起,好像有奇妙的化學反應,簡直是人間至味。
春捲皮也有講究,必須要是精麪粉,加水,調得稀稀的。再把鍋燒的熱熱的,塗上一點油,把麪粉水圓圓地澆上一圈,再一圈,燙成一個圓圓薄薄冇有一個孔洞的皮兒。
皮兒涼了,就可以包春捲。把皮兒圓圓地鋪開,在中間鋪上薺菜豆腐乾,兩頭包上,再順勢一滾,一卷,像卷被子一樣,最後用麪粉水塗再邊緣,把口一封,一個春捲就做好了。初次包好的春捲一條一條地摞在盤子上,像一個小山。吃的時候,隻需要再在鍋裡稍微多放一點油,香香一煎,就成了。
今天還要煎糍粑,供灶神,說是要讓灶神甜甜,還要黏住灶神的嘴,讓他回了天庭,不要講這一家子人的壞話。油和高溫的雙重作用,硬朗的糍粑變得扁扁的,攤成一大塊。表皮上金黃金黃,酥酥脆脆。裡麵軟軟糯糯,纏纏綿綿。
春捲和油煎的糍粑是一紅最愛的食物,也是春節的尾聲,是她在故鄉難得的甜蜜。
年過月半儘。正月十五一過,意味著農閒要差不多結束了。雪漸漸消融了,大地又重新變得斑駁,遠處大山的頭還是白的,枯黃消瘦的樹乾還冇爆出新芽,田野露出零星的綠色。雪水讓大地變得泥濘,人一走,牲畜一踩,就變得坑坑窪窪。這實在是村裡最臟的時候了。
春雨也淅淅瀝瀝地下下來了,連綿不斷地,細雨般,牛毛般,撒播著希望。她洗去了門口柿子樹上的灰塵和黯淡,催生出了新芽;洗去了山中積存的白雪,爆出了花朵;洗除了每個人心中陰霾,點燃了新的希望。
五叔傳義第二天就要起新屋子了。最高興的就是奶奶,她唸叨著,“起新屋,取新婦,我們家老五要有新媳婦了!”
五叔是有過媳婦兒的,是隔壁的村的姑娘,也不知道叫什麼,隻記得臉有點長,性子也有點自由,反正就是五嫂嘛,隨“高”姓。
說來也傳奇,五嫂和五叔情投意合,未婚先孕。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政策規定:結婚之前不能有孩子,必須要先流產,再結婚。
五嫂當然就害怕了,就逃到了奶奶家,與五叔做起了有實無名的夫妻。這種“奔逃”來的兒媳婦,嫁妝嘛,一點都冇有,還要交罰款,奶奶當然不喜歡了。
五叔性格好,人卻很懶,能躺著絕對不坐著,能坐著絕對不站著,大集體的時候就偷奸耍滑,公分拿的跟小孩一樣多,還趕不上女人。一個人的時候還行,娶了老婆就不行了。日子久了,五嫂受不了這偷奸耍滑的主,兩人經常吵架。
生下兒子後不久,五嫂經人介紹,就又逃跑了,說是去了河南那邊,另嫁他人了。高家人找過幾回,找不到,就歇了這個心思,給五叔再娶一個媳婦兒就成了奶奶的心病,是她未完成的任務。
奶奶要請幫忙建屋子的親戚朋友吃飯,一大早就忙忙碌碌,摘菜、殺雞、燉魚……,她要拿出十八般武藝,為了她心愛的兒子,為了這越來越好的日子。“還要去撿雞蛋!給可愛的孫子國良吃。”她心想。
雞今天也格外給麵子,雞窩裡好幾個蛋光亮亮躺在那裡,慶賀著今天的好日子。奶奶走過去,俯下身子,盤算著這幾個雞蛋的歸處,小三家的國良一個,小五家的國珍一個,其餘的要攢起來給小七娶媳婦……可她還冇想好全部的歸屬,突然天旋地轉,她倒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