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他暗戀我 桂花茶
-
左憶坐在藥櫃前,指尖撚著一株曬乾的艾草,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她發間投下細碎的金斑。
她今日穿了件淺碧色的布裙,領口繡著幾針蘭草,是陳嬤嬤前幾日剛縫的,布料洗得柔軟,襯得她脖頸愈發纖細。
案幾上擺著個白瓷碗,碗底沉著顆鴿蛋大的珠子,正是萬華珠,水光在玉質裡流轉,映得她垂眸時的睫毛像沾了露水的蝶翼,輕輕顫動。
“姑娘,這珠子泡在水裡,真能除根?”藥童小石頭捧著藥臼進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碗裡的珠光,“前幾日我娘還說,您腕上那青痕看著嚇人,如今瞧著果然淡多了。
”左憶抬起手,小臂上那片因牽機引毒發留下的青紫色,確實已褪成淺粉。
她指尖劃過疤痕,動作輕柔得像在撫摸易碎的瓷器:“萬華珠性溫,能中和百毒,隻是……”她看著珠子在水中旋轉,忽然笑了,“總覺得把這麼貴重的東西泡在茶裡,像在暴殄天物。
”她笑時,嘴角會彎出個淺淺的梨渦,不深,卻像盛了清晨的露,看得小石頭都愣了神。
“姑娘笑起來好看。
”他撓撓頭,“比前幾日那個‘阿醜’好看多了!”正說著,陳嬤嬤端著木盆進來,裡麵搭著件月白色的襦裙,領口滾著圈銀線,裙襬上繡著纏枝蓮,針腳細密得很。
“快換上。
”陳嬤嬤把裙子往她懷裡塞,“殿下特意讓人來說,東宮的桂花開了,請你去喝新釀的桂花茶。
咱們丫頭生得俊,穿這月白裙,配著桂花,才叫好看。
”左憶低頭看著裙子,指尖撫過冰涼的銀線。
她其實不太習慣穿這麼素淨的衣裳,總覺得不如布裙自在。
午時的東宮馬車停在回春堂門口時,左憶剛換好襦裙。
她站在階前,風掀起裙襬的一角,露出纖細的腳踝。
李承恩就站在車旁等她,今日冇穿太子常穿的錦袍,換了件石青色的常服,腰間繫著塊羊脂玉佩,正是那日皇帝交給他的“承恩”佩,玉色溫潤,襯得他眉眼愈發清俊。
他本是望著宮道的,見她出來,目光便落了過來,在她裙襬的纏枝蓮上停了停,又移到她臉上,眼底漾開些微的笑意,像春風拂過湖麵:“這衣裳……很襯你。
”左憶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識地攏了攏裙襬:“是陳嬤嬤做的。
”她低頭鑽進馬車,冇瞧見李承恩望著她背影時,指尖微微蜷了蜷,耳尖竟有些發紅。
車廂裡鋪著軟墊,案幾上擺著套青瓷茶具,旁邊的小炭爐上溫著水,水汽嫋嫋。
李承恩跟著上車,拿起茶罐倒茶葉,動作不算熟練,指尖卻穩,他的手指很長,骨節分明,倒茶時袖口滑落,露出小段手腕,膚色是常年不見烈日的白皙。
“江南新貢的龍井。
”他把茶杯推到她麵前,熱水注入,茶葉在杯中舒展,栗香漫開來,“知道你不愛喝太濃的,少放了些。
”左憶捧著茶杯,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忽然想起在法華寺密道裡,他給她的那塊乾硬的麥餅。
那時他的手也這麼好看,隻是沾了些泥土,握著劍時,指節會泛白。
她晃了晃頭,把這莫名的念頭甩出去,低頭抿了口茶,舌尖漫開清苦的香。
“殿下怎麼突然想起請我喝茶?”左憶捧著茶杯,指尖感受著杯壁的溫熱。
“想謝謝你。
”李承恩看著她,“中秋宮宴,若不是你拿到鳳釵,若不是你認出子母蠱,我未必能那麼順利扳倒柳家。
”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還有……那日在暖閣外,你被侍衛推搡,我本該早點護著你的。
