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他暗戀我 供詞餘痕
-
濟世堂的晨霧還未散,藥香浸在水汽裡,帶著點陳艾的清苦。
左憶正用細絨布擦拭萬華珠,玉珠在她掌心流轉,水光映得她指尖愈發瑩白。
案幾上的白瓷碟裡,還盛著昨日從綢緞鋪帶回的砷粉,遇醋泛著的藍綠色尚未褪儘。
“姑娘,大理寺的卷宗到了!”小石頭舉著個青布包裹的冊子,踩著門檻進來,鞋尖沾著的晨露洇在青磚上,“柳成招了!”左憶放下玉珠,接過卷宗。
布繩捆得緊實,封皮上大理寺的朱印鮮紅。
她指尖撚開繩結,紙頁簌簌展開,柳成的供詞寫得潦草,墨跡卻透著股刻意的慌亂——尤其在“賬冊已焚”四字處,墨色暈開如團烏雲,倒像是先用清水洇過,再落筆遮掩。
“炭盆裡無紙灰。
”她指尖劃過紙頁邊緣,聲音平得像案上的硯台,“昨日在周掌櫃臥房,牆角炭盆餘燼皆是綢緞燃後的膠味,若賬冊是紙質,必有焦屑黏在盆底。
”門簾被掀起,帶進些料峭寒意。
李承恩立在門口,石青色常服的下襬沾了點朝露,腰間“承恩”佩的玉聲清越,混著簷角銅鈴的輕響。
“他在說謊。
”他目光落在卷宗上,語氣裡帶了幾分朝堂審案時的銳利。
左憶頷首,從藥箱裡取出個琉璃小瓶,裡麵盛著昨日從綢緞上取下的灰鼠皮絨毛。
“柳成供詞說穿舊襖,可這絨毛色澤如新,定是新製的。
”她將琉璃瓶對著晨光,絨毛在光裡泛著淺灰光澤,“他費儘心機做件新襖見人,那人必是主使。
”李承恩將隨帶的食盒放在案幾上,掀開時,兩碗杏仁粥冒著嫋嫋熱氣,撒在上麵的桂花碎像落了層金粉。
“成衣鋪王掌櫃說,柳成讓繡菊紋,送與一位愛菊的大人。
”左憶卻未看粥,隻將琉璃瓶放回藥箱:“菊紋在官服上有規製,三品以上方可繡。
”她拿起披風往身上搭,繫帶在頸後鬆鬆繫了個結,“去晚香樓,王掌櫃說襖子送那兒。
”“粥……”李承恩想說些什麼,卻見她已邁步出門,披風的灰鼠毛在晨霧裡輕輕拂動,像隻斂了翅的灰蝶。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隻好跟上。
晚香樓的木樓浸在晨煙裡,樓下賣花人挑著菊擔走過,暗香浮上來,與樓裡的龍井茶香纏在一處。
左憶選了臨窗的座,剛落座,指尖便觸到茶盞底的刻痕——是個“柳”字,刻得淺,邊緣還泛著木刺,顯是新刻的。
“不足半月。
”她指尖摩挲著刻痕,目光掃過樓內,見個青衫人正往角落走。
“戶部侍郎蘇文,柳成的頂頭上司。
”李承恩順著她的目光看去,見蘇文對麵坐了個戴帷帽的人,那人抬手時,袖管滑落寸許,露出的手腕上有圈淺白的印子——是常年戴玉鐲的痕跡,卻偏在此時摘了,倒像是怕人認出。
“太醫院的人。
”左憶端起茶盞,茶沫沾在她唇上,她卻渾然不覺,“袖口有當歸混硃砂的藥味,是調安神方常用的。
”正說著,蘇文起身離席,李承恩對身後侍衛遞個眼色,侍衛悄無聲息地跟了出去。
左憶的目光仍鎖在戴帷帽的人身上,見他總用右手捋袖,左手卻始終藏在袖中,忽然揚聲:“蘇院判既懂醫,可知砒霜與甘草同煎,毒性減幾分?”那人猛地一震,帷帽的紗幔被風掀起,露出半張清瘦的臉,眉眼間藏著幾分陰鷙。
“姑娘識得我?”他聲音發緊,像被藥杵碾過的枯梗。
“濟世堂左憶。
”左憶放下茶盞,指尖在案幾上輕叩,節奏勻得像在藥碾上碾藥,“周掌櫃死於砒霜中毒,蘇院判掌太醫院,該知此毒的解法。
”那人攥緊茶盞的指節泛白,忽然抓起案上茶壺擲向窗外。
箭矢破空而來的銳響裡,左憶已俯身鑽到桌下,同時伸手按住李承恩的衣袖:“桌下有暗格,是藏賬冊的地方!”暗格裡逼仄,混著陳年的黴味。
左憶卻在數箭矢射入的角度:“七支,三方來勢,是老手。
”她指尖在暗格壁上摸索,摸到塊鬆動的木板,“這裡有空隙,能看見外麵。
”待外麵動靜歇了,左憶先從暗格鑽出,裙襬沾了灰也不在意,徑直走到蘇墨坐過的案前,拿起他遺下的茶盞。
“兄弟。
”她言簡意賅,將茶盞遞給李承恩。
侍衛很快來報,蘇墨雖逃,卻在其住處搜出賬冊,上麵記著容妃當年的藥引竟是斷魂草,批註用藥者,正是蘇墨。
“斷魂草性寒,久服耗損心脈。
”左憶翻著賬冊,指尖在“容妃”二字上停了停,隨即移開,“醫案裡說容妃體弱,用此草,是蓄意為之。
”李承恩的指尖捏得賬冊邊緣發皺,左憶卻已轉身:“我回濟世堂驗斷魂草的藥性,需與容妃醫案裡的劑量比對。
”她拿起搭在椅上的披風,“蘇墨要銷燬證據,定會去太醫院藥材庫,殿下可遣人守著。
”“我送你。
”李承恩道。
“不必。
”左憶擺擺手,步履未停,“濟世堂離此不過半裡,我順路去趟藥鋪買些甘草,需試它與斷魂草的相製之性。
”李承恩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青布裙角掃過石板路,帶起些微塵,像她這個人,永遠朝著藥草與真相而去,從不停留。
他低頭看向案幾,見上麵放著張素箋,是左憶留下的,字跡清勁,分條列著柳成供詞的破綻:一、砒霜來源不符;二、賬冊焚燬無據;三、新襖去向不明。
末了畫了株斷魂草,旁註“葉尖有鋸齒,與尋常野草異”。
濟世堂內,左憶正將斷魂草樣本放進瓷瓶,小石頭湊過來:“姑娘,剛纔太子殿下想替你拍掉裙襬上的灰呢。
”“哦。
”左憶應了聲,往瓷瓶裡倒了些米醋,“你去把容妃醫案裡的《解毒方注》找出來,我需看她是否用過甘草解此草之毒。
”小石頭應著去了,左憶盯著瓷瓶裡漸漸變色的草葉,忽然道:“蘇墨逃了,定會去西山藥農處尋剩下的斷魂草,你去告訴大理寺,盯緊那兒的藥市。
”“曉得了!”小石頭跑著去了。
晨霧散儘,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藥櫃上投下格子影。
左憶翻開容妃醫案,見《解毒方注》裡寫著“甘草三兩,可解草木之毒”,便提筆在紙上記下:“明日辰時,以甘草三錢、斷魂草一錢同煎,觀其毒性變化。
”案幾上的萬華珠在陽光下流轉著水光,映得她專注的側臉愈發清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