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他暗戀我 回春堂暗探
-
“回春堂”坐落在京城最繁華的朱雀大街上,青瓦白牆,匾額上的字筆力遒勁,透著股沉穩。
若不是陳嬤嬤提及,任誰也想不到這聲名遠播的藥鋪,竟是柳家在京城的眼線。
左憶與李承恩扮作尋常求醫的主仆,混在午後的人流裡,緩步靠近回春堂。
李承恩一身錦緞常服,手搖摺扇,眉宇間帶著幾分漫不經心的貴氣;左憶則穿著粗布衣裙,垂著眼,像個沉默的侍女。
剛到門口,一股濃鬱的草藥香便撲麵而來。
堂內坐堂的老大夫正給一位婦人診脈,旁邊的藥童手腳麻利地抓藥、包藥,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這位公子,可是要看病?”一個店夥計見他們停下,熱情地上前招呼。
李承恩搖著摺扇,輕咳一聲:“我家主子近來總覺心神不寧,夜不能寐,聽聞貴店有安神的好藥,特來瞧瞧。
”店夥計賠著笑:“公子可算來對地方了,我們回春堂的‘凝神香’,那是一絕,多少達官貴人都點名要呢。
”說著,引著他們往內堂走,“您二位稍等,我去請我們掌櫃的出來。
”內堂比外堂更顯雅緻,紫檀木的桌椅,牆上掛著幾幅水墨山水。
李承恩選了張靠窗的椅子坐下,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四周,實則在快速觀察。
左憶則站在他身後,手指悄悄摸向袖中藏著的短刀。
不多時,一個穿著體麵綢緞長衫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麵帶微笑:“在下柳成,是回春堂的掌櫃。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免貴姓李。
”李承恩放下摺扇,語氣平淡,“掌櫃的,我那安神的藥,可得要好的。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柳成笑著應道,目光卻在李承恩臉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在思索什麼。
兩人有一搭冇一搭地聊著,李承恩看似在問藥,實則在試探柳成。
柳成應對得體,滴水不漏,若不是陳嬤嬤事先點明,很難將他與柳家聯絡起來。
正說著,外堂傳來一陣喧嘩。
左憶眼神一動,側耳聽去,隱約聽到“抓賊”“藥不見了”的呼喊聲。
柳成臉色微變,對李承恩告罪一聲:“公子稍等,我去看看。
”便匆匆向外堂走去。
李承恩給左憶使了個眼色。
左憶心領神會,趁著內堂無人,迅速在桌椅、屏風後摸索起來。
她的動作極快,幾乎是瞬間,就在一個不起眼的花瓶底座下,摸到了一個小小的機關。
輕輕一按,花瓶後的牆壁竟緩緩打開,露出一個暗格。
暗格裡放著幾本賬簿和一些信件。
左憶快速翻看,賬簿上記錄著大量藥材的進出,其中不少是專供宮廷的珍稀藥材,流向卻很是可疑。
而那些信件,字跡潦草,大多是用密語寫就,但左憶還是從中捕捉到了“嶺南”“坤寧宮”“牽機引”等字眼。
她正想把信件和賬簿藏起來,外麵傳來了柳成的腳步聲。
左憶來不及多想,迅速將一本最薄的賬簿和幾封看起來最關鍵的信件塞進懷裡,然後恢複原狀,退回到李承恩身後。
柳成走了進來,臉上帶著歉意:“讓公子見笑了,是個小毛賊,被我們夥計抓住了。
”李承恩點點頭,站起身:“既然如此,那安神香我改日再來取吧。
”柳成也冇多留,客氣地將他們送出了回春堂。
離開回春堂,拐進一條僻靜的小巷,李承恩才停下腳步。
左憶將懷裡的賬簿和信件遞給他。
李承恩快速翻閱著,眉頭越皺越緊。
“這些賬簿記錄的藥材,有不少都流入了坤寧宮,而且時間點,正好和容妃‘病逝’、柳良娣中毒的時間吻合。
”他又拿起那些密信,“這些密語,我需要找專人破解,但從‘牽機引’‘嶺南’這些詞來看,柳家果然和當年的事脫不了乾係。
”“那阿蓮……”左憶擔憂地問。
“柳家抓阿蓮,恐怕不隻是為了威脅你我,更可能是想用她來做文章,徹底攪亂京城的局勢,好讓他們從中漁利。
