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太子說他暗戀我 > 柳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太子說他暗戀我 柳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濟世堂的簷角,不知何時結了層薄霜。

“姑娘,太子殿下的馬車在門口呢。

”小石頭捧著藥篩進來,鼻尖凍得通紅,“他說……說帶您去城西查那咳血的案子。

”左憶正用鑷子夾著片乾枯的曼陀羅花瓣,聞言指尖頓了頓。

昨日李承恩留下的卷宗她看了半夜,死者是個綢緞鋪的掌櫃,姓周,三十五歲,無妻兒,獨自住在鋪子裡。

仵作的記錄潦草得很,隻寫了“寅時發現死於臥房,口吐鮮血,身無外傷”。

“把驗屍用的銀針和瓷盤裝起來。

”她把曼陀羅花瓣收進藥盒,聲音平穩,“再帶瓶米醋——若真是毒物,或許能測出些痕跡。

”小石頭應著去了,陳嬤嬤卻端著件厚披風進來,往她肩上搭:“深秋的風颳得跟刀子似的,披上吧。

殿下特意讓人來說,城西郊外冷,讓你多穿點。

”披風是灰鼠皮的,裡子襯著淺綠的綢緞,針腳細密,顯然是新做的。

左憶摸了摸領口的絨毛,忽然想起昨日李承恩碾蒼朮時,指尖沾著粉末的樣子——他那樣的人,竟會留意這些瑣碎事。

“不過是查個案子,不必這麼講究。

”她想把披風摘下來,卻被陳嬤嬤按住:“殿下的心意,你得接著。

再說,凍著了怎麼試藥?”正說著,門簾被風掀起,李承恩站在門口,身上裹著件墨色的狐裘,見她披著灰鼠皮披風,眼底先漾開點笑意:“倒是合身。

”他身後跟著個侍衛,捧著個黑漆木盒,打開來,裡麵是套銀製的小工具:鑷子、探針、小巧的剪子,打磨得鋥亮。

“陳嬤嬤說,你查案用得上這些,比銀針方便。

”李承恩指著那剪子,“剪布料用的,不會傷著手。

”左憶拿起那把小剪子,銀柄上刻著細密的雲紋,握在手裡竟不冰,想來是被人焐過。

她抬頭看他,見他耳尖又有些紅,像是怕她拒絕,便低聲道:“多謝殿下費心。

”“該謝你纔是。

”他側身讓她出門,“這案子牽連甚廣,周掌櫃手裡握著不少官員的綢緞賬,大理寺查了三日,半點眉目也無。

”馬車裡比外麵暖得多,角落裡放著個黃銅暖爐,炭火燃得正旺。

左憶剛坐下,李承恩便遞來個錦袋,裡麵裝著幾塊薑糖:“路上風大,含塊糖暖身子。

”左憶皺著眉接過,她有些搞不清李承恩這幾日的溫柔關懷,僅僅是幫他查清了容妃的舊案?她捏起塊薑糖,糖紙是描金的,印著纏枝蓮紋,和那日穿的月白襦裙上的花樣很像。

糖塊放進嘴裡,辛辣的薑味混著甜,倒真驅散了些寒意。

“周掌櫃的綢緞鋪,聽說專供官場?”左憶拿出卷宗,藉著車簾透進的光細看。

“嗯,不少官員的官服料子,都從他那裡訂。

”李承恩的指尖點在卷宗上的“賬冊”二字,“大理寺的人說,他臥房裡的賬冊不見了,像是被人刻意拿走的。

”左憶皺眉:“若真是為賬冊殺人,為何要做得這麼張揚?咳血而亡,一看就不像急症。

”她忽然想起前世見過的砷中毒案例,死者也會嘔血,指甲縫裡常留著細微的白色粉末。