”左憶隻淡淡搖頭,指尖在茶盞沿輕輕摩挲著,語氣平穩無波:“殿下當時護著陛下,我無礙。
”龍井的醇厚漫過舌尖,她才抬眼,話鋒稍轉:“倒是那日宮宴後,許久冇見雲袖,她近來如何?”這般語氣,不見半分需人掛懷的柔弱,隻像在說一件尋常事——既不必為她費心,問起旁人也隻是隨口一提,自始至終帶著種不依附於人的疏離與篤定。
“她去了容妃的陵園守著。
”李承恩的語氣沉了沉,“她說欠容妃的,要在那裡還。
我給她派了侍衛,不讓人打擾。
”左憶點頭。
雲袖守了三十年,終於能卸下重擔,守著故人的陵園,或許也是種安寧。
馬車停在東宮偏院,這裡種著十幾株桂樹,金桂開得正盛,落了滿地碎金,香氣濃得像化不開的蜜。
李承恩引她到亭子裡,石桌上擺著幾碟點心:桂花糕是粉白的,杏仁酥撒了層糖霜,綠豆餅透著淡淡的綠,都是她愛吃的。
“那小藥童說你愛吃這些。
”他拿起塊桂花糕遞給她,指尖不經意擦過她的指腹,像觸電似的收了回去,語氣卻裝作自然,“禦膳房新做的,說是加了蜂蜜。
”左憶接過桂花糕,咬了一小口,甜糯的米香混著桂花香在齒間散開。
她抬眼時,正撞見李承恩望著她,目光落在她沾了點糕屑的嘴角,眼神裡帶著些她看不懂的溫柔,像怕驚飛蝴蝶似的,輕輕移開了視線。
“對了,”他像是想起什麼,從袖中拿出本醫案,封皮是深藍色的,邊角磨得有些毛,“這是容妃的舊醫案,裡麵有些解毒的方子,或許你能用得上。
”左憶翻開醫案,裡麵的字跡清秀,是女子的筆跡,頁眉處還畫著小小的藥草圖。
她看得認真,側臉在桂樹的陰影裡,睫毛投下淺淺的影,鼻尖微微翹著,像隻專注的小獸。
李承恩就坐在她對麵,冇說話,隻是看著她,偶爾抬手為她添些茶水,目光落在她發間——那裡彆著支素銀簪,是她平日戴的,簡單得很,卻比任何珠翠都好看。
“容妃娘孃的字真好看。
”左憶翻過一頁,忽然抬頭,正好對上他的目光,他像是被抓包似的,慌忙移開視線,看向遠處的宮牆,耳根卻悄悄紅了。
“她……她從前總教我寫字。
”他的聲音有些不自然,“說醫者該心細,寫字也得穩。
”左憶冇察覺他的異樣,隻是點頭:“確實,藥方裡的字差一筆,可能就會害了人。
”她低頭繼續看書,冇瞧見李承恩望著她的側臉,目光溫柔得像要滴出水來。
直到日頭偏西,桂花香漸漸淡了些,左憶纔想起該回去了。
李承恩送她到宮門口,手裡拿著個小布包,遞過來時,指尖又不小心碰到她的,這次他冇立刻收回,隻是低聲道:“裡麵是些桂花,你回去可以做桂花糕,比禦膳房的甜。
”布包是素色的,上麵繡著朵小小的蘭草,針腳有些歪,像是初學刺繡的人繡的。
左憶捏著布包,忽然想起陳嬤嬤說的話,心裡“咯噔”一下,卻又說不清是為什麼,隻覺得臉上有些熱。
“明日我去回春堂。
”李承恩看著她,眼神很認真,“小石頭說你在試新的風寒藥,我想看看。
”“好。
”左憶點點頭,轉身要上車,卻被他叫住。
“左憶。
”他的聲音很輕,像怕驚擾了什麼。
左憶的腳步頓住了,卻冇等到下文,背對著他,手指緊緊攥著布包,指節都泛白了。
她不知道該怎麼迴應,隻能匆匆鑽進馬車,連頭都冇回。
馬車駛離東宮時,她掀開窗簾往後看,見李承恩還站在門口,石青色的身影在夕陽裡,手裡不知何時多了枝桂花,正望著她的方向。
風吹起他的衣袂,像隻欲飛的鶴。
左憶把臉埋進布包裡,桂花的香氣漫進鼻腔,甜得讓人心慌。
她忽然想起剛纔他望著她的眼神,那麼專注,那麼溫柔,像在看什麼稀世的珍寶。
她摸了摸自己的臉,還是熱的。
“真是奇怪。
”她對著布包裡的桂花喃喃自語,“不就是喝了杯茶嗎?”可心裡那點莫名的慌,卻像投入湖麵的石子,漾開一圈圈的漣漪,久久不散。
桂花香纏著她的衣袂,一路跟著回了回春堂,連藥櫃裡的艾草香,都染上了幾分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