”李承恩眼神銳利,“他們把阿蓮帶回嶺南,就是想把她當成一枚可以隨時動用的棋子。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去嶺南救人?”李承恩搖了搖頭:“嶺南路途遙遠,柳家在當地勢力盤根錯節,貿然前往,風險太大。
而且,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阿蓮具體被關在哪裡。
”他頓了頓,“當務之急,是先破解這些密信,找到柳家在京城的核心據點,看看能不能從那裡得到更多關於阿蓮的訊息,甚至找到柳家的破綻。
”兩人回到東宮,李承恩立刻找來專門負責破解密語的屬官。
同時,他又讓人密切監視回春堂的動靜,尤其是柳成的行蹤。
接下來的幾日,東宮的密室內,燭光徹夜不熄。
屬官們對著那些密信,愁眉不展。
密語的破解難度極大,進展十分緩慢。
而回春堂那邊,似乎也冇什麼異常,柳成依舊每日坐鎮藥鋪,照常營業。
左憶有些沉不住氣了,她總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柳成肯定還有彆的動作。
這日,左憶又喬裝打扮,來到回春堂附近打探。
她看到柳成從藥鋪後門出來,上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朝著城西方向而去。
左憶立刻找了輛馬車,悄悄跟在後麵。
馬車七拐八繞,最後停在了城西一處偏僻的宅院外。
柳成下了車,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才走進宅院。
左憶記下宅院的位置,冇有貿然靠近,而是先返回東宮,將情況告知李承恩。
“城西那片,多是廢棄的倉庫和民宅,柳成選在那裡,定是有問題。
”李承恩聽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看來,這纔是柳家在京城真正的核心據點。
”“那我們要不要現在就去探查?”左憶問道。
“不急。
”李承恩搖頭,“柳成既然這麼謹慎,那宅院裡的守衛定然嚴密。
我們先摸清情況,再做打算。
”接下來的幾天,李承恩的人對那處宅院進行了嚴密的監視。
果然,發現有不少行蹤詭秘的人進出宅院,而且宅院的圍牆極高,上麵還設有瞭望塔,戒備森嚴。
同時,密信的破解也有了突破性進展。
屬官們終於破譯出其中一封關鍵信件,內容是柳成向嶺南的柳家族長彙報,說“京城這邊一切順利,‘棋子’已安全送回嶺南,靜待時機,可借‘棋子’攪動風雲,助公子一臂之力,屆時柳家可穩坐嶺南,甚至染指朝堂”。
“果然是為了李珩。
”李承恩將密信捏在手中,指節泛白,“柳家這是鐵了心要扶持李珩,想通過阿蓮,把水徹底攪渾。
”“那我們更不能讓他們得逞。
”左憶說道,“必須儘快找到辦法,救回阿蓮。
”“辦法倒是有一個。
”李承恩眼中閃過一絲算計的光芒,“柳家不是想借阿蓮攪亂局勢嗎?那我們就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
”“殿下的意思是?”左憶有些不解。
“我們可以放出風聲,就說我查到了當年容妃和柳良娣之事的關鍵證據,正要呈給陛下。
”李承恩緩緩說道,“柳家的人聽到這個訊息,定然會坐不住,他們為了阻止我,或許會有所行動。
而他們的行動,就是我們的機會。
”“這會不會太冒險了?”左憶擔憂道,“若是柳家狗急跳牆,對您不利怎麼辦?”“風險肯定有,但富貴險中求。
”李承恩看著左憶,語氣堅定,“為了救阿蓮,也為了徹底扳倒柳家,這險,值得一冒。
而且,我會做好萬全的準備。
”左憶看著李承恩眼中的堅定,點了點頭:“好,我聽殿下的。
”很快,“太子李承恩掌握容妃、柳良娣舊案關鍵證據,不日將麵聖”的訊息,便在京城的權貴圈子裡悄然傳開。
訊息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迅速激起了層層漣漪。
太後、李珩,還有隱藏在暗處的柳家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一場圍繞著“關鍵證據”的博弈,即將拉開序幕。
而左憶和李承恩,則在這盤複雜的棋局中,靜靜等待著收網的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