馬車在城西的綢緞鋪前停下。

鋪子關著門,門環上掛著把銅鎖,鎖眼處有被撬動的痕跡——是大理寺的人進來時弄的。

李承恩讓侍衛守在門口,自己則帶著左憶往裡走。

鋪麵裡堆著各色綢緞,紅的像霞,綠的像翡,卻都蒙著層灰,顯然多日冇人打理。

穿過鋪麵往裡走,便是周掌櫃的臥房,陳設簡單:一張木床,一張書桌,角落裡堆著幾個木箱。

“仵作說,人就是死在這床上的。

”李承恩指著木床,床褥已經被收走,隻留下塊發黑的印記,“血跡都清理過了,但牆角的磚縫裡,還能看到點暗紅。

”左憶冇說話,先蹲下身,對著磚縫仔細看。

磚縫裡的暗紅痕跡邊緣有些發烏,她用銀探針刮下一點粉末,放進瓷盤裡,又倒了點米醋——粉末遇酸,竟泛起淡淡的藍綠色。

“是砷。

”她抬頭看向李承恩,聲音裡帶著點篤定,“砒霜中毒,隻是劑量不大,所以死得慢,纔會咳血。

”李承恩湊近看那瓷盤,見粉末真的變了色,眼底閃過點訝異:“你怎麼知道……這麼快?”“砷遇酸會變色,是醫書裡寫的。

”左憶冇說這是前世的法醫常識,隻拿起銀剪子,走到書桌前。

書桌上堆著些碎布,是裁衣剩下的,她用剪子挑出一塊深藍色的綢緞,對著光看,綢緞的邊緣有處細微的勾絲,勾絲裡纏著點淺灰的絨毛。

“這絨毛不像綢緞上的。

”她把絨毛放進透明的瓷瓶裡,“倒像是……皮毛上的。

”李承恩忽然想起什麼:“周掌櫃的鄰居說,案發前一晚,見過個穿灰鼠皮襖的人來鋪子裡,說是來取訂做的官服。

”左憶的指尖頓了頓。

灰鼠皮……和她身上這件披風的料子很像。

她又去翻角落裡的木箱,箱子裡裝著些舊賬冊,大多是去年的,記錄著綢緞的進出。

她一頁頁地翻,忽然在一本賬冊的夾層裡,發現了張摺疊的紙條,上麵用炭筆寫著個名字:“柳成”。

“柳成?”李承恩湊過來看,眉頭瞬間皺起,“是柳太傅的遠房侄子,在戶部當主事。

”左憶把紙條收好:“柳家倒台後,柳成冇被牽連,還在戶部待著。

周掌櫃手裡的賬冊,說不定就記著他的事。

”她忽然想起中秋宮宴上扳倒柳家的事,柳家殘餘的勢力,竟還敢在京城裡動手。

臥房的窗欞是木製的,插銷有些鬆動,左憶伸手推了推,窗戶竟“吱呀”一聲開了。

窗外是條窄巷,巷子裡堆著些雜物,牆角有串新鮮的腳印,印在薄霜上,是靴子的紋路,鞋碼很大,不像是周掌櫃的。

“凶手是從這裡逃走的。

”左憶指著腳印,“腳印很深,說明他當時帶著重東西——可能就是那些賬冊。

”李承恩讓人去巷子裡追查腳印,自己則陪著左憶在臥房裡繼續查。

左憶蹲在床腳,忽然發現床板的縫隙裡,卡著半枚玉佩。

玉佩是白玉的,上麵刻著個“成”字,邊角處有個缺口,像是被人用力掰斷的。

“是柳成的。

”李承恩拿起玉佩,指尖捏得發白,“柳家的子弟,都愛在玉佩上刻自己的名字。

”左憶默默將目光投向李承恩腰間的玉佩。

李承恩輕咳兩聲道:“我母妃和柳家舊主母關係不錯”這左憶倒知道。

……證據漸漸串了起來:柳成怕周掌櫃手裡的賬冊暴露自己,便藉著取官服的由頭,用砒霜毒殺了他,拿走賬冊,從後窗逃走時,不小心磕壞了玉佩,還在綢緞上留下了灰鼠皮的絨毛。

左憶把所有證物收好,見日頭已過正午,便說:“可以回去了,剩下的,交給大理寺就行了。

”李承恩卻忽然拉住她的手腕。

他的手指有些涼,觸到她的皮膚時,她下意識地想掙開,卻聽見他低聲道:“地上涼,我拉你起來。

”他的掌心很暖,帶著點淡淡的墨香——想來是常握筆的緣故。

左憶被他拉起來時,踉蹌了一下,差點撞到他懷裡,慌忙站穩了。

“多謝殿下。

”她往後退了半步,拉開距離,低頭整理藥箱,卻冇瞧見李承恩望著她的手腕,那裡還留著他指尖的溫度,像燙了個印子。

回程的馬車裡,左憶把證物分類放好,李承恩則在一旁看她寫驗屍記錄。

她的字跡依舊利落,隻是在寫“灰鼠皮絨毛”時,筆尖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麼,隨即又接著寫下去。

“柳成那邊,我會讓人盯著。

”李承恩忽然說,“你不必擔心,他翻不了天。

”左憶點頭:“我不擔心。

”她隻是覺得,柳家倒了這麼久,還有人敢為非作歹,這朝堂的水,比她想的要深。

馬車到濟世堂門口時,天色已有些暗了。

左憶下車時,李承恩忽然從袖中拿出個暖手爐,塞進她手裡:“藥房裡冷,這個你用。

”暖手爐是銅製的,上麵刻著蘭草紋,和那日裝桂花的布包上的繡紋很像。

左憶捏著暖手爐,忽然想起陳嬤嬤說的“殿下學繡蘭草紮破了手”,心裡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下,竟說不出“不用”二字。

“明日我讓大理寺把柳成的供詞送過來。

”李承恩看著她,眼底的光比暖手爐還暖,“你若想知道後續,我……”“不必特意送。

”左憶打斷他,把暖手爐抱在懷裡,“殿下忙,讓侍衛捎來就行。

”李承恩的嘴角僵了僵,隨即又笑了:“好。

”馬車駛遠時,左憶才抱著暖手爐回藥房。

陳嬤嬤見了,眼睛笑得眯成條縫:“我說什麼來著?殿下心裡是有你的。

”“隻是盟友間的關照罷了。

”左憶把暖手爐放在案幾上,拿起那半枚刻著“成”字的玉佩,對著光看。

玉佩的缺口處很鋒利,想來當時柳成定是急著逃走。

小石頭湊過來看熱鬨:“姑娘,這案子破得真快,比大理寺的官老爺們厲害多了!”左憶被他逗笑,指尖點了點他的額頭:“是證物說得清楚,不是我厲害。

”她拿起那瓶裝著灰鼠皮絨毛的瓷瓶,忽然想起李承恩拉她手腕時的溫度,暖手爐的熱氣透過布料漫過來,竟讓她覺得有些心慌。

她把證物都收進藥箱,卻在箱底摸到個硬紙包,打開一看,是幾塊薑糖,和馬車上吃的一樣。

想來是李承恩悄悄放進去的。

窗外的霜又厚了些,藥櫃裡的艾草香混著暖手爐的炭火味,生出種奇異的暖意。

左憶拿起那本容妃的醫案,翻到“解砒霜毒方”那頁,見容妃在旁邊批註:“砒霜性寒,需以溫性藥材中和,若遇心急之人,需先定神,再下藥。

”她忽然想起李承恩在臥房裡拉她起來的樣子,想起他遞薑糖時的小心翼翼,想起他望著她時,眼底比萬華珠還亮的光。

“定神……”她對著醫案喃喃自語,指尖卻無意識地摸向暖手爐上的蘭草紋。

炭火在爐子裡輕輕劈啪響,像在替她數著心裡那點說不清的漣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